现在年轻人对农业已经失去基本常识,请问再过20年大家吃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看看农村的现状,我居住的村庄,300户人家,人口总数800人,可耕种面积2300亩,以农业收入为主要的经济来源的不超过10人,大部分都是自给自足,生产的粮食基本不出售,在家务农的平均年龄超过65岁,50岁以下的在家种田的基本为零。
这就是农村目前的现状,假如再过20年,现在种田的基本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那个时候,他们可能已经没有精力去种地了。到了这个时候,,农村的人口必定锐减,村里不再有年轻人了,无人耕种的土地更多了,大片的土地已经荒芜了,那么这个时候,我们的粮食从何来?
不管是什么年代,民以食为天,这是不变的,国家为了引导农民的种田积极性,必定会出台很多的优惠政策。比喻农民种田超过10年就可以享受和企业职工一样的退休待遇,如果遇到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通过保险公司的积极理赔,来减少农民的损失,或者规定,农民超过六十岁,就可以免费,或者半价得到一栋住宅楼。
总之我们有理由相信,国家绝不会任由土地荒芜,粮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农业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所以诸位大可不必惊慌,再过二十年,一百年,我们国家的人民依然是丰衣足食,我们的国力必定是蒸蒸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必删)
现在年轻人对农业已经失去基本常识,请问再过20年大家吃什么?
希望你不必担心,因为你的担心来自不正确的定向思维,以为吃的粮食一直要靠农民种出来。
其实不然,几千年来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种出粮来供别人吃喝的历史必将一去不复返!时下农民已经不肯再傻到去种那一亩三分地,为别人提供粮食,然后没有养老金,去度那个什么都无法确定的晚年,还要受公知王福重之流的恶心,以及社会上不少人“农民般的无素质“和“农民式的狡猾“之类的冷嘲热讽!
那末饭从何来?别急,且听我解释。
先从回顾最近的历史说起。中国农村历来是男耕女织家庭。1949年后,许多农民的衣服鞋袜,还全靠着家中主妇的针线活,(我的家乡就是如此,坐标上海郊区)衣服自缝,鞋袜自做,都是自家或联合几家自织土布,裁几尺洋布的极少,普通人家只在女儿将嫁时请个体裁缝做几件新衣,也有无钱"不做的。孩子们盼新年的盼头之一便是穿新衣,戴新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姑娘定亲后,必为夫婿缝制一双新鞋,新婿穿出去给亲友邻居欣赏评价姑娘是否手巧或针线活如何。姑娘的这双鞋,所以一定用尽浑身解数争取做得耐穿好看。
然而到了八十年代,这一切全变了样!农民们的老小所有穿着,全部花钱去买来,自制不复存在,那些花色飘亮的土布,全部压在箱底,只被撕来做尿布,新世纪后,尿不湿流行,土布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男耕女织家庭的历史终于终结。
回到吃饭问题。二十年后,自有随着科技发展形成的新时代农业,粮食由国有农企职工操作各类农机生产出来,可能不再有农民,只有农企职工。
年轻人不是不愿当农民么,没关系,我只希望你们学成后关心农业科技或去当农业工人或技术员,或者农业科学家,象袁隆平那样最好。
现在年轻人对农业已经失去基本常识,请问再过20年大家吃什么?
这个问题纯属杞人忧天,实在没有担心的必要。
首先你应该算一算,中国22亿亩耕地,18亿亩产粮耕地红线,在保留一部分小农经济生产模式的条件下,按照80%机械化计算,农业人口总数需要多少人?再结合现在的5.64亿农业人口,农业人口应该减少多少人?
据去年人社部公布的数据,在5.64亿农业人口中,有1.7亿人常年在外跨省打工,在家全职种地的和半打工半种地的,是1.9亿人。去年农业机械化己达70%,生产粮食6亿多吨。以上数字表明,以全国的耕地面积,有10%到15%的农业人口种地,就足够了。而现在的农业人口是39.4%,种地的农业人口,整整超过了3亿多。种地的人不是少了,而是太多了。必须大力减少农业剩余劳动力,大力减少农业人口。
再过20年,估计农业人口至少还有3亿,比较接近我国农业人和土地及机械化的合理匹配。那时候,农民不再式传统老旧式的农民,而成为新时期的新型农民,传统农耕方式将绝大部分被机械化所替代。除保留少部分小农经济生产模式以外,土地将连成大片,规模耕种,机械化操作,科学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20年后,中国的农业,将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那时,人们研究的不是吃饱问题,而是如何吃好的问题了。
现在年轻人对农业已经失去基本常识,请问再过20年大家吃什么?
现在年轻人对农业已经失去了基本的常识,这种说法未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了,其实现在农村很多年轻人依旧是掌握着对农业种地的最基本的常识,而且到农村田野里去看一看,可以说是四海无闲田。
现在种地的农民是少了好多,年轻的农民已经外出打工赚钱,赚到了钱就安家落户到城市里面,这既方便了工作,还方便了孩子的上学,照顾家庭,这就是我国推行的城乡一体化的建设。
让农民走出家庭,走出大山,走进城市,成为城市的一分子,这是我国在改变农村发展农村的一个基本的模式,毕竟农村人口基数大,让更多的农村人变为城里人,这才能够使得农民发家致富,有更好的生活。
对于提出质疑,现在年轻的农民掌握不了农业知识,对于20年以后人们吃什么来生活?这个答案非常简单。无论任何一个时代,无论农民种不种地,但是人们吃的还是粮食,还要靠粮食来生活,这一点毋庸置疑,几千年来都是这么走过来的。
我国在第2轮土地延包到期时间为2027年,在二轮研报到期以后又持续延保30年不变,也就至少到2057年我国的土地依旧归农民所拥有徒弟的使用权。20年后的今天也就是在2040年,也就是我国的土地包干到户还没有到期。农民依旧还种植着土地,所以不要过分的去担心没有粮食去吃。
种地或许就是农民的本能,或许就是农民天生就会种地,其实现在种地比以前要省事的多。因为现在大部分是用机械化机械化种植,没有必要再考虑到那些原始的种植模式。
当然现在种地比以前要丰收很多,因为现在有科学化的管理技术,而且很多农业服务站或者是服务企业上门指导服务,毕竟他们卖的生产资料比较昂贵,所以也没有必要担心未来年轻的农民不会种地的做法。
总之,现在农村很多年轻农民都是种地的好手,而且现在农村的土地根本没有出现多少撂荒的现象,土地撂荒是由很多原因制造成的。对于未来20年以后,我们一久还是吃着粮食,而且20年以后的粮食还是非常充足的,因为20年以后我国的人口还在不断的下降,而耕地面积没有减少。现在全球粮食出现了价格上涨,预示着一些地方出现了粮食短缺的现象,所以我们一定要节约粮食。
现在年轻人对农业已经失去基本常识,请问再过20年大家吃什么?
可以集中起来耕种土地,这样需要的人不多!不需要所有人都会种地!你看现在几个人会杀猪,我们还不是照样吃猪肉!
现在年轻人对农业已经失去基本常识,请问再过20年大家吃什么?
呵呵,不用为此担心,再过二十年,人们照样有食物吃,不仅不会缺少,而且还会更加丰富。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在的农业生产已经非常进步了,以后会更进步。农业生产需要的人手会越来越少,生产率会越来越高。将来的社会只需要两种人,一种人凭智慧吃饭,即研究发明管理等等,另一种人凭力气吃饭,即毕竟总有一些事情是电子机器做不了的,还需要人来出力流汗地做。在这两者之间的人将更不容易找到工作。所以,社会收入再分配将是必须要好好考虑的事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