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是否有过迷恋明星的经历?

关注喜欢的明星一举一动各种新闻,买唱片演唱会门票电影票等等。

年轻的时候,也和多数人一样,迷恋明星,盲目追星,总觉得那些影星,歌星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神秘感,直到发生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让我从此不在迷恋任何明星。

2006年 农村兴起了特色种植的高潮,看着报道宣传的某人某地搞特色种植,一年几十万,几百万的挣,自己也怦然心动,可我并不是盲目的去跟风,看了很多的项目,一直拿不定主意,直到有一天,有朋友告诉我,有明星代言的特色种植在搞宣传,我没有犹豫,就来到了现场。

明星代言的种植项目是芦荟种植,其实很简单,前期你买他的苗,每棵15元钱,一年以后回收,每棵30元,一亩地种植2000棵,收入30000元,除去成本净利润25000元,一个人管理三亩地,轻轻松松整个七八万,那个时候,去工厂上班一年也就一万多块钱,还得风里来雨里去的,确实辛苦。

这个项目确实让我心动,可毕竟投资不是小数目,我正在犹豫不决的时候,这个时候,宣传台上,走来一位家喻户晓的大明星,那是我崇拜的偶像,她的名字我不便多说,我只记得她的歌声,红遍全国,我唯一能记得是一首歌(黑土高坡),大明星走上台来,她给我们论证了种植芦荟的前景,以及芦荟的用途,听着她娓娓道来,如同春风拂面,心中的疑虑顿时消散。

到后来,这就是一场骗局,钱的损失不算什么,最让我不解的是,这些明星为啥忽悠人?我敬你爱你,捧你,可你的所作所为真是令我伤透了心,从此以后我不在迷恋任何明星,在我眼里,他们和我一样不过是生命中的一粒浮沉而已。

曾经是否有过迷恋明星的经历?

我一生从沒迷恋过什么明星,从我幼小的心灵里就产生了一个概念,凡事演员(在你称所为的明星)都是普通人,只是个人的爱好而以,不管一个人所从事的啥职业,都是为了生存而以,沒有什么特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壮元。所为明星演员,因他(她)们所从事的职业不同,受众人多些,在演的角色到位,夸赞的人群就多些。总之他(她)们演的在好,都是编剧编的好,在有好导演的修饰。才出好作品。并不出奇。就是普通平民。有好素材,照样演的来,照样受人喜欢。不足为奇。有时我都怀凝,这些追星族们的思维。他(她)们不去自我努力,羡慕那些科学家,发明家所做的贡献,去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什么明星。

有时我也遇到几位明星,但我从没有什么激动不以,看到他(她)们也很平常。在平时也遇到画家书家类名人,大家都狂热追捧,要作品,要签名,我总觉得不是自己的。就是舍脸要了,也沒有什么价值,除非他(她)们夲人愿意赠送,我又不能推辞。到不如自己努力去学习创作,挂上自己作品,自我欣赏陶醉一番。心情比较愉快。

因此,用现实的话说,有空余时间,不如来点现实的,多创造效益,增加些收入,拿出闲余资金,去游山玩水,比较现实。

曾经是否有过迷恋明星的经历?

迷恋明星是年轻人的事。人一旦步入中年,世界观早已形成,就看破了红尘看淡了一切。早已没有了年轻时冲动。我是五0后,整个少年和青年时代都是在毛泽东时代度过的。那个时代没有文艺明星,只有文艺工作者。人们也不崇拜什么明星。那是一个崇拜英雄的时代,崇拜劳动模范的时代。那是英雄和劳模辈出的时代。就在那个时代自已的世界观形成了。再后来到改革开放的时代,尽管五花八门的明星层出不穷,从来没有崇拜过。看到一些年轻人追星捧星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觉得可笑。也许这就是代沟吧。

曾经是否有过迷恋明星的经历?

我自小喜欢唱两嗓,不知怎么得,现在一口,韵调变腔。有一次,拿起一把小提琴,刚弹弦就断了。干脆,就把它撩下了。省得出丑,费力不讨好,免得让众人笑话。

曾经是否有过迷恋明星的经历?

我从小迷恋唱京剧,是我父亲会拉京胡会唱教我唱传统京剧的原因。父亲最早教会我唱“东方红"。母亲晚上在媒油灯下做活,也教我和妹妹唱歌:“我家有个胖娃娃",“小麻雀"。婶子家芬妹能去幼儿园学唱歌跳舞,我娘不让我去幼儿园,芬妹回家教我唱歌跳舞。“小鸟在前边带路"。

文革时期唱红歌,看电影也很迷,学习电影中″小海娃在鬼子睡觉屋里为送信出门经过。尤其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是我最迷恋的,父亲为此早买了小红收音机,和父亲听收音机学新京剧。八大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我基本全学会,只是干轻松农活时不住听低唱,大队里演文艺节目唱两段,冬天晚上排″沙家浜"我演沙奶奶,春节后在大队戏台上参加演出。那时没敢想当正式京剧演员,当时有自知之名,在偏僻的半山区农民,一个气貌不扬的少年女孩当正式京剧演员,谈何容易。只是自唱过戏瘾,学习英雄,在平凡农活中做小英雄吧。

歌星盛事也欣赏过,只觉唱词低俗,不如样板戏中英雄气概高尚。后来能唱革命样板戏了,勾起我想过星光大道比赛,上戏剧频道“过把瘾"因为经济条件不允许,也去成。再后来众多明星名脚演唱技能大提高,我逐渐打消比赛念头。

我在村两委会工作中,在村里带头搞文艺,唱歌跳健身舞,排几场吕剧戏,春节演戏时,我也唱两般京剧过把瘾。

曾经是否有过迷恋明星的经历?

谢邀:哈哈,人老了,不中用了。没有这样的事。但又确实遇过明星。一七年一月六日,著名电影演员,导演〈宁静〉一行十来个人,到县城选看外景。因半月前有人先行探路,刚好问到我,介绍了一下县城亍道房子等。所以电话提前通知,早九点多两辆车直接停到家门前。我就领着他(她)们在老城区绕了一圈,也进了好几家人院内至堂屋。时间两个小时左右,后结束回到家门口。宁静其实很随和,没半点明星导演的架子,与普通人无异。我请她合影留念,她马上答应,就拍了两张照片,眼镜是小个子女助理拍照片时,给她戴上的。这也算〈迷恋〉朋星一回吧。照片就在家门前拍的。没哄你们哟。

痴长六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