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自性?
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里讲的很清楚,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自性在佛的经典里有多种说法,楞严经称之为真真如性,妙明真心,虽然称谓不同,不过是佛从多个角度来让众生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从认识自己,到超越自己的一种教育方法。
不深入经藏,你很难去理解什么是自性,因为自性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世间人能够说出来的,也不过是方便引导而已。
自性众生与佛本自具足,在佛不增,在凡不减,随净缘显现得出是圣人,随染缘显现为六道众生,所以佛法的教育目的就是让众生从梦中醒来。回归本有的清静。
何谓自性?
何谓自性?自性是人的本性,人性本善,人人都有佛性,人人皆可为如来。人心向善,积善积德,明心见性,方可成就自己。
人的本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由于后天环境的种种诱惑,许多人的性本善,变成了恶的一面。为保持自己善的品质,就必须长久的修行养性,严于律己。自我教育,自我督促,自我完善。
修行体现在人的日常生活与工作的点滴之中,家庭社会,工作单位,处处都是修行的道场。言行举止,起心动念,充满着正信、正觉、正念、正精进,富有深厚的修养素质。修行的最高境界是慎独,是独善其身。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是人生的落魄,还是春风得意,始终保持最好的心态,冷静的头脑,始终保持最高尚的道德品质,最励志前行的奋发向上。修行才是自性最好的展示。
清静自性,万事随缘。心无杂念,一心不二。自性是海纳百川,包容万物,与世无争。自性是慈悲为怀,爱护众生,布施天下。何谓自性?
自性实相若是能够用语言词汇诠释清楚的话,就不需要“悟”了,自性唯有自心自悟,则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正所谓的“言语道断,思议即非。”所有的经文都是方便所说,重在启迪迷人,迷人是否能够觉悟,最为重要的还是迷人自心自悟,自心若不能够醒悟,你就是说的天花乱坠,亦无丝毫效果。因此说,佛度有缘人,就是这个道理。
何谓自性?
当人从娘胎里出来,他该有的器官以及功能都具备了,这就叫自性。
那么,成长、学习、训练等不是在添加啥功能,而是在开发先天功能。如果本身不具备,是不可能添加的,就象不可能让石头变成人。
自性代表作为人的各种可能性,但不表明一定会成为什么人。
人与人的先天自性是有差别的,能开发尽量开发,不尽人意也别懊恼。
何谓自性?
自性,我想就是本性吧
何谓自性?
你好!灵魂修炼师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个人的自性到底是什么样的?只有历经沧桑成长到最后才能知道。
现在以汉代的三个人物来谈谈人的自性。
一个是韩信。
韩信自幼父亲早亡,家境贫寒。有一定军事天赋,喜读兵书,心有抱负。早年曾受胯下之辱,外人当时观其自性是胆小懦弱之人。后为项羽执戟郎中,外人观其自性为普通军士而已。后在汉相萧何力荐下汉王刘邦拜为大将军,此时韩信的自性无疑是定邦安天下的大将军。最后为吕后与萧何骗入长乐宫斩于钟室,韩信最终的自性定格为愿为君王、天下生灵献出性命的忠臣。
另一个是项羽。
项羽出生于将门世家,自幼勇武过人。在众人心中,项羽的自性无疑是定邦安天下的不世能人。当秦国灭亡,楚国项氏执掌天下之权印,项羽亦自封为西楚霸王,此时项羽的自性当然是君王之人。后兵败于刘邦,自刎于乌江,最终其自性定格为有勇少谋、英雄气短的一代武将。
第三个是刘邦。
刘邦出生于平民之家,少时不喜劳动,少收入,外人观之其是胸无大志之人。后做了沛县四水亭长,为人豪爽大度,喜交际,善自我包装造势,外人观之是个贪图酒色又胸怀大志之人。在反秦大业成功后被封为汉王,在巴蜀封地众人认为其是一个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仁德之君。楚汉争霸中屡败屡战,最终战胜楚国开创了大汉帝国407年的基业,其自性亦最终定格为千古一帝。
“自性”其实是一个很难描述全面的心理学概念,但简而言之就是指一种独特的完整的人格状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