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可以让别国发射的导弹飞回原地吗?
美国可以做到,但并不是什么高科技,马斯克的星链计划让美国在这方面获得全球性优势。
导弹分两种第一种、惯性飞行导弹。
这种导弹的弹道是固定的,无法改变,一旦发射就会按照固定的抛物线弹道飞行,很难改变弹道。
第二种、可变轨导弹
可变轨导弹,顾名思义就是可以改变飞行弹道的导弹,这种弹道的改变需要人不断去操控。
在这两种导弹中,美国要让别国发射出去的导弹飞回原点的导弹种类应该指的是可变轨导弹。对于惯性飞行导弹,美国应该是没有办法的,因为其飞行的物理轨道无法改变,难以做到让其返回原点。
美国让导弹返回原点也不是什么高科技。可变轨导弹在飞行过程中,由于可以通过人为操作改变飞行轨道,美国要让这枚发射出去的导弹返回原点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从对方手里夺取这枚导弹的控制权,然后让其转弯飞回原点。
说白了就是截取对方的通信信号或者入侵对方的指挥系统,然后破解对方的指令代码,通过指令更换导弹要攻击的坐标。
只要导弹的攻击坐标被改变,那么导弹自然会朝着更改的坐标飞去。当更换后坐标的地点是导弹的发射地,那么导弹自然能够飞回原点。
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假如导弹已经发射出去,而且飞行距离已经过半的情况下,美国是无法让其返回原点的,因为燃料不够。
星链计划让美国获得更高级的战争能力。美国是全球电子信息技术最厉害的国家,他的电子信息技术碾压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在战争发生时美国完全可以凭借着自身电子信息的技术优势夺取他国信息武器操控平台,然后利用控制他国的武器攻击他国。
是不是很牛逼?
在没有星链计划之前,各国军队的武器指挥系统可以通过不接去互联网的形成来隔断美国的入侵。
但是美国的星链计划一旦完成,那么这种不接互联网的方式已经无法阻止美国的信息入侵了。
因为马斯克的星链计划一旦完成,那么美国的电子信号就会覆盖全球所有角落,他可以通过破解每台电子设备信号接收器来入侵每一台电子设备,如此一来使用“断网”的方法来躲避美国的信息入侵就会成为历史。
由此,星链计划会增强美国的电子信息攻击范围,再配合美国在电子信息方面的优势,会让美国拥有更高级的战争能力。
(完)
美国可以让别国发射的导弹飞回原地吗?
这件事有点违背物理学定律了。
反导这件事可不是这么玩的,通常最经济的反导系统是依靠动能弹命中并摧毁来袭的弹道导弹或弹道导弹弹头。
这里面主要利用了弹道导弹在上升段以后就依靠惯性飞行的特性,在雷达系统探测到弹道导弹的飞行信号特征后,采取三点或五点法来获取弹道导弹的飞行数据。在测量获取了飞行数据后就可以计算出弹道导弹飞行的空间轨迹信息。
也就是一个相对于大地平面的三维坐标轨迹。通过对这个轨迹的计算来设定拦截弹的发射方向和发射时机。在适当的时机发射拦截弹就可以摧毁来袭导弹了
但是这是一个理论。由于雷达的精度、拦截单发射器的时间精度和方位精度、大气扰动、拦截弹本身的个体差异……等一系列的原因,都会导致拦截弹不能命中速度在14马赫以上的远程弹道导弹。因此拦截导弹的一方往往在弹道导弹的飞行中段进行拦截,这个阶段弹道导弹所具有的动能大部分转化为了势能,势能还没有来得及转化为动能(导弹的飞行速度降低),但问题点在于弹道导弹的距离地面的高度往往是最高的。因此拦截弹必须具有飞到高空甚至太空的能力,这就比较考验拦截弹的设计和制造能力了。
不管是末段反导还是中段反导,拦截弹都是以摧毁来袭导弹为目标的。这是一个成本问题:以标准3为例子:
这枚导弹长度为6.2米,直径34.3厘米,整体重量只有1.5吨。却可以在500公里的高空以每秒2680米的速度撞向来袭弹头。在高空撞击时所产生的能量大约是355556124焦耳,换算成TNT当量大约是80公斤的TNT炸药被引爆所释放出的能量。
你要知道的是一枚155mm重榴弹炮炮弹内装药量才8.3公斤。
直接命中坦克坦克都会炸成零件。那么10倍的能量就已经相当恐怖了吧?没有任何导弹是可以承受这么大威力的撞击的。在这种撞击下大部分导弹结构都会直接汽化。
但如果按题主说的,让导弹飞回原地。这件事就比较难了。首先你得抵消掉导弹飞行时候的动能。也就是在导弹飞行过程中将它接住。然后再将导弹按照原来的路径反方向射出去。
一枚弹道导弹,咱们以民兵为例子:这一枚三级推进的总重量为35吨的洲际弹道导弹。导弹的大部分重量都是推进剂。如果在太空中拦截这枚导弹并射回去的话,你除了要抵消掉30多吨重的推进剂燃烧产生的能量外,还得再附加将近30吨推进剂能量才能让导弹原路返回。这样算大约就是70吨的导弹了。
搞这种事情并不像是接住棒球再投出去这么简单。即便不考虑怎么接住来袭导弹,算笔账也知道,用两枚导弹的能量去拦截一枚来袭的导弹,何不打过去两枚呢?
美国可以让别国发射的导弹飞回原地吗?
這是一个反导弹的美妙设想,谁发射出來的东西自已吃回去,看谁还敢发动战争!美国人可能想,但他还差的远!
希望中国年轻一代人能首先成功,那就可达致天下太平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