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至清则无鱼”,为什么说水清就没鱼呢?鱼在清水里活不了吗?
“水至清则无鱼”古人的意思并不是说水太清了鱼活不了,而是说水太清了鱼藏不住身,所以鱼不会在水太清的地方呆,避免让自己暴露在危险之中。
“水至清则无鱼”也可以是“水至清无大鱼”。
“水至清则无鱼”是东方朔说的,“水至清无大鱼”是班固说的。
他们两个的意思都是一样,劝上位者在招揽人才,有大才的人必然会有大缺陷,你要用其才,就得容忍他的缺点。
“水至清则无鱼”的下一句是“人至察则无徒。”意思就是鱼不排斥浑浊,所以有了藏身之处,你想拥有人才,那么就得容忍他的缺点,不能太苛刻。
水浑浊而鱼多的原因。水中的杂质来源于动植物尸体的腐烂与分解,这些杂质漂浮在水中就会让水看起来浑浊。
动植物的分解往往由众多细微生物来完成。
而细微生物又是中等微生物的食物,中等微生物又是一些细小生物的食物来源,而细小生物则又是一些贝类、螺类、虾类的食物。
而贝类、螺类、虾类、以及那些微生物、浮游生物恰恰就是大部分鱼类的食物,大量鱼群在抢食的时候,就会把水底搅动,从而让这些细小的杂质漂浮在水中,让水看起来相对的浑浊。
由此、水浑浊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有大量的动植物尸体被分解,形成众多细小的杂质,另一个是沉淀在水底的细小杂质因为水底被搅动浮游起来。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水中有大量的杂质说明这里鱼群成长所需的丰富食物,其次杂质被搅动浮游起来,说明有大量的鱼在水下活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