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面临被世界抛弃,什么币今后会接替美元成为世界通用货币?

美元遭全球厌恶,原因在于美国最近频繁使用美元霸权地位来威胁他国经济以及金融的安全。

各国为降低来自美国风险的影响,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去美元化。但是全世界马上抛弃美元并不现实,目前世界还没有任何一种货币能够代替美元。

美元成为世界货币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远的不说在未来三十年内,美元仍然是世界主要的结算货币。

因为货币的质量和数量需要有足够多的财富来做担保,美国的经济当量和数量目前依然是世界最优的,在近期内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在经济当量和质量上同时超越美国。

简单的理解是近期只有美国有能力发行高价值和能够满足全球结算的货币,其实其他国家不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

这里涉及到货币数量和质量的问题。

要解析这个问题,就得理解为什么各国的货币之间并不是1:1的关系。

其实每个国家的货币汇率都可以变成1:1的,只要各国调整自己货币发行的总量就行。

比如说人民币目前和美元的汇率是7:1,理论上只要减少7倍人民币发行,就可以基本实现人民币和美元的汇率是1:1。

但是现实中并不能这么做,因为减少7倍人民币的发行量,会导致市场缺乏足够的流通货币,从而出现经济出问题。

其实发行货币的数量跟国家财富、人口数量、以及流通空间大小,流通途径快慢有关系的。

像我国人口众多,首先发行货币就要照顾到人口数量,15亿人口怎么说也要照顾人口数量,不然有的人一辈子可能都无法摸到钱。

换句话说有15亿人口,如果发行的货币数量只有15亿,那么平均下来每个人就是一块钱,这样的话那么大部分人注定这辈子都不会摸到钱,这样的货币发行数量显然是不合理的。

但是对照美国,人家的人口只有3亿,他们如果分行15亿的货币,那么人家平均每人就5块钱。美国每个人摸到货币的几率就比中国高。

从比率上讲,中国要比美国多发行5倍的货币,才能和美国平均每个人都触摸到钱的几率相等。

由此在货币发行数量上,中国肯定要比美国多,如果两个国家的财富一样,那么美元当然比人民币值钱了。更何况现在中国的GDP还没有美国的多,所以市面上流通的美元要比人民币值钱是正常的,而这里的值钱指的就是货币的质量。

所以当今全世界能够发行足够多货币数量,而且还能保证相对货币质量的国家只有美国。

从理论上讲,人民币和美元之间的质量有7倍的差距,而这7倍的差距就是美元对于人民币可增加发行量的空间。在这个发行空间没消耗战玩之前,美元在世界上都比人民币值钱,也就是比人民币更有吸引力。

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都和美国在货币发行质量上都和美国存在7倍的差距,就更别提其他国家发行的货币。

世界上高质量的货币其实也不少,比美元质量还高的货币也有,但是这些货币在发行量上受到阻碍,无法达到美元一样的发行空间,一旦发行多了就会马上贬值,但是发行数量不够,就无法满足国际结算需要。

因此如果美元马上退出国际结算的话,目前不会有任何一种货币能够代替美元,成为世界上只要结算货币。

很多人也许认为欧元可以,从理论上讲欧元的确可以代替美元,但是欧元并不是一种稳定的稳定的货币,欧元的风险远比美元要大。

原因在于欧盟这个结构并不稳定,有解体的风险,一旦欧盟解体,那么欧元自然会崩塌。

所以欧元是一种风险相对比美元还要大的货币,世界各国拿欧元作为结算货币,在风险防范成本上要高于美元。

欧元目前只是各国用来转移美元风险的避险货币,现在无法成为主流的结算货币。

假如现在美元被抛弃,那么世界上暂时不会存在另一种货币直接接替美元的角色,各国会使用多种货币结算,把结算风险降至最低。

当然了使用多种货币结算的复杂程度要比使用单一美元结算要麻烦,而且成本也相对高一点。

美元面临被世界抛弃,什么币今后会接替美元成为世界通用货币?

现在就说美元面临着被全世界抛弃,恐怕有些盲目乐观甚至是危言耸听吧,因为实在是找不出超过10个以上的国家有“去美元化”的意思。即使是我国与美国近两年贸易摩擦不断,也从未公开表示要这么做(实际上想了白想)。

目前来看,全球在“去美元化”进程中做的比较彻底的就算俄罗斯,从2018年以来的抛售美债份额、加大购入黄金储备、增持欧洲主权债券及加大欧元、人民币、卢布等货币在国际贸易中的结算比例等等,都是俄罗斯去“美元化”进程的一部分。

但是,以美元为主要计价及结算货币的能源领域,俄罗斯依旧是很无奈,仍然是以美元石油贸易为主。这也充分说明你去“美元化”并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美元作为全球外汇储备及国际贸易结算体系的主要货币,尽管近年来,美元储备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但即便如此,美元依然是全球头号储备货币。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第四季度中,美元总储备从第三季度的6.13万亿美元增长至6.28万亿美元,但是占比却从63.5%降低至62.7%。这62.7%的比重也是自2013年第四季度61.24%之后的新低。

但紧随其后的欧元,虽说是世界第二大储备货币,其占比也仅为20.15%,这也是欧元占比在近年来的最高记录(不过低于2009年曾创下的28%的最高点)。

另外,目前世界排名第三的日元所占比重同期达到了4.89%,创下了2002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新高。还有就是英镑、瑞士法郎、澳大利亚元及加拿大元等货币在全球储备货币当中所占比重也都有小幅度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人民币的比重为1.2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从2016年第四季度开始发布人民币在全球各国央行储备当中的比重数据)。

综合来看,美元金融霸权地位较为稳定,其他货币在较长的时间内都无法取而代之,与此同时,美国经济总量GDP的优势也是短期内不可能被超越的。当然,还有美国的军事实力、科技、金融等综合实力都是遥遥领先的。此外,美国官方黄金储备量也是世界第一,远远高于其他任何一个国家。以上种种因素叠加影响下都可以确保美元继续世界货币的地位。

美元面临被世界抛弃,什么币今后会接替美元成为世界通用货币?

感谢邀请!

人们错误地以为,抛售美债就是去美元了。抛售美债,得到的依然是美元,和持有美债别无二致呀。去美元化的根,在于缩减全球外汇中美元的分量,和减少美元在国际贸易支付中承担的份额。

我们看到一句非常惊人的数据,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占比62.7,而美元在国际贸易中承担的贸易结算的比例是40.67。即使在欧元区众多国家非常广泛使用的欧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也只有20.15%,而在国际贸易中支付结算的比重才33.16%。

如果不能够缩减全球外汇储备中美元的分量,和减少美元在国际贸易支付中担当的份额,谈去美元化,无异于画饼充饥,痴人做梦。

美元在被确认为国际化通用货币后,历史沉淀太厚,使去美元化变成了一个非常纷繁复杂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在最近美国财政部公布的一组关于美债的数据显示,全球排名前十位美国国债的持有者中,只有中国在连续数月减持后少量增持美债23亿美元,而以日本为代表的其他国家,还在大举增加持有美债。仅仅6月份,日本增持美债219亿美元,超过中国成为美债的最大的债权国。

增持美债,是因为美债较日本和欧元区负利率债券有着较大的吸引力。

但从另一个侧面,我们就会看出,美元资产仍然是一个非常舒服的避险的港湾,完全去美元化,似乎其他国家心有不甘。去美元化行动大致还停留在口水上,距离真切的去美元化的效果,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

当然,去美元化成功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那么,去美元化后哪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货币会代替美元的国际化地位?

我们清楚地看到一个事实,欧元不论在全球外汇储备的占比,还有在国际贸易支付结算的比重,都远高于日元、英镑、和人民币。应该是老大美元退位后,老二欧元接棒了,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

去美元化的本质是去美元在国际贸易中一体化,是去除美元作为一国主权货币担当国际货币的霸权、和对全球的欺凌。

而欧元接力美元成为新的国际化货币后,仍然是一国和一地区的主权货币,无法避免单一货币的一体化。欧元也会变成新的霸权,对全球经济体国家,继续保持着敲诈、掠夺、霸凌的行径。于此换汤不换药,还不如美元在位了。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最近几次三番地表态后,让我们对虚拟货币态度,或者应该发生一个较大的转化。特别是,FACE BOOK在开发天平币后,脸书的用户数量在23亿以上,强大的用户数量的背景,可能使天平币大行其道,成为不可阻挡的洪水猛兽。而天平币的背后,仍然是美元,和美元割舍不清的国际化地位。

中国已经开始承认天平币,这个虚拟货币对于中国外汇储备的影响力,显示出进行尝试性储备的可能。中国在银联、支付宝和微信的虚拟支付的领域已经取得较大成功,但是,却没有一个堪称货币价值和人民币挂钩的虚拟货币。

不仅中国看到了虚拟货币的潜力,其他国家也在密切关注或者已经在开发研制虚拟货币了。

所以,去美元化的最强劲的推力,可能是虚拟货币。去美元化后,也不会是欧元上位,继续单一国家地区主权货币,继续新的一体化霸权的接力,而是虚拟货币的上位。

虚拟货币的好处,在于背后或者有或者没有一国货币支持,可以从根本上根除掉单一货币的霸权,重新构建诚信平等的国际贸易环境。所以,虚拟货币上位国际化通用货币的要求,正在变得越来越强烈,不管你是否愿意,这可能都会变成了一个趋势。

以上所述,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在评论里发表不同见解,我们一起探讨~

美元面临被世界抛弃,什么币今后会接替美元成为世界通用货币?

美元确实面临被抛弃的压力,但是美元不是说能抛弃就抛弃的,去美元化是一项任重道远的过程,目前暂时没有一种货币能够替代美元成为世界通用货币。如果展望未来,一种全新的非主权的数字货币可能是通用货币的最佳选择方式。

美元太过强大

美元的强大,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全球最要的外汇储备,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美元的发行量开始变大,并向全球输送美元,开启买买买的模式,各国将廉价的劳动力转变为商品卖给美国人,赚取美元,成为重要的外汇储备。而这也成为后来乃至目前,美国持续性的贸易赤字的原因。

第二,美元影响全球货币供应,如果各国发行货币过多,会造成恶性通胀,但发行过少,又不足于支撑经济增长,就需要寻找货币发行的跟踪锚,当美元成为全球的基轴货币后,各国发行货币的参照物成为了美元资产的外汇储备,通过贸易的增长获取外汇储备,再据此发行货币,推动经济增长,因而美元货币的变化,会影响全球的货币供应量改变。

第三,国际贸易的主要结算货币,早期美国与黄金挂勾,控制了货币发行,与黄金脱勾后与又与石油捆绑,在工业化的时代,全球各国的经济都需要依赖于石油,使得美国成为国际贸易的结算货币,想进入到国际贸易的国家,都无法绕过美元,美国也可以通过国际结算对其他国家进行制裁。

去美化进程

由于贸易保护主义升温,世界形势多变,很多国家都开始感受到了美元霸权的巨大威胁,美国在贸易问题上的反复无常与对其他国家或企业的随意制栽,加剧了美元信用的下降,全球去美元化已经在慢慢开启。

第一,多国减持美债,自去年以来,已有19个国家连续减持美债,一方面是因为美债收益率不断下行,另一方面亦是美元信用衰落的标志。日本近几个月增持了美债,主要是美债收益率至少还比日本负利率要高,另一方面也是美国的同盟关系使然。而俄罗斯至6月时,几乎已清仓式减仓美债。

第二,黄金储备上升,各国将外汇储备配置比例进行了较大的改变,在抛售美债的同时,增持了黄金。俄罗斯央行的黄金储备总量在过去一个月上升0.4%,截至8月1日达到7130万盎司(2218吨),而7月1日为7100万盎司(2208吨),总价值增加1.6%,达到1019亿美元。我国的黄金储备也从1月份时的5994万盎司上升至7月底的6226万盎司。

第三,结算多元化,多个国家开始采用多种货币进行贸易结算,除了美元外,最主流的当属欧元,这么多年来欧元一直向美元发起挑战,但一直无法成功。在当前的国际背景下,欧盟国家更应该提高欧元的重要性,以此削弱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霸权力量。同时,人民币也有可能成为与美元相匹敌的储备货币,但在条件具备之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至少其他货币的贸易结算和储备重要性提高的情况下,美元的强势地位相对就会有所下降。

去美元化任务道远

虽然现在有不少声音开始认为美元式弱,美元基轴货币地位将会受到挑战,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美国在经济、科技和军事上依然处于领先的地位,再加上美元在国际贸易结算中根深蒂固的地位,暂时还没有其他货币能代替美元成为全球基轴货币,美元依然是全球各国的最主要储备货币。

在未来,有可能挑战美元的应该是欧元,但是欧盟区国家利益并不统一,加上英国脱欧,欧元的影响力也会削弱。

有一种观点认为,人民币未来可以挑战美国,这也不是没可能,不过可能路还比较漫长。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目前我们尚处于发展中国家,要在世界范围内正式取得储备货币的资格,还要得到所有国家的确认,这就必须通过国际协议来实现,还需要金融开放,这都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一种全新的数字货币

如果在未来,美元信用下降,不再是全球的基轴货币,而由其他国家的货币代替,比如欧元。假如未来欧元真的取代美元成为了一种新的通胀货币,其本质上只不过是把美元霸权转变为欧元霸权,结果未必就比现在会更好,其他货币亦然。

虽然黄金是硬通货,但由于黄金的储量和开采速度有限,无法匹配全球日益增长的经济规模,也不可能倒退到使用黄金为退用货币。因而未来的出路,很可能是一种全新的数字货币,当然这种数字货币并不是现在所说的比特币,而是一种全新的,被全球各国所接受,但又不与任何一国主权相挂勾的数字货币。

当各国开始去美元化后,可以用一种全球数字货币来取代美元,以结束导致10年低通胀和超低利率的储蓄过剩。美元在世界贸易和全球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给美国以外的决策者在控制通胀和维护金融稳定方面带来了问题,数字货币可能抑制美元在全球贸易中主导地位的影响。如果数字货币计价的贸易份额上升,美国动荡通过汇率产生的溢出效应将会减弱,各国之间的贸易也将变得不那么同步。

总结:

美国用了很长的时间,将美元把造成国际贸易的最主要结算货币,成为全球各国的主要储备货币,并且可以通过调节美元的供应影响全球的流动性。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升温,世界局势日益多变,全球多国已开始考虑“去美元化”,但目前仍没有一种化币能够代替美元,从长远来看,未来非主权的数字货币可能是最佳的选择。

美元面临被世界抛弃,什么币今后会接替美元成为世界通用货币?

不好意思,暂时还没有能接替美元的通用货币出现

虽然近几年美元储备份额在下降,但依然超过60%,而第二名欧元仅有20%左右,差距还是相当大。

过去近20年,美元的份额也不过才下降了10个点左右,按照这个速度,想被欧元超越,得需要近百年才能实现……

上图显示,截止2019年一季度,美元储备资产的份额为61.8%,较2016年底下降了3.53个百分点。但是,美元储备资产的现有份额仍高于2011年6月底的低点60.5%,可见这8年来美元份额反而是上升的。

欧元份额为20.2%,份额上升1.1个百分点。

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资产配置中的地位提升明显。截至2019年3月底,人民币储备资产达到2129亿美元,较2016年底增加了1226亿美元,人民币储备资产份额达2.0%,成为第五大国际储备货币,排名较2016年底首次披露人民币储备资产时上升了两位。

虽然我们都很期待人民币有朝一日成为全球通用货币,但是目前来看,任重而道远,2%的份额,还赶不上英镑和日元,更别说欧元了,美元那就更远了。

如何提升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目前中国的策略就是通过一带一路这种农村包围城市的方法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目前,中国金融机构在非洲已设立十多家分行。南非等八国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中国还与赞比亚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与摩洛哥等四国签署了本币互换协议。

在非人民币结算的比例也从2015年的5%提升至2018年的12%左右。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非洲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相比中非贸易总量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希望这种策略能帮助提升人民币在全球的市场份额,道路虽然艰难,但是我们在前进。

美元面临被世界抛弃,什么币今后会接替美元成为世界通用货币?

美元虽然还没有达到被世界抛弃的程度,但是很多国家对美元霸权是非常反感的,就像俄罗斯、委内瑞拉、伊朗等等,因此说美元被抛弃也是有道理的。

美元为什么被抛弃呢?因为作为世界通用货币,全球都大量储备美元,但是,美国却经常利用美元霸权制裁异己,把经济手段变成一种制裁工具,这显然有违世界货币的公平性,所以大家更愿意相信黄金,因为黄金基本不会受美国政府左右。如果是真正的世界货币,就不应该被某个国家的意志左右,这也就是最近一些经济体增加黄金储备的主要原因。

因为美元毕竟也是一种信用货币,一旦国家信用出现危机,货币也会受到质疑,尤其是现在,美国政府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出现较大分歧,如果美元成为美国政府贸易保护主义的抢手,那么,可能有更多的经济体减少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量,美元真的就面临被抛弃的局面。

目前来看,除了黄金,还没有可取代美元的世界通用货币,如果美元被抛弃了,只能回到金本位的体系,全球贸易结算必然带来非常大的难度,将会让世界经济倒退几十年,所以,目前来看还没有任何货币能够取代美元。欧元、日元都担不起这个责任,我国经济体量还可以,但是人民币的应用范围受限,在国际贸易中占比太低,所以都无法取代

美元的地位。

但是,我相信将来有一天,一定会有一种像黄金一样稳定的信用货币会取代美元,只有这样世界经济才能够不受单个国家或者组织的影响,不会因为意见不同而用经济措施制裁其他国家,也不会利用货币霸权割其他国家的韭菜。

现在,很多国家央行开始研究数字货币,一旦数字货币取得突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更加让人放心,最终有可能会出现全球通用的数字货币,这种货币的信用被大家广泛接受,只要正常赋值,就可以取代美元,交易结算也将变得更加简单。

估计美国会千方百计的阻挠其他货币成为世界通用货币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