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积食,应该如何解决?
推拿消食
(1)、捏脊:患儿面朝下平卧,家长以两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捏其脊柱两侧,随捏随按,由下而上,再从上而下,捏3-5遍,每晚一次。
(2)、揉中脘:胸中与肚脐连线的二分之一处,即是中脘穴位。家长用手掌根旋转按揉,每日两次。
(3)、摩涌泉:足底心即涌泉穴,用拇指压按,旋转按摩30-50下,每日两次。
以下三种方法,前两种消食退积,最后一法清热、安神,对于发热的积食患儿可三法联用,每天每种分别推拿10分钟。
小儿积食,应该如何解决?
小儿积食到底是什么?说白了,就是吃的过多或者过于高营养,超出了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导致很多食物不能被消化吸收,使脾胃功能受损。
最近和积食杠上了,因为有些家长自以为有几个臭钱,就不停的给孩子吃吃吃,美其名曰“不吃奶哪有营养”、“不吃肉哪有营养”!真是懒得和他理论,李博士时间很宝贵,我只和聊得来的人解释。
脾为后天之本,中医有句话叫“四季脾旺不受邪“,充分说明了脾的重要性,意思是脾是人体正气的来源,任何时候,只要脾气旺盛,那么人体就不容易受邪(生病)。
从生理上讲,小儿又是脾常虚(现代医学称之为消化功能不足),因此,毫不夸张的说,积食后引起的脾为问题,是小儿各种疾病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疾病的根源,李博士才不厌其烦的说这个问题。
为了抓住“积食”这只鬼,李博士提供了10条重要线索(手把手教你抓住“积食”这只鬼!),既然我们抓到了,那怎么处置之个害人精呢,这是个严肃的问题!
上期提供了两个食疗方,但是毕竟吃下去才能解决问题,既然要吃,又存在一个吸收的问题,万一用来消积食的要也积在胃里面了呢?
一番小小的纠结之后,还是忍不住教你们一些实用的方法,比如说最近比较火的小儿推拿,反正我知道有些家长不愿给孩子吃药,又害怕上医院,好吧,废话不多说,开始推“鬼”!
积食的小儿推拿方法
基本原则|只推左手
小儿推拿只推孩子的左手,刚开始手法以轻柔为主,不要追求效果,用太重的手法,让孩子疼痛或害怕,一开始要让孩子能适应推拿。
推拿频率
基础保健:可每天推拿一次
系统调理:每周一至二次
疾病状态:每天2-3次都可以
1、清胃经
位置:大拇指桡侧面,腕横纹到指尖,脾和胃连起来清。向外清。
作用:清胃热、泻胃火、导积滞、降逆止呕。
次数:约100~300次
2、清大肠经
位置:食指桡侧边缘,自指尖至虎口一直线(从虎口到指尖向外为清)
作用:清利肠腑,除湿热,导积滞
次数:约100~500次
3、揉板门
位置:位于手掌大鱼际中部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滞,多用于防治食积、腹胀、食欲不振。
次数:约100~500次
4、顺运内八卦
位置:内八卦位于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之中指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作画圈状。
作用:宽胸利膈、理气化痰、行滞消食。
次数:100~300次
5、推小横纹
位置: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关节横纹处
作用:退热、消胀、散结
次数:100~500次。
6、掐揉四横缝(四横纹是常用的消积穴位之一,也是民间挑疳的部位之一)
位置:用大拇指的指甲逐个掐揉宝宝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手指第一指关节处的四横纹。
作用:消食导滞,消除积食
次数:来回10次
7、下推七节骨
位置:七节骨位于背部正中线第4腰椎至尾椎上端,成一直线。
作用:泄热通便,多用于便秘、脱肛等症。
次数:100~300次
8、分腹阴阳
位置:腹阴阳即两肋弓下缘(也可以说是自中脘到脐)
作用:健脾和胃,理气消食,多用于防治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烦躁不安、夜啼等症。
次数:100~300次
9、摩腹
位置:肚脐周围,顺时针慢慢按摩
作用:消食,理气,通肠道
次数:100~200次
10、捏脊
位置:由尾骨到大椎,从下向上捏脊
作用:强身健体,健脾益气
次数:5次
11、揉足三里
位置: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前缘一横中指。
作用:健脾和胃、调中理气、止泻通便,多用于防治腹胀、便秘、吐泻等病症。
次数:30~50次
小儿积食,应该如何解决?
孩子积食,简单直白来说就是孩子吃得太多,体内的消化系统不能及时消化。一般可以通过孩子的几个表现就能知道孩子是不是有积食。
孩子睡觉不安稳,老是滚来滚去的,有些还会磨牙。
- 孩子吃的比以前少了,吃什么都没有食欲。
- 舌苔白且厚。还能闻到呼出的口气中有酸腐味。孩子积食严重,有什么好的方法解决?
1、多运动、消耗身体能量,增强体质
可以带孩子多出去运动,多跑跑跳跳,孩子在开心之余也能锻炼身体。
2、按摩
胸中与肚脐连线的二分之一处,也就是中脘穴位。家长用手掌根旋转按揉,每日两次。
3、食疗去积
可以煲山药米粥给孩子吃。在我们这边卖药材的店铺,有专门配去积食的煲汤药材,直接跟商家说清楚买回去煲汤给孩子积食就可以。
怎么预防积食- 有的孩子胃口很好,喜欢吃东西,吃的肚子饱饱涨涨,看到食物还要吃。那么家长就要注意控制食量,不要吃太多。孩子吃的太多,超出身体消化系统负荷,吃过量不是长得更好的。
- 不要吃太多冰冷、油腻、刺激的食物,这些都是影响孩子肠胃运转的。
- 不要吃太多零食。
小儿积食,应该如何解决?
宝宝出现积食不是小事,它不仅会引起各种不良症状,还会影响影响宝宝生长发育,但宝宝出现积食了,并非让TA少吃点就行了,下面给大家讲一些缓解宝宝积食的方法。
一、什么原因导致宝宝积食?
事实上对于积食的原因来讲,是因为有时宝宝在吃饭时没控制好其摄入量,而爸爸妈妈也高估了宝宝消化能力,从而也就很容易造成宝宝吃得过多。另外,还有的宝宝可能脾胃相对比较虚弱,即便吃的不多,但消化功能比较弱,也很容易出现积食的情况。对于宝宝来讲,吃得不好,睡得肯定也不会安生,而出现积食的宝宝在睡觉时身体会不自觉的翻动,有的时候还可能会出现咬牙的动作,这非常不利于宝宝健康成长。
二、如何判断宝宝是否积食
1、三看
看舌苔:若发现宝宝舌头比平时要厚腻,那么多半是出现积食了。
看睡眠:胃不和卧不安,特别是宝宝表现的很明显。平时若睡得很好,但最近这几天睡不安稳,哭闹、说梦话、翻来覆去,那么宝宝多半是出现积食了。
看大便:大便是最直接反应宝宝肠道问题的,若宝宝开始出现便秘、拉稀、味道酸臭、鼻涕样便,那么毫不犹豫基本就是积食了。
2、一闻
闻口气:口气也就是胃气,若宝宝口气很大,甚至有酸臭的感觉,那么多半是食物未消化,滞留在肠胃道里了。
三、如何缓解宝宝积食
1、吃——糖炒山楂
食材:去核山楂、红糖均适量(宝宝若出现发热症状,则可改用白糖或冰糖)
做法:将红糖放入锅内小火炒化;再放入山楂,翻炒5分钟左右,闻到有酸甜味就行。
功效:此方法具有开胃消食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吃肉过多所导致积食,效果明显。
2、按——按揉肚子
先将双手搓热,再将手掌放在宝宝肚子上,先顺时针,再逆时针,轻轻按揉腹部,分别按揉36次和9次就行了,按揉30分钟即可。
3、动——适当运动
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宝宝来讲,此时TA们的活动能力还比较差,所以导致很多宝妈们觉得宝宝不应该运动。事实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宝宝适当的进行一些户外运动(如练习走路,爬行等),可促进消化,预防宝宝出现积食。
小儿积食,应该如何解决?
很多宝妈在孩子开始积食的时候没有去在意,或者认为没有什么。其实积食就是不声不响的来,一点一点的积累而成。如果我们在轻微的时候不理,没有一点防范的意识,严重了它就会一下子爆发出来。
等到它爆发出来的话,已经重到发烧、肺炎、气管炎、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等等,孩子们健康受损而难过,大人们也会担心不已、心力衰竭。
1.摩腹:家长把双手洗净、搓热,给宝宝按摩腹部,沿着肚脐周围顺时针按摩,一直到宝宝肚皮发热发红。
给宝宝按摩腹部的目的,可以让宝宝腹部温热、促使胃肠蠕动,促进消化与排便。
2.给宝宝多喝点温开水,饮食方面要清淡,避免重口味。可以给宝宝喝些丝瓜汤、冬瓜汤等容易消化的食物。
3.可给宝宝吃些益生菌或者山楂六物膏,它们都能促进消化,有助肠道有益菌的形成。
4.多带宝宝进行户外活动,一来可以让宝宝放松心情、促进睡眠,二来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让肠道通畅,可预防及缓解便秘。
要想宝宝不积食或者缓解积食,平常不让宝宝吃冰凉、辛辣的食物,注意锻炼和睡眠。最后祝你家宝宝健康快乐成长!
小儿积食,应该如何解决?
说起孩子积食这件事情来,很多爸爸妈妈都挺头疼的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看到好吃的东西,就会不自觉的吃多了。而他们的消化吸收功能却没能跟上,只要吃的多了,消化不了,就会导致积食。
而且积食不仅仅是影响孩子的消化吸收,伤害孩子的脾胃,更多的是会带来一些并发症,比如常见的发烧呕吐等。开心爸爸小区有一个男孩子就是这样,脾胃不好但是饭量很好啊,于是这个男孩时不时的就积食,时不时的就发烧,一旦发烧就只能是送医院,让爸爸妈妈头疼死了。
那么孩子积食,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呢?实际上,对于孩子来说,积食的原因有两种:
一是吃得太多了,肠胃来不及消化,就积住了;二是吃了生冷凉的东西了,肠胃受到刺激,消化吸收功能减弱,也是积住了。
所以缓解孩子积食的症状也是需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饮食方面
对于积食的孩子来说,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控制饮食。孩子控制不了自己但是爸爸妈妈们可以啊,就算是面对好吃的东西,也没必要一次性全都吃完,可以采用分成上下顿的方式来吃,也可以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来吃,不管是哪一种方法,都是控制孩子每次吃进去的食物量。只有吃的少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积食的问题。
其次是多吃一些促进消化的水果蔬菜。一般来说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对于促进孩子肠胃的蠕动是很有帮助的,对于缓解积食的症状也是很有效果的。
最后就是对于经常积食,脾胃不好的孩子来说,那些辛辣冰凉的食物,应该不吃或者尽量少吃,对于缓解积食也是很有帮助的。
习惯方面
爸爸妈妈应该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就算是节假日也不要放任自己海吃海喝,饱一顿饥一顿的很容易就会导致积食。
另外,就算是孩子表现出了消化不良或者积食,爸爸妈妈也应该多用一些食补或者活动的方式,尽量少吃药。这样对于孩子的脾胃也是一种很好的保护。
最后孩子积食是常见病症,更需要爸爸妈妈们从饮食和习惯方面来帮助孩子,尽量远离积食的影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