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调查公报显示,收入越低越爱看电视,收入越高越爱读书。你怎么看?
国家统计局这是从大数据上分析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并不是铁律。
从行为上分析,收入高的人会花比较多的时间去独立思考,或者去社交、规划、工作、学习等等,相对的看电视的时间就会比较少,但并不意味着收入高的人就不会去看电视。
人并不是机器,同样需要时间放松,需要时间去娱乐和调节心情,收入高的人也会看电视,但他们不会去看电视剧,或者说很少去看电视剧。相对的会去看信息类的新闻,或者娱乐节目,电影或者短视频之类的。
因为这些东西不会对他们进行连续性的干扰,所以不会占用他们过多的时间。
我曾经有一个高中同学,他每次看电视剧被他老爸看到都会被骂,说他看那么多电视剧干嘛。那时候我也不是很理解,但是他老爸不看电视剧就是真的。(他家有钱)
至于读不读书嘛,那倒不一定,因为收入和读书没有直接关系。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依赖知识赚钱的肯定需要读书,但是很多人不是依赖知识赚钱的,有的人依赖手艺赚钱,有的依赖信息赚钱,有的人依赖嘴巴赚钱。
主要还是看你以什么方式赚钱吧,赚钱的方式决定你对书本的依赖性。
从社会层次开讲,中层阶级都需要读书,因为中层阶级大部分都是靠知识吃饭的,属于知识运用形阶层,中层阶级一但脱了了知识,就将沦为下层。
而高层阶级对于书本他们可读可不读,这里是有两个原因的。
一个是信息是他们创造的,知识是他们创造的,科技是他们创造的,他们发到这个层次之后,书本上就不会有他们需要的东西。读不读对他们影响不是很大,那个时候他们需要自己去创造东西。
世界上顶级的富人有两种,一种高端创造型的富人,像科技公司的老大,他们已经走在了这个行业的前段,无书可读。
另外一种是信息运用型的富人,由于他们不是最不是高端创造型人才,但他们注重信息,懂得如何把信息效益最大化。不过这类人要有足够的知识基础,才能挖掘出信息的价值。
同一样一条信息,在你手里可能一文不值,但在他们手里却价值千金。
他们不是不读书,而是已经掌握了比大部分人都要多的基础知识。
在这里特别说一下,知识和赚钱没有关系,知识也能让你对信息做出更准确的分析,挖掘出信息所有的潜在价值,这样才能提高你的收入。
单有知识没有信息,那是不会产生收益的。反过来说,单有信息没有知识,给你再多的信息也是没有用的,因为你看不到信息里面的潜在价值。
知识≠钱,信息≠钱,知识+信息=钱。
不是说读书没用,读书很有用,但是要看你怎么用。
收入高的人不一定读书,读书的人也不一定等于收入高。在这里里面有很复杂的关系,收入低的人准确的说是喜欢看电视剧,而不是看电视剧。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调查公报显示,收入越低越爱看电视,收入越高越爱读书。你怎么看?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调查公报显示,收入越低越爱看电视,收入越高越爱读书。你怎么看?
这个调查很值得品味。
记得曾有扶贫干部感慨,他们到村里扶贫时,就发现有些贫困户只会等、靠、要,好逸恶劳,好吃懒做,从来不自己想办法,也不愿意提升自己。
而且他们一有时间就去麻将馆、茶馆打牌赌博,从来不会参加什么技能培训,更不会到农村书屋去读书。
思考这个问题,有几点:第一,在今天浮躁的社会,国人大多不爱读书,这不只是高低收入群体的对比问题。
吃饭、喝酒、打牌、跳广场舞、追星、娱乐等等,已经占据了太多国人的休闲时间,真正能够静下来读书的人已经不多了。
第二,高收入者之所以读书。一方面是事业追求所必需,感觉需要进一步知识充电;另一方面是物质生活发达之后的精神追求。
有人说,现在有的人穷的只剩下钱了,就是精神荒芜、道德滑坡,这当然与不读书、少读书有关系。但这样的富人终究会被时代所淘汰,所以有危机感的人,就会明白读书的重要性。
第三,低收入者少读书。一方面受小富即安之影响,有的人要么得过且过,有的人要么混时度日,怎么舒服怎么来,不想奋斗,也不想吃苦;另一方面也缺乏这方面的动力。有的人不读书,是觉得读书没有多大用处,特别是认为赚钱,更觉得没有用处。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调查公报显示,收入越低越爱看电视,收入越高越爱读书。你怎么看?
看电视是消磨时间,看书是增加知识和阅历厚度和深度,他象施有机农家肥一样改良土质。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调查公报显示,收入越低越爱看电视,收入越高越爱读书。你怎么看?
有一定道理。有很多高收入人群就有爱看书的习惯。比如世界首富巴菲特每天80%的时间都用在阅读上,即使休息,他也要保持阅读600—100页书的习惯;
世界上首富比尔·盖茨(Bill Gates)和一位终生的书呆子,每年读约50本书,但严格的非小说书。
李嘉诚有两个习惯保持了50年,一是睡觉之前,一定要看书,这个习惯让李嘉诚的大脑保持活跃。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北大期间四年读了800本书,后来创立新东方后仍然保持每年100本书的阅读习惯,利用在车上,飞机上的时间看书。
扎克伯格在2015年坚持每两周读完一本书。
阅读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可以开拓眼界,我们应该好好利用时间多阅读有用的书籍,不断精进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
但是这个也不是绝对的,也有很多成功人士不是通过课本学习,他们可以通过和人聊天,生活学习。比如吉利汽车的老总李书福就不喜欢读书,但是他有专长,他能够熟练地拆装摩托车,而且想法也很棒,后来李书福建立了吉利集团。
不管是看书还是利用其他专长,只要能够解决问题就好。低收入人群的状态也可能只是暂时的,他也许通过努力在一段时间后会增加收入。这个努力可以是通过看书,也可以是听课,或者是其他方式,总之能够让人成长的都可以。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调查公报显示,收入越低越爱看电视,收入越高越爱读书。你怎么看?
有一定道理,但就此割裂和划分高低收入群体显然是一刀切和武断的,容易引起不适。
泛娱乐化时代,快阅读已成为人们的习惯,传统纸质媒质和书刊已经失去了市场,取而代之的是短平快的手机APP、互联网,获取知识的途径更是多元。当然,不论那个阶段求学的学子,书籍仍然是知识的海洋。
延伸一下,说说职场。老卓曾谋职于石家庄一家知名地产公司,一路过关斩将,得到了和老板面对面过招的机会,气氛一度融洽,茶也品了,待遇也谈了,老板突然问我:最近读过什么书啊?我顿时愕然。随后更是和我大谈《道德经》……说实话,除了工作就是家庭,我真的是有好几个月没碰过书了~倒是人家老板,大办公桌后的书架上一摞摞的管理大全、中外名著……
老卓要表达的是:真正为了生计疲于奔命的人,是没有时间去搞哩个楞的,奢侈一把也够呛。除非充电是为了升职加薪,增强自身职场竞争力。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调查公报显示,收入越低越爱看电视,收入越高越爱读书。你怎么看?
这个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能一概而全。关键是每个人看书和看电视的目的和重点是什么?
比如,我身边的一个家庭,老公是从商,月收入平均下来有5万,他最大的爱好就是看电视看电影,不喜欢看书。他说看电视和看电影一方面可以让大脑暂且休息娱乐,另一方面也可以学到许多东西,比如财经、新闻等干货,电视剧、电影等里学到为人处世、丰富内心情感等。
妻子当老师,一个月也就四五千,收入是老公的十分之一,可她就很喜欢看书。
又比如,地铁上,大家是不是觉得低着头看手机的要比看书的多许多,但是我们也不能说所有看手机的人都是在玩,其实,你仔细观察会发现,许多人戴着耳机也是在学习。
说到底,每个人学习的方式不一样,书和电视只是一种工具,本质上不在于好坏,主要是看主人如何利用。
至于赚钱多少还在于自己的想法和行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