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美国宣布给予8个国家及地区与禁止进口伊朗石油的“豁免”,美国是出于什么考量?

4日,据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报道,美国给予包括印度、中国在内的8个国家及地区于禁止进口伊朗石油‘豁免’。

这个问题那要看具体怎么解读,美国对于伊朗的石油禁令当初就是为以色列服务的,现在以色列“定都”问题已经淡出世界人民的视角,目的已经达到,如今没必要再牵着问题不放。

当初特朗普匆匆忙忙的退出伊朗核协议本身就是一个临时策略,根本不就是作为他执政的一项政治任务。伊朗和奥巴马签署的核协议“冻结期”是25年。就算特朗普连任两届总统,在这段时间内,伊朗也不能发展核武器。

由此伊朗核问题跟特朗普执政期间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特朗普炒作伊朗核问题完全是处于转移美国把驻以色列大使馆搬进耶路撒冷的举动,完成当初他和犹太人当初达成的协议。

耶路撒冷问题一直牵动中东局势,以色列和美国都怕搬迁大使馆的行动,会引发相关国家直接介入巴以冲突,而伊朗介入的可能性最大,所以美国那段时间通过各种举动对伊朗施压,直接威胁伊朗开战,让伊朗无暇西顾巴勒斯坦,总体上看特朗普的策略很成功,但也引来了一大堆麻烦。

因为伊朗问题美国和全世界闹的都不愉快,代价也是非常大的,他的盟友意见都很大。如果宣布给8个国家“豁免权”,其实也是玩玩文字游戏而已。除了日本和韩国听话之外,其他的国家本来就不怎么鸟他,该进口伊朗石油的根本就没停过何来的“豁免”之说。

美国现在嘴巴上开了一个口也是想慢慢淡化这件事,看看几个有“豁免权”国家的名单就知道了:中国、韩国、日本、土耳其、伊拉克、阿联酋、意大利、印度。

中国、日本、印度这几个国家是世界上石油进口大国,这三个国家一豁免,还禁个屁啊!这个“豁免权”一出相当于解禁。

11月4日美国宣布给予8个国家及地区与禁止进口伊朗石油的“豁免”,美国是出于什么考量?

信誓旦旦要将伊朗的石油出口收入降至为零的美国竟然以退为进,给伊朗石油进口量超过8成的八大客户豁免,对伊朗石油出口的禁令岂不是成了一张废纸?当然不是,城市套路深比不过特朗普的狡黠。180天的豁免到期后,美国就如期而至来讨要“人情债”,除了中国、土耳其外,其他的六个国家与地区都不得不给美国面子,做个听话的孩子,乖乖地断绝从伊朗再进口石油,那时候,伊朗的石油出口就真的被美国逼上了绝路,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11月5日,美国正式对伊朗实施史上最高级别的制裁,制裁的两大核心是美国对伊朗的金融与石油出口的封锁。但在石油贸易上缺乏像金融那样一手遮天的实力的美国,不惜打脸自己,采用了灵活的策略去实现自己的目标,那就是对部分国家与地区继续进口伊朗的石油格外“开恩”,实施有条件的豁免。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11月5日公布了获得伊朗原油进口临时豁免的对象,分别是中国、印度、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土耳其、意大利、希腊8个国家与地区。豁免期为180天。

为什么要搞临时豁免?蓬佩奥给出的理由是有些国家与地区需要时间来处理退出继续进口伊朗石油的事宜,好“体贴”。

根据美国能源署的统计,2017年,伊朗原油出口平均250万桶/天(全年约1.45亿吨),主要的石油出口国是:中国(24%)、印度(18%)、韩国(14%)、土耳其(9%)、意大利(7%)、法国(5%)、日本(5%)、阿联酋(5%)、其他国家(13%)。美国临时豁免的8个国家与地区的进口量占据了伊朗石油出口77%以上的份额,也就是说在临时豁免期结束前,美国顶多只能迫使伊朗的石油出口损失23%的份额,对伊朗并不能造成毁灭性打击,美国对伊朗的石油出口禁令在接下去的180天里并没有多大的用处,并不能让伊朗人屈服。

那么,美国为什么要对伊朗石油出口量占比77%以上的这8个国家与地区实施临时豁免呢?主要有这4个方面的考量:

1、美国可以轻易地切断伊朗的金融,却没有能力迫使伊朗的石油出口收入降至为零,后退一步,先熬过11月6日举行的中期选举再做打算,以免影响共和党的选情。

2、对伊朗石油的主要进口国给予临时豁免,让这些国家与地区欠了美国一个人情,是要还人情债给美国的,豁免期结束后,美国必然会用又拉又打的手段迫使获得豁免的这些国家与地区听美国的话,不再进口伊朗的石油。就算中国、土耳其拒绝遵守美国的禁令,其他国家与地区屈从了,也会使伊朗丧失三分之二的石油出口份额,这对伊朗是灾难性的后果。

3、美国对欧盟的次要国家意大利、希腊给予了临时豁免,但欧盟的三大国法国、德国、英国却没获得这样的待遇,美国分化欧盟的意图很明显,算是美国对一直嘴巴嚷嚷着支持伊朗的法德英的一个教训。

4、临时豁免期结束后,印度、韩国、日本、中国台湾、意大利、希腊都会在美国的高压下屈服,最终完全停止向伊朗进口石油。而中国、土耳其则会顶住压力,根据自己的能源需求,继续进口伊朗的石油,伊朗至少能保住三分之一的石油出口份额。美国将伊朗的石油出口收入降至为零的目标永远无法实现,但有能力摧毁伊朗的经济,枯竭伊朗的财政收入,因为伊朗的石油出口利润占据伊朗财政收入的80%。

11月4日美国宣布给予8个国家及地区与禁止进口伊朗石油的“豁免”,美国是出于什么考量?

谢谢邀请。谈几点个人看法:

第一,关于禁止进口伊朗石油,美国给予8个国家豁免,这有权威媒体报道,但8个国家中包括了中国,中国的权威媒体尚未报道,这个消息是否属实尚待证实。

第二,美国是否豁免中国,其实都不是一回事儿。中国与伊朗的合作共赢,不会受到美国的影响,美国可以制裁伊朗,可以把自己意志强加到伊朗身上,但决不可能把自己意志强加到中国身上。中国与哪个国家、哪些国家进行经济交往,美国管不着,更管不了。

第三,美国豁免8个国家,是不得已而为之。此前美国提出让伊朗石油0出口,美国做得到吗?不过是虚张声势,威胁伊朗而已。其他国家姑且不说,单说中国和俄罗斯,不可能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相反,美国越是制裁伊朗,中国和俄罗斯越是要为伊朗解难。

第四,美国要求所有国家禁止从伊朗进口石油,必然导致石油涨价,这本身不符合美国利益。如果美国因为这招,导致美元霸权减弱甚至丧失,美国将得不偿失。在美国中期选举即将开始时,美国豁免8个国家,并不是突然良心发现,而是权衡当前利弊后的折中方案。

11月4日美国宣布给予8个国家及地区与禁止进口伊朗石油的“豁免”,美国是出于什么考量?

一次性禁止运行可能性很小,美国中期选举正在进行中,结果还没出来,特朗普只有暂时性妥协了,别无它法,面对民主党的指责,欧盟多国的不满意,国内外的压力下,共和党内的分歧也比较大,特朗普非常狡猾,马上作出了外交暂时性妥协,等中期选举结束后,才能集中火力全开,对盟友的软硬兼施,最终还是要扼杀伊朗人,只是策略性不同点,战略纵深方向不会轻易改变,节制伊朗人,已经变成了美国的国家战略利益,这点不会有半点改变。

别纠结了,也别给点阳光就灿烂无比,美国军事政治经济多管齐下,很多盟友会顶不住,最终也会屈服。

11月4日美国宣布给予8个国家及地区与禁止进口伊朗石油的“豁免”,美国是出于什么考量?

美国此时宣布对8个国家实施进口伊朗石油豁免180天,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这8个国家中肯定有中国,而且估计这8个国家都是抛售美债最多的国家。美国现在最担心的是,如果逼急了,或许美债会被所有持有国清零,去美元化浪潮就会兴起,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也会随之崩溃!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将是美国的噩梦!美国的国际霸权就是建立在美元国际霸权的基础上的,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就是美国的命根子!

美国之所以不惜血本制裁伊朗,并不是因为所谓的人权,只是为了美元!试想,如果世界上许多国家与伊朗的石油交易都用本币结算不用美元结算,将会导致什么结果?结果必然是,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将动摇甚至有可能崩溃!这是美国绝不允许发生的,为此对伊朗发动战争也会在所不惜!

从另一方面讲,如果不对制裁实施分化策略,有可能出现全球达成对美元的共识,哪怕力求自保也会另寻避险渠道而放弃美元。出现这种局面,也是美国无法控制的,美国的力量再强大也不可能向全世界宣战!

美国现在真正要做的,是稳住中国,欧盟都不在美国人眼里。退一步说,美国也知道中国不会理睬美国的禁令,照样会从伊朗进口石油,所以做个顺水人情,或许只是希望与伊朗的石油交易不要用人民币直接结算。

中东的所有乱局和迷雾,如果深入分析,都是与美元分不开的,都是与美国死保美元霸权分不开的。尽管美国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但绝不会主动放弃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

11月4日美国宣布给予8个国家及地区与禁止进口伊朗石油的“豁免”,美国是出于什么考量?

据报道,美国在关键的时间节点前,也就是所谓的全面禁止伊朗石油出口的11月4日之前,向全世界通报对购买伊朗石油的国家中,有八个国家和地区可以暂时赦免继续进口伊朗石油。但是在时间上仅仅是延长半年,半年之后美国将严厉执行全面禁止伊朗石油出口的计划。美国方面出于什么目的这样做?

一、美国没有能力做到完全禁止伊朗石油出口。在11月4日之前,世界石油市场受到美国制裁伊朗的恐吓,一段时间内石油价格扶摇直上冲向80美元/桶。虽然美国要求沙特和欧佩克加大石油产量,以增加市场供应但是还不足以将石油价格打下来。美国不得已赶紧向世界放风称,在11月4日的大限之日之后,美国将针对购买伊朗石油的部分国家进行赦免。正因为美国方面有了这个表示,世界石油价格才应声而跌。目前的石油价格已经跌至65美元/桶以下,警报解除,石油市场恢复了正常的平静。

二、美国在今年6月份强硬表示的要禁止伊朗石油出口,为什么在关键时刻掉链子了。这是因为上个月高企的石油价格,冲击了美国社会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引起了美国除了石油工业满意之外,其它的行业和民众的强烈不满。高油价加重了企业成本,美国是生活在小汽车上的国家,油价上涨影响了美国民众的出行。为此特朗普忧心忡忡,一方面呼吁沙特等欧佩克加大石油产量,另一方面对11月4日这个大限之日进行妥协。因为石油价格持续上涨,会直接影响到特朗普的共和党选票,这方面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三、虽然美国自视甚高,以自己的国内法向全世界发号施令,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屈服于美国的压力。首先是世界性大国,比如联合国五常,都不会理睬美国的威胁。进而印度与土耳其也有与美国周旋的本钱和能力,印土都公开高调声称不会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这些能够与美国公开叫板和抗衡的国家,基本上就超过了伊朗出口额的50%。中印土进口伊朗石油的份额分别是24%和18%以及9%,其它的都不算进去,已经是伊朗出口总量的51%了。以美国自己的预判,伊朗能够保留50%的石油出口额,就能够保证伊朗民众生活的必需品。如果是这样,美国自己认为制裁也是失败的。

四、虽然美国将所谓的伊朗石油进口赦免令,看得非常严重,而且赦免时间只有六个月。但是六个月之后美国能不能达到目的,现在已经看出端倪了,可以肯定的确定美国禁止伊朗出口的计划注定要失败。我们这样分析的同时,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俄罗斯。虽然明面上看,俄罗斯也是石油出口大户,而且这次的赦免名单中没有俄罗斯。但是俄罗斯现在处于美国的严厉制裁中,什么压力都没有,俄罗斯与伊朗方面有石油合作计划,非常可行。这就是将伊朗纳入里海石油出口系统,俄罗斯可以大胆进口伊朗石油,(称之为石油换商品计划),再向土耳其以及欧洲国家出售。仅仅伊朗自己在应对美国制裁,已经放开了石油垄断出口,也就是说伊朗所有的企业和经营者可以自己以走私方式出口石油。想当初中东极端恐怖组织占领石油产区之后,都有本事出口石油。

五、美国这次搞的赦免是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找台阶下,但是还玩弄了政治手腕。意外的将整个欧盟除了意大利,包括英国之内的28欧盟个国家不予赦免。反而是中印土却获得了赦免,使得整个欧盟极其愤怒,美国利用没有能力做到的事,却在做分化瓦解欧盟的动作。特朗普在7月份访问欧洲时,向媒体声称欧盟是美国的敌人,从美国的赦免名单来看,还真的是这么回事。特朗普的真实意图确实要拆散欧盟,这样美国就可以一个一个的来收拾。德国总理默克尔在11月1日访问基辅时,告诫乌克兰不要做美国的炮灰,这哪里像是盟友说的话。

综述、现在不要对美国的赦免太认真,对于中印土来说,在赦免名单上出现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虽然美国对完全禁止伊朗石油出口的计划延迟,但是半年之后国际形势又将发生新的变化。今天是11月6日,是美国中期选举之日,如果这次中期选举特朗普的共和党失去了国会多数,对下一步的世界形势变化来说,一切皆有可能。如果民主党控制了参众二院多数,被特朗普退出的伊核协议,甚至有在美国重新复活的可能,因为对伊核协议美国民主党是作为政绩来看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