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封建专制统治者有“揽权有术,治国无能”的特点?

很多人根本不了解封建制度,整天就知道胡说。

封建制度是共治制度,是皇权和乡绅(豪门世家)共治国家,皇权是不下乡的。皇权根本无法直接控制基层,基层都是乡绅说的算,皇权要稳定就要争取各地乡绅的支持。皇权要稳定就要拉拢和分化乡绅,不然皇权就不保。

几千年封建社会一直是皇权和相权在相互角逐,皇权加强时相权就削弱,相权加强是皇权就削弱。

很多人认为封建皇帝都是独裁者,这是很傻逼的想法,在古代皇帝想要独裁,必须掌控大部分军队才行。军队对皇帝的绝对忠心皇权才能有力的压制相权。

历史上只有开国皇帝或者经过大乱后上台的皇帝才能绝对性的掌握军队,其他的时候军队都会被相权参透。这种情况下皇帝想治国是非常困难的,他必须先保证自己身价性命,而保命的就需要懂权术。

在失去对军队绝对控制权的时候,皇帝就想对国家的控制就需要通过“平衡术”,拉一派,打压一派,保持朝堂里面相对平衡,防止百官统一起来逼宫。一旦国家进去这种状态,皇帝其实也就成为了权力中心的一个看客,想治国需要非常高的技巧。在不打破政治平衡的情况下,去实施自己的治国理念,不是一般人能够做的。想想就知道了,能在朝堂上发言的都是社会上的人精,智商都是顶级的,在不引起他们反击的情况下推动自己的治国方针,这是对皇帝智商的考验。历史上也根本没有多少个皇帝能做到。

其实封建统治者对地方和社会底层根本就没有直接控制力,只能通过大义赢的社会底层民心的认可,和通过武力震慑乡绅的配合。但皇权一旦把手伸到底层,乡绅们马上就会投靠相权,加强相权在社会的话语权,变相的反击皇权,宋朝王安石改革失败就是这个原因。

皇帝不是不想治国,而是很多时候他根本无法治国,一治就会动乱。很多人总以为当皇帝很容易,当官为人民服务很容易。等你当皇帝或者当官之后就会发觉有些事情并不是你们想的那么简单,你想治国,你想改变国家,就必须要面对被损害利益阶层的反击的。你当皇帝或者当官之后,如果得不到利益阶层的配合,你根本什么都做不了,如果你要硬做,先有绝对武力再说,不然你就等着下台或者被推翻吧。

在封建社会能直接治国的皇帝都是很牛逼的,一个到地方上任的官员,能够让所有地方所有官吏配合他的对地方的治理也是很牛逼的。但实际上,很多皇帝和到地方上任的官员最终都是采用“无为而治”。

封建历史几千年也就只出过一个包青天,那还是皇帝对相权过大的报复从而全力支持下才有的结果,最终包大人死的时候也害怕报复,采用八棺出门的方法。

很多头脑简单的人,总是用自我为是的“以为”去看待封建统治者,那纯属是过于单纯,或者说生活圈子太简单。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