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领导发文件,领导回复“收到,谢谢”,还需要继续回复吗?

你回了一句: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跟我联系。难道出问题了,就不能跟你联系了?

你回了一句:有什么变动的地方可以联系我修改,难道有变动的的地方,领导他会自己修改?

看到很多人都回答要回复,还说与情商有关,我觉得回复不回复与情商完全没有关系,这完全是一些自媒体人的臆想,甚至还有人称之为“微信礼仪”真的是让我大跌眼镜!

有这样疑问的应该是都是职场新人吧,因为我初入职场的时候,也有过这样的困扰,做事情小心翼翼,希望所有事情都做得圆满,给领导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工作了几年后我也成为了领导,我才发现其实对于这样的情况,无论你回复什么,领导都不会记得。领导不会因为你回复的十几个字就对你刮目相看,更不会因为你回复的十几个字就觉得你情商高,情商的高低往往体现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上。有的时候你回复太多甚至会让人产生反感

之前我给手下的一个刚毕业的员工安排工作,完成后我对她说:麻烦了,谢谢。过了很久她回复说:应该的,能为您解决问题是我的荣幸,说实话,我看到这样的字眼我还是非常反感的,都是打工人,哪有什么为谁工作就荣幸,背地里不骂我临时给她安排工作就不错了。我想她应该想了好久不知道该如何回复吧。也联想到了当年自己初入职场的样子,之后我在小组内采用了互联网公司的方法,收到直接用1代替,也就避免了这样的问题。

来说说说我现在的做法,对于是否要回复,我是按照场合来划分的

1.如果是在聊天软件上领导说:收到,谢谢。完全可以不回复,或者礼貌性地回一句:不客气。如果领导发来:嗯,哦之类的语气词,就完全没必要回复了,因为现在的工作节奏真的很快,大家都很忙,领导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你回复的再多可能他应该都不会回复你。反而有时候会因为说错话引起反感,记住言多必失

2.如果是在实际的工作场所,领导对你说:麻烦了,谢谢,这个时候一定要回复。这个时候如果你不回复直接走了,就会给人一种不尊重自己的感觉。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工作中能不能得到领导的认可,关键还是你自己的工作能力,跟情商的关系不是太大,毕竟打铁还需自身硬。不要被一些人带偏了!

给领导发文件,领导回复“收到,谢谢”,还需要继续回复吗?

作为一个职场新人,做事难免战战兢兢,生怕工作做的不到位,给领导留下不好的印象。大家非常理解。比如,给领导发了一个文件,领导回复了一句“收到,谢谢”,下来该怎么办?还要继续回复吗?

当然需要回复!而且是必须要回复!这里面大有深意!

首先说为什么要回复。如果你给领导把文件发过去了,领导说“收到”,你就没下文了,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你起草的文件不过是应付差事而已。意思就是,你交给我的工作我干完了,交差了。这会给领导留下敷衍应付的看法。所以,必须要回复,而且要体现出自己对工作很认真的态度。

然后说说回复什么。回复的核心,就是向领导表达三个意思,一是这份文件自己是用了心的,二是把领导抬的高高的,请领导斧正。三,有问题及时通知自己,自己马上修改。接到领导的“收到,谢谢”以后,你应该马上这样回复:“我的视野太窄,怕是深度不够,请领导费心把关。有什么问题,马上通知我,我会按要求进行修改。”这样一来,就向领导表明了自己的工作态度。领导一看,你是一个对工作精益求精的人,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是心里已经增加了印象分。

接着再谈谈领导会说什么。领导一般都是简单回复一个字:嗯。这时,你就不需要再回复了。然后静等领导的审核意见就是了。如果领导的审核时间超过了正常的期限范围。有两种情况,一是领导工作太忙,把你的文件忘记了。二是领导对你的文件很不满意。无论哪种情况,你都要跟催一下。跟催的方式可以是当面也可以是工作微信沟通。如果是领导忘记了,他会非常感激你的提醒,并且对你认真细致的工作非常赞赏的

1.阅后如果喜欢,不妨关注、点赞和评论一下,谢谢!

2.如果喜欢职场和管理知识,请阅读我的相关文章。

给领导发文件,领导回复“收到,谢谢”,还需要继续回复吗?

职场中情商重于智商。

我创办过几家过百人的小企业,遇到过各式各样人事问题,最让我关注的就是员工的情商。

经常出差,需要行政给我订票,每次订完票小姑娘都是把截图和信息发到我微信上,我一般也就是回复“收到,谢谢你”,对方每次都会回复“我应该的,刘总!您何时回来或退改签随时通知我下就好,😊”。

多说一句话或几个字并不能说明对方有多尊重你或者多有礼貌,在职场中所有的领导需要的不是礼貌尊重,而是该员工对我交代的事情或是他职责所在能有多上心。

给领导发文件,领导回复“收到,谢谢”,还需要继续回复吗?

我们都知道,职场上情商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言行举止无一不深深体现着我们的情商。

一般来说,语言艺术是最直观体现情商的部分。

所以,如何与同事交流,尤其是如何应答领导成了一门职场必修课程。

一般来说,老板的回复我们最好再回复一下。但怎么回复,需要视情况而定。

有一句话说“商场如战场“,其实这句话放在职场也是同样适用的。

即“职场如战场”,趋利避害,彼此揣摩对方心理。

所以职场中的问题是没有模版答案的,需要随机应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细节中看出一个人的教养

为什么领导回复“收到,谢谢”,我们还要回复呢?原因就在礼貌二字上面,往深了说就是教养。

我们完成了文件工作,领导回复“收到”,这是对你工作成果的回复,“谢谢”二字却体现出了领导的礼貌以及领导对你的尊重,这两个字就是高情商的表现。

做文件就是我们的工作,但是领导加上“谢谢”就显得有人情味很多。

不要小看这两个字,有些领导确实很少对下属说谢谢,然说与不说,人心冷暖自是不同。

从幼儿园开始,我们就知道别人对我们说了“谢谢”,我们要回复一句“不客气”,这么浅显的礼貌习惯,到了职场上怎么能丢了呢?

况且领导对你说了“谢谢”,不回复是不是显得有些清高了?

所以,这种情况下回复一句“好的,应该的”,还是有必要的。

二、要摆出自己的工作态度

但是如果你是一个刚入职,对工作、对领导都还不太熟悉的新职员,那上面的回复虽然没有错,但是从态度上来说就有些不够了。

对于新职员来说,你要知道不仅仅是你对工作、领导不熟悉,同样,领导对于你以及你的工作能力也不熟悉。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要想办法在领导面前留下好印象。

那么在回复领导的时候,至少要表达出两个意思:

1.你对工作是积极用心的;

2.如果有问题请领导不吝赐教,你会及时修正。

比如可以回复:“我经验少,麻烦领导把把关,有什么需要修正的地方,还望领导不吝赐教。“

这就是你要给领导的工作态度:谦虚、好学、有执行力、不怕麻烦。

三、谈话要会看气氛

以上两种情况并不是说任何时候都一定要回复,有几种情况是不用回复的:

1.领导不喜欢职员回复,其他职员都不回复,只有你回复了,这倒是显得你似乎别有用心,像是要巴结领导一样。

2.领导特别忙的时候,就不要回复了,尤其是第二种人,领导没有时间看你的回复,你回复了浪费领导时间,反倒留下不好的印象。

3.当领导回复你“嗯”的时候,这其实是一个表示冷淡情绪的词,表示领导不想再和你信息互动了,如果看不懂气氛,反而惹领导心烦。

欢迎关注@焱公子,十年500强,专注写职场,每天与你分享职场干货与成长心得。

给领导发文件,领导回复“收到,谢谢”,还需要继续回复吗?

给力领导发文件,领导回复“收到,谢谢”,还需要继续回吗?

别看这是一个小问题,这里面也蕴含着大道理。如果说智商决定你的宽度,那么情商就是决定你的高度,这样的情况也是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在微信上面。在微信上面汇报完工作或者是给领导说了什么,领导这么回的一般就回一个“不客气”“应该的”,然后就了事了。

因为领导也忙,不你发几个消息过去他可能也不会看到,一般就回一个就够了。在一个就是,在微信上面没有情感的交流,说再多也是白说,这是最重要的。

第二种是在办公室里面。去办公室找领导汇报工作后,领导这么说的话,那你就可以多说一句话,领导也会听到。这时候就可以说,“不客气,还有什么问题直接找我”,“好,那您先忙吧”。

多加这一句话,比直接回答一个字要暖的多,这也让领导感受到你的靠谱,甚至可以借这个机会汇报一下你的工作情况,让领导知道你做了什么。

这是一个见机行事的问题,每个领导不一样,说话方式也可能就不一样。还有的的人,和领导关系好,说话也可能没有这么官方。

--END--

您有更多好的建议和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有用的话记得收藏、点赞、分享哦! 欢迎关注:文武阁主说职场,每天学点职场经验,助你早日实现开挂的人生。

给领导发文件,领导回复“收到,谢谢”,还需要继续回复吗?

在职场领域答了一些问题,发现有不少职场人,总是寄希望于能有一个固定的套路,来解决某一类问题。

其实要想在职场真的有所突破,区别于他人,必然要付出不一样的观察与努力。

如果能用一个套路,就能完美解决一个职场问题的话,那么在职场上,与领导打交道就没那么复杂了。

即使是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背景下,也需要我们能有不同的应对策略。

  • 从礼节角度来讲:回复必然比不回复好。毕竟,作为下级,“礼多人不怪”。

  • 从收益角度来讲:回复这个动作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回答很关键。

接下来子佳就在不同的背景情境下,分析下领导想要的是什么,再给出应该如何更“高级地”回复领导这句话,加速职业成长。

01 领导是让你帮忙找一个过往的重要文件,不妨尝试补充回复三个重要信息点

先举个常见的职场场景:

某一天领导过来问你:

“小李,我们部门是不是上半年下发过一版关于“销售人员的奖金激励方案”?我记不清当时怎么写的了,你帮我找一下,然后发给我。"

小李效率很高,很快就找到 了,然后给领导发了过去。

领导这时候很高兴,觉得你效率不错:“收到,谢谢”。

这个时候,很多员工就到此为止,毕竟领导交代给自己的任务完成了,有些人就不再回消息了。

当然,也有些员工聪明些,会回复:“没事,领导您看一下,有事您随时找我”。

这种场景子佳定义为:领导突然想起来一份重要的文件,但是自己找不到放哪了,或者没有存档最终版,直接就让下属再发一份过来。

以上员工的做法,都没什么大问题。但是子佳就过往经验来看,也许可以有更好的答复方式。

在这个背景下,领导要寻找一份曾经的重要文件,一般是有以下3个目的:

  • 确认一下文件中的关键点

  • 回忆当初文件产生的背景

  • 需要以此为模板做修正,修改一些东西

这三种情况,都决定了领导其实需要一些文件相关的信息,以方便自己做下一步的应对。所以,作为下属不妨多思考一层,结合文件的情况,领导的风格,自己预测可能领导需要的信息点,把重要信息点整理发给领导。

比方说,小李可以这样回复领导:

领导,文件我刚才发您了,您看一下,有问题可以随时找我,以下我知道的一些信息也供您参考。这个激励方案是4月份下发的(背景),当时是蒋总做的全国宣导与推广(背景),与以前相比,核心变化在于考核的形式做了调整(关键点)。平时我与业务团队接触,有听到反馈新方案整体方向与效果不错,就是在激励系数上建议公司能否再做一些优化(可能的修改点)。

以上答复只是做个参考,子佳是想说明:

在遇到领导寻找过往的重要文件时,不妨多给领导补充三方面的信息,方便领导更好地回忆过往背景,并做出下一步决策动作。

小提示:只提供信息源,不要自作聪明做决策,没有领导会觉得员工是在多话,只会觉得这个下属想的细,工作到位。

02 给领导发送信息、数据类文件时,不妨尝试从3个角度给出简单可靠的结论

也还是先举一个常见的场景:

领导在位置上,突然偏过头来,说到:

“小李,从BI系统里拉一份上半年的销售情况报表给我,尽快发给我,我看一下销售情况”。

小李还是一个效率很高的员工,公司IT系统也比较给力,很快就拉出来数据报表模板发给领导了。

领导回复:“收到,谢谢。”

这种情况下,作为职场人又应该如何回复,来提高自己的“含金量”呢?

这种场景子佳定义为:领导需要信息源、数据报表等“情报”,以帮助自己做出各类管理动作。当然收集整理情报这类“琐碎”工作自然领导是不做的,需要下属把文件做好发给领导。

那么领导为什么需要“情报源”呢?目的一般也有这么3个:

  • 了解事情现状,预测可能发生的状况,做到心中有数(比如以防被自己上级问起来)

  • 通过对比,衡量、评估各类群体的状况,从全局角度看问题,以免被某一片面信息蒙蔽;

  • 作为决策依据,用于说服自己或他人决策科学、恰当。

这三个目的,通俗点讲,就是领导需要利用情报源,得出某种结论或者决策。所以,这个时候,下属需要把自己分析的基本结论或者信息源情况呈现出来,帮助领导解决最基本的结论问题。

比方说,小李可以这么回复领导:

领导,全国上半年销售报表已经发您了,原始数据在sheet1,透视和分类表在sheet2,方便您查看。拉报表中,我看到有几个明显的数据现象,供您参考:第一是这一次销售整体可比上升20%,但是华南、西北地区的却处于10%以下增长,需要关注(现状、群体对比);第二是从销售类别来看,A产品的销售下滑较大,平均销售折扣低于同期3个点;第三是……

以上答复只是做个参考,子佳是想说明:

在遇到领导需要情报源类的数据时,不妨给领导一些显而易见的基础结论,方便领导跳过最基本的情报源整理与分析工作,直接进入“更高层次“的数据挖掘及决策环节。

小提示:情报源的分析要结合领导个性、公司常规做法,总结出不会产生争议的结论,不要让领导觉得结论得出的很武断、随意、不合逻辑,给出简单可靠的结论即可,目的在于让领导觉得“我在主动思考”,没有领导会不喜欢主动思考的下属。

03 给领导发送拟当面汇报的文件时,不妨尝试对应3个自己要达成的目的回复核心要点

有这样一种场景:

某天小李完成了领导布置的任务,想和当面汇报下。领导和小李刚聊了不到10分钟,突然接到老板的临时会议通知,匆匆忙忙离去。

离开前,领导对小李说:“这样吧,你先把汇报文件发我,我先看看,回头有时间我们再继续聊。”

小李很无奈,只得先把汇报文件发给领导,等待领导有时间大家再聊。

领导收到文件后,估计“心有愧意”,回复一句:“收到,谢谢。”

这种情况,属于下属主动要给领导的文件,而不是被动由领导发起的需求。

这种场景子佳定义为:我们需要向领导展示某类工作成果,寄希望于领导以此给出肯定、决策或者其他回应。

那么这个时候,为什么领导不能等稍后再当面汇报,而先让下属把文件先发过来呢,原因子佳也只说3个:

  • 领导太忙,听了一段,觉得这个事也没必要当面再汇报,自己先看一下文件可能就行了;

  • 领导刚才没听太懂,又不好意思当面打击下属,所以文件拿过来自己先研究下;

  • 领导没想好怎么决策,借此机会正好自己好好研究下,想一下接下来应该怎么答复下属比较合适;

当然,领导这样做背后可能还有别的原因,子佳也不再深入分析。

从这三个原因出发,其实本质上是领导需要消化下汇报文件的逻辑、内容、重点,以便于做出有效而合理的应对。所以这个时候,下属可以把自己汇报的重点要素、逻辑思路简单拎出来,提纲挈领,方便领导快速阅览文件内容,做出回应。

比方说,小李可以这么回复领导:

领导,报告我已经发您了,您有空看一下,等您忙完我再向您汇报。整体报告主要从目前S部门的人员访谈情况着手,分析出目前部门人员结构短缺的方向、数量,以及下一步内训和外聘的整体计划安排。整个计划预计投入费用5万元,年人力成本预估增长1.2%。和业务部门沟通,此次人才计划实施有望促使S团队整体人效提升10%,确保公司产品合格率提升2个点。以上,请您知悉,具体内容及信息我后续当面再向您汇报。

以上答复只是做个参考,子佳是想说明:

在遇到要把本来当面汇报的文件发给领导时,要本着让领导更容易看懂、理解的思路,把报告整体逻辑框架、主要结论、需要领导决策的要点体现出来,引导领导关注我们需要其重点查阅的地方。

小提示:发送文件时再次检查,确保自己的汇报文件数据源真实准确、逻辑思路清晰、自洽,结论明了,需要领导决策的关键点也很清晰。尤其是一些适合演讲式汇报的PPT文件,要叙述的一些细节点没有完全呈现在PPT上,如果不想改动PPT,就可以在信息回复时明确提出来。或者写在备注里,再发给领导,以便于领导查阅。

04 结语

子佳只是简单罗列了3种可能的发送文件的场景,其实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能的场景远远不止3种,背景、信息也可能大不相同。

在职场上,与领导的“沟通”,永远没有一招搞定的完美状况。作为职场人,更多的是多思考,“以终为始”,以更好地达成目的为出发点,才有可能做得更好。

“抓住每一个职场上的工作机会,在每一个小点上异于他人,才能更快地脱颖而出”

我是子佳看职场 ,大型集团HR总经理,聚焦求职面试、加薪晋级、人际关系、劳资纠纷,关注我,我们一起职场前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