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事业编退休金比行政编退休金高?

为什么事业编退休后,每月退休金比同级别行政编公务员的退休金高出2000多元?比如,从报社退休,每月退休金比宣传部公务员的退休金高2000多元。为什么?

有的人觉得报社退休的事业编养老金比宣传部公务员退休金高2000多元?这是一种个例的比较,不带有普遍性。毕竟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人们的养老金都是有所不同的。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养老金计算是这样的:

首先计算老办法退休待遇。以2014年9月本人的基本工资乘以工作年限确定的计发比例,计算出基本退休费。然后,再加上当地的各种退休生活补贴。然后,按照2015年的定额调整标准按级别进行增加。最后,按照历年的工资增长率进行比例增加。

不同地区退休,退休生活补贴的标准是不一样的,而且级别不同差别也很大。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公务员的级别对应也是有区别的。

比如下面浙江省这位退休老人的老办法退休待遇就高达8343.51元。

第二,按照养老金计算公式进行新办法退休待遇计算

新办法退休待遇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构成,另外还有职业年金补充养老机制。

新办法退休待遇高,就会在老办法退休待遇基础上,加发新办法比老办法高出的一定比例。2022年退休的人员是加发80%。

新办法退休待遇主要跟缴费年限等因素相关,如果缴费年限相差很大的话,养老金也相差会不小的。少一年缴费年限,养老金可能会低上两三百元呢

比如前面所说的浙江省退休老人,新办法比老办法退休待遇高出3672.71元,实际发放高出部分的80%,即2938.17元。

第三,退休以后还有一些地方性的补贴待遇。比如说住房补贴、精神文明奖等待遇,不一定是每月发放到手的养老金。比如说南京的一位退休老人,每月住房补贴就高达6570元。

所以说,由于每一个人的具体情况不一样确实会出现人们养老金差距的不同,不一定是身份问题的。

为什么事业编退休金比行政编退休金高?

这完全是种误解,总体而言事业编退休金要比行政编人员更低。

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后,虽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参加的都是同一种社保,养老金的计算公式、计算方法,甚至享受的住房公积金、职业年金都一样,但由于行政单位的工资构成,从业人员晋升方式、福利待遇等诸多不同,在同等条件下,事业单位编制人员的工资待遇明显要比行政单位人员的更低。

比如: 行政单位人员有第13个月的工资,事业单位编制人员没有;又比如,行政单位人员有车补,事业单位人员没有;还比如,公务员有岗位津贴,事业单位人员大多数都没有。由于享受的各种待遇不同,在同一个地区,工作年限、文凭、职级相同的情况下,行政编制公务员每年的收入至少比事业单位职工多2~3万元。

大家知道,养老保险是根据本人的工资总额来确定缴费基数、缴费标准的。同样的参保人,工资水平高,那么养老保险的缴费自然就更多,而缴费多退休时每个月领取的基本养老金肯定就会更多。

那么,为什么题主会提出事业编退休后,每个月退休金比同级别行政编公务员的退休金金高出2000元这样的疑问呢?这其实就是一个误会。为什么这样说呢?

报社作为事业单位,许多人都是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享受的是技术职称工资。而宣传部作为行政单位,享受的是行政编制工资。在同等条件下,职称工资要比行政工资更高。比如,中级职称人员的工资,比公务员正科领导的工资要高一些;副高职称人员的工资,比副县处级领导的工资要高一些。那些拥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他们在职时的月工资在8、9千元甚至1万多元,比宣传部那些普通科员的工资要高出3.4千元。由于养老保险的缴费是以本人的月工资总额为基数来确定缴费标准的,工资高的养老保险缴得多,退休时的养老金自然更多。高级职称人员退休后的养老金比一般的公务员高2000元也属正常。可问题是一个单位有高级职称的毕竟为数不多。而且,事业单位中那些工勤岗位和管理岗位的人员由于工资水平不高,退休后的养老金大部分都比行政单位的普通科员要低。

由此可见,题主说的事业编退休金比行政编退休金高完全是一种误解,从总体上来看,事业单位人员由于在职时的工资水平比公务员更低,退休后的养老金水平普遍要比公务员更低。

为什么事业编退休金比行政编退休金高?

同年参加工作,同年退休,行政编制(公务员)的养老金,以三十五年工龄计算,比事业编制的人,要多两千块钱左右。你的问题讲反(倒)了。若是工人身份,养老金少得更多。

七十老头。

为什么事业编退休金比行政编退休金高?

确实是这样。一亲戚,副厅实职,博士学位,2020年12月退休,38年工龄,退休后收入1.1万多。比厅直属事业单位的正高三级少1千多。他本人也是工作了20年从事业编转为公务员的,他的以前的事业单位老同事都比他收入高,感到有些后悔,专业丢了 ,收入少了。

为什么事业编退休金比行政编退休金高?

这是个假命题。现实是,绝大多数事业编退休待遇比行政编即公务员低。

同级别的事业编退休待遇普遍不如公务员

2014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后,无论公务员还是事业编都和企业员工一样需要缴纳养老保险,因此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特别是在2025年以后退休的人员,其退休待遇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在职时的工资基数以及由此产生的养老保险、职业年金缴纳额度。在这方面,由于公务员日常的工资待遇普遍要高于事业编,特别是在年终绩效奖这一块,公务员因为有这项福利而事业编普遍没有,直接拉开了彼此之间的工资基数差,事业编缴纳的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待遇因此要低于公务员,影响了其退休后的待遇。

以本地为例,同样是副处级领导职务,事业编退休后拿到手的待遇基本上在4700元到5000元之间,而公务员则可以到5300-5600元,两者退休后的待遇差距最高可达千元待遇。

这还是全额拨款性质事业编,因为其工资待遇由财政负担与公务员尚且差距不大,如果是差额拨款性质财政只负担部分,其余由单位自筹,这意味差额拨款性质事业编有很大概率可能因为单位经营不善而造成退休待遇减少,相对于稳定领取退休金的公务员,差距只有增大而不会减小。

少部分效益好的差距拨款事业单位退休待遇会高于公务员

比如公立医院医生、高校教师、部分科研院所的技术人员,因为其日常到手的工资待遇远远高于公务员,因此缴纳的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也普遍较高,其退休待遇相对来说也比较可观。以大学教师为例,本地高校的教授或副教授退休金普遍都在七八千以上,而同级的公务员哪怕是正处级领导职务最多也不过七千多元,由此可见一些效益较好的事业单位员工待遇。

不过这毕竟是事业编中的极少数,其余绝大多数不论在职还是退休待遇都不如公务员。这是体制内的共识。

为什么事业编退休金比行政编退休金高?

无论是事业单位编制还是行政编制的退休人员,都与退休前自己的工资总额有关系,同一地方同地地区,行政级别和工龄一致的情况下,行政编无论是在在职或退休的情况下,都是高于事业单位管理岗人员的工资(事业单位人员分为管理岗和专业技术岗两种情况),但如果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岗(也就是拿职称工资),有些地方也允许管理人员兼职专业技术岗,即既有行政职务,又可以聘任专业技术岗,所以题主的“为什么事业编退休金比行政编退休金高”这一说法不正确。

如果行政编制的人员和事业单位干部(不享受职称干部工资)退休时都是副科级,且工龄相同的情况下,那么行政编制的人员退休金要高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工资;假如事业单位的干部退休前取得中级或中级以上职称(副高、正高级),退休前就会高于行政编制的公务员。

通俗地讲,事业单位的中级职称工资待遇相当于行政编制的正科级工资待遇,高职职称相当于行政编制的县级待遇。

事业单位的职称评定有指标限限,特别是高级职称的评选,评审要求很高,不仅需要专业的论文发表,还有要强硬的业绩体现,比方说省级及部级奖项。

公务员在职期间比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多一项交通补费用,目前正科级领导每月补助650元车补,县级领导每月补助980元车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