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养老保险是全国联网的吗?如果跨省转入都需要什么手续呢?

现在我们早已经实施养老保险转移接续“零跑腿”服务。

国家在前几年就已经建立了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参保职工可以在平台上申请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接续服务。

申请的流程是:

参保人通过登录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选择“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申请”,经实名制认证成功以后,填写转移申请相关信息,然后进行提交。

剩余的职工就无需再管,除非不符合转移条件。职工也可以随时登录平台查询进度情况。

转入地经办机构会安排专人负责受理申请,进行后台审核。

经审核符合转入条件的,会开启后续转移流程。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会将职工的个人缴费记录全部转移到转入地。至于资金方面,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实账转移(不符合统一要求的还要进行调整)。统筹账户部分是按照职工缴费基数的12%转移,不考虑利息的。

今天有网友提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平时是按照当地的60%~300%社平工资的缴费基数上下限缴纳社会保险的。如果转入地的缴费基数上下限高于或者低于转出地的上下限怎么办

网友提问:

当前我在东莞交社保,基数是23000,未达当地300%上限;老家西安上限22000,如果东莞社保转回西安后,这个基数就超过了西安上限1000元,也就超过了300%上限,此类情况如何计算?求解?

根据2010年人社部《关于印发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若干具体问题意见的通知》,对于有关缴费工资指数待遇领取地在计算该参保人员在其他地区参保缴费时段的缴费工资指数时“上不封顶,下不保底”

八、关于缴费工资指数  参保人员跨省流动就业转移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时,转入地对转出地记录的缴费基数不进行“封顶保底”计算和调整。参保人员达到待遇领取条件时,待遇领取地在计算该参保人员在其他地区参保缴费时段的缴费工资指数时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若干具体问题意见》)

申请人可以登录国家平台、下载“掌上12333”APP或者通过电子社保卡渠道,查询到有关审核结果。

不过,现在退休都是需要审核职工档案的,职工在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以后,记得也要把职工档案进行转移。

如果涉及到医疗保险的退休或者接续,也是需要在国家医保的 APP上申请转移的。

职工养老保险是全国联网的吗?如果跨省转入都需要什么手续呢?

支付宝直接转就行,或者12333软件,转就可以了

职工养老保险是全国联网的吗?如果跨省转入都需要什么手续呢?

社保跨省转移具体流程

1、45个工作日办完

对于参保人员跨省流动就业的,转移养老保险关系需要走三个流程,新参保地审核转移接续申请并向原参保地发出同意接受函——原参保地办理转移手续——新参保地接受转移手续和资金,三个流程走完之后即可办妥转移接续手续,政策规定每个流程最多15个工作日,也就是说对于参保者来说,最多45个工作日就可以将全部手续办完。

有关负责人表示,转移手续极大地方便了参保人,参保人只要申请即可,剩下的工作将由两地社保部门进行对接转移。

2、办理流程

参保人员在新就业地按规定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缴费后,由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向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提出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书面申请。

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在15个工作日内,审核转移接续申请,对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向参保人员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的社保经办机构发出同意接收函,并提供相关信息;对不符合转移接续条件的,向申请单位或参保人员作出书面说明。

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在接到同意接收函的15个工作日内,办理好转移接续的各项手续。

新参保地经办机构在收到参保人员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转移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资金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办结有关手续,并将确认情况及时通知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

职工养老保险是全国联网的吗?如果跨省转入都需要什么手续呢?

去社保经办窗口咨询比较靠谱,也比较权威。这里问,会耽误事。

职工养老保险是全国联网的吗?如果跨省转入都需要什么手续呢?

现在全国还沒联网吧,但广东省在省内已联网了。如你在深圳交了社保,拿本人身份证在汕头市保局可以查到。

职工养老保险是全国联网的吗?如果跨省转入都需要什么手续呢?

人社部明确2022年底前,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全面建成。截止到现在,大部分省份已经完成了接入,其他没有完成的省份也在逐步完善接入中。

养老保险迁移手续

1.携带包括参保人员居民身份证、居民户口簿等相关证明材料,到目前所在地的社保经办机构打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2.带齐这些材料,填写《转移接续申请表》,向转移地的社保机构提出转入申请,一般15个工作日审核完成。通过后,新旧参保两地的社会保障部门将处理转移事项,只要审核通过,参保者将在45个工作日后接收到社保部门完成转移的通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