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视同缴费?
视同缴费,一些人的偏见是“明明没有缴费,但是国家却当做缴费了”,是对实际缴费人员的不公平。这种想法可真的是大错特错了。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正式实施是在1986年10月份。根据《国有企业实施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对于1986年10月及以后入职的国有企业职工实施劳动合同制,他们就需要参加退休养老基金缴费了,未来的养老模式采取的是社会保险养老制度。
以前入职的固定制职工,依然是国家养老的制度。国家养老指的是一种国家保险模式,个人无需缴纳任何费用的养老待遇都是由国家或者单位承担。这种模式一般会采用退休费待遇跟本人退休前工资收入一定比例挂钩的模式,能够较好地保障退休老人的生活,因为会有较高的替代率。
理论上说如果采取新入职职工实行新社会保险待遇模式,这样能够实现逐渐过渡。但是这样的时间往往过渡时间会很长很长。比如说1986年9月参加工作的职工,当时可能只有16岁,即使按照平均活到80岁计算,可能也需要等到2066年才过渡完毕。
这样的时间太长了,我们必须要不断加强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于是在1991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包括之前固定工身份在内的人也要全面实施养老保险制度。
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后,全部要缴纳养老保险。但是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前的工龄应该怎么算?由于没有设立养老保险制度,也没有相应的补缴养老保险的规范,所以国家制定的衔接制度就是:
原先可以计算连续工龄的时间,都作为视同缴费年限。如果连续工龄被清零了的话,视同缴费年限也就没有了,比如说被判刑。
一九九一年,我们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实际上并没有对我们的养老待遇计发办法实施改革。还是发放退休前本人基本工资的一定比例。
后来国家实施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模式,最初只是在一些地方试点,1997年全面推动统一的这一待遇模式。
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金计算,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由于视同缴费年限包括建立个人账户制度以前的实际缴费年限,没有个人账户因此会计算过渡性养老金予以弥补。因此,视同缴费年限的养老金待遇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什么是视同缴费?
视同缴费,简单地说,就是没有缴费的当作实际缴费,再讲得明白一点就是不用交一分钱。
而有资格享受视同缴费待遇的有职工、退伍军人、下乡知青等。
另外,这些人要想真正享受视同缴费待遇,必须还要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职工个人档案,凭个人档案办理视同缴费待遇。
最后提醒一句,那些把所谓交了钱的统筹账户移交社局的说法都是扯淡。
什么是视同缴费?
不要门上提视同缴费啦!因为农民没资格提!50年代职工就扣除每个月工资的百分之三用于交劳动保险,然后有资格领取退休工资,所以在社保改革才能被视同缴费!老农民你交了吗?
什么是视同缴费?
九二年以前,个人没有社保缴费账户。国家把老职工九二年前的工龄,视同缴费工龄,来计算养老金发放比例。这是对老一代劳动者的补偿,也是一种国家福利。既然是对老一代劳动者的福利,老职工和老农民应该共享。老农民有这种要求,也不应该视为“农闹”。
什么是视同缴费?
视同交费?是国家出台社保法前,企业工人参加工作年限,那时都是企业承担职工退休金,现在社保须要个人和企业共同承担了,所以那时工人参加工作的年限就视同交费,这笔钱从企业上交的利润和税里扣出。
什么是视同缴费?
就没有“视同缴费”这个概念,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视同缴费年限”。两者不可混为一谈。
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条件是:
一、必须参加了养老保险;
二、必须是原国有县以上集体所有制单位的原干部和固定职工;
三、原工作时间必须符合国家计算连续工龄的政策规定。
就没有谁可以不缴费视同缴费而领养老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