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职称退休和中级职称退休,月工资相差多少?

这个问题要分为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两种情况。

企业职工的情况。

企业职工的养老金计算公式是这样的,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构成。

基础养老金,主要和社平工资、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缴费年限有关。跟职称能够相挂钩的,也就是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但是,相应的平均缴费指数只是按照个人缴费来确定的。

本人的缴费基数越高,平均缴费指数也会越高。比如说,我们按照60%的档次缴费,这个月的缴费指数就是0.6。所有时间的缴费指数的平均数,就是平均缴费指数。

在企业如果中级职称和高级职称工资待遇一样、缴费基数一样,缴费指数也不会有区别的。

实际上我们的职称,一般也称之为职业任职资格。如果只是有这个证书,但是没有被聘任的话,工资待遇也不会变的。

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情况。

机关事业单位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有一套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待遇体系。绝大多数地区只要在申报专业技术职称时,单位要先组织测评。采取的是评聘结合的模式。只要能够评上,一定能够聘上。这样也有效防止了很多人空有资格、没有岗位的情况。

按照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计算公式,这种情况下职称级别的不同就能够明显体现到退休养老金中了。

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构成也是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另外还有职业年金。

2014年10月以前是同缴费年限期间的养老金待遇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两部分构成。像过渡性养老金,等于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本人的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

如果是走专业技术人员的职工,其职称能够决定其视同缴费指数的高低。比如说某地专业技术七级岗位的视同岗位工资指数是0.42,但是中级职称的8级岗位则只有0.370。

除了岗位视同指数以外,实际上还有规范津补贴视同指数(一些地方也称为退休生活补贴),这也是跟级别相挂钩的。

总体来说,一个职称级别会导致养老金相差几百乃至上千元呢。

高级职称退休和中级职称退休,月工资相差多少?

不容置疑,高级职称的退休金肯定比中级职称高,高出多少,与技术等级、具体工龄和当地工资待遇水平相关。就平均数而言,副高级职称退休金比中级职称高出在500-2000元之间,正高级职称比中级职称高出在1000-3000元之间。下面以我们地级市事业单位为例分析。

一、正高级职称退休金

①正高4级。2021年退休,男,40年工龄,退休金大概7400元。

二、副高级职称退休金

①副高5级。2019年退休,男,40年工龄,退休金大概6900元。

②副高6级。2020年退休,男,39年工龄,退休金大概6600元。

③副高7级。2021年退休,男,40年工龄,退休金大概6200元。

三、中级职称退休金

①中级8级。2019年退休,男,40年工龄,退休金大概5600元。

②中级9级。2020年退休,男,39年工龄,退休金大概5300元。

③中级10级。2021年退休,男,40年工龄,退休金大概5000元。

从上可以看出,正高4级退休金比中级8级高出1800元,比中级10级高出2400元;副高5级退休金比中级8级高出1300元,比中级10级高出1900元;副高7级退休金比中级8级高出600元,比中级10级高出1200元。

为什么高级职称比中级职称退休金高?其实不难理解,退休金的多少与养老保险直接相关,缴得越多领得越多,缴得越长领得越多。高级职称在职工资比中级职称高,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缴纳基数自然高,退休金自然比中级职称高。

高级职称退休和中级职称退休,月工资相差多少?

高级职称退休和中级职称退休,月工资相差多少?

这个问题,现在社保局不认定你退休前是什么技术职称,一律按工龄和缴费年限来计算退休养老金。如果在90年代你是高级职称有企业给你发退休工资,这就比中级职称高一把高300元左右,现在有社保局发养老金基本职称到了退休不认定你的养老金增加·多少。

高级职称退休和中级职称退休,月工资相差多少?

企业当中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由单位自行决定,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和具有中级职称的人员的工资待遇虽可能有区别,但差别不确定,无法进行比较。事业单位当中具有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人员的工资待遇相对来说差别就比较固定,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比较。不过,事业单位当中的高级职称,包括正高和副高,正高有专业技术一、二、三、四级,副高有专业技术五、六、七级。而中级职称包括专业技术八、九、十级。不同级别之间的比较差别也会有所不同。

我所在事业单位有一个副高专业技术七级的工作人员和一个中级职称专业技术十级的工作人员,可以把他们的工资差别做一个例子,仅供参考。

杜高工: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七级,年龄55岁,目前岗位工资2500元,薪级工资3406元,基础性绩效工资3050元,其他津贴补贴2535元,月应发工资11491元,扣除住房公积金1445元,各项社保和职业年金1692元,月实发工资为8354元。年终考核合格之后可以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3050÷0.7×0.3×12=15686元。考核奖励性绩效大概有32,000元左右。全年合计收入(含住房公积金)大概有182,614元。

李工:中级职称专业技术十级,年龄50岁,目前岗位工资1960元,薪级工资2385元,基础性绩效工资2475元,其他津贴补贴1970元,月应发工资8790元,扣除住房公积金1100元,各项社保和职业年金1285元,月实发工资为6405元。年终考核合格之后可以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2475÷0.7×0.3×12=12729元。考核奖励性绩效大概有24,000元左右。全年合计收入(含住房公积金)大概有139,989元。

从上面可以看到,两者每月应发工资相差2701元,每月实发工资相差1949元,全年收入(含住房公积金)相差42,625元。由于两者年龄相差5岁,工龄也基本上是相差5年,考虑上这个因素的话,同年龄同工龄的情况下,两者每月工资差距还会小一些,差距会缩小两、三百元左右。

以上是在职工资之间的差距,退休工资是与缴费年限、缴费基数等有关系,也是和在职工资成正比的。根据以往退休人员所拿养老金与在职工资间的比例关系,可以得出养老金大概是在职人员实发工资的90%。这样的话,若他们以现在的工资退休,两者养老金每月大概相差1754元。

以上就是事业单位具有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工作人员在职工资和退休工资比较的一个例子。由于工资不仅受职称的影响,也与工龄、任职年限等等有关系,两者之间的工资差距只能做一个参考。

高级职称退休和中级职称退休,月工资相差多少?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设定好前提条件,那就是所在地区、职业、工龄等资质条件要大致相同。

据我观察,高级职称人员和中级职称人员退休后的养老金每月相差很多。不知道别的地区、职业是个啥情况,就以我们学院2021年退休的付老师、牟老师和孟老师来举例说明一下吧。

先声明一下,我们是吉林省的一家省直属事业单位(技工院校)。

‬付老师,男,正高级讲师,专业技术四级。

付老师1981年大专毕业,2002年评上高级讲师,2018年晋升正高级讲师。今年调整后,每月养老金7600元。

‬牟老师,女,高级讲师,专业技术五级。

牟老师1981年中师毕业,1986年函授本科毕业,2005年评上高级讲师。2019年由六级调整为五级岗位。今年每月养老金为6300元。

‬孟老师,男,讲师,专业技术九级。

孟老师1981年中专毕业,2015年评上讲师,2018年上调为九级岗位,现每月养老金为5100元。

结论

坐标吉林省,单位、工龄相同、同年退休的技工院校教师,正高级职称人员与副高级职称人员的月养老金相差1000多元,副高级职称人员与中级职称人员的养老金相差1000多元。

高级职称退休和中级职称退休,月工资相差多少?

你这个问题,要分五种情况来说明:

一、如果是在体制外的,即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退休时,其职称是不起作用的,不管你有什么职称,有没有职称,对月养老金(即问题中所说的月退休工资)的计算是不起任何作用的。月养老金的高低,只与当地的社平工资以及你的缴费基数、缴费工资指数、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等因素有关。

即使你有高级职称,领的工资很高,但你缴纳养老保险的基数低,你的缴费工资指数就低,你的个人账户余额低,那么,你的养老金不会太高。如果一个没有职称的人,虽然工资低,但缴纳养老保险的基数比你高,那么他的缴费工资指数就比你高,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他的月养老金就会比你高。

因此,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人,退休时职称对计算养老金是没有影响的。

二、如果是在体制内的机关单位或参公单位,那么职称在计算养老金中也是没有作用的。在职时,工资多少与职称无关。尽管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现在退休时都还是“中人”,都还要计算过渡性养老金,而且过渡性养老金中的视同缴费指数与退休时本人的职务职级(技术职称)有关的,但公务员、参公单位人员退休时的视同缴费指数只与本人的职务职级有关,与技术职称是无关的。

也就是说,作为公务员或者参公人员来说,即使你有高级会计师、经济师或者工程师等职称,这对于退休时提高养老金也是没有任何作用的。但作为“中人”来说,退休时的职务、职级对提高养老金的作用还是比较大的。

三、如果是在体制内的事业单位,而且是“中人”(2014年9月前参加工作,2014年10月后退休的人员),退休时又聘用在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的,那么职称对计算养老金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首先是职称高,工资就高,缴纳的养老保险就多,缴费工资指数就高,个人账户余额就高。其次是计算过渡性养老金时,职称高,视同缴费指数就高,计算出的过渡性养老金就高,从而使总的养老金就高。

具体差多少,这取决于获聘职称的时间,中级职称岗位是在十级、九级、八级岗位以及高级职称岗位是在七级、六级、五级的哪一级岗位,各地计算过渡性养老金的视同缴费指数的高低,本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的情况等,不好一概而论。有中级职称岗位领五、六千元养老金的,也有高级职称岗位领七、八千元养老金的,总体而言,差一两千元是正常的。

四、如果是在体制内的事业单位,尽管有职称,但是退休前是聘用在管理岗位的,计算养老金时,其职称对计算养老金也是不起作用的。其道理与公务员及参公人员是一样的。

五、如果是体制内的机关事业单位的“新人”(2014年10月后参加工作的人员),那么退休时计算养老金时,也与本人的技术职称没有什么关系了。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一样,只与当地的社平工资以及本人的缴费基数、缴费工资指数、缴费年限等因素有关了。但是,对于事业单位专技岗位人员来说,由于高级职称的人员在职时的工资高,缴费基数高、缴费工资指数高、个人账户余额高,其计算出的养老金会相对高一些。具体高多少,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计算。这种情况退休的人目前还没有,也没有实例。

综上所述,高级职称退休与中级职称退休,其职称对养老金有影响的,从目前来看,只有事业单位聘用在专技岗位的人员。其他退休人员,职称对养老金的计算是没有影响的。事业单位专技岗位的人员,退休时高级职称与中级职称人员的养老金相差多少,与聘用时间、聘用岗位、各地的社平工资、视同缴费指数等因素有关,不能一概而论,但差一两千元是比较正常的。

以上是个人的见解,如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