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不防老,养老靠社保,你怎么理解?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化。

出现题目所说的情况,是社会的大背景变化了

在七八十年代,我们国家八成居民是农民,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养老主要还是靠家庭。特别是传统的封建旧习俗,女儿嫁出去以后,再来赡养父母的概率很低。当时,人们习惯上认为是养儿防老

当时的子女,主要为老人提供基本生活费或者粮食。我记得小时候,村里的一个爷爷是三个儿子轮流种他的责任田,然后每年给他100多斤小麦,轮流赡养。他主要靠自己做些手工活,挣点儿钱。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速度迅速加剧。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居住人口数量已经占到了63.89%。越来越多的人在城镇就业和生活。

90年代我国为了应对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实施了养老保险制度,我们开始将私营企业、外资企业职工和城镇个体工商户等人群纳入了养老保险制度,要知道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前,只有国企的正式职工和国家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才能够享受的退休制度的。

很多地方还通过各种养老保险扩面的方式,将很多城镇就业和有稳定收入的人员纳入到养老保险制度,甚至有一些地方通过一次性补缴的方式,将一些老人纳入养老保险。我记得有的地方是一带一,一个参保职工可以带一个退休老人一次性补缴。

截至2020年末,我国领取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的离退休人员数量,已经达到了12762万人,占到了全部老人数量的40%左右。

特别是我国还建立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2020年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达到了16068万人。虽然说很多老人是没有缴费,直接领取基础养老金待遇,但是如果我们缴费的话,也能领取五六百元乃至上千元的养老金。所以,越来越多的老人有一份稳定的养老金收入,基本生活也就不再依靠子女保障了。

现在抚养一个子女需要投入的时间、金钱和精力,根本不是过去能够比拟的。子女能否给老人带来养老金收入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肯定越来越多的老人养老要依靠社保了。

养儿不防老,养老靠社保,你怎么理解?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您好,养儿不防老,养老靠社保,你怎么理解这个问题?这句话很简单,养儿不防老指的是我们今后的养老,并不一定完全指望上自己的子女。其实在时代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多人的思想观念都在转变传统的养老方式,也就是所谓的养儿防老,已经不适用于现代的生活模式了,原因很简单,并不是说子女他不愿意给自己的父母赡养,而是现在很多年轻人在这一族工作压力是十分巨大,根本没有时间去照顾父母的养老问题。

所以说养儿不防老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当然我们的养老靠社保这句话也是很有道理的,养老靠社保,言而知义就相当于是养老靠自己,我们的社保只要是你在年轻的时候正常参加,并且要保持自己的缴费年限,在15周年以上。那么将来都可以按月领取到一份养老金的待遇,并且这个养老金它是可以领取终身的,而且还会随着自己的退休年限的增加,养老金的待遇水平会越来越多。

所以说养老靠社保其实更多的就是养老靠自己,那么这仅仅只是说从经济层面来解决自己今后的养老问题,如果说除了这个经济层面之外,那么从精神上或者说从自己养老方面需要有人照料陪护的时候,其实子女多少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但是不应当是完全依靠子女来解决,而且自己有一份社保,有一份养老金从经济角度来分析,也能够为自己的子女减轻很大的经济负担和压力,所以说我们的养老要全面去考虑,既要给自己拥有一份社保,还要去想着自己今后的养老生活该怎么解决。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养儿不防老,养老靠社保,你怎么理解?

谁说的养儿不防老,在农村老人基本上都是和儿孙同住一屋,而社保交3万多,每月领7百养老金,合作医疗一直交到去世为止,如果不是和儿孙同住靠这点社保怎么养老,没病还好,如果有病检查费都交不起!

养儿不防老,养老靠社保,你怎么理解?

时下社会不啃老就算很好了,养儿防老不切实际,年青人生活压力大,加上兄弟姐妹少大多是独生子女,只能靠养老金养老较实际。

养儿不防老,养老靠社保,你怎么理解?

养儿不防老。养老靠社保。我家在陕西。陕西个人社保是在1999年。我在2002年那时我一个月才挣300元,那时一年交3000多元,我是能不花尽量不花,到年底不够花老公的钱交养老钱,那时年轻就想老了不靠儿子,自己有养老金,这么简单。坚持了十几点现在每年有涨一点:还有取暖费。

养儿不防老,养老靠社保,你怎么理解?

没几个企业交社保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