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有很多老人一个月四五千退休金,却还到处打工,为什么?

这种情况,确实有,而且数量不少。

我父亲是事业单位的退休职工,刚退休时每月养老金4500元左右。按照当地的规定,距离退休两三年就需要退出工作岗位不用上班了,只是按时发着工资,给缴纳着社保。

他不用上班以后,先是和几个朋友共同搞了一个苗圃基地。做了几年,觉得没有前途,就把股份卖给另外一个朋友,不亏不挣,应该算是把利息都亏了。

等退休以后跟着一个朋友搞物业,但是觉得去看大门很没面子,捣鼓了大半年也就没意思了。

再后来,老家的一个亲戚在老家开了一个茶叶店,让我父亲去帮忙看店。于是我父亲又去忙活了大半年。

实际上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人们的退休年龄还是按照建国初设置的退休年龄来执行,确实也略显早。

我母亲是灵活就业人员55岁退休领的养老金,刚退休养老金每月700多元。虽然说家里还有我父亲的工资,倒也吃喝不愁。但是我母亲是一个很倔强的人。当她给我们把孩子带到三岁送到幼儿园,她就回老家自己谋了一份工作。

这是市政的工作,就是打扫卫生,协助清运垃圾。一年到头365天,年年无休,即使是大年初一也要上午出去打扫一下。工资待遇并不高,刚开始工资只有1000元左右。不过她也算一个小小的工头,当别人不上班时,她可以把别人的工作帮忙干了,然后领这份工资。算起来一月收入也能达到一千五六百元,最后涨到2000元。但随着年纪大了,干不动了,恰好我家生了二宝,然后就辞职不干了。

这些老人们退休以后继续工作,主要原因还是有这么几种:

第一,身体健康有劳动能力。觉得天天在家里呆着,整个人就废了。说实话,天天在家里没事干,实际上真的容易憋出病来。

第二,养老金准备不足,寻思着干不动以前多攒一点。像我母亲其实就是这种想法,毕竟我结婚,家里把钱都花光了。不过好在有一份养老金,随着养老金的年年增长,今年她每月领到了1800元的养老金。

第三,家庭有负担,还是需要多积累。我们单位的牛大姐,刚刚退休养老金也是四五千元。可是,孩子还没有结婚,买了一套房子,每月光房贷就要五六千元。后来她找了一份超市工作,肯吃苦敢受累,每月工资也能挣到四五千元。

说实话,退休后继续打工,主要还是身体健康状况和个人意愿的问题。如果是我的话,我宁愿40多岁就退休,不想出去干活,但前提是有足够的生活费。其实,当多数人工作也是生活所迫嘛。

身边有很多老人一个月四五千退休金,却还到处打工,为什么?

我大伯在一家军区医院干了将近四十年,每个月退休金一万多块钱,可他退休后一天都没来得及休息,接着被返聘到了另一家单位。别人问他为什么这么拼,他说起来也是一把辛酸泪。

大伯17岁就去当了兵,后来在部队上考了军医大学,大学毕业后就被分配到了一所军区医院。后来大伯的领导给大伯介绍了大妈,大妈也是一个医生,只是两个人不在同一个工作单位。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大伯的家庭背景。

大伯的母亲是我的姑祖母,她参加过抗日战争,而她的丈夫,是真真正正的老红军。姑祖母比较正派和传统,偏偏大妈是个小心眼子很多的女人,加上她比我大伯大六岁,所以姑祖母很反对他们俩的婚事。奈何大伯一心想娶大妈,最后两个人跨越重重阻碍,终于走在了一起。可因为姑祖母不喜欢大妈,所以大伯和大妈有了儿子之后,姑祖母不愿意过去帮他们带孩子。

大妈有些怕我的姑祖母,她不敢忤逆她的婆婆,就只能辞职自己带孩子。

一直到他们儿子上了初中,大妈才又重新出来找了工作。那几年因为一家三口所有的开支都指望我大伯一个人的工资,所以他们的日子过得非常紧巴。大妈重新工作后,他们经济方面的压力才缓解了一些。

等他们儿子上高中后,他们的生活刚好一些,受身边朋友的影响,他们又决定等儿子上大学的时候送他出国留学。出国留学一年至少要二三十万的费用,而大爷和大妈两个人一年的工资加起来也就刚刚十来万,一家人不吃不喝也不够供他们儿子出国留学的。

从他们儿子刚开始上高中他们就开始攒钱,大爷和大妈每天除了正常上班,还又在他们家附近的一家饭馆里找了份零工,每天下了班就直奔饭馆打工,干到晚上十点多才回家。虽然两个人的工资和普通的上班族比起来算不低了,可两个人不舍得吃不舍得喝,就连一双袜子都不舍得买。

他们成功把儿子送出了国,还好他们儿子比较懂事,他在国外一边上学一边打工,还连续拿了两年的奖学金,这才让大爷大妈的经济压力得以缓解,他们儿子也顺利地毕了业。毕业后他去了国内一个一线城市,在那边就职于一家比较知名的企业。

本来大爷大妈以为他们从此就要苦尽甘来的时候,可他们又面临了给他们儿子买房子的压力。

他们儿子所在城市的房价一平米至少要五六万块钱,买一套一百平的房子就要五六百万,这对于他们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可是房子却不得不买。大爷大妈那时候住的房子一百二十平左右,是当初大爷单位分的福利房,为了给他们儿子在一线城市买房子,他们决定把他们住的那套房子卖了。

他们所在的城市也算是一个二线城市,房子一共卖了不到二百万,他们手里还有一点积蓄,全部拿出来后一共凑了二百万给他们儿子首付买了套房子,每个月光月供就要将近两万块钱。这个月供他们儿子根本就供不起,他每个月工资也就刚刚两万左右,他媳妇每个月的工资还不到一万块钱,大城市开销也比较大,有了孩子之后更是捉襟见肘。大爷大妈心疼他们儿子,于是大爷把他的工资卡给了他儿子。

那时候大爷还没退休,刚涨完工资,工资到了一万多块钱。他们老两口卖了房子没有地方住,只能租房子住。每个月将近两千块钱租了一套一室一厅的房子,大妈的退休工资用来负责他们每个月的房租还有基本开销,大爷的工资就都花在了他们儿子身上。

可大妈的退休工资比较低,他们老两口每个月必须要过得非常节俭,稍微有个人情往来他们可能就没有钱吃饭了。为了多挣点钱,大妈又出去找了份工作,他们这才手头宽裕了一些,可宽裕了没多长时间,他们儿子又让大妈过去帮忙带孩子。

虽然他们非常需要大妈继续工作的这份收入,可他们却无法拒绝儿子的这个请求。他们孙女已经三岁了,三岁之前一直是他们亲家帮忙照看的,现在他们亲家身体出了问题,没法再帮忙照顾孩子,大妈不过去的话就只能他们儿媳妇辞职全职带孩子,那他们儿子一家的生活更是成了问题,最后只能是大妈过去。

大妈过去后大爷为了减少开支,他把原先租的房子退了,自己重新租了个单间,每个月租金才几百块钱。他和大妈本来计划是等他退休后,他们就都去跟着他们儿子生活。可大妈过去没多久就和他们儿媳妇有了矛盾,不管是他们儿子、儿媳,还是大妈,都不同意两代人住在一起。大妈计划等孩子上小学后她就回来,他们一直租房子住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大爷又开始考虑攒钱买套小户型的房子留着他和大妈住。

为了多挣点钱,大爷还没退休就已经找好了返聘单位。退休后一天也没捞着休息就直接去新单位继续工作了。他原先的工资卡还一直在他儿子的手里,现在返聘每个月的工资也不怎么高,想攒够一套房子钱还不知道得猴年马月。

现在大爷一闲下来就胡思乱想,就发愁,感觉压力山大,他都六十多岁了,还在辛苦地工作着,想停下来休息一会都不行,他不知道人这一辈子图的啥,也不知道自己到底什么时候能不用工作,享点清福。

注意观察一下会发现,我们身边有很多老人,不管他们有没有退休金,都天天不闲着,到处打工,这是为什么呢?我认真总结了一下,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家庭情况不太好,家里有人生病或是用钱,经济压力比较大。

这是非常普遍的一种情况,家里配偶或是父母患有重病,常年需要用钱,自己的退休金连医药费都不足以支付,生活费没有着落,就算是退休了也只能再继续出去工作。有的人上有老下有小,老人生病需要用钱,儿女上学或是结婚也需要用钱,光指望自己那点退休金很可能连西北风都喝不上,不得不再出去工作。

2、虽然儿女已经结婚生子了,可儿女没太有出息,处处啃老,自己不得不再出去工作。

虽然做父母的都希望儿女能有出息,可并不是每个做儿女的都能达到父母的预期。他们没有理想的工作也没有理想的工资,现实社会生活压力又那么大,只能靠父母的接济。有的儿女也不愿啃老,可被现实高额的房贷和子女高额的教育费用所迫,只能厚着脸皮啃老。

3、有的老人不缺钱,可就是闲不住。

这种老人在工作或是有事情可做的时候,浑身上下充满了干劲,可一旦闲下来就浑身难受,有的甚至一闲下来身体就出毛病。即便他们每个月的退休金都花不完,可他们闲得发慌,也不用帮儿女带孩子,为了不让自己无所事事,也为了自己健康着想,还是出去打工继续工作。

4、感觉生活很空虚,想找点事情做,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

有的老人在家天天和老伴吵架,让自己内心烦闷不已,还有的老伴去世了,就剩下自己一个人,天天一个人呆在家里很空虚、寂寞。为了让生活更充实、有意义,有的人会出去继续工作。哪怕就在小区里做个保安,和别人聊聊天,也会让自己的心情好很多。

5、养老成本太多,多挣点钱以备自己不时之需。

现在物价高,生活成本高,生病需要的费用更高。身体健健康康的还好,一旦生个病很可能就把自己的积蓄都搭进去了。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一直不生病,为了多为自己攒点养老钱,也为了在自己生病的时候尽量减轻一下儿女的负担,所以就趁着自己还有劳动能力,打工多挣点钱、攒点钱,以备自己不时之需。

说白了,老人一个月四五千块钱的退休金还出去打工,不是因为缺钱就是因为闲不住,有的老人甚至每个月连退休金都没有或者退休金只有很少,他们不得不出去工作。总之,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人的家庭情况不一样,他们年纪那么大了还出去工作,肯定是有原因的。

身边有很多老人一个月四五千退休金,却还到处打工,为什么?

很多退休老人包括我在内,一个月四五千退休金,不想动退休金,还要到处去打工挣钱,这是个普遍现象。它一般是因为三种原因,造成的退休了还在打工挣钱。

一、钱少。很多人觉得一个月四五千的退休金,足够。个人的生活、看病、吃药、养老,其实是远远不够的。退休老人很少在自己身上花很多的钱,衣服穿最简单的,鞋子穿最普通的,因为三高现在连肉菜都吃的少了,个人花销已经减少到最低。那为什么还要去打工?是因为钱少。现在的一线城市月薪,动不动1万多、两万多、3万多。对应我们手里的四五千退休金,就少的可怜了。这些退休金绝对是够吃的,但是不够用的。去医院看一次重感冒要上千块,每个月要拿降压药、降脂药、降糖药就上百,再加些别的病症,三五百是很正常。为了防止将来生病住院,所以除了吃饭就剩吃药花钱。为了以后不断药,最好在自己年轻的时候,多挣一些钱,以防万一。

二、为儿女减少负担。老了老了,有口吃的,有个窝就可以了。但是儿女却要成家立业,娶妻生子。要买房,要买车,要彩礼。置办个家不容易,哪哪都需要钱;养个孩子不容易,哪儿哪儿都需要钱。一辈子就养了一个孩子,孩子挣的少花的多,手里存不住钱💰。老的不为他考虑为谁考虑,不为他花钱,为谁花钱。所以在身体好的时候,出门打个工,能挣个钱就挣了钱,能给他攒一个就攒一个。

三、为了身体健康。人突然一退休,身体会不适应。从有规律的工作中,🈶压力的竞争中脱离出来,到天天吃了睡,睡了吃。这身体一下子就吃不消了,不是长胖了,就是生病了。为了自己的身体好,找一个轻松点儿,容易干的活儿,活动活动自己,当把打工当锻炼。又能挣钱养家,又能活动锻炼,何乐而不为呢?

身边有很多老人一个月四五千退休金,却还到处打工,为什么?

阿姨无儿无女,每个月有4000元的退休金可领,这些钱她自己一个人都花不完,但是她却去当清洁工。对此我感到很不解,当我跟她进行沟通之后才了解其中的辛酸。

阿姨年轻的时候嫁去市里的农村,结婚之后她寻思着等工作稳定以后再生孩子。可是她做梦也没想到,刚结婚不满一年,她的丈夫就因病离开人世了,当时她只有27岁。

她原本可以改嫁的,但是因为她的丈夫是独生子,她面对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她不忍心没有人替他们养老送终,因此在她丈夫离开人世之后,她选择留在丈夫家里照顾他的父母。

之后她白天到白糖加工厂上班,晚上回来照顾丈夫的父母。她丈夫的父母,也曾经担心我阿姨留下来照顾他们,会因此而耽误了她的前程,所以希望她改嫁,然后久不久回来看望他们一次即可。

但是阿姨要面子,所以她担心改嫁会遭到村里人的议论,也会被娘家人笑话。同时又担心新任丈夫,不同意跟她一起为前夫的父母养老送终,所以即使丈夫的父母给她介绍对象,她也不愿意改嫁。

后来在阿姨46岁的那年,她丈夫的父母都因年迈,离开人世了而她在糖厂的那份工作有五险一金,因此她舍不得放弃那份工作。所以为了方便工作,她选择继续留在他们家居住。

在这期间我们两家人很少有联系,除非是我家办酒宴的时候,她才会回来参加。但是她的夫家,从来也没有办过酒宴邀请我们去参加,所以原先我并了解她结婚之后的生活情况。

一直到她62岁的时候,她生病住院,然后我开车送妈妈去市里的医院看望她。当时到医院的时候,我问医生,我阿姨患的是什么病,情况严不严重。医生对我说,她是因为积劳成疾。

于是我对阿姨说:您都这么老了,应该注意休息,安度晚年,没有必要去参加工作让自己受累啦。倘若您的子女不养你,你就回老家吧,给您养老送终,我还是有这个能力的。

还没等阿姨说话,妈妈就插话说:她无儿无女,但是每个月有4000元的退休金,她是不需要你给她养老的。听了妈妈说的话之后我感到很疑惑,因为阿姨是嫁来市里的农村,她有婚姻,怎么会无儿无女。

同时,她既然有退休金,为什么还这么拼命地工作,导致自己积劳成疾。于是我好奇地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说:她抚养了他们村里的两个孩子,目前那两个孩子还在读书呢。

当时我很惊讶,我以为这种伟大的举动只有在电视剧里才会有,那一瞬间我对她肃然起敬。没想到自己的阿姨会拿自己的积蓄和退休金,去抚养两个跟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孩子。

为了能尽自己一点微薄之力,我对阿姨说:您如果钱不够,就打电话回来向我们求援,每个月赞助您1000块钱左右,我还是能做得到的。阿姨听了我的话之后,欣慰地笑了。

然后对我说:我每个月有4000的养老金而且当清洁工也有2000元左右的工资,再加上捡一些可回收的饮料瓶,然后再拿去废品回收站卖,每个月,我的总收入也将近有一万元,不用你们为我担心。

当时我就估算了一下,如果阿姨有积蓄而且每个月还有4000元的养老金,供两个孩子上学应该是绰绰有余的,所以根本用不着继续参加工作,劳累了自己。所以好奇心强的我,把估算的结论说出来。

阿姨回答:仅依靠我的退休金,供两个孩子上学是足够的,但是我也得为他们准备结婚用的钱。同时,我退休之后没有事情可做,闲得无聊,所以选择去当清洁工,既能挣钱又能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

后来,我通过跟阿姨聊天,得知她资助的那两个孩子,是她的邻居。他们的父母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去广东深圳打工,在工厂里加班的时候,因为疲劳操作机器,结果操作失误,因此丢了性命。

自从他们的父母去世之后,他们就跟着他们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可是在他们上中学的时候,他们的爷爷奶奶也因年迈患病离开了人世。阿姨看着两个孩子可怜,所以资助他们。

通过了解阿姨的经历之后,我得知退休的老人虽然有退休金而且退休金用来为自己养老是绰绰有余,但是他们依然坚持去参加工作,原因有以下三个。

第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为了多挣钱留给子女或者帮子女买房子,还债或者是帮助子女创业,所以才会在退休之后,依然去打工。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他们退休之后,在家里闲得没事干,去跟同龄人娱乐,又觉得无趣。为了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充实,所以他们退休之后依然去参加工作。

第三个原因,是因为他们注重养生,知道生命在于运动,所以他们退休之后,会为自己找一份轻松的工作,参加工作,既可以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同时还能挣钱。

最后我想说:其实,我身边的老人,他们很多人退休之后,有退休金足够为自己养老的情况之下,他们很少有去参加工作的情况,他们都是去跳舞或者下象棋。

在我认识的老人当中,退休之后而且有退休金的情况下,却依然参加工作的,只有我的阿姨一个。因为阿姨有一颗菩萨心肠,她要资助邻居家的孩子。

对于阿姨的做法,以前我曾经还为她感到不值。因为我觉得,这个世界上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了,所以凭我们一个人的微薄之力是帮不完的。

但是,今年的年初,我纠正了自己以前的观点。因为阿姨资助的那两个孩子,他们很听我阿姨的话而且他们很懂得感恩,我相信他们将来会给我阿姨养老送终。

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我妹妹结婚,阿姨没有回来参加婚宴,但是她派那两个孩子回来参加。而在妹妹结婚的那天,那两个孩子的表现很让我惊讶。

他们不仅是来参加婚宴,而且还是来帮助煮饭菜的,他们干活很勤奋,很卖力。他们干活,比我的邻居和比我在村里的那些亲戚,卖力。村里人休息,他们不休息。

他们之所以会来我家帮忙,无非就是因为我家跟阿姨是亲戚,他们看在我阿姨的面子上才会来帮助,而他们来之后,认不认真做事,阿姨也不知道。

但是他们却很卖力地帮忙做事,由此可见那两个孩子很懂事。所以通过他们的表现之后,我心里才认可阿姨资助他们的这种做法,因为帮助懂得感恩的人是值得的。

身边有很多老人一个月四五千退休金,却还到处打工,为什么?

第一:证明自己还有工作能力,不想被这个社会抛弃!

任何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老了,假如还能工作,那么从心态上就感觉自己很年轻。还能为自己的家付出些什么。老话讲“活到老,学到老”在外工作还能与时俱进,与时消息!一直追赶这个世界,不被落下,不被这个社会抛弃!

原来我单位的电工老王,都退休好几年了,从未间断过在外打工。我们单位的年轻人不止一次的跟他打趣说:你赚那么多钱干什么,还想娶老婆啊!”

“我愿意跟你们年轻人一起工作,不落伍!还能有工作能力感觉自己还年轻,就这么简单!”老王很不自在的说!

第二:未雨绸缪多攒钱,为日后多些打算,一旦自己的健康出了问题,不拖累儿女!

有一次老王在工作中不小心从梯子上面摔了下来!同事赶紧给他送去了医院!

“这么大年纪了,自己还有老保工资,那么拼干什么?”在病床前同事们都很关切的问。

“唉!我这不想着多攒点钱,万一生个大病,靠自己赚的钱就能解决多好,省的拖累儿女啊!人吃五谷杂粮,到老了,哪有不生病的啊!”老王不禁泪如雨下!

第三:社会竞争激烈,年轻人工作压力大,有很多都没有稳定工作,稳定收入,自己能多赚点额外钱,帮儿女分担!

我自从生意失败负了债,生了病无法工作,家庭所有的开销完全由老公一个人支撑,经常孩子学费没有着落,我的公公怕我病情加重!已经退休了,又出去找个更夫的工作,把赚到的钱都来接济我们了!我每每看着他因为工作劳累看着疲惫的身体心里都不是滋味,但是真的没有办法!

也许这就是父母吧!无论什么时候见到自己的儿女生活受到困顿都会全力以赴帮助!毫无理由!

题主问:身边有些老人,一个月四五千的退休金,钱不用还到处打工作,这是为什么?

爱思考南瓜宝宝回答:

“俗话说,好人能闲出病人”,是句真理!

人活着就要劳动,只要条件允许就应该出去工作,因为一旦闲暇下来就会被外界的噪音刀扰,从而胡思乱想,给自己的身心健康带来危害!

人出去工作,身心愉悦,浑身舒畅,促进身体健康,比任何保健药品都管用!

当然也不排除以上三点原因!你们觉得呢?欢迎评论区留言,交流!

身边有很多老人一个月四五千退休金,却还到处打工,为什么?

邻居老赵头,一个月近7000的退休工资,但是他不得不打两份工,退休之后依然无法享受无忧无虑的退休生活。

儿子又回来要钱了

去年回母亲家,母亲告诉我,老赵头的大儿子从上海回来了,我问,又不是假期,有没有什么大事,他回来做什么?

母亲说:“回来拿钱呗”。

我不再说话。

母亲说,老赵头老家赶上拆迁了,老家的一套宅基地正好在拆迁范围之内,老赵头没有要回迁房,而是直接要了现金,这不最近钱发放到位了,他大儿子知道,说恰好来开会,顺道拐回家里来了。

母亲说,哪里是顺道,明明就是专门回来要钱的。

一对儿子没有一个省心的

老赵头有两个儿子,俩人相差了七八岁,大儿子上学倒是非常的努力,高中毕业后考上了上海的一所大学,毕业后就留在了当地当了一名中学老师,那时候他一个月的工资就已经七八千了。但是他还是不满足,一意孤行的辞了职进入了证券公司。

虽然是证券公司,但是他自己也买了不少,他老婆有时候就给老赵头发信息,抱怨着日子过不下去了,再这样下去要离婚,要把人逼疯了之类的。既然是炒股,自然是有赚有赔,赔了的时候,老赵头的大儿子甚至把房产作为抵押,试想一下这老婆能不闹吗?

在上海买房的时候,老赵头攒下来的钱虽然是杯水车薪,但是还是把几十年的继续全部给了大儿子。

虽然前前后后闹出过非常多的矛盾,但是总的来说,大儿子还算争气,在上海算是站稳了脚跟。但是老赵头的小儿子就没有那么争气了,高中毕业考不上大学,上了一所职业中专,学了计算机。

回来之后小儿子开了个电脑公司,还没做起来,结果小儿子迷上了彩票,越不中越买,就这样十几万打了水漂。老赵头把小儿子的店盘了出去,又额外还了几万块的债,才填补上这个窟窿。

更为让人寒心的是,小儿子买彩票欠了十几万的时候,老赵头问大儿子借钱,让大儿子帮衬点,结果大儿媳妇说什么不愿意掏钱,说每个月要还房贷车贷,还有孩子上学,辅导班的费用等等,根本没有钱。

去城里看大孙子?住不了几天就被撵回来了

俩儿子虽然不省心,但是老赵头的大儿子还算出息,毕竟在上海买了房,娶了媳妇,老赵头两口子整天见人就炫耀,说大儿子现在有出息了,在上海买了大房子,到时候有了大孙子之后他们夫妻退休就要去看孩子去了。

老赵头大孙子出生的时候,老两口开心坏了,见人就说,然后俩人收拾妥当就直奔上海去了,大概一个星期左右,老两口就回来了,说大城市住不习惯,还是这里好,就不去了。之后再也不提去上海看大孙子的事情了。

我们都感到奇怪,结果过了大半年,老赵头才给邻居们说:“哪里是住不习惯,是被大儿媳妇撵回来的”。众人一听都感觉唏嘘不已。

老赵头的大儿媳妇是本地人,算得上是大户人家的闺女,去了上海之后,这个大儿媳妇嫌弃公婆是乡下来的,而且来到之后,竟然说要给公婆安排酒店住。

一个多星期,这个儿媳妇也不让爷爷奶奶抱孙子,老赵头两口子感觉在那里住下去实在没什么意思了,就商量了一下回来了。

老赵头那时候总是叹息,说白白养了个儿子,结果在大城市里,还不让住。

俩孩子讲究个公平,老赵头一边拼命省钱,一边拼命赚钱

前年老赵头退休了,退休之后还能够拿到6000多元的工资,老两口加起来月收入能有1万,原本退休之后可以享受一下生活,但是老赵头却丝毫不敢停歇,因为他还要赚钱。

老赵头两口子始终说,两个孩子别管有出息没有出息,都要讲究一个公平,前些年把家底都掏光了给了大儿子买房,之后尽管替二儿子还了十几万的帐,但是按照他说的,还欠儿子儿二十多万。

我问母亲,不是宅基地刚拆迁吗?拆迁的钱应该够了啊?

母亲说:“老家的房子是老二一个人的吗?老家的房子是他们兄弟俩的,拆迁的钱肯定也是兄弟俩评分,你是不知道,听说老家要拆迁,大儿媳妇早就打过电话了,说拆迁的钱俩兄弟要一人一半,不能偏心”。

这就是开头提到的,大儿子回家来拿钱了。

老赵头退休了,一个人还在打两份工

大儿子来拿钱了,那么自然另外一份给了老二,于是夫妻俩老家的房子拆迁,补偿款老赵头也就过了过手,就分给了俩儿子。

即便是这样,花在老大身上的钱多,花在老二身上的钱少,算下来,还欠老二二十多万呢,怎么办?

老赵头退休之后又接着开始了打工的生涯。

由于老赵头还算有点技术,所以白天他找了一家企业,给人既当出纳,又干点杂活,晚上去给一个单位值夜班,看大门。这样两分工下来一个月可以多赚个四五千。

去年,老二的孩子出生了,老赵头的媳妇就去给老二看孩子去了,老二留在了老赵头身边,这个婆婆带着工资看孩子,老二的媳妇自然愿意,但是问题在于老大媳妇又不愿意了,抱怨说没给她看过孩子,应该要点保姆费。

老大回来说这件事的时候,把老赵头气的,把家里茶几上的东西全部砸了,之后老大悻悻的回去了,再也不提。

生气归生气,老赵头还得继续打工,继续攒钱,很多人都有些替他不值,退休了,在当地6000多的退休工资绝对算得上好生活,但是却不得不为孩子奔波。

总结一下:

有时候我就在想,老赵头做错了吗?如今退休了依然这么累,原因到底在哪里?其实这件事情根本没有对错,即便是老赵头走不动了,他或许也不会后悔他所做的一切。

试想一下,当时大儿子在上海买房子,他自然不愿意让儿子在外面受难,肯定会全力以赴,就算是砸锅卖铁也得帮儿子凑钱。

既然是给了老大了,老赵头强调的公平自然也不会有错,给老大多少,也要给老二多少,所以他们两口子宁愿省吃俭用,也要攒钱拉平他们之间的关系。

只不过人生百态,老赵头选择了这样的人生,那么他就应该去面对,至少比那些儿子们不孝的要好多了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