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动态监测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是在24小时内用仪器自动定时测量血压,其反映的血压是客观、准确的,是最贴近日常生活的血压。我们平时测量一次血压叫做偶测血压,动态血压监测可以反映许多偶测血压无法比拟的指标:

  1、昼夜血压节律:

  正常人24小时动态血压曲线形态呈双峰一谷,上午6-10时及下午4-8时是两个峰,夜间最低,是谷。如果血压节律异常,则心脑肾靶器官损害发生率高而且严重;

  2、24小时血压波动程度:

  血压波动程度越大,靶器官损害越严重;

  3、动态血压均值:

  也就是24小时血压的平均值,日间血压均值应<135/85mmHg,夜间血压均值应<125/75mmHg,血压均值直接影响高血压患者的预后。

为什么要动态监测血压?

为什么要做动态血压监测?这是一些朋友找到张大夫咨询的相关问题。可以理解,很多朋友对于动态血压监测也没有太多的相关知识,今天张大夫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相关知识。

首先说动态血压监测就是使用自动血压测量仪器进行的全天血压监测,一般说来,这种自动血压监测对于血压测量的次数多,规避了医疗环境对于患者血压的影响,有效避免了白大衣效应,可以用来测量夜间和睡眠时候的血压,也可以用来诊断默写特殊类型的高血压,比如说单纯夜间高血压、白大衣高血压和隐蔽性高血压。其实,张大夫平时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常常被用来评估降压药降压效果,比如说让一个高血压患者服用某种降压药后2-3周,让他去做这个检查,这时候就能明确这类患者口服降压药的具体血压变化,为后期调整降压药提供依据。

一般说来,对于动态血压监测,其诊断高血压的标准不同于平时诊室高血压诊断标准。众所周知,对于普通诊室高血压诊断标准是140/90mmHg,而家庭自测血压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是135/85mmHg,而对于动态血压来说,全天平均值应该不超过130/80mmHg,白天平均血压不超过135/85mmHg,夜间平均血压不超过120/70mmHg。所以说,大家平时看到自己动态血压检测报告,一定不能也能够用普通的诊室高血压诊断标准140/90mmHg来衡量,也不能单纯用家庭自测血压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是135/85mmHg来衡量,这一点大家一定要留心注意。

总之,对于现阶段的普通大众来说,医疗条件的改善,动态血压监测越来越接近大家的生活,如果平时大家血压有波动,必要时候还是可以检查一下个检查项目的。希望张大夫今天的介绍能够帮到大家。

为什么要动态监测血压?

有些高血压患者在看病的时候,医生可能会推荐动态血压监测。对于动态血压监测,有些人,可能不是很了解。今天陈大夫就来着重地讲一讲。动态血压监测是什么,适合哪些人做。

什么是动态血压监测?

动态血压监测,是测量至少24小时患者的血压,然后分析患者一整天的血压情况。

  • 通常情况下,医生开动态血压检查的单子,然后去专门的地方带上机器,就可以回家了。到第二天,把机器还给医院。医院会根据机器测量的情况,给出一份报告。
  • 动态血压监测,也不是每时每刻的测量,白天通常15-30分钟测量一次;夜里通常30分钟测量一次。

我们平时测量的血压,只是当时那一刻的血压。而动态血压监测,可以了解一整天血压的情况。

动态血压监测的作用

1、诊断高血压

  •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收缩压或者舒张压≥140/90mmHg。
  • 这个标准适合诊室血压,就是在医院由医护人员测量的血压。如果是在家里自测血压,那么血压≥135/95mmHg,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 如果是动态血压监测,主要看这几个指标。白天平均血压≥135/85mmHg,全天平均血压≥130/80mmHg;夜间平均血压≥120/70mmHg。以上三个指标,只要有一个达标,就可以确诊为高血压。

2、可以识别“白大衣高血压

  • 有些人在家自己测量血压好好的,但是一到医院,看到医生后,血压就升得很高。这就是所谓的白大衣高血压。
  • 这种情况是要辨别清楚的,究竟是不是高血压。试想一下,如果平时血压正常的,因为在医院血压高,而被判断为高血压,医生给开了降压药。这是很糟糕的事情。
  • 而动态血压检测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动态血压监测的是24小时的平均血压,而且测量时大多数时间是在家里。所以,可以避免白大衣效应。

3、识别“隐匿性高血压”

  • 隐匿性高血压,指的是血压在某一个时间段是高的,但是却没有被发现,或者去医院测血压是正常的。
  • 比如有些人白天血压正常,但是夜里血压很高。这种情况就不容易被发现。研究发现,诊室血压正常的人里面,隐匿性高血压大概有10%-20%左右。
  • 由于高血压隐匿,平常也没法控制。因此,它的心血管病的风险比血压控制良好的人高1.5-3.0倍。

4、评估血压模式

  • 一个正常人的血压,一天内是波动的,其中白天的血压高,夜里血压比白天低10%-20%。如果将每个小时的血压用线连起来,会发现像一个勺子。因此,正常人的血压模式也叫做勺型血压。
  • 如果夜间血压比白天低0-10%之间,叫做非勺型血压。
  • 如果夜间血压>白天血压,叫做反勺型血压。
  • 如果夜间血压比白天低超过20%以上,叫做超勺型血压。

知道血压的特点有什么用呢?

  • 反勺型和非勺型血压危害更大,更加容易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这种血压类型的患者,要主要控制夜间血压。
  • 如果是超勺型的血压,那么就要注意夜间血压不能降得太低,比如这种情况,可能降压药就不适合在晚睡前服用。

5、评估降压治疗的效果

  • 高血压患者,使用一段时间的降压药后,需要评估药物使用情况。
  • 当然,平时血压测量手段,也可以粗略的看一下血压控制情况。但是明显没有动态血压监测来的全面。
  • 比如动态血压监测,可以监测半夜血压情况。而普通的血压测量,不大可能半夜爬起来测量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适合那些人

相比于普通的血压监测,动态血压监测无疑更加具有优势。

1、诊断高血压,以排除白大衣高血压

  • 国内外的多部医学指南建议,使用动态血压监测来确诊高血压。特别是在诊室新确诊高血压1-2级的患者。
  • 可以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这样可以排除白大衣高血压,而且也为后续的用药也有提示作用。

2、诊室血压正常高值,或者已经出现靶器官的损害

  • 诊室血压正常高值,或者已经出现靶器官的损害的。可以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评估有没有可能是隐匿性的高血压。

3、诊室血压达标了,但是还是发生了心血管疾病或者靶器官出现损害。这种情况可以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评估一下是不是夜间血压仍然高,没有达标。

4、使用了很多降压药,但是血压仍然没有控制好。可以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用来优化降压方案。

总结:

总的来说,动态血压监测用处是越来越大。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条件允许的话,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我觉得是有好处,而且也是很有必要的。

我时间吃医学科普的陈大夫,对我的回答满意的。请给我点赞和关注。你的支持,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

为什么要动态监测血压?

您好 我们平时测量血压时,病人必须坐在椅子上,或是躺在床上,而且测得的血压只是心脏收缩一次的血压,不能反映病人在一天24小时生活中的真实血压。因此,医生往往会建议患者做动态血压监测。动态血压监测一般进行24小时,所以又称为“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但这不是意味着连续监测24小时的血压。因为一天24小时中,心脏大约要收缩10万次以上,每次收缩都产生一次血压,我们还没有办法把这些血压值都记录下来。动态血压监测是每隔30分钟测量一次,共48次,这样可以大致了解一天之中的血压变动情况。根据大量高血压病人和血压正常人的测量结果,我们已经有了一天24小时的血压曲线。大多数血压正常者的血压在早晨起床后逐渐升高,2~3小时时达到最高,是第一高峰;以后逐渐降低,到傍晚18时左右是第二高峰,较第一高峰低一些;以后再逐渐降低,在半夜(24~2时)最低,是“谷”。也就是说,表现为2峰1谷,形状像“杓”。有少数人第二高峰高于早晨第一高峰。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曲线与血压正常者相仿,但水平较高。

为什么要动态监测血压?

做动态血压监测主要用于检查身体,可能出现隐蔽性高血压和怀疑白大衣高血压患者,通过动态监测血压能够更加明确是否出现有高血压症状,患者需要到大型正规医院进行监测,出现高血压时,可以听从医生指导,使用降压药物治疗。治疗期间患者要避免情绪过度波动。

为什么要动态监测血压?

动态血压与动态心脏监测鄙人每年都必做一次。鄙人称其为“背双枪”。只有这种一天24小时的不间断监测,才能清楚自己的血压和心脏状况究竟是怎样一种情况,也才真正能给医生提供诊断治疗的比较可靠的依据。

平日里偶尔做的血压检测或心电图,都不能说明身体血压和心脏的真实情况。因为一些日间或夜间偶发的潜在血压和心脏问题它根本发现不了也捕捉不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