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计算自己的退休金,哪些人不用担心延迟退休?

养老金计算,是按照国家确定的养老金计算公式,按照综合多种因素计算出来的。大体主要包括这三部分:

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体现的是基础保障,主要和缴费年限、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相挂钩。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如果说养老金计发的社平工资口径和养老金缴费的社平工资口径一致,按照60%基数缴费12个月,退休可以领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基础养老金。

缴费基数每增加1%,基础养老金都会增加0.005%的社平工资

个人账户养老金。

等于退休时个人账户的累计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算月数。

个人账户余额可以通过社保缴费查到,相对直观。但是其行程较为复杂,每月缴费按照缴费基数的8%记入个人账户,每年还会计算利息。

退休年龄确定的计算月数,是国家根据2000年的城镇人均预期寿命和估算的个人账户记账利率测算出来,主要目的是想实现人们到达预期寿命以后,恰好个人账户余额领取完毕。十四五期间将进行修订完善,毕竟客观情形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全国并没有统一标准,主要是各个地方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的。一般跟社会平均工资相挂钩,过渡系数一般是1%~1.4%。主要是针对实施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以前的缴费和视同缴费年限。

延迟退休怎么办?

按照十四五规划,我们将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逐步提高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注定了十四五期间延迟退休将会落地。

延迟退休的基本原则是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

小步调整,注定了调整的幅度不会特别大,也就是说近几年退休的人员,甚至十四五期间退休的人员也可以不用担心延迟退休问题,越临近退休年龄越不用担心。

弹性实施,说明将改变我们退休的刚性政策。首先释放一部分人自愿延迟退休的意愿,也会考虑到人们不愿意延迟退休的意愿。可能一些弱势群体,比如说失业下岗职工退休年龄的影响将会较小。

分类推进,目前女性的退休年龄最早对男性早10年,因此也退休将是分类别的。对于男性来说担心的程度也不用太大。

统筹兼顾,注定了延迟退休将是一揽子的工程,包括提高最低缴费年限。另外还会有更好的就业稳岗政策,社保补贴政策等等。总之,各种政策是为了帮助人们能够有收入,愿意延迟退休。

延迟退休的情况很复杂,目前各个省市已经正在征求意见,相信这几年会有征求意见稿出台,先对社会征求意见的。不用过于担心,尤其是年轻人,日子还远着呢。

如何计算自己的退休金,哪些人不用担心延迟退休?

计算退休金主要取决于工龄、缴费水平和当地社平工资三项指标,任何一项指标过低对养老金影响都很大,所以普通底层员工很难拿到高额养老金的。

以企业退休人员来说,我观察到的情况是普通底层员工,很多人工龄达到42年,应该算是高到极限了,但是如果不是国企央企那些好行业职工,很多人工资达不到社平工资,特别是民企、私企收入一大部分靠加班工资,单位只是按照很低的基数缴纳社保,还有很多灵活就业人员指数按照60%缴纳,这些人员养老金不会高,即使当地社平工资高,拿到的退休金也是当地最低的,上海能拿3000到5000退休金。

现在退休金高的人或者是好行业的央企、国企退休人员,或者是其他企业的高层,不但工资高而且普遍都有企业年金,这类人在上海地区退休金能达到万元左右。

现在最怕延迟退休的就是低收入人群,不但就业困难而且工资低,收入不稳定,本来就是想熬到退休能够有份养老金稳定生活,延迟几年对这些人影响太大了。

最不怕延迟的就是前面提到的能拿高退休金的群体,本身工作稳定没有失业的风险,并且这类央企国企里面多年形成了一种习惯,就是临近退休的很多人员已经退居二线,不再承担有压力的工作,其实上班就是混日子,一些做党委工会杂七杂八的行政人员,工作提前有年轻人接手,他们已经无所事事,其实延迟退休这些人无非就是每天去单位再多混几年,多占些便宜罢了。

如何计算自己的退休金,哪些人不用担心延迟退休?

怎样也不完全清楚,全由社保局说了算,错了对了、如何改还是他们说了算,这种案例我们这有,延迟也好怎么延还是相关部门根据社会现状定,当下还是稳定为主。

如何计算自己的退休金,哪些人不用担心延迟退休?

如何计算自己的退休金,哪些人不用担心延迟退休?

常说的养老金主要是职工养老保险退休金和居民养老保险的退休金,其待遇的计算方式不同。但是最终影响到退休金的最重要的因素还是自己的缴费年限和缴费水平。

职工养老保险需要参考你退休所在地的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缴费的年限、视同缴费年限、缴费指数、人均寿命等因素综合计算。以下分享重庆地区待遇计算方式,其他地区仅供参考。

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方式较为简单,重要的影响因素有退休所在地的基础养老金水平、个人账户的累计存储额这两个,其实账户的钱的多少,也就是取决于你退休年的缴费,因为自己缴纳的所有参保费用都直接划入你的个人账户。关于计算方式大家可以参考

延迟退休,目前只是以后国家养老保险改革的方向,并且按照现在的国情来说,是极大可能朝着这个发放改革的,国家人社部也不断放出需要延迟退休的消息,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但是我国人口众多、退休年龄也是直接涉及就业、经济等方面,所以延迟退休政策并不是一蹴而成。即便是政策出台之后也会进行试点,我觉得政策要全面实行大概都得是五年以后了。当然以上仅是猜测,对于延迟退休政策大家可以持续关注。

如何计算自己的退休金,哪些人不用担心延迟退休?

如何计算自己的退休金(养老金),哪些人不用担心延迟退休?

一:如何计算自己的养老金?

我是1966年7月14日出生,1986年11月13日参军入伍;1996年6月在企业参加职工社保,2000年7月1日“买断工龄”下岗,后续“灵活就业社保”,缴费指数档次0.6,如果要延迟退休,按“渐进式延迟”每年延长3个月,将会在2027年10月份申请办理退休手续。

退休养老金计算:

退休年龄是61周岁另3个月

①: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余额÷137个月(原60岁除以139)=个人养老金

②:基础养老金

1996年6月至2027年10月,有32年另4个月,社保实际缴费年限,个人缴费指数1996年6月至2000年7月,有5年期缴费指数“1”,还有27年另4个月“灵活就业社保缴费指数0.6”,届时社保计算取“指数平均指数率”计算。

{上一年度在职职工月均工资×(1+“平均指数率”)÷2}×32.4×1%=基础养老金

③:过渡性养老金

1986年11月至1996年6月,档案袋里有9年另7个月的“视同缴费年限”,计算“过渡性养老金

上v年度在职职工平均工资×1.3%×9.59年(注:7个月÷12个月,折算年限)×100%=过渡性养老金

这就是我的退休养老金的标准计算公式,大家可以参考“套用算算”。

二:哪些人不用担心“延迟退休”?

国家公务员、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科学技术岗位上的科研工作者,专家、学者,国企高管等,不用担心。

如何计算自己的退休金,哪些人不用担心延迟退休?

你提出的是两个问题,而且是两个关联度不高的问题。下面和大家分享我的个人观点:

第一,如何计算自己的退休金?

要纠正的不是计算自己的退休金,而是养老金。其实退休金的计算很容易,那就是老办法的计算方式,按照退休前的工资乘以自己工龄的比例,35年以上工龄的计发比例为90%,但现在养老金的计算比退休金的计算要复杂得多。

一般人的养老金包括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两个部分,如果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还要计算过渡性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是按照养老金计发基数加上本人的指数化缴费工资之和除以2的平均值作为基数,每缴费一年发给1%的基础养老金。这里三个数字,一个是养老金的计发基数,二是本人的指数化缴费工资;三是缴费年限。

养老金的计发基数是由省级人社部门统一公布的,每年公布的时间大概是在9月到11月份左右,是按照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月平均工资来作为参考计算的,个人要自己计算自己的养老金,首先就要知道自己所在省当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是多少。

本人的指数化缴费工资是养老金的计发基数乘以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要计算本人的指数化缴费工资,首先要知道当年参保地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是多少,自己的平均缴费指数是多少。

这两个数字实际上本人都是无法计算的,有了养老金的计发基数以后,还要知道自己的平均缴费指数是多少。平均缴费指数,是将自己历年的缴费基数相加除以历年社保部门公布的缴费基数,得出的比例就是平均缴费指数,这个数字自己是无法计算的。缴费年限很好办,自己基本上是心里有一个数据,但要精确到月份,自己的估计不一定完全准确。

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只要知道自己的个人账户余额就能计算,其计算办法是个人账户总额除以相对应的计发月数,比如自己是60岁退休计发月数就是139个月,55岁退休计发月数就是170个月,50岁退休计发月数就是195个月。个人账户余额这个数据可以自己查的,计发月数也是固定的,所以个人账户养老金是可以自己计算的。

过渡性养老金主要是知道自己的视同缴费年限是多少年,自己的视同缴费指数是多少,视同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指数自己都是无法计算的,只能以社保部门计算的结果为准,同时还要知道当地计算过渡性养老金的视同缴费系数等。

综合以上情况,如果在办理退休时,社保部门对于自己相关的各项数字比较齐全的,自己按照养老金计算单的数据可以进行计算,但这只是一种复核性质的没有什么意义。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由于涉及到养老金计发基数、本人的指数化缴费工资等数据,自己是无法把握的,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也是自己无法计算的。

第二,哪些人不用担心延迟退休?

不用担心延迟退休的人,主要是体制内的工作人员,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或是部分从事技术工作的老工人等。这部分人之所以不担心延迟退休,主要有这么几个因素?

一是工作稳定。不担心老了找不到工作,没有人要的问题,也不会担心失业的问题。机关工作人员是铁饭碗,这是一个终身制的职业,只要不犯大错误,不用担心会被炒鱿鱼;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虽然是聘用制,但也相当于是铁饭碗,不会因为年龄大而被解除聘用合同或是劳动合同。这部分人大都属于脑力劳动者,有的人甚至是年龄越大越值钱。

二是在职时的收入比养老金高。虽然这部分人退休后的养老金不低,但和在职时相比,工资、福利待遇和住房公积金待遇更高。退休后很多人除了养老金以外,不再有别的收入,虽然有的单位会发一点补贴,但也要远远低于在职时的收入。

三是习惯了八小时工作制,生活更有规律。这部分人除了工作稳定,收入高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不愿意离开工作了几十年的单位。习惯了按时上班、下班的生活,一旦退休回家每天无所事事,不但作息时间不习惯,就是环境也不太习惯。

综上所述,养老金的计算办法大家都知道,但要自己准确计算自己的养老金,绝大多数人都是做不到的,主要缺乏相关的基础数据,而有的数据只有社保部门才能计算,职工本人是无法计算的;不担心延迟退休的人员,主要是机关事业单位和部分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