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生率面临挑战,根本原因是什么?
2021年上半年,根据一些官方公开数据整理的汇总表,与2020年同期数据比对以后,普遍下降了10%~20%。
有关调查的口径一般都是常住人口的出生孩童数量、出生证的发放数量、出生证明的签发、医院出生新生儿的数量、新生儿筛查等等。
现在人们对优生优育非常重视,基本上从怀孕开始就进行新生儿筛查建档立卡。特别是6月1日,我国确定放开三孩政策、取消社会抚养费、生育不跟就业挂钩以后,统计部门统计的出生婴儿数量越来越真实。即使有所缺失,相同口径对比的情况下,大概率今年还会比去年的出生人口下降的。
根据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第七次人口普查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初步统计显示2020年新生儿数量是1,200万。这比2019年公布的新生儿数量降低了265万,降幅达18%。
2021年如果降幅是17%的话,新生儿数量将会跌至千万。而2019年我国去世人口数量就达到了998万,2020年开始将大概率超过1,000万人。确实有人忧虑,我国人口的拐点将在2021年出现。
目前,人口总和生育率只有1.3,已经低于人口生育警戒线1.5不少,如果长期持续下去,我国人口将陷入低生育陷阱。
人们普遍不愿意生孩子的原因,主要还是有四个:
第一,婚嫁成本高。彩礼、婚庆、房子,可都不是一笔小数目。
现在像江西等一些地区婚嫁的,彩礼高的吓人,动辄几十万。现在人们工资普遍才几千块,光彩礼就够攒一阵子的了。
结婚的时候婚宴、婚庆服务都绝对不是小钱。我们这里婚宴起步都得2000元一桌了,记得前些年我们结婚的时候还有七八百元一桌的。在加上配上烟酒、司仪和婚车婚庆服务。高的花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少的也得10万起。
房子更不用说。资本近年来在大力误导房子的重要性,搞得很多女性认为没有房子就没有安全感,没房子就不嫁了。这跟商品房实施以前和其他各国的情形是完全不一样的。
第二,生育成本高。生孩子是一件喜事,人们在里面投入的钱真的也不少。从怀孕时的各种检验费,到生育时生育费用,月子期间雇佣的月嫂,少说也得几万块。
第三,养育成本高。养孩子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奶粉、纸尿裤,我家二宝小时候每月至少上千块,这还不是喝进口奶粉。
现在孩子用的东西特别贵,什么磨牙棒、小饼干、益生菌、AD钙,似乎缺了这些东西,孩子就不能健康成长。操心太多、太累,花费也不少。
第四,教育成本高。从幼儿园开始,每月托幼费都不是小数目。很多公立幼儿园报名爆满,报不上之后只能去私立幼儿园。私立幼儿园动辄两三千元的托幼费,也让很多家长承受不起。
上学以后的各种辅导班,这都是不小的花费。国家现在搞双减,希望能够真正实现效果。像学科类的教育辅导班真的可不便宜,一年动辄几万块,孩子们累了,家长钱包瘪了。
不管怎样国家已经认识到有关问题,现在正在积极调控,特别是面向根源,资本的问题进行限制,相信很快就会取得效果。让孩子们恢复快乐的童年,真的不远了。
中国出生率面临挑战,根本原因是什么?
出生率面临的挑战,很多人把归结为房价太高。至少我认为房价太高是一个原因,但不能让房价太高背负所有的罪名。
要分析中国生育出生率面临挑战的根本原因,还要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去分析。人口出生率断崖时下跌绝对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
第一,客观的分析我国的人口变化规律。对于人口断崖式下跌的危机感,也仅仅是近几年才产生的,而产生的最根本直接原因在于我国很快会进入总人口数下降阶段而造成。那么,实际上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下降有其必然的规律性。
从上图我们可以大致上把中国的人口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60年之前,第二阶段60年到80年,第三阶段80年到2000年之间,第四阶段2000年之后到2020年,第五阶段,2020年之后。
第一阶段。首先是60年之前,通过上图,我们可以发现这段时间的人口出生统计并不是十分的准确,尤其是61年左右 人人不由自主的会加入三年自然灾害,但不可否认,三年自然灾害对人是有影响。但整体上讲,当时我国的年出生人口已经达到了2000万左右。这无疑是和新中国的成立有很大的关系。38年的抗战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间,中国处于动荡阶段,人口出生数字肯定不会太多,即使多也会和最后存活数字有很大的差异。新中国成立之后,人民安居乐业,动荡的生活不在,人们的食物问题逐渐解决,自然出现了生育数量的增加,但要注意,这时候已经年出生达近到2000万。这个很高的基数,自然为60年之后,出生人口数量埋下伏笔。
第二阶段。要再说60年到80年之间人口的高峰最高分已经达到3000万大多数的年份都达到平均2500左右。这里主要牵扯到三个因素一个是结婚年龄问题,一个是农业的发展问题,还有一个是避孕问题。当时整体上讲我国当时的适婚年龄很多都不到18岁都开始20多岁结婚都有点晚这是当时的社会现状。(请不要以现在人的眼光理解)要说排第二个重点的,应该是避孕问题。抛开历史的具体实际去谈论问题是不负责任的。大家看看以前的新闻或者了解一下以前的历史就会知道,在70年左右,用木头做汽车轮子,我们汽车的很多部件是手工打造出来的。……等等,这些放在现在的人都是无法想象的。当时的橡胶可是很重要的战略物资,是拿不得一天去浪费的。说道橡胶大家就明白了😉,对当时的避孕措施很不容易的。你不要以为避孕套像现在一样随便可以买到处都有,价钱很便宜。这也是很多这一段时间出生的人,有很多姐妹们的问题。姊妹七八个,三四个,五六个,很常见。第三,农业的发展。 现在亩产1000斤都不是新闻。刚刚过世的袁隆平,作为中国人,你不会对刚刚过世的袁老忘记吧?水稻的亩产已经达到了一吨多。但实际上,以小麦为例子70年之前,小麦亩产就一二百斤这已经算是高产。70年之后,我们才有了化肥,最早的是氨水,后来又有了尿素当然,和现在的复合肥无法比了。但别小看氨水尿素这些很低级的化肥。短短几年斤小麦的亩产量突破200斤,300斤,400斤。到达1980年时,当时的亩产应该突破500斤了吧?稳定在1000斤左右,也就是90年开始。缺衣少粮看似很遥远,其实离我们很近。粮食的增产为我国人口的增加也奠定了基础。不得不说,粮食稳定增产的功劳,但也为人口增加奠定了一定的动力,那个时代能吃上白米白面,无异于是人们生活的巨大变化和值得骄傲的事情。
第三阶段,80年到2000年。我国其实在当时已经脱离了多子多福的观念。大家都知道,当时经济社会发展以后,加上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避孕措施得当,在之后越来越会少见到兄弟七八个的情况。但姊妹三个的还会见,四个的也会有。那个年代应该是人们已经回到了无后为大的问题。不得不说,这既是社会现实的约束,也是时代必然。
从统计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段时间的人口出生数据,年出生人口依然在2000万左右。计划生育已经退出,避孕措施也很容易得到,但为何年出生人口一人2000多万很高?这很自然的因素在于前面的基数太大。60年到70年之间,初年出生是2700万左右。他们正好在80年到90年左右出生,下一代人口。从数据绝对量上说很大,但从相对量上来讲,2700万变成2000万,已经少了1/3。这应该是人们观念转变,政策转变以及措施到位带来的巨大变化。
第四阶段2000年之后到2020年。这个阶段,人民生育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首先结婚年龄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受教育以及我国的工业化发展。(大家也千万别把它随便和教育扯上关系,没点知识,你打工也不容易以前你十七八岁就已经成为种地劳动力了教育不背这个锅)人们的普遍会议年龄都达到了以前提倡的25岁以后。想想以前100年五代人,现在变成四代人,相差能有多大?在一个生育观和生育现实的问题。结婚年龄的后移,和独生子女的优越感自然能少生就少生,就是丁克的人也不少见,也可以说是个人享乐主义的盛行吧!至少说个人想的主意是个开端。
其实不得不说,这一段时间出生人数基本上在1600万左右也真的不少了!最直接的因素还是基数太大的问题。可以说,已经和生育率高完全扯不上边。人口基数大,反尔又掩盖了生育率低的现实。只图自己快乐的人丁克的不少😄,独生子满意的也不少,最多的也就是有个儿女两全的生育观念
第五阶段,2020年之后。看上图可以看到单独展示了单双独二孩政策和全面二孩政策的执行后的生育状况。开始的是大概2013年开始双独二孩政策后边紧接着,有些省份开始了单独二孩政策到2015年,全面二孩政策。那么应该说,我国从来就没有完全实现过全国性的独生子女政策。独生子女政策针对的开始,只有上班的人也就是农民除外。在工厂上班,在企事业上班,都受到独生子女政策的限制。但随着国有企业的部分解体。该生育二孩的都已经生育二孩关键无非是无后为大想要个男孩。13年之后,生育二孩的得到政策解放无非是那些还在国企以及事业单位的人。13年到全面二孩之前可以看到生育增加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因为本身的真正好双独的人数就很少。借着配偶符合二孩政策已经生育。这也是13年到15年,人口没有快速增加的主要原因。1617年,我国放开全面二孩以后,图上可以看到,其实只不过增加了300万左右,这是全面二孩的结果像全面二孩会每年增加300万这种观念,根本站不住脚。2019,2020人口快速下降的原因更多的是由于生育年龄人口快速减少造成。也就是根本没有那么多人去生育的问题。以前独生子的家庭,想再生二孩很多,已经错过了最佳年龄。从这个因素讲,他们已经很多不可能再生第二胎,更别说想生第三胎了。
那么,在2020年之后的第五阶段,全面放开三孩,会不会有出生率的大幅提升呢?从概率上讲,微乎其微。多子多福的概念,可以说已经不可能再有。无后为大儿女双全的观念,当然还会存在。但加上社会上生存不易,工作艰难,父母老去种种现实问题,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第一胎是男孩的,有多少人敢赌第二还是女孩,这种概率有多大?除非家里有皇位,需要继承多一个无所谓。第一胎是女孩的,无非是想第二胎生个男孩。同理,前两胎都是女孩的,他们又有多大的勇气去再生一个呢?万一还是女孩呢?这种概率又会打消多少人生育的勇气。
2021年全面放开三孩,敢生的无非是没有儿子的。而这群人中,年轻的又有几人?很大一部分又属于大龄孕妇了吧?用概率计算91年往后的人,(原来,每年出生多少可以查上表)每年2000万人,1000万对,每一胎男女概率50%,两台之后,75%的人已经有了男孩。只剩下250万对,可能要第三胎男孩。而且历年为了要男孩,不管政策的人,已经包含在每年的出生人口中。可以预见,最好情况下,我姑娘出生人口会达到1700万(这基本是不现实的)。以2020年出生1200万人口来推算,(因为这1200万里边,已经包含不顾政策想办法生育三孩的)全面三孩以后用乐观的以25%的比例生育三孩,最多也就1600万年出生人口。(同时你也可以想着,可能吗?)
有人要以堕胎为借口谈这件事情,现在的避孕措施应该说已经很到位,当然不可避免有意外。那堕胎的更多,估计是因为怀孕不容易吧。至少我们单位就发现,怀孕后胎儿问题的不少。
那么,中国出生率面临挑战,最根本原因,我认为是,一,婚育年龄的推迟,婚育年龄已经从建国时的20岁前,移到30岁前,很快会接近30岁,并有可能会推迟到30岁以后。二,各种因素造成的不孕、不育、生育怀孕困难。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都希望生育一个状态良好的宝宝👶,但这一点越来越难。随着人们的要求越来越高,检查技术越来越先进,人们愿不愿意冒这个险。三,生育人文环境的改变不利于生育。人们的工作时间,以及退休时间改变,职务升迁,歧视女性,无暇照顾子女等等。想一想你生的孩子,婆婆还在工作,谁来给你看?单位看见给你小鞋穿,也就是生孩子容易养孩子难。第四,社会转型期生活都不易,现在娶个媳妇儿,城里至少一套房。从农村到城市,可以说是一个质变。自己完不成这个完美质变的,又没有厚实家底的,可能连结婚的机会都没有。这四点是出生率提高面临的重大挑战。
中国出生率面临挑战,根本原因是什么?
房价降了,教育也整顿了,但是,年轻人的婚恋观整顿不了,生活有压力,带娃没精力,家庭不稳定,女人在婚姻里没有安全感,这些才是根本问题
中国出生率面临挑战,根本原因是什么?
根本问题还是女性地位问题,既然能自己养活自己了,也就不再需要婚姻,也无需依附男性了。。。其他的都是枝干末节,无论是从全世界还是从整个人类历史来看,女性地位与结婚率呈现非常明显的负相关,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结婚率和生育率都没戏。。。
中国出生率面临挑战,根本原因是什么?
出生率面临挑战,很大的原因是大家生活压力太大,过日子很辛苦,对未来收入没有信心。
现在房价普遍过高,年轻一代收入挺高,但是离独立生活还是很远。而家庭经济支持可能不多,这就导致了对未来生活的茫然,对自己的能力没有把握,对买房子没有信心。
而下一代最关键的就是房子,孩子的出生,教育,都有房子紧密相关,衣食住行,住是避不开的。
年轻这代人确实辛苦的,再生孩子上,慎重是正常的。
中国出生率面临挑战,根本原因是什么?
生育率低真的是房价导致的?我只能说有点影响,但不是主因…鹤岗房价很低啊,那的人都爱生娃?
生育率低真的是看病贵导致的?也只能说有点影响,但不是主因…上海、北京人均寿命都超80岁了,还要如何?都想免费活到100岁?
为啥瑞士、挪威人平均收入那么高,也没人鸡娃?非洲人那么穷,也没人鸡娃?为啥越南人租房结婚也都乐呵呵?
本质原因是啥?根结在哪里?答案就两个字:欲望!
欲望包括两方面:享受及攀比!
一旦过于注重个人享受及生活品质,哪怕富如挪威瑞士,生育率也会降低,住房医疗即使保障好了照样不生。
一旦爱攀比,核心地区房价必然高,都想出人头地则名牌学区房必然贵,都想名门望族则必然猪头都跑去鸡娃,都想靠婚姻改变命运则必然斤斤计较聘礼,都想获得绝对的安全感则必然不愿租房结婚。
我们需要打压的不是房价、不是鸡娃…而是无边的欲望和攀比之风!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