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利率下调,国债利率最高3.97%,20万,存银行还是买国债?
存款利率和国债利率,都属于无风险利率。一般来说,肯定是哪个利率高,选择哪个好。
存款利率下调。2015年我国开始放开利率浮动上下限,允许银行根据需要设定优惠利率。但是为了解决银行利率恶性竞争的问题,在央行主导下,我国商业银行也建立了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联盟。
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最初是以国家公布的基准利率为基础上浮一定倍数。比如说,定期存款一般浮动上限为20%~30%,大额存单的浮动上限为40%~50%。但是由于杠杆效应,存款利率越高,浮动的上限就越大。三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是2.75%,上浮50%可以达到4.125%。
6月21日,利率自律机制对存款利率上限实施改革,改倍数模式为加点模式。大型商业银行对于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的利率上限上浮加点为不超过10bP、50bp和60bp。其他银行是10bP、75bp和80bp。也就是说三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上限变为了3.35%和3.55%。比起过去动辄3.85%的利率要降低了不少。
国债利率下调。国债实际上分为记账式国债和储蓄国债两大类,记账式国债一般在证券交易所交易,储蓄国债一般通过银行不定期发售。
大家接触较多的是银行发售的储蓄国债,可以通过银行的国债账户购买,或者银行柜台办理。2019年当时的三年期国债票面利率是4%,五年期为4.27%。今年发售的国债利率已经降为了3.8%和3.97%,分别下降了20bP和30bp。
总体来说,相同年限的情况下,肯定是国债利率更具优势一些。
万一不到期,国债也可以申请提前赎回。相应的提前赎回利率会比到期利率低一些。不过储蓄国债电子式的好处在于按年付息,有不少老人将其作为养老储蓄使用。
相对而言,未来利率走低是大概率的趋势。人们依靠国债和银行存款的这些“躺赢”无风险收益会不断降低,还是多多提升一些理财知识的好,可以通过其他理财方式获取更高的收益。
存款利率下调,国债利率最高3.97%,20万,存银行还是买国债?
存款利率下调,国债利率最高3.97%,20万存银行还是买国债?
随着中长期存款利率的下调,确实给热衷于存款的中老年人出了一道难题。是该把钱从银行取出来呢?还是把钱继续存在银行。
那么钱从银行取出来又该放在哪呢?这同样是一个问题。储蓄国债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三年期储蓄国债利率3.8%,5年期储蓄国债利率3.97%。分别比同档期的银行大额存单高0.5%左右。
那么如果有20万,存在银行和买储蓄国债,哪个更合算呢?
从收益上来说,显然储蓄国债更加合算,但储蓄国债的额度没有那么高,不是轻易可以买到
从安全性上来说,两者都很安全,储蓄国债安全性更高。
从流动性上来说,两者都可以提前支取,但储蓄国债相对麻烦一些。
所以综合来看,在当前的金融环境之下,可以先考虑购买储蓄国债,如果储蓄国债实在买不到,可以考虑银行存款。
在购买储蓄国债的时候,要注意窗口期,每月的10号到19号,是储蓄国债的购买期,分为储蓄国债-凭证式储蓄国债-电子式两种产品。电子式国债还可以通过手机银行进行购买。
存款利率下调,国债利率最高3.97%,20万,存银行还是买国债?
银行存款和国债(储蓄国债)在安全性上都属于极低风险金融产品,所以在利率下调情况下,是存款还是购买储蓄国债?主要以收益高低和流动性强弱来判断。
在理论上,本次利率下调后,在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成员单位中,四大国有银行定期存款加点上限为50bp,也就是说3年最高利率为3.25%,大额存单最高加点60bp,达到3.35%;而其他中小银行加点稍微高一点,其中定期最高加点75bp,3年期最高利率达到3.5%,大额存单加点上限80bp,最高利率达到3.55%。
那么以20万为例,同样存5年,定期存款和储蓄国债最大利差将达到4700,因此,如果以利息最大化为目的,3.97%的储蓄国债当然是首选。
在流动性方面,从去年底开始无论定期存款还是大额存单,提前支取部分都按照活期利率计算利息,不再靠档计息,而储蓄国债只要持有6个月以上的,提前支取都会按照实际持有时间分段利息,即靠档计息,因此在流动性方面,储蓄国债仍然略高于定期存款,包括大额存单。
由此,在理论上综合分析,20万买储蓄国债比定期存款还是更划算一些。
但是,既然是投资理财就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而是还要理论联系实际,才真正具有可操作性,否则就成了纸上谈兵。
众所周知,从6月21日起按照自律机制要求,各家银行纷纷下调利率,可以说降息成了普遍趋势,但问题也来了,下一期的储蓄国债是否还能维持在3.97%,这还是个问号。因为按照历史规律,储蓄国债利率一般是通过招标确定,非常贴近市场化,而且通常介于同期定期存款利率和大额存单之间,即高于定期存款利率而低于大额存单利率。现在定期和大额存单利率双降,储蓄国债会不会下调,这就还有待观察。
其次,由于储蓄国债发行时间窗口非常狭窄,会使投资者操作难度增加不少。它每年只在3-11月发行,且每月只有10天窗口时间,且额度非常有限,几乎是拼抢状态。换句话说,不是你想买就能买的,所以有时候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有信息显示,尽管利率下调了,但仍然还有部分小微银行5年期利率达到或超过了4%,如果真有机会,还是不错的。
存款利率下调,国债利率最高3.97%,20万,存银行还是买国债?
可以负责一下一个结论,自从6月20日之后,也就是存款利率定价机制改变之后,针对那些极其保守型的理财者来说,或者银行存款产品的喜爱者来说,目前和未来发行的国债又变成了最佳的投资品。如果碰到国债发行,还是要努力争取认购,给自己的存款找一条新的稳定回报,相对收益比较高的途径来。
存款利率定价机制本来只是一个存款利率的计算模式的改变,但其实伴随着是,存款最高利率的行业自律限制。在存款利率改为“基准利率+基点”的模式下,要求四大国有行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大额存单基点上限分别最高可以基点增加10bp、50bp、60bp,国有四大行之外的银行基点上限分别最高可以基点增加20bp、75bp、80bp。那么对照现在的央行基准利率,推算未来,最高的定期存款,也就是四大行之外的其他类型银行发行的大额存单产品,最高利率也就仅仅只有3.55%了(2.75%+0.8%)。
那么对照存款的利率,那么国债的收益率,那就真的是属于低风险但是高收益了,今年发行的国债收益率定价,3年期限票面年利率3.8%;5年期票面年利率为3.97%,妥妥的高出42个基点啊。而且国债的信用级别高,兑付可靠,这可是国家信用保障兑付的,同时国债免除个人所得税,自然吸引力一下子超越定期存款了。
买国债最大的不方便之处,在于不是时时都有,国家每次都发布公告国债的发行期,在发行日大家都是抢购啊,抢的慢一点都没有了。而银行定期存款基本上想什么时候存什么时候都能存,这是两两个产品最大的不同之处。
对比现在定期存款要求,国债还有2大好处,还是能完胜的。
1.电子式储蓄国债实行按年付息制,也就是说每年都给付利息一次,不像定期存款必须要到期才付利息。现在除了极少个别的定期存款还可以按月或者按年付息,剩下大多数都是到期才还本付息了。买国债每年利息自动到账,非常贴近养老日常开支需求,同时还可以将获得的利息用于再投资。
2.储蓄国债仍然享受靠档计息的规则。定期存款类产品靠档计息条款早已经没有了,而且监管严令禁止此类条款。但是储蓄国债持有时间只要超过6个月的,如果提前支取就会按照实际持有时间,参照不同利率计算利息。
总结下,国债目前是那些追求保本保息,以及适当收益率和流动性的家庭,尤其是中老年人士,应该选择的最佳产品了。但是前提是要注意国家颁布的发行公告啊,因为迟了就没了,这一点从每次发行时,银行排队的壮观局面就之道了。。
存款利率下调,国债利率最高3.97%,20万,存银行还是买国债?
现在20万起存的个人大额存单产品利率已经下降至3.35%(三年期),即使是农商行等中小银行最高也就3.55%,因此面对3.97%(五年期)的储蓄国债收益率,那自然是选择后者更为划算的。
相比之下,如果是购买储蓄国债的话,年化收益达到7940元,而大额存单的年化利息仅为6700元或7110元。但这里有个流动性的差异问题,那就是3.97%的收益率是五年期储蓄国债,相比于银行三年期大额存单而言周期更长。
6月21日起,根据利率市场化的需要,存款利率报价方式由过去的“基准利率*倍数”改成“基准利率+基点”,基点上限由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决定,根据不同银行实行差异化管理。但不管是国有大行还是非国有大行的其他银行,基点上限最高为80bp,以当前央行三年期基准利率2.75%计算,则最高利率就是3.55%。
总之,从这一次的利率调整后的利率水平来看,利率水平是有升有降,短期利率调整后有所上升,而中长期产品利率则是明显有所下降了。其中,国有四大行的活期利率、定期存款、大额存单的基点上限分别是10bp、50bp、60bp;非四大行的基点上限分别为20bp、75bp、80bp。这种情况下,大家更应该考虑一下银行存款产品之外的理财产品。
存款利率下调,国债利率最高3.97%,20万,存银行还是买国债?
朋友们好,这个问题还要慎重考虑。最好不要,单一,以利率作为唯一的判断。而是要做一个,综合性的权衡,只选对的。下面就结合实践,从多方面给朋友们分析一下,存银行还是买国债。
首先,从流动性上来分析:
1,国债。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持有一定期限后,可以,按照相应的规则进行赎回
2,存款。拥有相对较高级别的流动性。普通存款,无论是定存还是活期,长,短期,都可以提前支取,基本没有时间上的限制。特别是大额存单可以转让,相应的利率按活期计息风险大大降低分散,优势明显。
小结:如果对流动性要求不高可以考虑国债。如果又想高息,又想灵活存款不可替代。
其次,从便利性等多方面来分析:
1,国债。需要到指定的承销银行购买,每年有相对固定的发行计划,在发行日可以购买,但从以往来看由于发行量有限,很难满足需求。
2,存款。普通的存款,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可以,7×24小时营业厅或网上办理。大额存单目前发行也比较频繁普遍相对便利。
小结:大多数人的角度来看,存款的是相对便利的,更适合日常储蓄。
再次,从利率的角度来分析:
1,国债。国债的利率由发行计划,提前确立。目前已发行的,三年期在3.8%年期在3.97%。特别是电子国债按年付息,灵活性更好,综合性的收益利,用好了可能更高。
2,存款。存款,优惠利率计算方式调整和行业自律上限改变,使得一年期(不含),以上存款的优惠大大减少。以大额存单为例,目前,多为三年期,年化利率在3.3%~3.6%之间居多。大多到期还本付息利随本清。
小结:从中长期,闲钱储蓄的角度来看,储蓄国债电子式,具有优势。
最后,从安全性上来分析:
1,国债。国家信誉背书,有多种还本付息的还款筹资来源。到目前为止各期都如数兑付,口碑信誉好。
2,存款。有存款保险,为存款人提供,同一存款人在同一银行存款,最高本息合计50万元的限额保障,白纸黑字,受法律保护。
小结:从安全性的角度来看,二者各有特色,总体来看相对都高。
综上所述:
存款和国债是不同的品种。存款具有多种用途,例如,临时保管,应急避险,资金流动往来,储蓄,积累财富保值只是其中的一种作用。
而目前发行的储蓄式国债,它的作用主要为中长期闲钱,提供财富积累保值储蓄。
因此,如果是,中,长期型,闲钱,对流动性要求略低以储蓄保值为目的,可以考虑国债。
如果对流动性要求较高或者有其他多种用途,存款更便捷一些。
当然还有一个折中的方案:就是存款加国债,组合起来,鱼和熊掌兼得,财富各得其所,不亦乐乎。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