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养老金不断上涨?
很多人可能还是愿意从商业保险的角度考虑问题,觉得参保投入了多少钱?最后领取的养老金待遇应该是固定的呀,为什么还要不停的增加养老金呢?
实际上,养老金年年上涨是有社会发展背景在里边的。2005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明确国家要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工资和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
2011年7月1日在《社会保险法》实施的时候,也明确将有关养老金正常增长机制纳入了法律规定。因此,养老金年年增长就有了政策的保障。
政策原因找到了,机制的原因在哪里呢?给退休老人发放的养老金是不可能凭空掉下来的,那么究竟是从哪里来呢?我们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是现收现付制度。
养老保险基金的的运行情况是这样的:2019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52919亿元,支出49228亿元,累计结存54623亿元。2020年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变成了51189亿元。目前,养老保险基金的累计结余差不多只能供支付一年的养老金支出。
按照我国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显示,2021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总收入为89180.75亿元,社会保险基金的保险费收入为63191.35亿元,财政补贴收入为22741.75亿元。由于每年社会保险费的缴费都是跟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确定的缴费基数上下限的,在缴费比例不变的情况下,社会平均工资提升,社会保险费的收入也会增加。
另外,再加上我国社会在不断发展,财政收入也在逐年提高,对于社会保险基金的补贴也越来越高。
因此,不断提高的社会保险费收入,以及国家不断加大的财政补贴,才是养老金不断支撑增长的基础。
当社会平均工资和物价增长幅度变缓,养老金增长的速度也会变缓的。像日本美国的最低养老金,几年不调整也没有问题。
所以,趁我国在不断发展,应当抓紧参加养老保险,毕竟养老金计算的时候要使用退休时的社会平均工资。这样参保还是相当划算的,能够共享社会进步带来的成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