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会退休了还占着岗位继续上班拿工资吗?如果有,这种行为合法吗?
很多人可能还停留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觉得老同志退休以后就应该抓紧离开岗位,给年轻人倒出工作岗位。
其实,我国的适龄劳动力总量从2012年开始降低。16~59岁适龄劳动力数量最高峰是9.25亿人,2019年已经降为89640万人。
为什么说仍然感觉到有就业压力呢?实际上,主要还是我国就业岗位的问题。2019年全国就业人员数量是77471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数量为44247万人。大多数人是从事城镇就业的。近年来,国家在不断开发城镇就业岗位,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增城镇就业岗位6000万个,2021年的目标仍然是再增加1,000万个。2019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60.6%,解决城镇就业问题依然是重中之重。
目前来说,我国老龄化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45~59岁年龄阶段的临近老年人口数量高达3.36亿人,14~24岁的年轻人数量只有2.27亿人。如果15年内进行代际替换,我国劳动力数量还要减少约1.1亿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水平变好,医疗科技水平提升,我国人口的预期寿命也在不断延长。2019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了77.3岁,比1981年增长了10岁。退休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要比以前好得多。很多老人其实在退休年龄以后,仍然有足够的劳动能力可以工作。
目前我们国家的退休年龄是刚性的。目前退休年龄仍然是依据1978年国发104号文件《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规定的,女性工人50周岁、女性干部55周岁、男性工人干部60周岁退休。表述依然是符合退休年龄条件的应该退休。《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还明确规定,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自动终止。到达退休年龄,不办退休也不行。
这样的退休年龄,也仅仅是对一些国有企业的岗位有约束力。由于受到工资总额等政策限制的约束,不得不将退休了的职工请出工作岗位。可对于私营、外资等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等群体,只要想干身体又符合条件,没人会拒绝的。
其实,像美国等很多国家并没有设立最高退休年龄政策。美国退休年龄仅仅是到70岁以后就没有额外奖励政策了,但是绝对不会强制劳动者70岁退休。美国有《反就业年龄歧视法》,只要劳动者愿意且身体条件允许,完全可以工作到七八十岁。劳动是一种美德,不是吗?
至于年轻人抱怨,老年人占用了他们的就业岗位。实际上,是年轻人没有正视自己的优势。现在,依然有很多企业愿意缴纳35岁以下的年轻人,大龄人员的经验优势可比不过年轻人的年龄优势。如果有抱怨的功夫,还不如好好学习、提高自己或者跳槽去找更高薪的岗位呢。
年轻始终是优势,老年人既然工作的久,等现在的年轻人老了以后,可能会工作的更久,还是趁年轻多积累积累经验吧。
有人会退休了还占着岗位继续上班拿工资吗?如果有,这种行为合法吗?
有些人退休以后,被原有企业或者其他单位,返聘回去,继续上班,这种现象很常见,我们通常叫做退休返聘。对于退休返聘的人,既可以领取养老金,又可以在单位领工资,而且还占了年轻人的岗位,看似占尽便宜,极不合理,实则不然。因为退休返聘是企业和退休职工达成共识的结果。所以,这件事是否合理,重点要看返聘的动机。下面结合问题,做具体分析,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什么是退休返聘人员?退休返聘主要是指企业将已经办理退休的人,重新录用,继续为公司服务。退休返聘人员,无法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一般要与企业签订《劳务协议》或《雇佣协议》,与企业建立的关系属于劳务关系或者雇佣关系,企业按照协议向他们支付相应的报酬。
二、企业为什么要返聘已经退休的人?1.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大部分能够被返聘的人员,要么是企业的精英,在管理和技术等领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要么就是手里掌握一定的资源,有强大的人脉关系,他们能够为企业打开市场,减少沟通成本。通过返聘的用工方式,可以将他们自身的个人价值转化为企业价值。正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有这样的老同志坐镇,就会让人很安心。
2.能够为企业降低人工成本。一方面,被返聘的人,普遍都是工作经验丰富,招之即用的人,他们能够独立承担某一领域或者多个模块的工作,这样可以大大减少企业培养新人的成本。另一方面,因为他们已经超过法定退休年龄,所以企业无法为他们代扣代缴个人社保费用,也就是说,他们个人是不需要缴纳社保费用的。退休返聘人员在为企业服务期间,如果建立的是劳务关系,只需企业承担缴纳统筹部分的社保费用;如果建立的是雇佣关系,企业只需缴纳意外伤害险、雇主险或者商业保险即可。
三、退休返聘,是否合理吗?退休返聘,属于企业用工方式之一,属于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如果双方中有一方不同意,这件事都是无法达成的。既然企业选择返聘一个人,就说明企业愿意承担返聘带来的一些成本和后果。退休职工同意返聘,也说明他们知道企业返聘他们的用意。只有双方达成一定的共识,退休返聘才成立。
实际上:但凡能够被返聘的人,就说明它能够对企业产生一定价值,否则企业也没必要留出一个岗位,额外支付一份工资。所以退休返聘是否合理,要看返聘的动机,也就是价值产生的渠道,是否合理!
1. 如果通过正规渠道带来价值,返聘就是合理的。比如:返聘技术骨干搞研发;返聘管理骨干带团队;返聘技能工人传帮带;这些返聘,都是通过释放个人价值,为企业创造正向的收益,是合理的。
2.如果通过非正规渠道带来价值,返聘就是不合理的。比如:某公司领导利用职务之便,把已经退休的亲戚返聘回公司,提供一个更值岗位,负责值夜班;某公司重新返聘已经退休的高层领导,为其提供一个闲职岗位,虽然没有任何实质性工作,但仍然有高薪加持。这些返聘,都是以权谋私,为个人谋私利,是极其不合理的。
写在最后:1. 关于退休返聘合理性的问题。退休返聘属于企业用工方式的一种,只要返聘的动机没问题,那返聘就是合理行为。
2. 关于占了新人岗位的问题。在职场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存在谁占了谁的岗位,谁挡住了谁的晋升路径。换个角度说,有了返聘人员做榜样,更有助于新人去成长。
3. 关于退休返聘人员领取两份工资的问题。正所谓能者多劳,多劳多得,对于退休人员也是如此。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天经地义,缴纳了半辈子社保,领取养老金合理合法。另外,退休人员被返聘回企业,与在职人员一样,都在为企业创造价值,有劳自然应有所得,领一份工资也没毛病。如果你个人能力突出,且身体健康,哪怕是退休了,一样可以继续发光发热。
退休返聘本是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好事。但是过去有很多事业单位或者国企的领导,退休以后,还要求企业返聘,拿高薪,挂闲职。对此,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问答,感谢您的阅读!
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别忘了评论、转发、点赞、收藏呦!
我是【人事通】 ,你身边的人事小助手。
有人会退休了还占着岗位继续上班拿工资吗?如果有,这种行为合法吗?
按国家政策规定,退休就应离开,拿退休工资。出现占个位子继续上班,拿双份工资。这种人应该是该单位不可缺少的技术人员,或担当重要工作,暂时未能找到人顶替的岗位。既然是你单位极少人员,又要别人工作,那当然要付工资了。这是合理的。也说明别人的确有一门绝技,眼红不了。你若有此本事,也有可能享受这待遇。
有人会退休了还占着岗位继续上班拿工资吗?如果有,这种行为合法吗?
我不知道你说的是行政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如果是行政事业单位,这种情况是不合理的,在行政事业经费中,拿不出相应的经费来为他发另一份工资。如果是企业,那就另当别论了,说明这个人退休还有很高的利用价值,一时半会儿别人可能还取代不了,所以被企业返聘除了拿退休金以外,单位再付给劳务费用,那是合情合理的。
有人会退休了还占着岗位继续上班拿工资吗?如果有,这种行为合法吗?
感谢邀请,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有些人退休了还占个位置继续上班,拿双工资合理吗?这个当然是合理的。这种情况就属于退休返聘,但是退休返聘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有工作单位接收你,那么这完全取决于所在工作单位的实际情况来决定,那么既然工作单位愿意接受退休人群,就说明该退休人员应该是能够为,自己所在的公司创造出一定的经济价值,所以说他才愿意接收退休返聘人员。
当然他所所享受的双份工资。一份是我们合理合法的退休金待遇,这个是完全无可厚非的,另外一份就是退休以后作为工作单位来发放的劳务费用,因为过了法定退休年龄不能够签订劳动合同,也就不能够被称之为是工资性的待遇,只能够被称之为是劳务费,所以说自己所享受到的相关报酬都是完全的合情,合法合理合规是没有任何的问题。
如果你自己作为一个退休人员那么你也可以去应聘,也可以去发挥自己的娱乐,找一下自己的同类工作单位或者说工作岗位,那么这样的话也可以让自己获得一份双份的收入,我们不能说他一个人拿两份工资或者说占着位置不走,实际上这就是他应当发挥的经济价值,作为工作单位来说,他只要愿意接受,那么我们就可以去这样的工作岗位,上班是无可厚非的。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有人会退休了还占着岗位继续上班拿工资吗?如果有,这种行为合法吗?
有些人退休了,还占个位置继续上班拿双工资,合理吗?不好意思,我现在就是属于你所说的这类人,但要声明的不是我要占别人的位置,而是别人无法占这个位置,所以只好我暂时顶下来了。既然占了位置,就要有相应的报酬,这个报酬是合理的劳务所得,所以肯定是合理的。
我是在2015年7月从现在的这个单位,根据化工行业的特殊政策,在57岁时办理提前退休的,退休前我是在公司担任党群工作部部长的职务,一直负责公司的组织人事、干部管理、党的建设,群团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有人说我们这个部门是个冷门,没有什么事情做,很多年轻人也不喜欢到这个部门工作;但是另一个方面进这个部门的人员,前提条件都必须正式党员,自然要求要有很高的政治思想素质,要有比较强的党性原则,要有积极向上价值观和事业心,还要有比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综合写作能力,如果按照这个条件去招聘,来应聘的十个人很难选中一个人,到我们这个部门工作的人员,如果有心要报考公务员,录取率也肯定是比较高的,因为他的要求一点也不比公务员差。
就是这么一个不被外界看好的部门,在国有企业内部却是一个非常核心的部门,综合性很强的部门。现在的国有企业,党委要是发挥领导作用,起着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作用,党群部既是企业的组织部,也是党委办公室,现在企业的很多事情都要经过党委前置研究,才能进入董事会和总经理办公会等后续程序,可见党群工作部的工作量有多大,他工作内容的价值有多高。
所以我当年办理退休时,只是答应公司在没有找到合适的接班人之前,暂时继续工作一段时间,没想到我这一暂时继续工作,就继续了五年,到现在今年我已经62岁了,再继续工作下去,不但与现行的相关政策不合规,我自己也太累了,实在没有继续工作下去的体力和精力,虽然今年公司一直在招聘合适的接班人,最后还是没有公开招聘成功,只有在集团内部选拔调动了一个同事过来,到现在为止已经带了五个月,所以我才有机会在12月底离开公司回家真正退休。
的确正如这位朋友所说,我在返聘这个岗位的五年,不仅既要拿一份养老金,还要拿这个岗位负责人的薪酬待遇,甚至待遇比一般同岗位的年轻人还要高很多,但这个待遇并不是我自己要求的,而是我公司根据岗位工作的重要性,我为公司付出辛勤的劳动以后获得的合理报酬,我和公司都是双赢的。从我来说,我继续在这个岗位上工作,可以培养一批公司所需要的管理人才,为公司各个岗位推荐更多符合公司发展需要的干部,我可以充分发挥自己能力和才干,获得一份丰厚报酬来弥补养老金偏低的不足;从公司来说,公司的工作不能因为找不到合适的人而受影响,公司并没有多支出人力资源成本,反而要少交五险一金,这对推动公司各方面工作的展开,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公司都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综上所述,从我的这个案例中,至少可以得到两个结论。一是退休人员返聘到公司工作,并不是要占着谁的位置,位置有很多,关键是这个位置你能不能来坐;二是退休人员退休后,领取养老金是自己依法缴纳养老保险以后所享受的待遇,退休后返聘到企业工作,是自己社会价值的体现,而这种价值和占位置是没有关联的,是市场方式在职场领域的具体体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