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种地农民老人应不应和工人一样领退休金?
从我国建国初期的退休制度来看,农民和工人的养老模式就不是一个模式。
最初国家的设计是城乡二元体系。城镇居民不能拥有土地,让土地由农民耕种养活更多的人。
工人没有土地等资产,他们老了之后生活如何保障?为此1951年国家出台了劳动保险条例,建立了退职养老制度,1957年国家又建立了退休制度。
相应的退休制度,覆盖范围是国营、公私合营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工人、职员。退休费待遇是由用人单位发放。在当时根本就没有企业破产制度,实际上也是变相退休待遇由国家保障。
关于农民的养老制度,根据《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社示范章程》,明确农业生产合作社应当为老年农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用当时的话说就是“在生产上和生活上给以适当的安排和照顾,保证他们的吃、穿和柴火的供应,保证年幼的受到教育和年老的死后安葬,使他们生养死葬都有依靠。”
当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实际上国家是想当做一个个企业来管理建设的,也会设有相应的管理人员、会计人员等等。其实,这时候的农民养老制度也是考虑到当时的社会实际,工人退休待遇是由企业提供,而农民养老制度是由合作社提供。当然,农民的收入比企业职工要低得多,不过当时80%~90%的居民是农民,大家都很穷。
1978年,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以后,是直接将耕地承包给个人。生产合作社的集体收入大幅减少,慢慢的变成了个人自负盈亏,以家庭为单位通过土地等方式获得养老收入。这也确实解放了生产力,在城镇中实际上也出现了这样的城镇个体工商户。
90年代我国推动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时,却无法像农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样将企业的集体财产平均分给每一个职工,毕竟一台机器一人分几个零件也玩不转,工厂的厂房土地也无法种植庄稼。因此,国家采取的模式是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农民的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等问题。
国家对于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前的连续工龄作为视同缴费年限,可以用来计算养老金。毕竟过去的连续工龄,确实也决定我们的退休金待遇。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后,大家都要按照养老保险缴费的年限和基数来确定养老待遇了。
同时国家放宽了养老保险的参保范围,对于私营企业、外资企业职工必须缴纳社会保险,对于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参加养老保险,国家不强制。农民如果收入水平能够负担得起养老保险费,也可以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到达相应的年龄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另外,参保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主要用于支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国家也会对于职工养老保险进行补贴,确保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持续稳定运营。
所以说,农民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前的养老待遇,鉴于过去的特定养老方式,国家处理的方案跟企业职工不一样。但是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后,只要参加了养老保险,符合条件都可以享受退休待遇。
你觉得种地农民老人应不应和工人一样领退休金?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你觉得种地农民老人,应该不应该和工人领取一样的退休金呢?我认为作为农民来讲,享受养老金待遇的前提,依然是要正常去缴纳一份社保。这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公平合理的。但由于绝大多数在农村地区生活的老人,他可能没有交纳社保的这样的一种想法,同时也不打算为自己去交纳社保。将来的结果就是,无法享受到和城市里面的退休工人,享受相同养老金的待遇。
其实我们能够看到,城市里面的一些退休老人,虽然说他们有的人能够获得一份养老金,并且这个养老金的待遇水平普遍来讲也是比较的偏高。但并不是所有的城市老人都可以获得养老金,其实根据我们国家所统计的,这样的一个退休老人的整体人口数据来看,几乎近半数的退休老人是没有稳定的职工养老金的。那么也足以说明,在城市里面的一些人群,并不一定都会拥有职工养老金,相反有的人可能还会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获得居民养老金的待遇。
我们在农村里的老人是相同的道理,如果说你真的是想要让自己拥有一份职工养老金,那么就必须按照灵活就业的方式去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然后要达到正常的累计积累我们在农村里的老人是相同的道理,如果说你真的是想要让自己拥有一份职工养老金,那么就必须按照灵活就业的方式去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然后要达到正常的累计缴费年限,一般是要求15周年以上,并且达到正常的法定退休年龄之后,才能够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否则的话,就没有办法享受到职工养老金的待遇,当然农村养老金也是能够享受,但只不过它的整体水平相对是比较偏低的。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你觉得种地农民老人应不应和工人一样领退休金?
无视社保法的人才会提这个问题。
你觉得种地农民老人应不应和工人一样领退休金?
交了新农保,现在叫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农民都有养老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