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社保收入3.8万亿,同比减少2.1万亿,养老金还够用吗?

这个消息乍一看很令人吃惊,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根据国税总局公布的数据,2020年国税总局为国家组织社会保险费收入38000亿元,同比减少约21,000亿元。

这个数字,立马让人联想到了好多。今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国家为了保障企业的平稳运营,推出了减免社会保险费的政策。大型企业2~6月份减免50%的企业养老、工伤、失业三项保险负担部分,中小微企业2~12月份全额减免上述三项保险。各个地方,还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予以减免医疗保险费部分。

另外,也有人也想到了延迟退休,原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压力这么大,所以才推动延迟退休的。

实际上,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压力并不大。根据2020年财政预算显示,我国2020年全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为7.7287万亿元,其中预计保险费收入为5.24万亿元,财政补贴收入21,628亿元,全年的保险基金缺口只有4,996亿元,而且还会剩余滚存结余89,000多亿元。

按理说财政预算一般不会差额太大,2.1万亿元减少额度是怎么出来的呢?

实际上这是国税总局统计口径问题。国税总局的表述是从2020年11月起,全部社会保险费开始由税务部门征收。实际上2020年10月以前还有山东等不少省份企业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工作由社保部门承担,因此没有走税务途径,就会有一定的口径差额。

2019年我国社会保险费的征缴收入为57849亿元,减去38,000亿元,结果大约20,000亿元左右,所以说减少21,000亿元也差不多。

实际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收入,虽然由于减免社会保险费的政策造成了收入大幅减少,但实际减少缴费额度也只有5332亿元,并不是21,000亿元。更由于我国财政补贴收入增加了2,200亿元,所以我国社保基金2020年的收支差距并不是很大。

所以,大家安心好了,国家是有能力保障养老保险基金长期稳定发放的。

2020年社保收入3.8万亿,同比减少2.1万亿,养老金还够用吗?

今天最新消息,国税务总局发布数据,全年税务部门代为征收的社保费收入3.8万亿元,因为按照新规,目前所有企业的社保费用都是由各税务局代为征收的,所以目前的数据就是最真实的。但是在2020年,我国三项社会保险收入5.9万亿元,2018年社保收入5.7万亿元;社保基金支出5.45万亿元。

在新规底下,税务系统的个税系统和社保系统已经打通。那么企业无法再使用过去的灰色处理方法,按照劳动者的真实收入去缴纳个税,按照最低社保基数去缴纳社保。这样可以为企业省下一部分钱来。原因就在于,如不照实缴纳个税,可能会遭遇到刑事处罚,而不如实缴纳社保,仅仅最多会被罚款。现在在税务局代收社保费用的情况下,必须照实际来缴纳。

但是由于我国在2020年遭受疫情,国家出台了多项社保缓交和免交的政策,例如从2月份开始实施的阶段性免征中小微企业社保费政策延长到年底,大型企业等其他参保单位社保费减半征收政策延长到6月底,困难企业缓缴社保费政策延长到年底,同时明确2020年个人缴费基数下限可继续执行2019年个人缴费基数下限标准、允许灵活就业人员今年自愿暂缓缴费。

在这种情况下,2020年度的实际的社保征收收入就有了大幅的降低。我们可以计算一下,大约国家迟交缓交的期限大约在4~5个月。如果一切有可能年度的社保收入会达到6万亿左右。那么2020年的社保收入。大幅减少,但是支出还在继续增加,因为我们今年出台了整体养老金上浮5%的政策。未来养老金还不够用于未来呢?

其实这个问题大家也不用太过担心,我国在2020年度实现了养老金的省级统筹,下一步要实现全国的养老金统筹。也就是说某一省或某一市的养老金假如不够的话,会有全国养老保障基金进行统一调拨,保证养老金的发放。那么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障基金情况是如何呢?

自2019年年底累计养老基金结余有5万亿元。2020年度基金结余仍有4万多亿。此外还有2万多亿元的全国社会保障战略储备基金,我国整体的养老保障基金的偿付能力还是非常强的。

同时全国社保养老基金还有着外部的资金流入。在2020年度,中央财政已对各地养老保险基金下达财政补助资金5800多亿元,同时还划拨了中央企业的股权两次,未来这些央企的分红收入和资本运作收入都将划入养老保障基金。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退休职工不需要担心养老金未来会不会出现缺口,即使出现地方性的缺口,也会通过全国养老金统筹制度进行调拨的。那么对于现在的上班劳动者来说,也不用担心未来退休后能不能如期发放养老金,因为国家会持续拨付国有企业的股权和分红,进入养老保险基金,保证养老金的足额发放。

“老有所养“不会成为一句空话,养老金会成为未来所有民众最基本的养老保障来源。

2020年社保收入3.8万亿,同比减少2.1万亿,养老金还够用吗?

感谢邀请,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您好,2020年社保收入3.80万亿,同比减少了2.1万亿养老金还够用吗?首先我们来为什么了解一下这个2020年养老金的收入大幅度减少。因为我们2020年发生了疫情,所以说对于一些中小企业单位,从2020年的2月份一直到12月份做出了企业单位缴费部分完全减免,那么对于一些大型企业也做出了将近半年左右的减半征收这样的一个政策,所以说大幅度降低了我们社保的征收。

还有另外一个方面的原因,就是很多地区允许灵活就业人员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过程中缓交,所以说2020年社保的征收降低是势在必行的,但是它并不会影响到我们养老金的正常领取,更不会影响到养老金的发放,因为毕竟目前养老金的结余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虽然说减少征收了一部分的费用,但毕竟每一年还在不断的划转国有企业单位的经营利润,其中2020年又划转了将近1.5万亿左右。

那么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也能够极大充实,我们社保基金达到一个收支平衡的状态,未来很有可能还要执行延迟退休,那么延迟退休的执行也是能够有力缓解社保基金收支不平衡的一种体现。所以说养老金长期稳定平稳的发放是没有任何的问题,那么既然国家敢于减免,就说明完全是有能力有基础,来正常发放我们养老金的待遇,所以对于任何一个退休老人来说,其实是没有必要去担心这个问题的。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2020年社保收入3.8万亿,同比减少2.1万亿,养老金还够用吗?

连延迟退休这样的办法都能想出来,养老金应该不太够用。

我这人不喜欢看数据,觉得不太真实。

我喜欢观察我身边的现象,至少来说,这是现实存在的。

这几年,我们小区跳广场舞的老人明显比以前多了,公园遛弯的遛狗的也多了起来,看来老人的数量正在不断增长。

我的分析是:

1、老人多了,养老金就发的多了。

养老金,都是年轻人交钱给老年人发钱这样的过程。

老人越多,承担的养老金自然水涨船高,何况每年都有一定百分比的养老金递增。

等到70后的男人们都退了休,我估计我国的老人将突破3-5亿,这是非常庞大的数量,养老金更是天文数字。

2、年轻人的担忧。

随着延迟退休的出台,好多80后90后对今后的退休非常迷茫。辛辛苦苦交了钱,不知道何时能拿到,何时能回本。

而00后们,更是娇子一代,交不交都不一定。这样的后果直接导致了养老金的缩水。据你所说的2020年社保收入3.8万亿,同比减少2.1万亿,就是一种先兆。

原因很简单,连我这种没有牢骚的女人,都决定缴满15年就停止,宁可自己存点钱以防不测,更别说哦身边抱有同样想法的人还有很多。

因此,我个人认为,养老金池子里的水,只会越来越干涸,没有大量活水进来,迟早不够用。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2020年社保收入3.8万亿,同比减少2.1万亿,养老金还够用吗?

毛泽东他老人家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们应当相信群众,我们应当相信党."

在我们国家,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养老金的问题,根本不是问题。

建国之初帝国主义的封锁,六十年代的天灾人祸,文化大革命的动荡混乱,我们国家都挺过来了。

今天,国家的强大今非昔比,党和国家的为民政策越来越好。政策的连续性根本无可置疑。

大家尽可以放心。养老金关系亿万民生的福祉,绝不可能出问题。

国家的各种具体方法就不说了。只要国家政策稍加调整,解决社保基金的收入根本不是问题。前不久大量国有资产划归社保,就是措施之一。

整个国家都治理的越来越好,养老金还用担心吗?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前进,养老金的增长也会随同经济的发展同步提高。使人民群众享受社会经济发展的红利。

2020年社保收入3.8万亿,同比减少2.1万亿,养老金还够用吗?

养老金属于老百姓的保命钱,收支平衡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因此社会对于养老金支付会不会穿孔十分关心,目前一些东北地区已经出现收不抵支,也就是依靠自己的保费收入无法完成养老金支付,但是山东、上海、广东、深圳、浙江、江苏等地养老金是有很多结余的。

为了平衡全国各地的养老金支付,社保机关有意实施全国养老金统筹,截至19年年底,养老金大约结余6万亿元。

2020年,全国税务部门组织社保费收入3.8万亿元。,同比减少2.1万亿元,这只不过是养老金收取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2020年,税务部门认真落实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自2020年11月份起,社保费已全部由税务部门征收,之所以收取保费减少,在于疫情冲击带来的降低缴费比例。

4月份的时候,人社部认为全国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还有5万多亿,有比较坚实的物质基础,20年以来,全国各地和中央企业加大国资划拨国有企业股份充实社部基金的力度,也可以带来上万亿元的资金补充,进一步夯实养老金支付能力。

另外各地财政也会加大对养老金支付的保障力度,20年中央财政就提供了近6000亿元自己支持,别担忧养老金支付问题,最后还有2万亿元左右的全国战略社会保障基金。

养老金支付能力现在看,依然是很有保障的,预期今年还能上调养老金的支付水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