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怎么看“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
“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间还落了一句叫做“中人过渡性办法”。2014年国家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出现的一种做法。这种做法,是为了保障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平稳过渡采取的有效措施。
什么是老人老办法?过去的时候,机关事业单位实施的是退休制度。职工本人不需要缴纳任何保险费,根据职工的连续工龄(凭借职工档案认定),确定发放退休前基本工资的一定比例,再加上退休级别所确定的退休生活补贴数额,再加上一系列其他待遇。一般来说,老人能够领取到退休前本人同级别工资待遇的80%~90%。
2014年9月以前参加工作,并在2014年9月以前退休的老人都是使用的这种办法。
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带来的一大变化是老人的退休费转变为养老金,养老金的增长方式转变。
过去的时候退休老人的退休费是由国家统一进行按照级别确定的定额调整,各地也可以通过调整退休生活补贴数而来进行微调。
实施养老金制度以后,养老金开始统一由国家发布养老金调整的通知,按照国家规定的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三种方式进行。挂钩调整不再是以过去本人职务级别来进行调整,而是以缴费年限长短和养老金水平的一定比例来增加。上海、山东等一些地区仍然存在着按本人职务级别一定比例增加的情况,但是并不是全部按照职务级别来了,这也是养老金制度并轨的一种方式。
什么是中人过渡性办法?中人指的是2014年9月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以前参加工作,但是在2014年10月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以后退休的人员。这部分中人甚至牵扯到两部分过渡。
第1部分过渡,指的是新老办法退休待遇计算方式的过渡。为了保持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新办法以后,退休待遇计算方式的平稳过渡,国家设置2014年10月至2024年9月为10年过渡期,过渡期内以老办法退休待遇为保底。老办法退休待遇高,按照老办法发放退休待遇;新办法退休待遇高,发放新办法比老办法高出的一定比例,逐渐过渡到100%。如下图:
第2部分过渡指的是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前的视同缴费年限养老金待遇的。由于当时没有建立个人账户养老金制度以及职业年金制度,为了弥补有关的退休待遇,国家设置了过渡性养老金。只要存在视同缴费年限,都会额外计算相应年限的过渡性养老金。相应的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可能会持续四五十年。
什么是新人新办法?新人主要指的是2014年10月以后参加工作并在2014年10月以后退休的人员,其退休待遇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职业年金三部分。由于是在2014年10月以后参加工作,相应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职业年金,从参加工作就开始积累。所以,实际上退休养老金待遇和职业年金待遇之和也跟过渡性养老金差不多。
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后,一方面可以与企业退休职工养老待遇实现并轨衔接;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社会化养老的方式统筹有关养老待遇,通过保险精算方式实现养老平衡,与在职职工待遇的脱轨,这是更科学的方式。
大家怎么看“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
大家怎么看“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下面谈谈我的认知与看法,谨供参考。
回顾养老并轨改革和退休中人养老金重新核定的历史沿革,本题目如此提法与概括,纯粹是按照自已的偏颇理解,自个儿一厢情愿所杜撰出来的一个所谓问题,并不符合客观实际呀!
大家怎么看“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我认为,如此命题并提出问题,明确指向新、老两种制度条件下的待遇计发问题,比较直观,也容易理解。但是,与之相关联的中人待遇计发该怎么办呢?
很显然,本题目的提法是有明显缺陷与漏洞的:这就是,忽略并排除了中人过渡办法的应有地位与客观存在。而中人过渡办法,才是新、老制度顺畅转换与合理衔接的重要扭带与关健环节,这是毋庸置疑的。
应该清楚,中人过渡办法以及退休中人十年过渡期的政策规定,也就是新、老计发办法同时算帐相比较,按照保低限高规矩计算与核定退休中人的“全额养老金”所得,这才是目前实施养老并轨改革,退休中人养老金重新核定的焦点与痛点问题之所在。
总而言之,本题目提出大家怎么看“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绝不是一个小问题或如题目所表述的那么简单。因为实施养老并轨改革,以改革启动的时间节点作为政策临界点,应该而且必然把在职参保和退休人员,明确区分并界定为政策性老人、政策性中人和政策性新人三大类别。这种认知、界定、命名,并赋于相应的政策与制度内涵,这是合乎逻辑与科学规律的,是当年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时,所应运而生、长期使用并移植至今的,这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感谢阅读、关注并点赞!欢迎广大读者和网友朋友们批评指正。
大家怎么看“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
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实际上是没有具体的办法。越来越乱。和尚多了经念乱了。越来越不正轨了!
大家怎么看“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
这几乎是新旧政策交替时期的普遍采用的权宜之策。
既有利于老的平稳过渡,又有利于新的得以顺利实施。
比如上世纪恢复高考制度后,对于原先工农兵学员己取得的文凭仍予以承认,对正在就读的工农兵学员仍保证其正常毕业。
这样就保证了新老招生制度正常交替,保证社会的稳定。
再比如正在实施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原先的不用缴费的国家公职人员,企业员工可享受原有工龄的视同缴费政策,但养老保险制度正式颁布实施后,上至国家主席,下至平民百姓,均应参加缴费后方能按相关政策领取养老金。
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坚持一种契约精神,对原先的合同,约定,法规予以尊重。
另是考虑任何一项政策都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任何政策,法规都得与世俱进,适时修正。
于是采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就有效地让新旧能顺利的过渡,交替,尽最大努力避免了新旧转换所带来的阵痛。
是科学合理的,实践证明也是可行的。
大家怎么看“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
“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东墻有洞补东,西墻有洞补西墙,周身是疤,不如拆除不公平,不合理的违章附属建筑,还社会基本养老金本来面目。
大家怎么看“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
老人老办法,新人最吃香。
新人吃大肉,老人喝点汤。
2006年退休的老人,退休时千余元,涨了多年后,现在3000~4000元。而新退休的所谓叫新人吧,退休金为5000~7000元。不知道这办法怎么订的,早退十余年,每月少拿2000~3000元。这十余年含金量特高,老人以前的奋斗都不算数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