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把国企退休人员转向社区领工资?

从去年开始,国家就在推动一件大事,那就是将国有企业的退休人员移交社区进行管理。国务院甚至专门印发了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指导意见。

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是怎么回事呢?

过去的时候,我们国家实行的是国家保险制度,这实际上是参保的苏联模式。国家通过法律保障公民的养老基本权利,个人不需要缴费,社会保障基金由国家无偿提供,退休待遇水平取决于个人在职时的工资。比如说按照1957年《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退休费的待遇一般是60%~80%的本人工资标准。退休费如果参加了劳动保险,就有劳动保险基金支付,没有参加就有原企业行政方面或者民政部门列支预算支出。也就是说养老待遇都是有企业发放的,因此有关退休人员的管理制度也是由企业进行管理。

当时的企业虽然有公私合营,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都已经逐渐变成了国有企业。所以,最终国有企业就承担了一块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职能,主要包括一些党务管理、退休待遇发放、退休资格认证等等。退休职工属于单位的老职工,一般也是企业尊重的对象,逢年过节都有看望甚至福利发放,时不时的还把老工人招回去给年轻工人上上课,宣讲一下。

为什么要推动国有企业退休职工移交社区管理?

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基本情况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私营、外资企业的发展注定他们不可能承担永久的养老责任,因此国家在1991年推动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所有企业退休老人都开始领取养老金。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养老金的发放已经全部改由社保部门发放,与企业无关。近年来,退休老人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已经有集中认证,逐渐改为零散认证、对比认证和手机APP认证等简易认证模式。

在市场经济日益壮大的今天,国有企业管理退休职工已经逐渐成了一个包袱,毕竟配上人员、搭上资金管理退休人员既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也不是一个企业的责任。而且退休的企业职工有可能分布在天南海北,去管理他们也不现实。因此,推动国有企业退休职工移交社区管理也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移交社区,具体应当怎么办呢?

国有企业退休职工有关移交主要是在信息和管理上的移交,主要依托退休职工所在的社区和街道进行属地化管理。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协助社保部门做好养老金发放的有关工作,为退休人员提供社保政策咨询和查询服务,做好退休人员的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帮助家庭,做好去世退休人员家属的丧葬、抚恤金等待遇申领。集中管理好退休人员人事档案,对退休人员进行党员关系管理,组织退休人员中的党员开展党组织活动。建立退休人员的健康档案,进行有计划的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控制保健等工作,积极推动社区养老服务,帮助退休人员发挥余热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等。至于退休人员惦记的那些企业福利待遇,或许企业能够在移交时有效地解决。

其实,近年来已经有不少社区开展了这样的服务,比如说很多社区每年开展的健康体检,实施居家养老服务等等。

相信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以后,各种生活需求、和办理业务服务可以在就近实现,生活会更加方便。

怎么把国企退休人员转向社区领工资?

不管你是国企还是集体企业以及民营(包括个人)企业,一旦办理退休手续后,退休人员统一纳入社会化管理,与企业脱钓。社区管理只是每年对退休人员做“认证"或者是过年过节发放慰问品。社区管理并没有有权发放退休人员养老金。其退休养老金是退休人员在办理退休手续时,由社保公司按有关规定即:男职工退休年龄60周岁,工女50周岁,女干55周岁,同时参加社保最低缴费15年。因此退休养老金是社保公司发放,而不是社区发放,也就是说发放退休养老金和每年提高养老金与社区沒有任何关系。注:办理退休手续时,本人要提供个人身份证,银行卡号,输入电脑网络,每个月直接把退休养老金打到银行卡里面。

怎么把国企退休人员转向社区领工资?

感谢邀请,跟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怎么样把国有企业单位退休人员,转向社区领工资呢?首先我们需要搞清楚一点的是,作为任何退休人员,无论你是从企业单位退休的人员也好,还是从机关事业单位退下来的人员也好,还是自己按照灵活就业方式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退休下来的人群也好,还是包括那些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员,退休下来的人群也好。那么实际上这些人员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养老金的,待遇实际上都是由社保基金来给予支付的。

是不存在原工作单位来发放退休金的问题,所以你在办理完成退休的那一天起,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你跟自己所在的工作单位就自动解除了劳动合同关系,跟工作单位是没有任何的关系了,无论是机关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单位,那么工作单位将不会承担任何一分钱的用工成本的。因为我们的退休金的待遇是通过社保基金来给予发放的。

那么既然通过社保基金给予发放,是不存在社区发放的问题,因为社区是一个非常小的基层组织,那么他无力去承担如此多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和合算的问题根本就没有办法实现,当然现在有人提出就是由社区来代管这些退休人员,这是可以做到的,但是他的贷款的范围是非常有限的,只是帮助自己社区内的一些退休老人,比如说出具个什么样的通知,那么我们作为退休老人来说,需要履行这样的通知,比如说每一年养老金的生存资格认证,那么这是社区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发放养老金的待遇,还是由社保部门由社保基金来给予支付,由银行代发,这个方式是不会改变的。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怎么把国企退休人员转向社区领工资?

国企退休人员转向社区领工资,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推行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这个根据的是2019年中办下发的《关于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文件要求在2020年年底前,将尚未实行社会化管理的国有企业已退休人员移交街道和社区实行社会化管理,主要是将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人事档案管理、党员组织关系、社区管理服务等工作进行移交。

国家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长期以来,我国的国有企业承担了离退休人员养老及社会福利事业等各项费用,企业的经济压力是比较大的。随着市场竞争的越发激烈,为国有企业减负让它们轻装上阵,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竞争新形势,专注生产进而提高效率和效益。

同时,将退休的人员的待遇和企业发展挂钩也并不公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难免经历起起落落,如果因为企业效益低下破产就影响到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或其他待遇的发放是不合理的。

因此,实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便成为改革的必然选择。

那社会化管理要怎么做呢?

首先,要将退休人员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至退休人员户籍地或常住地街道,养老保障待遇按时足额发放。

其次,将退休人员的党员组织关系转入相应街道和社区党组织,由社区组织党员开展相应活动。还要将退休人员的人事档案移交属地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最后,社区要根据实际情况,为退休人员提供活动学习场所和各类管理服务资源。

最终的目标是要实现退休人员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存在哪些问题!

因为我国目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较为滞后,企业退休人员纳入社区管理后所能享受到的服务项目较少,所以企业的退休人员对社会化管理工作并不能理解,存在着较多的顾虑。

首先不少人把一辈子都奉献给了企业,和企业的情感难以割舍,认为自己辛劳了一辈子,退休后却要和企业彻底脱离关系,情感上不认同。

其次担心社区的管理不够完善。企业管理人员对于退休人员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沟通起来也更加方便,而社区工作人员对退休职工的个人情况和需求不了解,同时工作人员的数量也不足,在管理和服务的质量上肯定是不如企业高的。

最后,退休人员最为看重的是与企业的经济利益关系。很多退休人员都担心移交至社区管理后,原有的一些福利会没有,比如逢年过节一些慰问品等,而这也是非常有可能的事情。

所以说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虽然势在必行,但是依然任重道远!

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用简单的回答让您了解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

欢迎关注我,如果有不同意见,请下方评论留言探讨!

怎么把国企退休人员转向社区领工资?

目前只是国企退休人员的档案移交,并没有执行社区发工资。

现在已经把垮了的国企退休人员的档案从社保移交给社区,单位还没有垮的国企退休人员的档案也移交到了社区管理,还有一部份央企退休人员的档案正在办理档案移交社区的过程中,最终所有国企退休人员的档案全部移交社区统一管理。因已退休人员居住在街道小区,社区对所有居住人员都了如指掌,便于管理审核和方便退休人员办理有关事宜。

国企把退休人员的档案移出,也减轻国企的管理负担而轻装上阵。

至于国企退休人员转向到社区领工资,也没执行也不现实。因社保机构就是专门管理养老金的,收入支出结余及审核的专业机构,也是最健全完善的最安全的管理机构。而社区不具备这些条件来发退休工资。

怎么把国企退休人员转向社区领工资?

根据我们国情现阶段养老退休人员统一归社区管理 弊大于利 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原因有三 : 1、就退休人员工资待遇差别太大,由于行业不同导致退休后的工资相差悬殊,不是能力与贡献问题造成的而是由社会分工待遇造成的矛盾,所以通通划在一起这个矛盾可能更加凸显,不利于和谐稳定,2、现在网络这么发达 退休养老认证很容易网上就可以完成没必要划到社区认证。 3、有的单位对本单位退休职工逢年过节有些关怀慰问补助 如果划到社会 这部分单位或部门是不是取消了这部分的利益呢?我个人觉得退休人员工资发放和认证全部划到社会的时机还不成熟 。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