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买的保险以后会贬值吗?

保险作为人们财富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有保险的理财规划。但是大家较为担心的,肯定是买保险以后会不会贬值的问题。尤其是保险的持续时间往往较久,一下子能达到二三十年,有的甚至五六十年。现在投入的1万元,未来能值现在的1万元吗

商业保险非常复杂,分红类、养老类保险作为长期投资工具确实有一定的贬值可能。

一般来说,大家买保险以前必须要搞清楚投资和买保险的区别。投资实际上是将我们的钱委托给专门的机构或者个人进行管理,本金和收益最终属于我们自己。保险实际上是我们将全部的钱都缴给保险公司,钱属于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约定支付相应的待遇。

为了确保保险合同能够履行,保险公司会通过相应的资本运作,确保实现合同约定的待遇。我们在签订合同的时候,一般就可以通过利率演示知道未来可以领多少养老金或者大体的分红钱数。这些钱数不会增加,也没有所谓的保值约定。

实际上,我们领取的所有保险待遇,都源自于我们个人缴纳的保费以及衍生的投资收益。保险公司能够确保的收益率一般不超过3%,目前4.025%是上限了。

不过,相应的收益是以保单的现金价值为演算,而我们购买保险花费的保费,实际上要扣除相应的佣金和营销成本,以及保险公司的管理费用。

并不是投入多少钱,都会按照相应得多少钱计算收益,保险公司不是理财公司,他们要承担风险的,比如说长寿风险。

现在消费者价格指数一般在2%~3%之间浮动,但是社会平均工资增长和GDP增长一般能达到7%~8%以上。所以,现在购买的保险肯定会存在一定的贬值风险。

存在贬值风险,并不代表没有购买价值。因为保险的强制储蓄作用,以及未来稳定的待遇,能够为我们规划长期的财富管理计划。比如说有的人收入浮动很大,将收入超过一定水平的多余钱用于长期理财规划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合法的钱购买的养老保险、分红保险等待遇是无法被强制执行的。李嘉诚为自己的孙子孙女每人购买1亿港币的长期分红保险,基本上可以保障自己的孙子孙女一辈子衣食无忧。

社会保险这一种例外。

社会保险是按照《社会保险法》规定,由国家组织建立的一种社会福利待遇,像美国等一些国家直接实施社保税,而不是社会保险费了。社会保险的待遇都是有政策进行调解,并不是按照我们个人投入的钱的多少来享受待遇。

像我们国家的养老保险,影响养老待遇的主要因素是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还有退休年龄等等因素。养老金待遇直接跟社会平均工资相挂钩,每年还会根据社会平均工资增长和物价增长情况适时调整。所以,养老保险金实际上是一般不会贬值的。

所以说,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基础,一定优先参加。超出社会基础保障以外的待遇,可以通过商业保险来进行完善和规划的,但是商业保险是很难避免c货币贬值带来的压力的。

现在买的保险以后会贬值吗?

一切都在贬值,10多年前买的重疾保单,大多数都是10-20万的保额,甚至几万的保额,现在看来,简直没法看。

如果现在买20-30买的保额,再过10年,跟今天看之前的保单一样的感觉,这就是通货膨胀造成的结果。

不仅是保险,把钱存在银行,购买国债都可能是同样的结果,除非您投资的收益高于CPI指数,否则都没办法。

因此,买保险也不是一次就能搞定一辈子的事,需要动态调整。而且不同年龄阶段,抵抗风险的能力也是不同的。

也许您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需要的不是保险的保障功能,而是保险的理财或财务传承功能,那么这时,买的险种就发生了变化。

比如,您现在还比较年轻,积蓄不多,担心自己生大病没钱治疗,或无法工作,断了收入损失,因此,您需要一份医疗险和一份重疾。

也许当您40多岁的时候,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即使不工作,也有一定的收入,这时,重疾险的作用相应的变弱了。重疾险赔多赔少,其实对您生活影响不大。

你可能对就医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嫌弃多人病房,住院想要单人病房,那么之前买的医疗险相应的要变成更高端的医疗险。

总之,单方面的去考虑通货膨胀而买过高的保额,会增加保费支付压力,也会觉得买保险好像也管不了未来的事。

特别是重疾险,买多少保额,有规律可寻,一般按照3-5年的收入,再结合实际去调整。

假设:30岁女性,年收入8万元。

如果按照3-5年去设计,那么就是24-40万之间,但综合考虑工作性质(有的工作,生病收入就没有了,有的是减少,有的基本没啥变化)和家庭收支等因素。

设置为30-50万还是比较合理的,如果买100万保额,就有些过了。

现在买的保险以后会贬值吗?

90年底,买到的理财险,利率是8%,你觉得他贬值了吗?

肯定没有,那个时候,保险公司拼命推,但是买的人寥寥!

因为那个时候,银行的年利息10%!买保险,不是明显亏吗?

现在,当时买保险的年化还是8%!银行的是多少1.75%!

所以,会不会贬值?

不一定!

理财险

资金运用周期在十年以内的,不建议购买保险!有其他更好的方式,比如:股票、基金、银行五年定存之类的!

确定是长周期之后

一、首先,你要买到一个目前市场上比较好的产品!

13年以前,很多人买的理财险,今天去看,基本本金都亏损了几万!这种人大把!

所以,首先,你得避过这个坑!

如果买的是2000年到13年的产品,那么就是神仙也是难就!

那个时候,整个保险市场都在消化90年代的亏损!

出的理财险大多是坑!

二、目前市场上较有竞争力的理财险收益

IRR内部收益率,你可以把他理解成复利

一种是确定,年化利率最高是4.025%,法定评估最高!部分养老险里面会看到!

其他一般在3%-3.5%,这些都不错!

注意,这是确定的增值!写进合同!

虽然不及8%!但是,看着中国目前下降的经济增速,10年或者20年后,说不定是一笔好资产!情况可以参照日本!

另一种是保底加不确定

一般是万能险的形态,保底最高的是给3%,

目前市场上各家保险公司给的万能收益一般在5%左右!

这种产品就很不错!

能够买到上面说的这些产品,未来的收益是可期的!

至于贬值?

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其经济增速都是慢慢下降的!

目前中国经济增速快破6%,整个大环境,对于刺激并不敏感

并且,地方债过高,政府大举放水刺激经济可能性不大!

买部分这种理财险是一种不错的资产配置!

也是一种家庭资产的保底配置!

以后,国家发展真的不太好,那么这就是一笔良好的资产!

以后国家如果真能又回巅峰,

也不怕,

你买的时候,挑选那种现价较高的保险产品!

一旦国家发展再次告诉增长,

那就退保取现!

重新投入新的高增长的资产中去!

当然,这种可能性,很小!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现在买的保险以后会贬值吗?

1.保险,保的是风险,贬值指的什么贬值呢?指你投投入的钱吗?

2.比如你口袋里有100块钱,放着没动,通货膨胀率3%,那么一年后,这100块相当于现在的97块钱,虽然100还那张毛爷爷,可已经不能当100花了,表面价值没变,实际价值少了,我们常说货币贬值了。

3.如果100块放银行,一年利率2%,通货膨胀率3%,一年后这100块相当于现在的99块,还是贬值了一点,但好多了。

4.如果存成一年期保本理财,利率4%,通胀率3%,那么一年后这100相当于现在的101块。这么一算可以知道,如果想不贬值,要把钱放在收益率大于通货膨胀率的地方。

5.这里再说保险,保险产品分很多种,解释的文章很多,我就不多说了。拿意外险来说,交一年保一年,没出险,那保费不是贬值了,是消费掉了。如果不幸出险了,那么会得到远大于保费的赔付,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都有可能。

6.说到这里应该可以清楚了,银行的利率在一定时期是可以预见的,也是缓慢变化的,通货膨胀率一般也是可以预估的,且会尽可能控制在一个范围,所以大概可以知道投出去的钱是贬值还是增值了。而风险是没办法预知的,是极为不确定的,所以不能以贬值增值来判断。

现在买的保险以后会贬值吗?

从理论上讲,任何金融产品都会存在贬值的风险,无论是保险也好,或者是其他的理财方式也好,都逃避不了这个问题。

只不过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理财方式将贬值的风险降到最低而已。

从保险的角度来说,又分为理财险和健康大病险。

大病保险

大病保险必然存在贬值的可能性。如果我们十年前购买了10万元保额的重疾险,当初觉得10万元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保险金额了,未来发生重疾的时候,保险公司赔付10万元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

因为当初的医疗费用不高,居民的整体收入也不高,这些钱是一笔巨款。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的10万元赔付,也许只够在医院的一个入门级费用,后面的治疗费、康复费、收入损失费用等等是这10万元完全不能满足的。

所以重疾险存在贬值的风险,而且是必然的。重疾险保额设计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也就是要随着收入的变化,市场的变化而变化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每年都要做保单年检,查漏补缺。

理财保险

理财险在抵御通货膨胀这方面确实有比较强的先天优势。

理财险每年都会有一定的收益,这些收益包括固定收益和浮动收益。

固定收益是写在合同里面的,就是你的钱在生钱,这有一方面的功能就是抵御通货膨胀。

浮动收益是通过固定收益的部分做再投资,获得更高的回报,让你的固定收益在这个基础之上有更多的收益,这也是低于通货膨胀的一种方式。

还有一个就是理财保险的预定利率。

例如在90年代末的时候,很多公司的理财险预定利率设置在9%左右,当初很多人觉得不合适,因为当初的银行定期存款的利率可以达到10%。但是现在已经银行的结算利率只有2.75%,这还是三年期、五年期的。

保险都是刚性兑付的,当初签了合同,现在也必须按照预定利率9%来兑现,但是当初那些拿着10%年化利率的存款,现在只能是按照2.75%的利率来兑现了。

那么您觉得那个更合适呢?

您觉得理财保险到底有没有保值功能呢?

纵观全球经济,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未来可能出现零利率甚至是负利率的时代,那个时候所有的存款可能不会有收益还要有额外的支出。而保险公司还是会按照预定的结算方式来结算,那么你觉得保险到底可不可行呢?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如果从短期的角度来说,保险的保值功能可能没有那么明显,但是从长期的角度来说,保险确实有非常强的保值功能。

不用和我说当初我要是做其他的投资,现在不是 收益也挺好的么?但是你要知道,大部分的人当初没有购买保险,但是也没有做其他的投资呀。导致现在的结果就是啥也没有,啥也不是!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现在买的保险以后会贬值吗?

  不好说,因为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或通货膨胀是不确定的,未来谁都不可预测。但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随着经济越来越发达,GDP增长速度会放缓,CPI或真实的通货膨胀也会随着下降,比如如今的瑞士CPI都已经为负。

  这就好如90年代,一年存款基准利率都高达10%,保险中的年金保险提供8%及以上的收益率是非常正常的事,而30年来平均真实的通货膨胀只有4.6%左右,远远跑赢真实的通货膨胀,更别说是CPI了。

  如今的年金类理财保险收益率一般在3%到4%(分红类较高,但风险也较大),而如今的CPI徘徊在2%到2.5%(2018年12月为1.9%)。即如果相较于CPI(一般消费品和服务,不包括房价和金融资产等的增长),那么可以说不会贬值,毕竟收益率在CPI增速之上。

  而如果要考虑真实的通货膨胀(包括房价和金融资产等的增长),那么目前状况下跑不赢(相较于近30年4.6%的平均值),但也不会差到哪去。但是我们要考虑到未来经济增长的放缓,真实通货膨胀也会随之放缓,而年金类保险收益率它是保持不变的,跑赢真实的通货膨胀也不成问题,即不会贬值。

  不过,不管怎么说,买保险不能单纯的认为是投资理财,因为保险还存在人身保障部分。如果要资产保值增值,而不需人身保障部分,即单纯的把买保险当成投资理财,那么更建议投资中低风险理财产品,而非买理财保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