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补差金额为负数是怎么回事?

养老金调整了,养老金补差了,结果有的人补的差额是负数,反而要倒找养老金。这是什么情况呢?

首先,肯定不是养老金正常增长的情况。按照2020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所有人员的养老金调整都是通过定额增长、挂钩增长和倾斜增长三种方式来进行,全部都是正增长。

第二,肯定也不是今年新退休人员调整养老金。因为,新退休人员暂时发放的临时性养老金是跟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相挂钩的,每年还会记账一次利息。社会平均工资都是正增长,记账利率也是正利率,所以新退休人员养老金也是增长的。

这种情况下,很有可能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待遇理顺造成的。2014年10月,国家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于机关事业单位中人由于各项制度需要不断完善,现在才有些地方中人的待遇才得到有效理顺。

按照最初的设计,各个地方可以对没有理顺前的“中人”发放临时养老金待遇,可以按照有关临时待遇调整养老金,等待退休待遇理顺以后,养老金实施多退少补。

确实有一些地方较为保守,仅仅按照退休待遇老办法发放临时养老金,这种情况属于保底措施,不会出现养老金过高的情况。但是,也有的地方发放的临时性养老金包含了新老办法比较,尤其是职业年金、住房补贴等待遇不属于基本养老金部分,结果在理顺的时候出现了临时养老金发放较高的情况。

不管怎样,正确的才是真实的。

一般来说补发的养老金如果是负数,应当是倒找钱。一般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进行,首先是个人向社保基金付钱,第二是社保基金直接从个人每月养老金中扣除。第三如果金额较高会逐月从养老金中扣除一部分,直到偿清为止。

养老金补差金额为负数是怎么回事?

这主要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正式养老金兑现中出现的问题。

2014年机关事业单位推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由于“中人"养老金计算中在视同缴费指数丶过渡性养老金丶10年过渡新老计算调节比例设置等方面的复杂性,致使各地退休“中人"的正式养老金方案一直难以出台,也使得养老保险制度推行以来陆续退休的“中人"一直按照2014年9月份以前的工资标准在计算预发养老金,也叫临时生活费。为此,引起了各地“中人"的强烈不满。为了让退休“中人"早日领取到正式养老金,自2019年底开始,陆续有些地方对退休“中人"的正式养老金进行了理顺兑现。由于部分地区在过渡性养老金的缴费指数丶新丶老办法计算丶工资增长率,特别是10年过渡期调节比例设置上不太合理,使得最终计算出来的养老金超出了实际比例。包括四川省2019年12月兑现的“中人"养老金待遇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所以在迅速叫停。

随着时间的推移,2020年以来辽宁丶陕西等地陆续理顺兑现了“中人"养老金待遇,特别是四川省对对“中人"养老金方案反复听证丶修订丶完善后,有些巳成兑现“中人"养老金待遇的地方发现他们以前发放的养老金待遇超过了实际水平,于是在补差中必须如数扣回,于是便出现了补差金额为负数的情况。

其实严格地讲,这也不能算是负数,毕竟你以前巳经领取了补发的养老金,只不过你所领的数额超过了标准而已,多退少补,所以必须把超出部门扣回来,事实上你该领的养老金巳经领到手了,根本不必去纠结。

养老金补差金额为负数是怎么回事?

养老金补差金额为负数怎么回事?

事业单位“中人”在过渡期内人员,养老金计算是以老办法和新办法都计算,当计算的结果新办法计算额高于老办法计算额时,以老办法额为基数,很多地区一般先把老办法计算额先发给你。然后以新办法额减去老办法额之差额部分乘以增发比例为增发额,俗称补差部分,第二次再发给你。增发比例以退休时间2015年为10%(0.1),2016年20%(0.2)……逐年每迟退一年比例增加10%直至2024年为100%(1),2024年退休的人,用100%比例增发,就是相当于用新办法公式计算额发放。因为:老办法额+(新办法额-老办法额)*100%=新办法额。

你提问的增发额(补差额)为负数,就是用新办法计算养老金金额小于老办法计算养老金金额,因为(新办法额-老办法额)*增发比例=增发额,也就是补差的金额,小的数值减大的数值就是负数了,也就是没有增发额,即没有补差。换句话说,你的养老金用新办新计算小于老办法计算额,所以就高不就低,按老办法计算金额发放你的养老金,老办法计算金额巳发给你了,别人有补差你是没有补差的。

你可能要问:别人有补差我为什么没有补差?别人为什么新办法计算高于老办法计算金额?我为什么新办法计算低于老办法计算金额?这里我只能分析情况举例回答你。

1.因新办法是公式计算,养老金计算高低与工龄关系很大,一般事业女中人,女工人少男干部10年工龄,女干部少男干部5年工龄,特别是参加工作迟的女同志因迟多少年视同年限就少多少年,再加上职级低的普通干部和普通工人,视同指数低很多,那么过渡性养老金就会少很多。职级低在职工资低,以工资定缴费指数,由于缴费指数低,个账户养老金和年金账户养老金也会少。还有由视同指数和缴费指数算出的平均指数也低,加上工龄短基础养老金也会少很多。

另外,老办法计算因在职工资和津补贴有些单位跟工龄职级关系不大,各类津补贴不论工龄长短职称高低一视同仁发放,对于津补贴发放多的单位,按老办法算的养老金就多。而新办法是以工龄、职级、缴费指数、视同指数计算,职级低工龄低当然会少。

2.由于老办法是以2014年9月在职工资和补贴按比例计算加上改革后历年养老金调整增加额计算的。越后退增加额越多,那么养老金老办法额越多,对于工龄短,参加工作迟,职级低造成视同指数低的人员,肯定老办法计算高于新办法计算,所以没有增发额,造成补差金额是负数。

养老金补差金额为负数是怎么回事?

我是2015年9月退休的,这次中人工资理顺,补差金额为负数,8月份一次性扣回了。

前几天我到人社局咨询了一下,他们说现在统一用省里的标准计算,把你的工龄,职务,级别,退休时间输入省里的软件系统,就会自动形成你应发的月工资额,不会出错。

我问了单位一些14年10月以后至15年底退休的同事,这次理顺,大部分都是负数,8月份被一次性扣回。

只有16年以后退休的中人,才会补发增加的工资,因为16年施行了职级并行,他们的工资基数高,所以增加的月工资多。

这个政策的具体内容,我也不清楚,只是听人社部门工作人员这样解释的。

养老金补差金额为负数是怎么回事?

养老金金补差金额为负数,这个情况一般不会出现在养老金调整中!

2020年的养老金调整,31个省市都已经发布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各省都是按照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适当倾斜相结合的方式,各省的总体水平虽然都不高于5%,但还是保持正增长的,所以每个人的养老金补差金额也都是正数,多的几千元,少的几百元。

而在之前,因为社平工资的统计公布,对2020年退休的人员,需要按新的社平工资重新核算养老金。

但这些年,我国的社平工资每年都是正增长,因此2020年退休人员新的养老金也会比之前的更高,在发放补差金额的时候,也都是正数。

目前,会出现养老金补差金额为负数的退休人员,主要是机关事业单位的“中人”。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之后,“中人”的养老金是按照2014年9月的工资水平计算预发的,对于大多数人员来说,预发的金额会比实际金额更低。

但是,还有少部分“中人”预发的养老金是高于实际应该到手的养老金。

比如一些教师按原办法审批时,基础退休费比例较高,而新待遇计算中基础退休费占比较低,就造成他们养老金的减少,所以在养老金重新核算后,他们的补差金额会变成负数。

不过,这种情况在“中人”群体中是比较少的,特别是越迟退休的“中人”,就越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用简单的回答让您了解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

欢迎关注我,如果有不同意见,请下方评论留言探讨!

养老金补差金额为负数是怎么回事?

多退少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