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靠自己买房,很绝望该怎么办?

夫妻两个人,月收入税后2.2w,老公每年有个8w的年终吧,我没有年终。坐标准一线城市。去年开始一直在看房,看着房从1w5涨到3w,看的都是新楼盘,去年的时候还买得起,今年开始一盘算,发现我们自己还差相当多的钱才能买一套小三房。两个人家庭都不算好,闲余钱是绝对没有的,不让我们养就已经很不错了。很迷茫,完全不知道怎么办,看着房价一年涨的,完全ko我们一年的工作。

现实就是如此。

关于房价,90后确实很郁闷

当90后还在娘胎里的时候,那时候的房价便宜,大部分还是福利分房。尽管居住条件差,但是可以有居住的地方。

当90后出生以后,房价开始疯涨。即使你摸出房价的规律,你也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你在上学呢,不好好学习知识,未来怎么工作?哪里有钱供你去炒房?

当90后就业以后,房价已经稳稳的固定在很多人高攀不起的地步了,一线城市6万到7万元每平米,二线城市2~3万元都很正常,即使五六线小城市都能找到万元盘。

这种情况下,要依靠自己可怜巴巴的每月几千元的工资来买房,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比如说现在我们周边的房价在1.5~1.7万元,我和太太的工资是每人每月3500元,一年也就买个五六平方米,那还是不吃不喝。

可是呢?我们还要自己生活,还要养活两个孩子,逢年过节,还要看望老人,感觉一年能够攒下3万元就相当的不容易了。这种情况下距离购买一套80平米的房子,120万,是40年时间。对了,幸运的是我们居住的房子是老人给的,没有房租压力。如果你再算上房租压力,估计买下一套房子的时间需要100年。

为什么房价水平高呢?

现实是一种是优势富集的社会。当你工资收入越低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的工作岗位工资增长的速度越慢。比如说2019年上海市月最低工资水平上涨了60元,由2420元上涨至2480元,甚至2020年最低工资水平都不会调整,相当于平均每年涨1%多一点。这点增长速度实际上连消费者价格指数,增长速度都达不到,而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都在8%~10%以上。

房价这么高,主要是很多人拼命在买房。我们很多老人还是典型的小农思想,为了子女多攒下几套房,毕竟土地没法攒。因此现在很多孩子实际上已经有房子了,比如说我们家至少有三套房子,老家破旧的农村房,父亲当年分的50多平米的单位房,以及现在我们居住的住房。现在我们家庭还在努力要给孩子们再买套房,防止他们未来没出息,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社会上大部分财富都投入到房地产中,房地产的总值已经达到了四五百万亿人民币,是我们在银行存款规模的4~5倍,也是大家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近10倍。

可实际上,房子数量是越建越多的,每年我们国家至少建成15亿平米的新建商品房,这至少有1000多万套。当未来老人空出的房子越来越多,孩子越来越少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很多房子已经没有保留的价值。当然现在并不是这样。

怎么办?

很多人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租房也能够生活。在一线城市奋斗的年轻人,90%以上都是租房居住的,真正能够奋斗实现买房的是凤毛麟角。而且即使买房,也会背上几百万的债务,比如说贷款300万,每月还款1.5万,这样不敢生病、不敢失业,压力就非常大了。

租房的房租价格是跟大家的收入水平真实相关的。如果大家工资收入低,房租高了肯定住不起。房东从经济利益角度考虑,肯定会降低房租价格,这就是供求关系的平衡。

相信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的购房理念会改变的,年轻人买不起房子也不会被笑话了。

仅靠自己买房,很绝望该怎么办?

靠自己买房,很绝望!

哈哈哈,这是一个笑话吧!

有什么好绝望的。是穷途末路吗?

很多人买房,可以说真的是千难万难!

其实就是观念和意识!

目前,年轻人买房无非这几类:一、家里拆迁分了房;二、想在市区买房生活,父母出首付,年轻人或夫妻还贷款;三、完全靠家里,一分钱不需要自己付;四、纯粹靠自己打拼。家里给不了支撑的情况下,不少年轻人凭借自己的努力去存首付,还房贷。虽然过程比较艰辛,但是熬过了那段时间,前面等着你的就是无限的美好与幸福。

大多数家里会帮忙买房子,因为父母都是对孩子有很多担忧的,直至现在也还会有很多父母攒钱给自己的孩子买房子,还有一部分,家里没有积蓄支持!唯一的出路就是靠自己。

仅靠自己买房,还不至于到绝望的程度。

有一部分独立自主的青年是靠自己的实力和努力赚取钱财来买房子,孝顺父母,拒绝父母攒的钱,自己努力赚钱买房子。

他们只是面对了较大的经济压力和困难而已,远远谈不上绝望;自己买房是您的义务,没有权利要求别人的资助;父母已经不再对您有抚养义务,父母老了,能力有限,苦了一辈子有点钱也不容易,他们用钱的地方也不少,能自己解决的就自己来吧。您需要自食其力。因而,在这种情形下,别人没有义务再赞助您,您自己应该完全承担起买房的费用。不要去羡慕家庭条件好的人可以获得父母亲友的资助顺利购房,那毕竟是少数。如果您非要考虑其他人的话,您为什么不考虑比您条件更不好的人,比如,在山区的有些家庭贫困的孩子,或者身体受到伤害或有残疾的人,比起他们,您是幸运的;因为您起码可以通过自己的奋斗来创造美好生活,而对于那些人,其维持自己生活都是奢侈的愿望。

年轻人非要买房,也许自己的处境很苦,但是很多人和您一样,都是这么艰苦奋斗走过来的。建议:1、尽量借些钱来,能借多少借多少;2、选择在郊区或稍微偏远的地区买房,房价可能稍低些;3、可以考虑先买二手房,这样的房子房价会更低些;4、买个较小面积的房子,这样房子的总体费用会低些;5、可以采用银行贷款的形式,先购买价格相对低廉的房屋。6、先支付首付,然后用工资收入慢慢还款。

别动不动绝望,目标不远就多努力,目标太远就换个地方来树立目标。

地球人都知道一线城市的房价上涨的很快。一线城市的房价那是一天一个变化,买不起,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即便是60平米的房子,这半年都有可能涨了60万,别说你们想买的三居了!当然,现在国家政策限购的比较厉害,房价涨势没那么离谱了,但是在一线城市买房的原则永远是:速度!只要打定了买房子的主意,那就尽快下手,不要太考虑全面,否则,等你找到你完全满意的房子时,房价肯定已经不是你能够承担的起的了!老实讲,如果你上来就像买一套一劳永逸的房子,真的有点儿不切实际!抛开小区内部外部环境不说,单是一个户型,你想挑到完全满意的,就很困难!

有个房子能住都不错了,更别提什么小区环境了,所谓的花园小区,那都是富豪住的地方!不管是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买房的时候,务必要考虑一个基本因素,就是自己的经济实力!谁都想住大房子,但是经济实力不够的情况下,可以先退而求其次,买一个小一点儿的房子,先买下一套再说。等以后有经济实力了,再换大的,不也是一样的吗?

房价上涨,可收入也在涨,计划得当买个房不难。当然别指望一步到位,市中心三年房龄名校学区400平带双车位大跃层------这种美梦少做,做多了容易有幻觉,影响日常搬砖。老一点的小区,稍稍远一点的近郊,那才是应该重点看的,别嫌小,两个人也住不了多大,有孩子也没什么,我们父母那一代一家老小四五个人住一个十几平方的单间一样挺过来了,谁都有开始,不可能也没必要一步到位。正常情况一个房子也就住十多年就可以换一个更好一点的了,别担心,只要有想换大房子的愿望也愿意去努力再小的房子你也住不了一辈子,买房的时候一定要时刻记着这句话,方便你下决心。

所以,何须绝望?靠自己买房,其实并不难,前期是调低一点儿目标!刚开始工作却只能靠自己买房的,目标不要定的太高,在自己承受范围内就好,大多数人都是一步一步慢慢换大房子的吧,但有人会说我没钱怎么买,如今社会月入2、3w的月光族并不少见,想要得到什么,就得有取舍吧,财富要慢慢积累,一口吃个大胖子的故事很多,但是能被自己遇到的很少,如果连买小买远的房子都很绝望的话,就算你朋友们够义气,东拼西凑攒够了首付,银行给不给你贷款另说,后续还款也是个很大的问题,不如考虑投资自己。

如果说你觉得自己买房很绝望,那你为什么要买房了。

如果觉得自己支持不要去,就不要买房子了。

把自己目前的生活过好,等以后有能力了再买,不要给自己的生活带来阴影。

人生没有绝望,只有踏实的每一步。

虽然身单力薄,改变不了世界,也改变不了环境,但仍然可以夹缝之中求得阳光。

愿所有美好随你。

仅靠自己买房,很绝望该怎么办?

建议量力而行,如果买不了就降低期望去三四线城市或者回老家买房。

说实话准一线不是我们普通老百姓能买的。

即使买了,生活成本也很高,比如孩子上学,生病看病,一日三餐等等都是非常大的费用,生活质量会严重下降,几乎没有幸福可言。

因此,综上所述,不要纠结了。在小城市一样可以实现梦想,实现价值,未来互联互通很方便的。

从长远看,未来高科技运用,会缩短物理距离,大城市和小城市差距肯定有,但是不会很大。大城市有的,小城市也会有。加上物联网,互联网,高铁等等,物理距离已经不是很大距离了。

退而求其次不失为好选择。

仅靠自己买房,很绝望该怎么办?

就省一点吧,不要乱花了,访花的花,不该花的就不花,在想办法努力在多赚点钱。没压力就没动力,买不起3房,就买2房咯。大城市还想买多大,量力而行吧,有个小屋都不错了,实在不行,就想开点呢,有吃有住就行了 ,回老家买一套,老了落叶归根。

仅靠自己买房,很绝望该怎么办?

靠大人生活好,当然好了,但不能所有人都是靠父母生活。多数是父母给了你身体,以后的路全靠个人走了,那么买点房,父母没有钱?你自己就没有办法了?像这样的事情如果让女朋友知道了,对象也得吹!

仅靠自己买房,很绝望该怎么办?

没有必要绝望!买房也是自己生活消费的一部分,量力而行、量入而出就ok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