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和社平工资有什么区别?

社会平均工资有好多种口径,很多人可能会搞不清。

简单点说,社平工资是一个大概念,可以分为很多种类。我国至今没有公布过全社会的整体社会平均工资。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社会平均工资数据是这样的,包括两个口径:2019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是90501元,月均7541.75元

2019年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是53604元,月均4467元

国家并没有公布全口径的城镇就业人员社会平均工资

这是按照单位性质分所划分的,就业人员工资水平待遇。实际上,都是有条件限制的。比如说非私营单位,主要包括国有、集体、股份合作、联营、有限责任、股份有限公司、其他内资、港澳台投资和外商投资,其中外商投资工资待遇最高。

但是,私营单位才是我国社会解决就业岗位的最主要手段,可以说大多数人的工资待遇比较低。

另外,工资待遇国家都是按年统计的,因为工资待遇的组成部分是这样的:根据1990年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工资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通过这六类工资的统计,能够有效平衡一年内工资的浮动,确定出准确数值。另外,这些工资是应发工资,所以大家觉得手工资低也是正常的了

其他口径的社会平均工资。

实际上,社会平均工资细分还有种类。实际上城镇非私营单位社平工资除了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以外,还有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更高一些。

在一些单位确实有一些不在岗的职工,但是保存着劳动关系,发放着相应的最低工资或者生活费。比如说长期病假的人员,医疗期长达24个月,期间只需要发放80%的最低工资就可以,另外还有待岗职工、内退职工等等。

2019年5月,国家明确要用全口径城镇就业人员社会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上下限的核定依据。这种情况下实际上就是加权平均了,平均每个人的工资而已。这比过去使用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社平工资降低了很多,减轻了企业和参保人员的负担。比如说2018年青岛市城镇非私营就业人员社平工资是7461元,而全口径只有5648元,足足降低了1/3。

也有没被纳入统计的人员。

上述所说的工资,都是就业人员的工资。没有实现稳定就业人员的工资就没有在统计范围内了。比如说个体工商户、城镇灵活就业人员,还有农村就业的人员等等。

所以,社会平均工资还是有其局限性的。希望我国随着推动个人所得税税务体系的改革,能够全面掌握大家的收入水平,统计出更真实的社会平均收入和社会平均工资

年度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和社平工资有什么区别?

年度全省全口径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和社平工资有什么区别?其实这些指标都是用于统计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的专业术语,在外延上是没有任何区别的,但在内涵上存在很大的差别,主要差别体现在统计口径和计算方法上。

在我国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的统计上,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办法。过去我们所说的职工社会平均工资,主要还是指采用半口径统计的职工社会平均工资。所谓半口径主要是指城镇非私营单位来作为统计对象。统计工资时采取了很多方法,包括抽样调查、国家以前统计的基础资料分析对比,年底各单位上报的单位工资总额和职工工资表等。所谓城镇的非私营单位职工,主要是指各类党政机关,人民团体、民主党派,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由于这些单位的性质都是属于非私营的,工资管理比较严格,有常态化的工资调整机制和晋升机制,工资基础资料比较完整,工资数据真实可信,统计报表比较规范,所以多年来我们所指的职工社会平均工资,主要就是指的城镇非私营单位的职工社会平均工资。

随着我国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民营经济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但是民营企业职工的工资并没有纳入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的统计范畴,这主要是民营企业的工资大多实行保密性工资,而且工资的随意性比较大,没有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和调整机制,工资的基本资料不完整,上报的工资统计报表缺乏规范性,工资数字准确性不高等,所以整个统计数据可信度不高,所以很多地方对于私营单位的职工平均工资只能作为基本参考数据,并没有作为相关部门决策的依据。

2019年4月,由于当时国内外的宏观经济出现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国家为了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减税降费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下调了单位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下调了个人缴费的基数等。由于过去社保的缴费基数都是按照职工社会平均工资来作为基本的参数,根据这个参数来确定缴费指数的上下限。所以在统计职工社会平均工资时,根据国办发(2019)13号文件精神,调整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计算口径。以本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加权计算的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核定社保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合理降低部分参保人员和企业的社保缴费基数。

根据13号文件精神,在新统计的城镇职工的社会平均工资时,不但包含了城镇非私营单位职工的社会平均工资,同时也包含了城镇私营单位职工的社会平均工资,加权以后综合计算的职工社会平均工资就是全口径统计的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由于城镇非私营单位的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要高于城镇私营单位的工资水平,所以各地从2019年5月开始,缴费基数就是按照全口径统计的职工社会平均工资来作为缴费基数上下限,从而降低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的基数。但全口径统计的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目前只运用到社保的缴费基数,在办理退休时,各地还是采用的半口径统计的城镇非私营单位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确保职工退休后的待遇不受影响。

综上所述,全口径统计的职工社会平均工资包含了城镇私营单位和非私营单位职工的平均工资,属于全口径统计的职工社会平均工资;职工社会平均工资只包含了城镇非私营单位的职工社会平均工资,属于半口径统计的职工社会平均工资,前者作为确定社保缴费基数的上下限,后者作为职工办理退休时用于计算基础养老金。

年度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和社平工资有什么区别?

感谢邀请,跟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您好,年度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和社会平均工资有什么区别?全省的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和所谓的社会平均工资实际上是没有区别的。因为从2019年社保税改,包括这个社保基数调整制度改革以来,那么所有的所谓的社会平均工资都按着全口径的方式来计算,也就是说纳入了私营企业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计算标准。

这样一来的话,实际上全口径的城镇就业人员和社会平均工资基本上是没有任何差别的,当然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平均工资也指的就是,就业人员全口径的社会平均工资这个条件是具有很重要的一个意义,因为我们在确定社保缴费基数的过程中,包括在计算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的过程中,那么都需要使用这样的一个条件,所以说它是非常重要的。

整体上全口径社会平均工资基本上在全国绝大多数地区是拉低了缴费标准,那么在这样的前提下,也就说明我们在社保缴费基数这一块是有所降低的,但是从根本上来讲,并没有影响到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待遇,因为养老金采用了过渡性的方式来给予计算,所以说我们养老金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主要是我们在交费的过程中确实是有所降低,如果说按照下线缴费的话,那么是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年度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和社平工资有什么区别?

感谢邀请,跟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您好,年度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和社会平均工资有什么区别?年度全省口径城镇单位的就业人员所对应的平均工资和所谓的社会平均工资,其实它就是一个概念。因为社会平均工资就取自于你所在地区,这些就业人员最终的一个平均值,无论是企业单位还是机关事业单位,那么现在都纳入到了全口径的计算方式里面去,所以说二者之间实际上等同于是一个概念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我们为什么要说这个社会平均工资这项概念呢?其实它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缴纳社保的过程中,实际上我们所对应的社保缴费基数就是你所对应的社会平均工资,当你所在地区的社会平均工资越高,那么所对应的社保缴费基数也就更高,也就意味着你缴纳的社保待遇水平相对来说会更高一些。这就是为什么一线城市工作的人可能在交纳社保的过程中,交费标准是比较高的。

除了这个社保的缴费基数以外,那么在计算退休金的过程中,也是要采用到这样的一个数据,当你所在地区的社会平均工资越高,那么你享受到养老金的待遇水平也就会更高。因为社会平均工资。是计算养老金待遇的重要条件之一,所以会决定我们今后养老金的待遇标准。而且这个社会平均工资每一年基本上都是增长的一个过程,所以说随着自己的退休年限不同,那么今后社会平均工资的待遇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年度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和社平工资有什么区别?

我认为,在这里的全口径平均工资,是相对于小口径社平工资而言的。它们有严格的统计界限与概念区隔,对于这一点必须明晰思路,厘清关系。

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是在小口径平均工资,即非私营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基础上,与私营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加权平均基础上所产生的。

应该看到,这个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是明显低于传统的,称为小口径平均工资很多的。这就说明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采用与呈现,它是社保领域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意义非凡。

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明确规定必须作为制定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的政策依据。这种选择,既符合一定时期社会平均工资的本来现状,也事实上真实降低了参保人员的参保门槛,这对扩大社保履盖面,减轻低收入群体的缴费负担,让低收入群体有机会成为“广覆盖”的受益者,这为维护他们的社保权益,创造了可以自由选择的可能与空间。

很显然,全口径平均工资与小口径平均工资,它们具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口径与使用范国,这是不言而喻的。在目前社会保障制度深化改革新的条件下,我认为采用全口径平均工资,它绝不仅仅适用于调整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的规定所限,它的被推出并登台亮相,这是适用我国经济社会高度量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是以提高民生福祉,落实全民参保计划的一项重要举措,它的现实意义是显而易的。

感谢阅读、关注并点赞!欢迎广大读者和网友朋友们批评指正。

年度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和社平工资有什么区别?

我们以山东省为例说说这事,山东官方是这么称呼的:全口径社会平均工资、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不再称呼社会平均工资)。

在2019年之前,只有一个社会平均工资,那就是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而且一般以统筹地区为主(设区的市),很少看到省级社会平均工资。

这个社会平均工资的作用很多,常见的像确定当地社保最高缴费基数、最低缴费基数,核算退休人员养老金,核算工伤待遇等等。

2019年,国家为了进一步给企业减负,将全国各省用人单位所承担的养老保险缴费比例统一下调为16%,同时调整了用于确定社保缴费基数的社会平均工资的统计方式。

一句话:原来社会平均工资只统计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而全口径社会平均工资统计既统计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业统计城镇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这么一来,新版社会平均工资的标准就比原来版本的降低了,因为私营单位工资不高,拉低了平均数。

这个新版的社会平均工资,现在就称为全口径社会平均工资,以它来确定社保缴费基数时,最低缴费基数和最高缴费基数都降低了,这相当于给企业减负了。

下图是2020年山东社保缴费基数: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全口径社会平均工资比原来那个社会平均工资降低了,那么退休人员会不会吃亏?

放心,不会的。

看山东的做法,在核算2019年退休人员养老金时,没有采用全口径社会平均工资,而是采用了原版的社会平均工资即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下图是2020年6月11日山东公布的2018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平均工资,以此核发2019年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

好了,以上就是这两个平均工资的解释。希望大家都看懂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