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社会养老保险不划算」的观点?

有一些人表示“社会养老保险不划算”,可是很多人只是简单的看这个结果,并没有去仔细考虑其中的缘由,也没有考虑社会养老保险的优点。如果盲目偏听一词,做出不利于自己的选择,吃亏只能怨自己了。

社会养老保险不划算?

确实有一些人有这样的观点,他们也能找出这样的论据。这只能算是社会养老保险一定的缺点,比如:

第一,缴纳养老保险,只有一部分进入个人账户。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是按照缴费基数20%的比例缴纳,其中只有缴费基数的8%是进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12%进入统筹账户。万一还没有领取养老金就去世,只能返还个人账户的部分,这样就吃亏了,会亏本60%

如果是商业保险,保险公司会通过提取一定的风险保费,额外建立起一种补偿机制,确保可以去世后领取所缴保费。

亏本真的这么厉害吗?当然不是的。

关于这个问题,实际上2019年新出生儿童的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了77.3岁。实际上人活着就是有风险的,已经成年的大家预期寿命会更久。一般来说,新出生儿童中只有不足15%的人到不了60岁。

个人账户里的钱数,每年也会计算记账利息。个人账户的余额,实际上跟商业养老保险保单的现金价值一样。商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稳定收益利率一般不超过3%;2016年以来,我们个人账户的记账利率高达8.31%, 7.12%, 8.29%, 7.61%。所以,个人账户里的钱数保值增值能力非常强。

去世以后,养老保险的待遇实际上除了个人账户余额以外,还有丧葬补助费和一次性抚恤金。一些地方还有供养亲属生活困难补助。

各个地方的丧葬补助费和抚恤金待遇不一样。比如说山东省是1000元的丧葬补助费和10个月社会平均工资的抚恤金救济金。供养亲属生活困难补助是430元、480元和530元。

上海市的丧葬补助费是二个月的全市职工社会平均工资,丧葬补助费是6~12个月的本人死亡前月基本养老金或者缴费基数。上海是供养亲属生活困难补助是570元。

一般来说,丧葬补助费和抚恤金一般都能达到四五万元以上。

这些待遇林林总总加起来,参加灵活就业人员保险的个人,即使没有领取养老金就去世,一般也很少吃亏

另外,国家规定企业职工是必须参加养老保险缴费的。职工参保,职工本人只需要承担个人缴费基数的8%。这一部分钱全部进入个人账户,所以对于企业职工来说,参保肯定不会亏本。如果用人单位没有给职工参保,这种情况下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维权。

所以,对于绝大多数人(95%以上)来讲参加养老保险是不会吃亏的。

第二,参加养老保险压缩了现在的可支配收入,降低了生活水平

虽然降低了生活水平,但是也会提高相应的保障。养老保险只要缴费满15年,万一失去劳动能力,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或者办理退职手续。这是一份国家养老保障。

个人积蓄,虽然能够放在手里有安全感,但实际上相对于每年8%~10%以上的工资增长速度相对贬值是非常厉害的。而养老金直接跟社会平均工资挂钩非常划算,而且每年还进行调整。

如果我们不为养老考虑,养老责任未来只能交给子女了。相信那个时候子女有没有能力给我们养老,真的是一个问号。如果是独生子女家庭呢?丁克家庭怎么办?

第三,中国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未来能不能领取养老金还是一回事呢

这个问题过于杞人忧天了。在社会保险法中,国家明确当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收支困难时,由政府财政予以补贴,能够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的按时足额发放。

国家还可以通过提升社会保险参保率,调整退休年龄等方式确保养老金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大家最担心的延迟退休问题,未来一定是渐进式的发展,国家会综合考虑劳动力总量变化情况、社会就业情况、养老保险基金的负担能力、社会接受能力等一系列因素才推动的。根据山东省等一些地方的延迟退休实践来看,主要推动的是自愿延迟退休,这样大家没有压力的。

所以,社会保险是最安全的一种保障了,不要为了一点点不确定的风险杞人忧天。如果我们一点风险都不想承担,那几乎是不可能的,毕竟把钱放银行都会贬值呢。

如何看待「社会养老保险不划算」的观点?

说《社会养老保险不划算》的人是年轻人居多,认为要连续缴几十年社保金,退休以后才有收益,时间太长,不如把钱存银行吃利息划算。

我认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是非常划算的,而且还有人不但认为划算,还高兴的不得了。

我们邻居老刘是农业户囗,今年七十二岁。八年前农村动员一次缴费48000元,相当十五年的社保金。到六十五周岁开始享受养老金待遇,每月1000元。老王开始不想交,后来在老伴儿子的劝说下,凑钱交上了。

如今老刘己领了七年养老金了,现在每月可领1400元。他算了一下,前四年共领了52000元,早己回本,后三年己净得45000元。

老刘说:"我要活到八十岁,就赚大发了,太划算了。”

如果把48000元存银行定期,每五年周转一次,按年利率5%计算,十年可得利息27000元。老刘到七十五岁十年能领老金约十五万元,扣除本金加利息七万元,净得收益约八万元。

从老刘的事例,我认为参加养老保险是非常划算的,它的最大好处是能终生受益,比把钱存银行划算的多。

欢迎各位好友发表不同评论。

如何看待「社会养老保险不划算」的观点?

如何看待社会养老不划算的观点?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观点的自由,认为养老保险划算或者不划算,都是个人观点的表达,我们都应当给予尊重。产生这种观点的原因,主要还是一个认识问题,认识问题很多是从不了解开始的,但是从不了解到了解这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

我作为一个资深的社保知识的传播者,如果到现在还有人认为社会养老保险不划算,这是我们的宣传普及工作没有做到位,普及的广度和深度都还有差距,所以我们责任更加重大,同时也为大家能够解答更多的问题,让不少认识上有问题的人员,逐步提高了对社保知识的认知,我想这种自豪感是不言而喻的。我本身就是一个退休人员,对于社会养老保险划算不划算,我自己是最清楚的,也不会因为受到不划算的观点的来影响自己判断。其实我们每个人,特别是已经开始缴纳养老保险的人员,都是属于成年人,都有自己的主观和客观的认知能力,既然认为不划算,肯定还是有自己的依据的,对于这种依据是否有说服力,有影响力需要另当别论,但是我们要予以最起码的尊重和包容。

对于社会养老保险划算不划算,其实不是靠观点来影响的,而是我们在实实在在推广和执行的问题。社会养老保险,其实不仅包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其他社会保险,都是依照社会保险法来作为根本遵循。认为划算的人,要按照社保法来执行,不划算的人也要按照社保法来执行,国家推行的每一部法律,每一项制度,由于认识上的不统一,有人认为是划算的,有人认为是不划算的,但是不管你是哪种观点,执行首先是必须的,强制性的,不会因为观点不同而不执行。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如果从1992年开始计算到现在已经有28年的历史,最开始是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做配套的,即从85年我国开始实行国有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从国有企业的固定工全面推广为劳动合同制工人,将以前国有企业的铁饭碗变成了泥饭碗,用工制度的改革需要对社会保险制度进行改革,所以职工养老保险的试点应运而生,开始在国有企业中推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解除劳动合同制工人的后顾之忧,从1992年开始在所有的国有企业中全面推行;1997年国务院正式作出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后来又作出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养老保险的对象,从当初的国有企业职工推广到了所有的企业职工,包括了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民办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等。

之所以要将养老保险的参保对象扩大到几乎所有的人员,这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决定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发展,特别是很多自谋职业人员,他们需要像国有企业职工那样,在今后退休以后能够享受到同样的退休待遇,能够老有所养。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不仅包括城镇各类企业单位的人员,同样包含了农村户籍的人员,从养老保险参保范围来看,这是时代潮流发展的标志,也是社会发展进步之需。

当然对于养老保险制度执行过程中,除了在岗职工以外,对于其他的社会群体虽然是持开放态度,但是交与不交这是自愿的,并没有强制性,这种自愿行为的接纳方式,让很多的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感受到了养老保险提供的保障,享受到了养老金待遇。而且养老金不仅体现了当初缴费时享受待遇的初衷,同时还通过养老金的调整提高,依法享受到了社会发展的成果,这大概就是养老保险制度最大的贡献。拿我自己来说,在当初办理退休时,每月养老金只有2600多元,虽然养老金比较低,但是这和自己所尽的义务是成正比的,在岗时你交的少,肯定待遇也就比较低,相反在岗时你缴得多,待遇水平也就会水涨船高,我想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从2015年退休到现在,其实也就是4年多,我的养老金涨了600多元,平均每年涨幅在150元左右,而且即使今后死亡了,还有死亡待遇,包括丧葬补助金,抚恤金等。通俗一点讲就是生有保障,死了还有保障。

认为社会养老不划算的人,大都属于年轻人,年轻人要真正认识养老保险是否划算,一是家中有老人没有养老金的,这部分人由于家中老人没有养老金,所以每月需要支付孝敬老人的费用,他们肯定会认识到养老金是否划算;另外在找对象的时候,现在是否有五险一金已经成为年轻人择偶的条件之一,除了现实的因素是否有房有车是必须条件以外,是否有五险一金更为被大家所看重,和一个今后没有任何社会保障的人在一起,今后的日子能好过吗?我想爱情价再高,没有任何保障的爱情也是会贬值的,最终还是社会养老保险价更高。那么有人说我可以储蓄养老,投资养老,在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的下的储蓄贬值是肯定,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是可能的,很多以前很牛的企业家都还有倒闭的时候,何况我们那一点投资能够有多大的回报,一切都是未知数。但社会养老保险不一样,这是国家来兜底的社会保障制度,基金的运作有专业的团队,管理是国家专业的部门进行管理,如果说养老保险不划算,那么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投资比养老保险更为划算的产品值得去投资。

综上所述,社会养老保险是不是划算,已经退休的人员最有发言权,你家中已经退休的父母最有发言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已经经过20多年实践的检验,大多数人认为是划算的,至于少数认为不划算的人,缴不缴纳养老保险全在你的一念之间,你的想法故为重要,但是你今后保障应该更为重要,到了应该放下偏见,改变自己的时候了!

如何看待「社会养老保险不划算」的观点?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您好,如何看待社会养老保险不划算的观点?其实有这样的观点是很正常的,每个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不相同,那么可能有些人,对于缴纳社会养老保险有这样的想法。但实际上从客观来讲,社保待遇其实还是很划算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我们的社保待遇是可以终身领取的,比如说你60岁办理退休之后,那么一直可以领取到去世为止。所以对于我们来讲,只要自己有足够长的寿命,实际上,都可以享受到一个最大化的回报和待遇。其次,我们的这个社保当中养老金的待遇,基本上在退休之后每一年都能够有效的增长,所以说随着自己退休年龄不断的增大,自己的退休金待遇也只会是越来越高。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还说社会养老保险不划算呢?这可能是因为他在交纳社保的过程中交纳了若干年的养老保险,但由于自己的实际寿命比较短,造成领取养老金的这个年龄并不是很长,比如说退休之后不到几年时间就去世了,那么这样一来的话,往往连个人账户的钱都领取不了,所以说对于这些人群来说确实是有些不划算的,但是我们不能够这样想,因为人的预期寿命是无法来判定的,所以说我们还是要朝着好的方向去看待这个问题。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如何看待「社会养老保险不划算」的观点?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如何看待社会养老保险不划算的观点?其实有部分人群认为社会养老保险不划算也实属正常,因为确实有少部分群体,由于它的寿命比较短,甚至来讲还没有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就已经去世的人群,那么对于这些人群来说确实是不划算,因为这样的话,他实际上一分钱的退休金都没有领取到然后人就已经去世,所以说肯定是不划算的。

因为这样的话,自己只能够依法继承个人账户养老金,同时还可以获得一笔丧葬抚恤金的待遇,但是最终这两项费用加在一起可能也就是几万块钱左右,相比于自己曾经交纳了几十年的基本养老保险来,确实是比较少的,所以说这部分人群是比较不划算的,但是人的预期寿命我认为是无法预测的,所以说我们不应该有一颗悲观的心去看待这个事情。

我们应该去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来看待这个事情,如果说你的心态好,并且身体健康,那么我相信一般情况下,人们所能够获得的预期寿命会比较长的,而且随着这个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医学科技水平也是不断的在发展,那么人们的预期寿命将会越来越高,也就意味着缴纳社会养老保险是一件比较划算的事情。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如何看待「社会养老保险不划算」的观点?

不划算是个错误的认识,人不仅要对自己的家庭负责任,同时也有社会责任。觉得不划算是因为统筹部分,觉得统筹部分自己又享受不到。

那么有没有想到,你的统筹部分也许就是你的子孙在享受呢?

作为社会人,就要有社会责仼,社会才能和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