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涨价了,老百姓就富了吗?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知道,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粮食是社会最基本的物资,在市场化条件下也是最普通的商品。
最近看过一部短片,是周总理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请三个科学家吃饭的事。由于当时粮食供应不足,很多人处于吃不饱的状态。周总理了解情况后,对秘书强调的是一定要保障每人每月28斤粮食的供应量。这种情况下,是一人一年336斤。在那个时代,人们只要吃饱(甚至不饿肚子)就是幸福。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以来,人们生活条件逐渐改善。人们的粮食消费量居然在逐年下降,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110公斤,比50年代下降了36.6%。我国有14亿人口,2019年粮食总产量是6.64亿吨。按照人均消耗110公斤计算,实际上只需要粮食1.54亿吨。剩余的粮食呢?实际上将成为牲畜饲料,供给我们肉、蛋、奶等生活资料。
大家想想,粮食本身也是有市场供给关系决定的。当人们吃的粮食少了,粮食价格能上涨吗?现在让粮食价格上涨就是一个难题。
按照《关于公布2020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的通知》和《关于完善小麦最低收购价有关政策的通知》,2020年我国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是1.12元/斤,限量收购3700万吨。从今年夏粮收购情况来看,还是不错的,小麦价格还在最低收购保护价之上,每斤普遍在1.15~1.19元之间。山东、河南、河北等地今年几乎不可能出现托底收购的情况。
为什么这样便宜的价格,农民还会卖呢?因为,除了自己吃之外,存着也没用啊。除了农民个人供给,我们还有很多大农场,我们还可以从国外进口粮食。
根据美国小麦协会的价格显示,美国产的一些小麦离岸价格只有1500人民币到1800人民币之间。我国小麦价格跟国际市场小麦价格差一般在每吨500~800元之间是正常。
根据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我国小麦进口均价是2000元每吨,进口量244万吨(约48.8亿斤),大幅增长264%。如果考虑到海运费、税费等价格提升,差不多相应的价格也能提升200~300元。像这样我国小麦市场的价格才会稳定。
为了减少国际低价小麦对国内市场价格的冲击,我们一直是实行农产品进口配额管理。
在机械化生产已经越来越普遍的今天,粮食生产的社会化必须劳动时间也越来越少,价格相对变低也是正常的。一个农民现在完全可以组织几千亩地的生产和收获,现实是每个家庭也仅仅三五亩地。如果仅种粮食,除了播种和收获,农民大部分时间都是无事可干的。因此就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打工,2019年我国农民工人数达到了2.9亿人。
所以,现在社会整体富了,粮食价格却没有涨起来,是市场自发的价格决定机制形成。
粮食涨价了,老百姓就富了吗?
作为最近小麦价格涨了一毛钱,农民真正的能够富起来吗?就按今年的小麦平均亩产七百斤,按小麦上涨一毛钱,农民辛苦种了七八个月的小麦多卖了七十块钱,农民能够富起来吗?七十块钱不够有钱人吃顿饭钱,农民靠什么能够冨起来。
作为最近小麦只上涨了一毛价,国内不少的人可感觉承受不了啦,可是在农民长时间种地生产粮食无有收入,甚至赔钱的情况下,有谁去感受农民痛苦的心情呢?这只是农民在种地生产粮食上少赔了点钱。
作为农民真正富起来,只有靠国家发展强大以后,带来的发展红利,把农民也纳入到发展红利的分配当中,才是农民真正可以富起来的根本选择,靠农民种地生产粮食,靠粮食涨价富起来实在是太难了。
粮食涨价了,老百姓就富了吗?
粮食涨价了,老百姓就富了吗?
粮食涨价了,老百姓就富了吗?这要看怎么涨,涨多少?涨得多老百姓能富。涨一毛两毛的对大型农场,种植大户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益,对普通老百姓而言是杯水车薪。
三十年来,猪肉价格从一之多涨到今日的三十多,涨了三十倍不止。而粮食以水稻为例,至今才一元式角左右,几乎是稳步不前。小麦反而降价,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其它物价的涨幅不成比例。普通老百姓种两三亩田,只能混个温饱,基上没有节余。
农村这几年的人居环境,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与几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农村的发展是得益国家的好政策,对农业的大力扶持。是农民外出打工换来的,与种粮食无关。靠种粮食,农民怎么能富?
要想农民真正富起来,一是政策扶持,二是要提高粮食价格。但前提是控制其它物价上涨,只是提高粮食价格。如果是依照以往的比例,粮食上涨一毛,其它商品上涨三元。这样不如不涨,涨了农民会更穷。
国以民为本,民以为天,农业是国家之根。农业稳则民心安,民心安则社会稳定。所以粮食价格是在稳定之中,十分缓慢的上涨。根据现在的经济状况,若是将水稻提高至三元,小麦二元伍角左右。才能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才能让老百姓真正的富起来。而且这样的价格,是消费者能够接受的,不会危及社会的稳定。
总之粮食涨价,老百姓是不是能富起来。要看怎样涨,涨多少。若是水涨船高,不如不涨。若是张一毛两毛对老百姓帮助不大,老百姓靠种粮还是富不了。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如有不妥,请留下宝贵意见。欢迎大家积极参与探讨三农问题,敬请关注三农创作者:英山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删除。
粮食涨价了,老百姓就富了吗?
@晋言晋语晋韵 回答:否。现在农民的收入是多方面,仅仅依靠种地卖粮食是不可能富起来的。
最近几年,无论北方的玉米,还是南方的稻子,都没有一个称心的价格,严重挫伤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虽然最近玉米价格一路上扬,达到每市斤1.1元价位,但是,对于农民一亩地500多元的投入成本而言仍然微不足道。
依靠粮食涨价几角钱,就想让农民富起来,根本不可能。我认为,要使农民真正富起来,还需要重点抓好二件事。一是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发展新型高效农业,培育优质农产品,让农业规模化,产品市场化,农民工厂化,促进农民获取高额回报。二是要以工补农,反哺农业。常言道,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各级部门真正关注“三农”,发挥指导作用,搭台唱戏,引资上项,创办一批综合实力强,社会效益高的企业,为农民致富奠定良好物质基础,助推农民稳步增收。三是要撤村并镇,壮大小城镇造血功能,完善集镇经济发展体系,让分散小农作业变规模农业,让低效低端农业向高效高质农业转变,促进农民城镇化,市民化,实现三农快速发展。@晋言晋语晋韵 “三农”创作人,有问必答,解惑释疑,分享经验,传播知识!
粮食涨价了,老百姓就富了吗?
不一定,因为从来就没有单纯的粮食涨价,事情都是相互联系的,回顾走过的路,计划经济时代尚不论,就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哪一次粮食涨价,工业产品不涨?往往是工业产品涨价后,粮食才开始,而且是适当的涨,粮价甚至比工业产品相对来说,还要涨得低,就是和粮食息息相关的工业产品,如:化肥、农药、塑料薄膜等,也会随之上涨,所以,即使粮食涨价了,农民也不一定真正得到实惠……
粮食是国计民生的大事,也可以说是牵一发动全身,粮食价格的涨跌也是一样,直接影响着全局,粮食涨价,相关产品自然跟着上涨,包括饼干、糕点、酒精类,太多太多,很可能会带动一次全国性物价上涨。对农民和普通收入者带不来真正的收益,可以说是弊大于利。
农民要想富,还是要靠党的政策和国家支持,像现在种一亩田的庄稼,政府就会给一定的补贴,只有国家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农民才能真正富起来。
粮食涨价了,老百姓就富了吗?
近些年我发现,每年粮价上涨的时候,真正种地的农民收获的粮食,早已卖完了,涨与跌只是在经销商之间互相比高低。至少在我所居住的区域内,粮价高与低已和种地农民没关系。
现在的农民基本上不存粮食了,粮食收获又实行了机械化,很多农民在地里现收现卖,那时的粮食价高与低,直接影响到农民一年的收入。而经销社也摸清了规律,千万百计压价收购,农民收获的粮食,往往卖不上好价钱。即使有些农民将收获后的玉米,存放一段吋间,可毕竟粮多难以安全存放,下雨天热容易霉坏变质。每年春季前,又是农民集中卖粮的时期,这个时候,粮价相应就又降低,苦了的永远是农民。
今年的玉米价,最让农民纠心的痛,玉米从每斤5毛多6毛左右,涨涨停停降一降,等到每斤8毛钱左右,农民差不多都将收获的玉米卖完了,玉米却一路攀升至1元以上,早卖与迟卖差之一倍价格,农民满眼眼的泪。
计划经济时期,粮食全国一个价,如今市场经济了,东南西北各自为阵,粮食的价格每天有变化,真的让农民摸不着头脑,这市场规律吃亏的永远是农民朋友。
粮食涨价了,老百姓不一定能富了,富的流油的依然是一小部分人。农民富了的标志,依然是被平均了的收入。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