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农民,当年没交社保,要求每月发400元养老金,合理吗?
实际上,国家已经对农民开始每月发放一定金额的养老金,只不过全国最低标准是88元每月,再加上地方政府的补贴标准一般在100~200元之间。而且确实有一些地区农民的养老金已经超过了400元,像南京基础养老金450元、无锡基础养老金500元、北京基础养老金800元、上海基础养老金1100元等地。所以,农民要求500元的养老金也不是说不合理,只不过是一些地区由于财政负担压力较大,暂时没有相应负担能力罢了。
农民何时开始有养老金的?其实,我们国家一直努力的目标是想实现共同富裕。可是,过去的年代,由于很多人让平均主义大锅饭伤到了,因此我们现在社会发展一般是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由于我国本身是典型的城乡二元体系社会,农村的收入较低,各种基础设施条件薄弱,发展能力有限。因此,存在着慢慢被城市拉开的情况。国家逐渐有财力以后,先是以2004年推动了种粮补贴,2006年取消了持续千年的农业税,2009年又建立了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对农民发放养老金。
根据2009年国家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规定,对于建立养老保险制度以前已经年满60岁的老人,可以不用缴费直接领取55元每月的基础养老金。2011年国家又建立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2014年国家将两种养老保险制度合并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统一城乡待遇。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国家设立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也会不定期调整。2015年国家将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升至70元,2018年提升至88元,2020年还会继续提升,预计肯定会超过100元以上了。
各级政府可以对有关最低标准给予额外提升,比如说山东省的基础养老金目前是118元每月,青岛市是168元。江苏省的基础养老金标准,2020年提升到了160元,无锡市则是500元。上海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升到了1100元。
除了基础养老金,城乡居民还可以享受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实际上是全面保障参保人员利益的。城乡居民参保缴费的钱数全部进入个人账户。
城乡居民可以根据当地规定的缴费档次参加养老保险,缴费档次一般最低100元,最高也不过三五千元。城乡居民参保主要考虑到了低收入群体,因此设置的标准并不高,相信很多绝大多数家庭每年100元的标准还是可以承受的。如果是低保家庭,国家会给其代缴这100元。国家为了鼓励农民参保缴费,还在个人缴费基础之上会给予额外补贴。按100元档次缴费,一般补贴30元。宁夏按3000元档次缴费,政府补贴320元。河南省按5000元档次缴费,政府补贴340元。上海市按5300元档次缴费,政府补贴675元。
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际上是一种国家福利保障,即使对农民过去历史贡献的肯定,也是对低收入群体的一种社会照顾,更是让大家分享我国社会经济建设成果的一种重要措施。相信农民的养老金水平会越来越高的,未来肯定有越来越多的地区能够达到每月400元。
现在,国家在不断的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很多地区的农民都可以自己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不过负担要比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重的多。如果咬咬牙,坚持缴费15年,实际上退休后也能领取个近千元的养老金,退休以后养老金还会每年增长八九十元,非常划算。有条件的可以考虑。
有一些农民,当年没交社保,要求每月发400元养老金,合理吗?
我没文化,路过就随便说两句吧,工人上班不是义务的,每年每月可拿到该有的报酬,自己缴纳部分社保费用,由用人单位负责一部分,所以退休后领取退休金是当然的,对于一个农民来说,特别是上了年纪的农民,我个人认为应该给他们养老金,1.农民种了几十年的地,交了几十年的公粮给国家(必须完成且无偿的),另外每年完成每亩地六.七百斤的订购粮(稻谷,比市场价低之又低的价格,必须完成的),请问交了几十年的公粮和订购粮的农民不可以领取养老金吗?如果工薪阶层每月只拿到国家规定的最低保底工资去工作,你们会愿意工作吗?我相信不会,就如上了年纪的那一代农民根本无法选择,换位思考之后再发表言论吧,上面只是个人观点而已。
有一些农民,当年没交社保,要求每月发400元养老金,合理吗?
事件来源:最近总有粉丝给我发私信,他说他在网上看到了关于农民退休金每月有400块钱,为什么他们那才只有100来块钱。其实他看到的根本就是一个假消息。这个事件源于河南政协委员张亚忠,他在一次会议提案中提到,在2018年开始试点,为农民每个月发400块钱养老补助,这样农民的养老问题能够得到一定的保障。
但是这个提案根本就没有被采纳,当然就没有被实施,当时这个提案刚刚提出来的时候,得到广大的农民群众的支持。现在有一些老年人每个月也就105元,当然有一些地方的农民领的要稍微高一点,比如北京、上海。每个月100块钱也就能买4斤猪肉,或者一桶植物油,一袋好大米。
如果每月发放400块钱,也确实不多,但是说白了“师出无名”,现在这个社会一般是付出才有回报,虽然广大农民朋友为了国家也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但是以前没有人去交这个钱,要真的说要发谁发呢,没有一个支出点。而且农民这个群体,他是全国人口基数最大的一个群体,如果按照这个基数去发,可能财政承担的这样的一个压力将会是史无前例的,所以说做起来很困难,那么要说这个事合理吗?
一、农民负担重,养老压力大,更佳需要养老政策扶持
农村老人养老的问题一直都是社会的关注的问题,很多农民朋友都表示应该给农民的发放退休金,哪怕说一个月400块钱,也是非常知足的。相比较而言,城市老人退休以后都有高额的退休金,有的甚至都能达到七八千块钱,这个生活质量可以提高不少,大部分老人生活负担轻,基本上都能做成自己想做的事情,例如说出去旅游,人家说走就走,毕竟在资金方面负担不大。
农村老人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到头来几乎都没有什么积蓄,年轻是攒点钱,都被孩子上学和结婚买房花掉了,有的还欠了一屁股债。上了年纪以后,为了生计还得还要外出打工,年龄太大不要了,在这个家附近打点零工啥的,回来也要下地干活。
二、农民也是一种职业,也应该有相应的养老待遇
对于给农民发放400块钱养老金,有人支持也有人是反对的。早在2018年的时候,就有政协委员为农民发声,他说农民也是一种职业,应该和其他工种一样的养老待遇,不能和这个身份混淆,应该加大补贴力度,增加老人的养老金的收入,最少也要在400块钱以上,这样也算对农民过去贡献的一种肯定。现在应该积极创立农民退休制度,让农民6退休后,也能领取养老金,让农民朋友老有所养,更好地享受老年的时光。可以说这位专家的建议,真的是说到农民的心里边去了,真的期待能够出台相关政策规定,能够让农民的晚年生活能有一个更好的保障。
但是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他说农民没有缴纳过社保,工作年限怎么确定?怎么可能发养老金呢?我想说,我国的职工养老退休制度,实施了也没有多少年,早在1998年前,多数的城市没有上交社保,现在不也领取养老金了吗?
那个时候的职工工龄是如何确定的呢,想必大家心里面都是有数的吧。如今的农民是能领到一笔养老金,每个月也就100多块钱,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物价的一个劲上涨,有些老人生活无法自理,只能跟儿女生活在一起,老人怕孩子们抱怨,怕儿女嫌弃,有什么疾病,也是选择隐瞒,独自承受这份痛苦,你说这些老人的日子都是怎么过的?
三、让农民老有所养,亟需建立完整的体系标准
本身我们讲,这个这个养老保险、社会保险,你得交钱再领钱,那么你不交钱你要去领钱不合理。但是呢,考虑到我们的基本的国情,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还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比例,往上数三辈,基本都是农民,城市发展才几十年,大多是城里人也都是农村人过去的,而且现在的城市发展是离不开农民的。
城市里脏活、累活基本都被农民工承包了,拿着最少的工资,干着最累的活,我认为只要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都应该享受社会福利,包括养老保险,但是谁应该拿多少钱,如何去衡量?怎么去定这个标准呢?农民的养老问题其实是一个大的社会问题,上升到社会问题,就需要有一定的政策去解决,因此有一些处理的方法是可以理解的。
综上所述,农民当年没交社保,现在要求每月发400元养老金,我认为这不是合不合理的问题,而是如何执行的问题,现在更重要的是建立农民养老体系标准,让付出青春的农民朋友都能老有所养,生活有保障。
有一些农民,当年没交社保,要求每月发400元养老金,合理吗?
我认为农民六十以后,领四百元生活费,完全合理,因为现在六十岁以上的农民过去都为国家缴过公粮,为国家做过贡献,生产队时粮食产量较低,按标准交完公粮,所剩无几才能分口粮,多数人家粮食不够吃,吃地瓜丶吃瓜干、玉米、高粮很多粗粮,一年到头吃上白面时间很少的。交公粮是为国家做贡献,应视同交费年限。应当领取八百元以上养老金才合理。直到2006年1月1日国家才取消农业税,才不再交公粮,才不交各项杂七杂八的费用等。农民负担才真正减轻了,也改农民称号为居民了。
电视剧《老农民》就是当年的真实写照,看了很多遍。由于地少,产量又较低,脸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到头,生活拮据。
有一些农民,当年没交社保,要求每月发400元养老金,合理吗?
【有一些农民,当年没交社保,要求每月发400元养老金,合理吗?】
完全合理呀,现在拿到退休金的农民都六十岁往上了。他们都是六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他们开始务农的时间都在八十年代以前。也就是改革开放之初。那时候一直到前些年,都是城乡二元制。也就是说,资源优先照顾城市。
为什么这样?这是没办法的办法。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一个农业社会,使用的工具和刀耕火种时差不多。工业基础接近为零。几亿人口,文盲占绝大多数。外部不是美国就是苏联,甚至越南、印度这样的弱鸡都想欺负我们。
珍宝岛战役时,苏联甚至准备动用核武器来消灭我们。
内忧外患的重压下,保护自己成为最迫切的任务。但研究原子弹、发展工业都需要钱。没钱只能咬牙硬挤。所以只能倾斜代表国家未来的城市,好让工厂建起来,学校建起来。把有限的钱用在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建设上。
在全国人勒紧裤带的情况下,我们自主研制出了原子弹、氢弹,从一个原始的农业社会变成了一个工业社会。直至到现在成为世界上工业品类最完备的国家。
所有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全国人民牺牲个人利益的基础之上。我们每个人都为国家的民族复兴做出了贡献。
其中农民兄弟的牺牲是最大的。他们用自己的辛苦劳动默默为这个国家做出了贡献。国家大搞工业建设的时候交公粮,把汗水换来的农产品交给国家;国家工业化转型的时候,进城打工,背井离乡,干着最苦最累的活,拿着最低的工资,享受不了社会保障。建设了一座座高楼,修建了一座座桥梁,清洁了每一条街道,做出了热腾腾的早点。共和国的每一个变化都有他们的汗水和奉献。
他们很多人大字不识一个,不会为自己发声。他们没有机会住在别墅里抱怨;没有吃饱了撑的,喝着咖啡指东道西;他们没有机会端碗吃肉,放下碗骂娘。他们只知道用劳动换来微薄的报酬,省吃俭用,养活一家老小。
正是他们默默的奉献,才使我们国家一天一个样,几十年完成了欧美几百年的转变。他们也是这个国家最可爱的人,改革开放的纪念碑上应该有他们的名字。
现在国家富强了,社会财富有了积累,是时候回报这些农民兄弟了。每个月四百块钱我感觉都少了。对于这些老一辈的农民兄弟,我认为他们的要求是合理的。年轻的如果有了社保,那另当别论。
有一些农民,当年没交社保,要求每月发400元养老金,合理吗?
以下是转述题主的另一个问题的本人回答,大同小异,莫说400,一千都不多。
大家好,我是蔚然之风,一名正在成长的新农人。很高兴能跟大家分享下个人的看法,给农村老人提高养老金,是社会保障日益完善的表现,可以说合情合理合发展,从两点来看。
一、从社会价值的创造来看
农村老人没有交过社保,这是时代发展的局限性。社保是民生保障,哪怕早期的很多工人都很难交社保,为什么呢,只是国家还不够富强,慢慢的所有的工人全部纳入社保,退休生活有了保障,这从制定到少数开始施行再到全民普及,这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有工作岗位创造了社会价值,农民也是一种职业,也是社会价值的创造者,我们很肯定这一点,那就社保来局限养老金的增长是社会保障的狭隘。因为,至今没有针对如何更好的让农民参与社保的措施与途径。
也许有朝一日,会通过耕种土地的年限来折算等价的社保数额,从而提高农民的养老金,这是对农民职业的尊重,因为民以食为天。
二、从养老条件来看
农民没有退休两字,我国也进入老龄化,交过社保的到退休后,可以享受政策的保障。我觉得很多人都有过体会,退休的比在职的年轻人工资要高很多,有行业的区别,更有同行业的无奈。
我们倡导同工同酬,你也许会说这是比例与制度的问题,不错,关于民生保障不就是在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中完善起来的。
也许,不无可能将来退休年龄干脆一刀切,比如65为界,不管你什么职业,只看年龄,全民一个标准一个养老制度。不曾奢求你不解,只求你对农民的理解。
所以说,随着社会越来越重视,一直都有关于农村养老制度的研究探索,给农民提高养老待遇,是合理的,是民心所向,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谢谢阅读,欢迎留言交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