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民养老保险为什么不能补交?

有的人说,养老保险不可以补缴,但实际上也有特殊情况可以补的。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按照人社部发2016年132号文件,对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不得以事后追补缴费方式增加缴费年限,也就是说不允许补缴。如果能够通过劳动仲裁或者劳动监察部门等法律手段,确切的证明职工和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单位没有给职工缴纳社保的情况下,可以凭借有效的法律文书,相应的会计账工资表等证明材料,对社会保险进行补缴。这是国家为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而做出的特殊保障。

城市居民养老保险,是按年缴纳,过了缴费期一般不允许补缴。不过,如果距离退休领取养老金待遇的年龄不足15年,应当逐年缴纳,也允许补缴,但是累计缴费时间不超过15年。一般来讲,各地的政策是到退休时可以一次性补齐15年。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一种兜底性的保障。国家对于新农保或城居保制度实施以前年满60周岁的居民不用缴费,直接领取基础养老金。其实,由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档次最低只有100元,相信对所有人来讲,即使一次性补齐15年负担也不大。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如果每年按时缴纳,国家还有额外的补贴。比如按100元档次缴费政府补贴30元,河南省按5000元档次缴费政府补贴340元,宁夏按照3000元档次缴费政府补贴320元,上海按照5300元档次缴费政府补贴675元。如果没有按时缴纳,补缴时政府补贴就没有了,因此也会吃亏一些。

实际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仍然属于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如果我们累计缴费满15年以上,国家在计发基础养老金的时候,还有倾斜照顾。比如说,每多缴费一年,青海省增加基础养老金10元,陕西省增加亿元,山东省增加1%,江西省增加2%,吉林省增加5元,黑龙江省和辽宁省增加两元。

所以,个人账户养老金储存的钱数较多,未来的养老金也是较高的。一般建议还是每年都要缴纳的好,一般每年10~12月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期。很多地方是自动扣费的方式,到时候不要忘记存钱就好了。

城市居民养老保险为什么不能补交?

城市居民养老保险,到底能不能补交呢?这个问题,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在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答案,至于这个不同的答案,能有多大的差异,还真不好说,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况且每一个参保者的情况,又会有较大的不同,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依据《社会保险法》有关的规定,在总结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城居保)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决定,将新农保和城居保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简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并于2014年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4〕8号)。

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非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不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城乡居民,可以在户籍地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员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各个地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缴费档次,最高缴费档次标准原则上不超过当地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年缴费额。

国家为每个参保人员建立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缴费、地方人民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集体补助及其他社会经济组织、公益慈善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的缴费资助,全部记入个人账户。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支付终身。中央确定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建立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正常调整机制,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对长期缴费的,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

新农保或城居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在2014年2月21日前未领取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障待遇的,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

距规定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逐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距规定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

因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时间比较短,最早的也不过2008年,所以就存在着参保人已经到了退休年龄,但是还没有达到15年的最低缴费年限问题,这就引出了养老保险费补缴的问题。

养老保险费的补缴也分多种情况,并不是一个简单地可以补缴或者不能补缴的问题。

第一种情况就是参保人在当年的缴费周期之内,因某种缘故没有缴纳养老保险费,像这种情况在当年或者次年都是无法补缴所欠年限的养老保险费的。

第二种情况就是参保人不是逐年缴费,而是断断续续缴费的情况,达到60周岁的退休年龄的时候,缴费年限达不到15年,这种情况是可以一次性向前补缴所欠年限养老保险费的,但是累计缴费年限不能超过15年。

第三种情况就是在参保人在刚刚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的时候就开始缴费了,并且还是逐年缴费,由于当时年龄超标的问题,到了60周岁退休年龄的时候,累计缴费年限达不到15年,这种情况是可以一次性向后补缴养老保险费的。

第四种情况就是一直没有缴费记录,这就意味着其还不是参保人,想在达到60周岁退休年龄的时候,一次性向前补缴15年的养老保险费,这种情况是不可以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费的,只能延迟退休。

第五种情况就是一直没有缴费记录,并且年龄已超过60周岁的城乡居民,这种情况是不允许一次性向前补缴15年的养老保险费的;但是,也不是绝对不可以的,不同的地方会有一定的差异。

比如说天津吧,从2018年1月1日起,年满60周岁、具有天津市户籍且未领取天津市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和老年人生活补助的人员,在2020年12月15日前,可以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自愿选择缴费档次,通过一次性补足至15年养老保险费的方式,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超龄补缴费人员不享受市财政缴费补贴政策。(周凤迟)

城市居民养老保险为什么不能补交?

政策决定导向,想补交的都是些,下岗,无业,和自由择业的低收入人群,天天为温饱而奔跑,那有时间,金钱去向上反映问题!

城市居民养老保险为什么不能补交?

每个地区的政策是不一样的,全国很多地区甚至是绝大多数地区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还是可以正常完成一次性补缴的。60周岁之前,想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可以一次性补缴,完成15年费用的补缴。退休后仍然可以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城市居民养老保险为什么不能补交?

确实在养老保险补缴的问题上,国家一直很谨慎。多数人都按时缴纳,有的人却一次性补缴,这本身就是不公平。另外,如果允许一次性补缴,会影响养老保险缴费现金流的稳定性,增加未来职工养老保险金支出的压力,因此养老保险一般是不允许补缴的。不过,一般归一般,实际上也有一定的特殊情况可以补的。

可以一次性补缴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被解雇或者刑满释放后没有公职的职工。根据国家的法律规定其实是要累积缴纳社保15年,达到退休年龄以后才可以领取养老金的,那么因为这些情况导致他们可能根本没有参保,或者中途被迫停止缴纳社保费。

这种情况的可以凭借相关资料去相关部门证实一下,就可以进行一次性补缴了。这样退休后也是可以享受和正常人一样的退休待遇了。

第二种,生活在乡镇里的工商户,或者职工,要是中间停止了缴费,没有达到15年的,也是可以继续对养老保险进行补缴的,只要缴纳省下的部分就好了。等到了退休年龄以后就可以正常的领取养老金了。

毕竟这种情况在乡镇还是挺多的,可能因为各种家庭原因或者其他情况忘记缴费,也是常有的事情。

第三种,固定工,合同制的工人,或者城市户籍的临时工。这些人要是没有参保,或者是参保了中途停止缴费的,都是可以一次性缴纳15年社保的。不过每个地区可能政策上都会有些不一样。

城市居民养老保险为什么不能补交?

不管男女,65岁的时候可以补缴哦!延迟退休,懂?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