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能缩小城乡养老差别?

在很多人看来,城镇职工每月三四千元的养老金,农村居民每月只有100多元的养老金,是差距很大的表现。很多人希望能够缩小相应的养老金差距,能实现吗?理论上说应该是能实现的,但是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工程。怎样实现呢?让我们从养老保险制度来解读。

有哪些养老保险制度?

目前,我们国家养老金差距这么大的原因是存在两种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两种养老保险参保人群涵盖了无业失业人员和农民、灵活就业人员、用人单位职工三大类群体。

无业失业人员和农民一般参加的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灵活就业人员可以自由选择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但是如果想享受职工养老保险退休,必须在退休前缴纳职工养老保险满15年以上。

用人单位的职工必须按照劳动法和社会保险法的规定给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同时还需要参加其余的四项保险。

(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待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待遇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

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139。个人账户余额是参保人自己缴纳的全部费用和一部分国家补贴、集体补助构成。139是60岁时养老金的计发月数。

基础养老金是国家财政补贴的相应费用。目前全国的最低标准是88元每月,各地根据财力不同可以进行额外的补贴。多数地方在100~200元之间。

很多城乡居民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都是选择最低的每年100元的档次缴费。这样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也就很低。按照人社部农村社会保险司公布的数据,2019年7月底人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只有162元。

(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也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基础养老金跟当地社平工资、缴费年限、平均缴费指数等因素挂钩,低的也能领取六七百元,高的能领取几千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方式跟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类似。不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退休年龄是不一定的,有可能从50~60之间的任意一年,甚至有可能提前退休或者延迟退休。所以,计发月数是根据退休年龄确定的。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余额,是按照职工本人缴费基数的8%确定的。企业职工缴纳的比例恰好是缴费基数的8%,相当于企业职工个人缴纳部分全部进入个人账户。不过,这没有国家补贴了。

用人单位目前是按照缴费比例的16%按照单位的缴费基数缴纳统筹部分。如果是灵活就业人员,个人是需要承担个人和用人单位的部分,国家一般允许他们按照20%的比例缴纳,但是也只能按照缴费基数的8%记入个人账户。

统筹账户部分,并不仅仅是形成退休后的基础养老金,还用于发放每年增加的养老金部分、各种补贴补助待遇,个人账户养老金领取完毕之后的养老金补贴,丧葬费、抚恤金、供养亲属生活困难补助等待遇。

总之,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算是高付出就有高回报吧。

美国也有类似的养老保险制度。一般是职工本人承担6.2%、用人单位承担6.2%,如果是灵活就业人员群体需要自己承担12.4%,美国给予灵活就业人员一定的退税政策。我国是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政策。

美国的保障层次很低,最高的养老金也不过2605美元,不足美国的社平工资。平均养老金只有1298美元,替代率不足40%。

美国为什么能够实现这样的政策呢?最主要的是美国国家税务局能够掌握所有人的收入情况,绝大多数美国人都是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美国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只有12000美元一年,水平比较的话相当于我们起征点为每月1000元。实际上,当然对于一些特殊困难的家庭可以采取退税的方式。

所以,美国最大的特点是它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税收征缴体系,当然征缴成本也是最高的。我们国家实际上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只有6000多万人,从2020年才开始实践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制度。

如果说,能够将中国人所有的收入都纳入社会保险费的征缴范围,而且切实有效的征收上去的话,肯定能够形成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可是,又有几个人愿意呢?我国地方差异、城乡差异还很大,一些人的收入水平还很低,如果加强征收力度,真的有可能会起到反效果,影响社会发展和消费。所以,要想完善养老保险制度,要从完善征缴方式做起,可能还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路要走。

何时能缩小城乡养老差别?

把官吏高养老金拿出来一块补贴农民!这样城乡养老金水平差距就小多啦!没有差别也是不可能的!

何时能缩小城乡养老差别?

缩小养老金差距?没缩小,差距越来越大。养老金高的,养活一家人有结余,养老金低的,养活不了本人。

何时能缩小城乡养老差别?

这个问题,恐怕几十年难以改变。因为城乡养老差别,不是现在就有的,可以说自古以来到现在,就有城乡养老差别。问题是,改革开放以前,从没有人提出这个问题,改革开放后才有人提出这个问题。

改革开放之前,以及上朔几千年,中国人历来遵循的是养儿防老。养儿防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良传统。子女赡养老人,是天经地义,义不容辞的责任。新中国建立后,国家还把这个责任,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从古到今,绝大多数中华儿女,都遵循这个义务和法规,农村儿女也一样遵循这个法律义务,和谐地赡养自己的父亲母亲。

但不知是什么原因,现在确实有些人在网上反来复去地提出农村养老问题,提出城乡养老差别问题。集中一个根本点上,就是向国家伸手要钱。

我同情农村40.50后出生的老农民,他们经历了建国困难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的艰苦时代,交农业税,交统购粮,修水利,修公路,确实给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给他们增发一些养老金,估计大多数百姓没啥大意见。但要给所有60岁以上的农民增发几百元的养老金,一是60岁的农民年年增加,何时是个头?二是国家也没有那么大的财力。三是破坏了现行养老保险制度。

所以养老这个问题,城乡差距恐怕几十年也难以缩小。除非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农民和城里人一样上班挣工资,交养老保险,才能缩小这个城乡差别。

何时能缩小城乡养老差别?

至今连市区企事业单位的退休养老缩小差距问题还远未解决,何時能缩小城乡养老差距現在根本難料。

何时能缩小城乡养老差别?

我这辈子是不敢想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