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美国、日本企业大量搬迁是什么意思?

我国是世界上工业体系最全的国家,在这次新冠疫情爆发的前提下,我国的工业生产发挥到了极致。即使是在农历新年期间,我国通过全国动员的方式,不出一个月的时间将口罩的产能由日产2000万提升到1亿只以上。即使是这样,我们也刚刚能够买得到口罩。现在口罩的普遍零售价格还在三元左右一只,比疫情之前贵了两倍不止。

非常有意思的是,口罩问题英美国家并不在乎。因为他们劝国民不需要戴口罩,只要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就可以。当然,也不是说他们说的没有道理,但是结果说明了一切。美国已经成了世界新冠疫情最严重的国家,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都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疫情严重国家。实际上,戴口罩是我国武汉人民用生命实践出来经验。

除了口罩,还有呼吸机。现在全世界拿着钱都来中国抢购呼吸机,甚至美国通过高几倍的价格抢走原本已经发往其他国家的呼吸机。各国为了缓解呼吸机压力,现在不少英国制造吹风机的企业甚至都在转产呼吸机。

新冠疫情让世界所有国家都知道有一个完全的工业体系有多重要。当然,过去在地球村的思维下,很多发达国家的生产工业都在往外转移。比如从最初的彩电空调洗衣机,到后来的汽车火车挖掘机。口罩的防疫物资生产,早已经转移了出来,世界最大的口罩生产企业3M集团,在中国有十几个生产基地。因此,特朗普在疫情爆发以后要求3M将工厂搬回美国。

实际上,这些都是紧急情况下所做出的紧急措施,从长期发展来看,可能真的没有必要,毕竟未来肯定是全球一体化的时代。短时间的倒退,阻碍不了历史前进的脚步。用美国高昂的人力成本去生产口罩,简直就是高射炮打蚊子了。

新冠疫情下美国、日本企业大量搬迁是什么意思?

就在中国武汉4月8日解封之时,武汉的复工复产标志着中国的疫情已经基本过去。在这种情况下,4月9日,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库罗德提出了“不惜血本也要把美国在华企业迁至本土”的措施。所谓不惜血本,就是政府为企业迁往美国的一切费用买单。日本紧随其后,于11日也宣布将日本在华企业迁至日本本土或东南亚国家。

不过,国内专家表示,美、日企业要想完全搬迁出中国短期内很难做到。一方面,美、日两国企业在中国投资巨大,并不是説搬迁就能搬的,即使要搬迁也会遭遇巨大损失。之前,特朗普要苹果CEO库克把苹果搬出中国,库克説什么也不答应。另一方面,现在全球产业链有明细的分工,中国负责中低端加工制造,而日、韩负责生产零部件,而美国企业往往是出品牌、设计方案,如果产业链遭到破坏,对美国企业也是巨大伤害。

而我们认为,美、日两国之所以要将企业搬迁出中国,主要有以下几层含义:第一,过去美国人主要发展高端技术领域,而把中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丢给了发展中国家,但是,当此次疫情发生后,美国发现他们对口罩、呼吸机、防护服等防疫用品的生产能力非常差,甚至还要动用战时生产法,勒令通用公司、3M等企业生产相关防疫用品,交给国家使用。显然,美国经过此疫后,也不想在低端生产制造上面受制于人。

第二,现在美国国内对特朗普意见很大,毕竟确诊新冠人群超过50万,死亡人数超2万人。美国政府的日子不好过,再加上美国经济也在衰退,失业人数至少上千万。如果将中国的中低端制造业回归到美国本土,或者东南亚一些国家,这样既可以解决美国人的就业问题,又可以转移特朗普在应对新冠疫情上能力不足。

第三,早在疫情之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就要叫制造业回归。主要是在税收方面给出了优惠的待遇。特朗普找苹果CEO库克商量,库克怕苹果公司成本上升,损失过大,没有答应。但是,福耀玻璃的曹德望,以及富士康的郭台铭都把企业办到了美国本土,他们主要是想拓宽美国本土的消费市场,又可以享受到税收和土地方面的优惠政策。所以,美国要制造业回归,也早有设想,此次疫情只是加快了他们的回归步伐 。

第四,美国政府要想搬走美国在中国的一些制造企业,日本也紧跟其后,主要是想趁着中国经济不景气,很多企业都生存艰难之际,想进一步推高中国内地的失业率,如果中国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会造成社会不安定因素存在,这也是欧美发达国家希望看到的结果。他们不甘心我们中国通过全民抗击疫情,而顺利度过这次新冠疫情,而美国、日本政府却背上防疫不利的骂名,美日两国都想展开报复。

那么,面对美、日两国纷纷将自己国家的企业撤离中国,中国又该如何应对呢?首先,我们中国也不能再过度依靠进口了,所以中国在高科技、高端技术方面要迎头赶上美国企业,并且站在世界的最前沿。再者,要扩大内需,就必须控制国内的高房价,房价过高只有少数人得益。要让老百姓手里有钱用于消费,而老百姓有钱消费,经济才能可持续上涨。最后,将来中国对欧美国家出口会受到影响,我们可以发展一带一路的模式,在疫情控制之后,与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成为贸易伙伴。这样也可以避开美日在国内搬厂的后果。总之,美日要把工厂全部搬回本土损失太大,而且短期内根本不可能完成,现在只是嘴巴上説出设想而已。

新冠疫情下美国、日本企业大量搬迁是什么意思?

4月8日,中国武汉解封,武汉的复工复产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恢复正常。在这种情况下,4月9日,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库罗德提出了“不惜血本也要把美国在华企业迁至本土”的措施。所谓不惜血本,就是政府为企业迁往美国的一切费用买单。

日本紧随其后,于11日也宣布将日本在华企业迁至日本本土或东南亚国家。

不可否认,美、日两国在遏制中国上是一条心的,在看到中国经济恢复正常后,心里很着急,于是迫不及待的提出了遏制中国的大招。

本人认为,在美、日两国疫情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他们的这个目标短期内很难实现,但他们发出这个信息表明,他们遏制中国的信心是坚定的。

对这些敌意国家,我们不能再抱有任何幻想,早做准备,及时填补他们企业搬迁后的空白。在扩大内需上做文章,在一带一路上做文章,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

新冠疫情下美国、日本企业大量搬迁是什么意思?

近日,有媒体报道,美国、日本打算大量搬迁企业回国。众所周知,外商投资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他们大量撤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不容小觑。

不可否认,外资企业几乎占据了国内很多重要工业园区的半壁江山,他们除了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还带动了许多本地企业的快速发展。除此之外,人口的涌入还给本地的第三产业提供了很多机会。

当然,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外资最热衷的投资地方,也是因为我国有着难以替代的优势,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惠的税赋政策,巨大的市场需求,完整的产业链等等。

因此,双方的关系是共赢。我国要解决就业拉动国内经济,外商投资当然是为了赚钱。

庚子年的一场新冠疫情却让很多发达国家很无奈,他们虽然科技发达,却输给了小小的口罩,他们发现根本做不到自给自足。这让他们的政府很难堪,饱受民众的质疑。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山姆大叔甚至向本国相关企业提出了许多强制性要求,例如要求汽车企业生产呼吸机、口罩等。

然而,更无奈的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很多企业乐意出手相助,但他们更多向山姆大叔拱拱手:“我们需要原料,但它们都在中国。”

山姆大叔一脸懵:“什么?真是太糟糕了,那就请你们将工厂搬回美国。”

日本估计也大致如此。

那么这些企业真的会如他们政府所说,大量搬迁回国吗?

首先,商人天生就是逐利的,他们来中国投资办厂,不是来做慈善的,而是为了赚钱。如果仍然有利可图,他们为什么要撤资呢?

其次,外资撤退后,他们还能继续占有中国的市场份额吗?合作的本质本来就是共赢,你都撤资了,除非不可替代,否则为何一定要买他们的商品呢?例如,手机,电脑,衣服、箱包等消费品等。我们完全可以买本地产品,也许会给本地竞争者带来发展的机会。

再者,就算外商真的打算撤资,那么搬迁成本谁来承担?有人说,日本政府不是说提供20亿美金吗?咋一听,好大的数字。但是,你知道一家企业的搬迁成本是多少吗?生产线可以搬迁,但也得先拆再运最后安装调试,这得花钱吧,可能还要承担一定的税赋。当然这还是小钱,工厂不可能搬走,很多厂家还建有无尘室,造价多少?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买家,损失岂是那20亿美金能够的?

另外,从撤资到重建,新员工的招募培训,即使是马不停蹄,没有1到2年的时间也完不成的。这段时间内,对一个企业有什么影响?且不说财务面临巨大的损失,他们是否能坐看自己的市场占有额被自己的竞争对手瓜分?

最后,企业迁回到本地后,好处是解决失业问题,坏处多到无法估量,产品成本会因本地高昂的人力成本而上涨数倍,国际市场份额损失。也就是说,资本家牺牲他们的切身利益,降低了本国的失业率。如此一来,山姆大叔的支持率是高了,资本家恐怕要哭了。

因此,搬迁工厂并非是一拍脑袋而就,每个公司都会用数据来分析其可行性。如果企业无利可图,仅仅是为了政治需要,恐怕是政府的一厢情愿吧?就好比当前,国外为何如此紧缺口罩等医疗物资,除了原料,恐怕很多本地企业也会依据投资回报比,来决定是否要投资生产线吧?盈利才是资本家的本质。

新冠疫情下美国、日本企业大量搬迁是什么意思?

美日想把企业迁离中国的心思由来已久,只不过是疫情的来袭,让他们找到了更合适的借口。总括起来,他们有这样几个盘算:

1、遏阻中国发展,迟滞中国复兴步伐。

2、战略互信不足,担心关键时刻会被卡脖子。

3、拉中国下水,防止中国借疫情坐大。疫情蔓延,中国率先走出困境,成为世界最大的“安全岛”。为防资本恐慌性大量流入中国,美日以逆操作的手段以迷惑资本的选择。

但资本是逐利的,哪里有钱赚,哪里钱好赚,就往哪里钻。这就跟狗走千里要吃屎,狼走千里要吃人一样,资本的本性决定了它只能听命于利润,而不是其他。沉舟可补,覆水难收。所以,对这个问题,我们尽可以关注,但不必过于上心。

新冠疫情下美国、日本企业大量搬迁是什么意思?

1、新冠疫情下,这些国家的确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深深地体会到产业的安全性是多么重要,要么回流本国,要么分散,总比抱着中国这棵大树好。我们得正视这样的现实,把头埋沙子里装作什么都看不见于事无补。

2、另一个现实是:为了转移矛盾,需要找中国作为替罪羊,可以预料,疫情期间和疫情之后,中国都会遭受铺天盖地的骂名,那将是惊涛骇浪的国际环境。我们肯定会尽力去扑火,但必须得承认有些🔥我们灭不了。

3、对美国来说,两三年前就决意把中国作为最大的战略性对手,要求制造业回流,这是计划中和进行中的事,只不过疫情加快了这种进度。我们不要再抱有任何侥幸的幻想,做最坏打算就是了,我们也不允许国内企业再死抱着国外的大腿,一定要有替代方案,哪怕只是保命的方案,否则就是置中国于危险境地。

4、美日企业回流或重构,会带动欧、韩、台很多企业跟进,届时中国的失业潮将广泛蔓延,社会因此动荡,这是欧美日最愿意看到的。中国这些年表现得太强势了,这些国家眼红啊!我们需对此未雨绸缪。我们也在企业回流和撤出这条路上多设置关卡,严格审查,严禁带走机械设备,严禁破坏现有的产能(但做事不要做得太直白,让人觉得能进不能出的样子,可以用“国家安全”的名义),只要产能还在,我们可以继续向包括欧美日的全世界继续供货,中国不能直接出就到东南亚国家绕个弯出,总有变通的办法,除非发达国家愿意自己包办一切中低端产品,那就意味着发达国家落后了,正合我意。

5、中国当务之急是继续控制好疫情的同时,保证复工复产科研教育顺利开展,而那些想要企业回流重构的国家疫情即使暂时得到控制,但一旦恢复生产生活,疫情还会卷土重来,一时半会还解决不了。总之,只要疫情拖延不熄,让他们的如意算盘统统失算,而世界疫情的解决很显然取决于最短板。我们也要加快特效药和疫苗的研究,疫情这么大的损失我们都承受了,我们不妨动用国家力量解决这件事情,因为谁早开发成功,谁就有主动权。

6、中国要重新对舆论进行引导,更重视技术型人才,给他们更高的地位和经济保障,我们的土壤应当能够培养像诺贝尔、盖茨、扎克伯格、马斯克这样的技术型人才的参天大树,而不只是明星、网红、地产精英……在他国全面技术封锁、产业链限制转移的情况下,自主技术变得更重要,不要再有看不起的国产的舆论环境,谁看不起谁就要被谴责。

7、我们要构建起自己的研发、人才培养和利用体系。我们这么大国家,高智商的人口绝对数量不会比任何一个国家少,但是“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我们的高智商人口散布在每个角落,就好像病毒的“群体免疫”一样,被普通智商的人隔离、稀释和淹没了,没能发掘出来、培养并连结起来。我们的人才管理机制要改变,更重视技术型人才,避免总被管理人员抢功。还有,疫情使得美国普通人开始排挤亚裔人种,我们要大度地接收这些人才,中国理应是全球亚裔人才集中地。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三个诸葛亮或可逆天,还怕欧美日撤退不成?

8、更尊重和保护国内技术人员的劳动成果。对国外知识产权保护和国内知识产权保护要区分对待。这些年国外没少指责我们对其知识产权保护不力,还指责说强制知识产权转移。那好,既然经济开始脱钩,我们偏偏就选择他们不喜欢的(这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就是说,前者可以松绑,后者可以加强。或者前者也需要大幅增加“关税”,以保护国内知识产权。

9、把国内市场做大做强。以前我们一心想着如何“走出去”,拼命地往外砸钱投资,这两三年,一切都变了,以后变化还肯定更大,什么“地球村”“国际分工”“自由贸易”,不再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这时候,不要忽略了中国是占世界人口1/5的大国,我们的人口总和比所有发达国家的总人口加起来还多,并且我们已经建立起全产业链。我们的任何产品,光是提供国内需求就可以让提供者和服务者活得很好,光内部循环就可以形成一个良性的发展环境。投出去的钱可能颗粒无收只能买个教训,但把钱投在中国人自己身上,绝对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现在是互联网社会,西方国家的先进方法和经验,根本保密不了,我们随时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利用。也许我们暂时不能达到国际高端水平,但是只要我们继续保持开放,不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以我们的体量和结合度,一定还是个世界强国,没有人敢动我们。

10、一旦事情严重恶化,与美欧日全面脱钩,我们就没有什么好惧怕的了,没有必要再像在现在畏头畏尾。我们不要小看自己,咱们国家是一个拥核大国,我们完全可以在南海、台海、钓鱼岛问题上强势出击,不用惧怕任何挑战。也许,这才是实现中国梦的一条必经之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