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我国是否需要加大粮食生产和进口力度?
目前,国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经突破了70万,而且保持着每两天增加10万的恐怖速度增加。很多国家宣布进行封国状态,严格控制各种医疗卫生用品的出口。甚至像越南这样的国家,直接禁止粮食出口。
很多人可能慌了,觉得现在应该囤粮食,确保粮食安全。不过,国家粮食局公布的数据让我们振奋。201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超过了6.64亿吨,粮食供给非常宽松。稻谷生产超过了2亿吨,其中食用消费1.58亿吨,反而比上年减少了50万吨。
至于小麦,已经连续7年供大于求的。2019年我国小麦产量1.34亿吨,而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估算的小麦消费只有1.235亿吨。
国家一直有大量的粮食储备保障市场的平衡,目前我国大米储量至少有1亿吨。国家也害怕因为新冠肺炎疫情人们会储备粮食,结果从2月10日开始国家每天向武汉市场投入80万吨大米,可是成交量只有0.28%。
从粮食生产来看,新冠肺炎疫情不会对粮食生产造成影响,不会造成粮食减产。人们在进行粮食生产时,目前仍然实行的是高度现代化的生产方式,一般很少产生人群聚集,再加上长期在野外,传染的概率极低。
所以,粮食生产不会遇到问题,粮食储备也非常丰厚,压根没有必要趁疫情爆发的关键时期大量进口粮食或者储备粮食。
疫情期间,我国是否需要加大粮食生产和进口力度?
最近,由于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在各种媒体上都有粮食安全的问题讨论,从当前世界疫情发展形势看,不容乐观。美国约翰霍普斯金大学发布数据显示:截止北京时间3月30日7时,全球人数达到720117人。目前美国达到142106人,居于世界首位。下面是具体的情况:
目前看,疫情全球爆发后,对农业生产会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粮食主产区的欧洲、美洲等地,粮食生产受到的影响会更大一些,世界粮食价格上涨将是一个大概率事件。那么我们中国会产生粮食短缺的问题吗?在我个人看来是不会的,我们国家有能力保证粮食供给。为啥?主要有三个理由:
第一,我们国家的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对农业生产微乎其微。经过12月份以来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目前已经获得显著成效,现在各地的农业生产已经启动。拿我们当地来说(黑龙江绥棱),目前备春耕生产已经开始,种子、化肥等农用物资已经准备,水稻种子催芽正在进行,农业生产基本没有受到影响。
第二,我们国家粮食储备充足,有数据显示,我们国家粮食生产连续7年稳定在6亿吨以上,谷物自给率达到95%以上,水稻和小麦两个口粮品种完全可以自给自足。据了解,目前库存的稻谷、小麦、玉米等粮食达到2.7亿吨以上。
第三,我们进口的小麦、大米等口粮品种数量有限,占比较小。据了解,2020年我国粮食进口配额中,小麦963.6万吨,大米532万吨,但实两种口粮际进口量总共也只有600万吨左右,只占国内消费总量的3%左右,所以即使因为疫情原因,国际粮食价格大涨,对国内的影响也是比较有限的。
综合上面的分析,受疫情的影响,不排除世界范围内的粮食危机,但是就我国的粮食储备和生产状况来看,即使世界出现粮食供给紧张,对我国居民的影响也不会大,所以我们也就没有必要大量进口粮食。
当然,不管疫情发展如何,我们对粮食生产都会全力抓好,保证我们的饭碗里要装着我们自己生产的粮食。以上为个人看法,仅供参考,如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交流!
(文/三农广讯)
疫情期间,我国是否需要加大粮食生产和进口力度?
说真话、讲实话、不废话、没套话,让我们今天说一点大家都能够听得懂的人话,大家好我是你们的社长。
想必大家都知道,我国当前虽然生产粮食较多,但依然是两口是主要进口大国,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有14亿人口,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资产粮食价格相对于进口粮食较高。
但在疫情的影响之下这一切似乎将要发生变化,我国主要从澳大利亚、美国、泰国等国家进口粮食,疫情全面爆发之后,部分国家已经禁止粮食出口,对于粮食进口大国来说面临着挑战。
当前进口粮食已经不太现实全球主要的粮食出口国越南、哈萨克斯坦、俄罗斯、马来西亚、印度、埃及、塞尔维亚和柬埔寨等8国在全球遭受疫情的情况下,都已“不约而同”等开始限制甚至停止其大米、小麦、葵花籽油等多种农产品的出口。
就在伊拉克粮食告急,菲律宾和印尼等全球主要粮食进口国也开始担忧“粮食荒”之际,越南和泰国这两个大米出口国却突然涨价。
报道援引泰国贸易委员会称,3月底该国的大米出口基准价格已经达到550美元/吨,为2013年8月份以来最高水平。
在泰国大米价格突然涨至逾6年新高之际,越南大米价格也急剧上涨,目前已经突破400美元/吨,为2018年12月以来最高水平。
还需加大粮食生产受到疫情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多个国家已经禁止粮食出口,而我国作为粮食生产大国,同时作为粮食进口大国,这时候如果粮食进口出现问题,基本上需要通过国内加大生产来提供。
按照现在全国人口14亿来算,人均每年粮食可以达到474公斤,一年下来,平均每人一天有2.587斤粮食。
我国现在肉类产量和水产品也很多,2019年,猪牛羊禽肉产量达到7649万吨,相当于每人平均一年也有54.6公斤,水产品有6450万吨,平均每人一年有46公斤。
综合来看:虽然我国粮食储备大概在2.5亿吨以上,但由于我国人口相对较多,再加上近几年属于脱贫致富的关键时刻,粮食进口遇到阻碍之后,今年加大生产才是粮食供给的王道。
最近我们也可以看到农业+科技已经成为热门话题,包括最近农业相关股票出现大涨,这就说明今年发展国内农业的关键时刻到来了,由此可见进口粮食并不是长久之计,扩大生产才是稳定经济的良方。
疫情期间,我国是否需要加大粮食生产和进口力度?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全世界新冠肺炎大面积的爆发,我们是否要加大粮食生产以及大量进购粮食呢?新冠肺炎大面积的爆发,对于我们国家进口粮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为很多粮食出口大国全面禁止粮食出口,所以说对于我们国家粮食的进口问题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加大粮食生产和大量进购。
我们只需要按照平时的粮食生产,保证一个正常的粮食生产总量就完全可以了,因为毕竟我们绝大部分的粮食,还是通过我们自己来进行自给自足的。所以是不存在粮食问题的。而且我们国家实际上它还是有储备粮制度的,当我们粮食比较短缺的时候,那么只要开放储备粮制度就可以平抑市场上粮食供需短缺的问题,这个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说在这样的情形下,那么我们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大量的进口粮食,即便你现在想进口,可能也没有办法进口到,所以说还是要靠我们自己,我们只要是开放储备粮制度,那么就可以保证我们国民的口粮是不受到任何的影响,而且国内疫情已经接近尾声,那么完全有能力在接下来三个季度之内,恢复一季度所带来的损失。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疫情期间,我国是否需要加大粮食生产和进口力度?
全世界新冠肺炎大面积暴发,我们是否要加大粮食生产和大量购进粮?
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已是不争的事实。今天疫情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确诊病例已经超过72万!美国居世界第一,确诊病例已经超过14万。全球有十个国家确诊病例超一万例。
在此严峻时刻,全球有十几个国家先后关闭了出口粮食的大门,造成了部分民众恐慌性囤积。这样的行为,可能会造成国际粮价的波动。而对于我们国家来说,不但价格上不会受到大的干扰,而且还有些利好的方面。你看完了就明白了,需不需要扩大种植?需不需要大量进口?
一是我国粮食库存连年压力很大,这样的市场环境有利于我们去库存!粮食属于战略性物资,所以我们国家始终将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的手里。粮食储备世界第一。我们国家的粮食已经连续16年丰产,国家依然实行保护价收购农民粮食,来保障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所以我们的库存压力连续增加,有些国家禁止出口了,正好我们的粮食可以去库存,缓解压力!释放资金也释放场地。
二是有利于我国恢复粮食生产,增大粮食生产面积和种类。我们国家粮食生产成本相对国际水平要高,多年来,受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农民种地感觉不赚钱,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这次疫情爆发以后,不少农民有了危机意识,情愿将种树种花的地腾出来种粮食,更有国家鼓励双季稻生产的大幅度补贴,激励更多的农民群众自己种地!我国进口大豆最多,有的农民朋友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大豆种植今年也有望增加!所以对于提高我国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是有好处的。
三,在这次疫情之下,积极扩大种粮面积,已经成为了农民群众自觉和不自觉的行为。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国家也就没有必要大量进口粮食了!我们的储备充足,今年的夏粮丰收有基础,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空前提高,这些都有利于我们在世界粮食大战中掌握足够的主动权!粮食进口,我们想进就进!不想进就不进!这样的情况下,那些手中有余粮的国家才会更想着出口粮食到我们这里。所以这才是一个最好的粮食良性循环!
不得不为我们的伟大祖国点赞!如果没有久经考验的粮食储备体系,我们真的要为自己的粮食安全捏一把汗呢!
疫情面前,我国的粮食市场游刃有余!老百姓的口袋子安然无恙!
疫情期间,我国是否需要加大粮食生产和进口力度?
当然可以加大粮食生产和大量购进粮食了,不是我们国家缺粮,而是咱们老祖宗留下的老话,手里有粮心不慌,粮食当然是越多越好,尤其咱们国家有14亿人口,如果粮食没有充足的保证,那么必定会引起物价上涨的局面,所以大量生产粮食和存粮食是非常有必要的。
今天看了下新闻,全球现在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高达60多万,死亡人数逼近5万例,这对于大家当初认识的新冠肺炎真的不太一样了,当时全球除了中国严防死守,其余国家都跟卖呆似的不当回事,但疫情席卷他们的国家之后,他们都慌了,医疗物资准备不足,粮食储备不够,真是替他们操碎了心。
我们国家的粮食自产量高达6亿吨左右,而我们的耕地面积有21亿亩左右,大家可能不太了解这个概念,过去的口粮田听过么?一人一亩二分地,而这一亩二分地就可以养活一个正常人一年,也就是说我们的耕地面积如果全部种植农作物,那么我们是完全可以够自给自足的,何况现在的人吃粗粮的比较少,所以我们的粮食完全可以支撑我们的人口基数,更何况我们还有进口粮食,大豆每年8000万吨左右,小麦350万吨左右,玉米500万吨左右,都是可以支撑我们的工业需求的,所以关于粮食这个问题大家完全不必担心。
小农人最后有个想法,我们是不是可以把满足储存之后多余的粮食按照比市场价格高点供给国外,这样也能增加我们农民的收入,或者等价交换一些我们国家需要的资源,这显然是一个比较有远见的建议,当然了这是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