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才维持了半个月,为什么有的企业就“支撑不住”了呢?

1月22日凌晨2:30,湖北省宣布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级响应(1月24日升级为一级响应)。1月23日,浙江、广东、湖南启动一级响应。到1月25日,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市全部启动一级响应。

在很多人看来,我们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也不过半个月左右的时间,中间还恰好经历了一个春节假期,也是有史以来的最长10天长假(国家宣布延长春节假期三天)。真正上班的时间只有一个多星期,但是很多企业表示“撑不住了”,这是为什么呢?

这些企业多数是与春节假期密切相关的企业。比如酒店、餐饮、旅游。这些企业本身挣的就是春节的钱,比如有的酒店在春节前备了上百万的货,结果疫情来了,不仅货卖出不去,变现不了,而且还有可能砸手里的风险。

本来逢年过节是大家一起聚餐吃饭的好时候,我们家当时预定了四桌大年初三的宴席,可是从正月初一开始就不再出门,很快就打电话取消了。大家都理解,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春节旅游最近几年是越来越流行,可是现在海南三亚的酒店几乎是门可罗雀了。但是,店要照常开,工资要照常付。原先春节一个月可以挣半年的花销,现在只能干瞪眼了。还有一些游乐场或者休闲娱乐场地,也是这么一个情况。

超市。一般超市都是大年初一就开门,人们过完年就出来逛超市购物,也算是一个购物节。可是,这一次除了生鲜蔬菜受到追捧以外,其他的商品也几乎卖不出去了。

实际上,随着复工的开始,很多企业的未来订单都受到了影响。没有足够的订单转化现金流,在承担相应员工工资和社保情况下,企业的负担一下子加剧了好几倍。比如说,原先企业的流动资金有100万,每月流动5次,能产生500万的现金流。职工的各项运营成本是50万,如果正常情况下500万现金流带来的利润有100万,足够支付员工的各项成本,还有50万的盈利。可是当现金流变为只流动一次的时候,一个月后企业只剩下70万的现金(假设流动一次赚20%),如果两个月现金只剩下34万元。这样企业几乎就是注定倒闭了。即使短时间恢复流动性,也很难再保持以前的状态。有些企业主规划一下以后,觉得不赚钱甚至亏钱,所以就早点关闭了。

为了缓解企业现金流的紧张,政府各个部门都出台了缓缴政策和扶持政策。社保可以申请缓缴,不影响职工待遇,还可以免收滞纳金。税收可以缓缴,不征收滞纳金,甚至可以免收一些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税收。企业少裁员甚至不裁员,可以享受去年缴纳的失业保险费50%的返还。对于生产经营陷入困难,但是恢复生产有望的企业,如果努力做到不裁员、少裁员,甚至可以返还上年度缴纳的六个月社会保险费的50%,包括企业部分和职工部分。这一笔钱相当于每名职工3000多元呢,接近一个月的工资了。而且银行机构也正在对因为疫情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进行授信,增加其资金流动性。

希望通过国家的各种有效救助方式能够解决企业流动资金困难的问题,盘活陷入困难的有希望企业,让企业渡过难关。

疫情防控才维持了半个月,为什么有的企业就“支撑不住”了呢?

这个问题要从三方面来说

一、疫情传染性很强 防控程度超乎想象

本次新冠病毒肺炎的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刚当时,我们过于乐观,认为该病毒不会“人传人”,感染只是个例,各行各业都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应对疫情。结果,钟南山教授宣布病毒具备“人传人”特性之后,政府迅速作出决断,武汉封城,全国各地第一时间开始隔离、排查等防控工作。很多企业没有及时作出应对,这也为很多企业“支撑不下去”埋下了伏笔。

二、疫情爆发时间正值春节旺季 企业一年的经营计划被打扰

本次疫情的爆发恰逢春节旺季,原本是各行各业消费经营的大旺季,电影业、餐饮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早就蓄势待发,等待春节的业绩爆发。结果疫情突发,所有的经营计划全部打扰,经营基本停止,几乎没有收入来源。更甚的是,成本已经付出,餐饮业已经备好了春节期间的新鲜食材,贺岁档电影的宣传已经铺开,服装业备齐了新春新品,但这些都已经成为了库存货。同时,房租、人工费依旧要付出,连很多大型企业都依然支撑不下去。例如:火锅餐饮业的巨头海底捞粗略测算已经损失了近11亿元、西贝创始人贾国龙也对外“叫苦”,疫情期间,西贝关闭了全国近300家门店的堂食业务,预计损失至少达7亿,按照目前的现金流加上贷款发工资,最多只能撑三个月。还有千千万万的小微企业面临现金流断裂的风险。

三、疫情结束后 各行业恢复期较长

乐观来看,疫情最快将于3月初结束,那么结束后,各行各业能够迅速恢复生产经营么?这也要分情况看,以餐饮业为例,试问下自己,我们现在还会像之前那个频繁和亲朋好友聚餐么?我想还是会的,但是需要时间恢复,毕竟疫情刚过,心理阴影还在。那么,从短期来看,餐饮业经营会恢复,但业绩也很难到达高峰,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恢复信心。同理,也适用于大部分人员聚集的行业。

综上而言,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疫情才半个月,很多企业才支撑不住。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除了大型优质企业,绝大多数企业的经营依靠的就是持续经营带来的现金流,并没有太多的“存粮”,而此次疫情最麻烦的就是传染性过强,致使企业无法经营,而这对大多数企业而言是致命的。

疫情防控才维持了半个月,为什么有的企业就“支撑不住”了呢?

没做过老板的,永远不知道其中的厉害关系,给他说再多也等于零,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某些人现在身上有钱(没瘟疫或是大型灾难的情况下),也许可以维持几个月,甚至几年,几十年,然而他们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天灾人祸,这次病毒,是因为国家管控,所以,你可以买到便宜实惠的东西,假设国家不出面,我想一颗大白菜卖你几十几百元一斤不是不可能,而且还有可能买不到。

超市的任何东西,你在购物的时候,能在货架上看到,那是因为有人在生产,有人在创造,如果人人都呆在家里,试问,谁来生产,谁来创造?谁来把这些东西上到货架?谁还能找到产品来上到货架让你消费?你以为你身上有钱可以买到一切?这世上都没人生产和创造了,你还拿钱买什么?你怕死,觉得可以呆家里规避风险,那么生产和创造这些的人呢?他们难道不需要规避风险?

企业的维持和存在,需要现金的流动和支持,仓库都没东西了,想生产的东西原材料都没供应了,原材料加工厂都倒闭或是停产了,还那什么来生产?既然不能生产,那么就只有倒闭,加工厂都倒闭了,那么原材料厂的东西生产出来又供给谁?所以蝴蝶效应就开始了。。。。。。这样解释不知道你能看懂和理解吗?

疫情防控才维持了半个月,为什么有的企业就“支撑不住”了呢?

这个问题我要搞清楚企业现金流和流动资金,一个企业正常情况下备用的现金不会超过一个企业正常开销的一个月,甚至会更少。

流动资金则包含未收货款在内的,在企业业务过程中流转的资金,很多时间企业是靠这个钱来运作的。

再有一个核心是老板的钱和企业的钱是两回事,一般情况下老板不会把自己已经得到的分红再次垫入公司,也是在这种时候。

我们来举一个真实的例子:

我一个学员去年年底进行了分红,分红之后流了100万的备用金放在公司账户,流动资金包含未收货款等有150万,库存有1000万。

该企业每个月包含房租在内预计支出在80万左右,原先预留的100万是用于应对春节假期支出的,因为一旦节后开工只要市场流动起来,流动资金能很快收回,库存能很快出去,那么企业的流动资金也就能跑起来,那么就不存在资金问题。

但是现在市场完全不流动,库存出不去、流动资金收不回来,等于就需要靠着现金过日子。

那么100万-80万,这就出现了再老板不垫资的情况下,2月份都撑不过去。

当然这个例子是比较理想的情况,该企业没有负债、没有大批量库存。

另外一些情况:

1、本身就负债的企业,靠着流动资金在不断滚动运营的,一旦市场冷却,流动资金断了,那一切就完蛋了。这个例子类似贷款拆东墙补西墙,一环套一环,一旦一环套不上就完蛋了。

2、比如一些春节旺季的企业,一年到头就靠这个时间,并且又准备了很多库存的企业,那可能市场一封闭,整个企业就完蛋了。

3、造成实际损失的,比如酒店实体、甚至一些水果运不出去等情况。

疫情防控才维持了半个月,为什么有的企业就“支撑不住”了呢?

这个我是深有体会的,我所在的公司大概240号人,平均工资算8000,老板一个月仅仅是工资的开支就是 190万,算上社保,已经公司资质的维护,还有房租,一个月保守估计开支在240万左右。

年前一个月公司基本就停产了,年后又闹瘟疫,加上2019年公司业绩本来就很一般,勉强度日。

这次瘟疫一闹,政府严令禁止复工,公司这么来回一折腾基本就摇摇欲坠了,公司老板已经委婉的告诉大家,该散就散了吧,1月份所有员工仅仅发了2000块钱基本生活费。

老板天天在群里倒苦水,亏了多少多少钱,房租又交了多少钱.....

疫情防控才维持了半个月,为什么有的企业就“支撑不住”了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没有了现金流,你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一家企业没有进账也没有出账,是不是意味着企业就不会亏损?并不是,企业亏损会成倍放大。

比方说如果一家五星级酒店,在这种情况下关门歇业,看起来似乎既不亏钱也不赚钱,可事实上确实每天亏损几十万甚至几百万,比方说房租就是大头,在无法营业的情况下,你依旧是要缴纳房租的,而五星级酒店往往整栋楼都是,一个月的租金多少?这些五星级酒店的置业全是自己的吗?显然不是,而五星级酒店的母公司现今很多吗?也不是,所以,亏起来很可怕。

如果是中小企业怎么办?比方说如家,酒店几乎都是租的,但是关门歇业后,全国算下来一天得亏损多少钱?比方说北京的K歌之王KTV,就是率先扛不住的企业,没有进账,就无法抹平一天的成本,所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已经无法承担了。

易论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的一个表姐在五线城市开了一家500平米左右的餐厅,在去年12月初就开始大量的进货(其余饭店都是如此),但是还不到过年,就接到通知不能营业了,就算允许营业,也没有几个人会冒险来吃饭。

几百万的货物积压在那里,一个月好几万的房租,营业的成本除了物料之外,还有租金、折旧等等,所以每天亏损上十万,你认为能撑多久?

这种情况下,小企业跟大企业往往能撑得更久,而中型企业往往都是靠每天的紧张来抹平每天的成本,比方说用今天的营业额来购买物料等等,所以,在无法营业的情况下,每天亏损巨大,半个月亏损上千万都很正常,而这些钱是需要你从账户中拿出来支付的,所以扛下去可能会看到黎明,但是多数企业都在黎明到来之前死掉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