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突然降息房价会不会下跌?

突然降息,一般是稳房价,甚至会促进房价快速增长。降息是很难降房价的。

降息的作用:

第一,降低贷款负担。过去的时候,由于利息比较高,人们在贷款的时候会斟酌一些。比如4.9%贷款利率的情况下,30年等额本息贷款100万,每月需要偿还5309元。而当利率如果降到4.4%,每月只需要偿还5013元。人们偿还贷款的负担降低,人们就可以买更多的房子,人们对房子的需求就会提高。

需求提高了,短期内房子的供给改变不了,那么房价只能上涨。如果房价有下降的趋势,降息也是我们稳房价方向的一种好措施。

第二,释放大量货币。其实不仅仅个人房贷负担降低,企业贷款的负担也降低。企业可以贷款更多,但是这些资金流向哪里就值得商榷了。

哪里有利益,资金就到哪里。特别是一些私营个体企业,资金使用不规范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会被企业主拿来买房。毕竟在过去干实业还是完全不如炒房挣钱的。

所以,如果降息,要想阻止房价上涨,很难。

如果突然降息房价会不会下跌?

如果说,这次美联储在7月底的议息会议上突然宣布降息,这要看中国央行跟不跟,如果我国央行也随后跟进,货币政策偏向宽松,那房价暂时不会有大的回落,成交量在短期内还会上升,但是降息是讲连续性的,叠加效应,如果仅是美联储一次降息,那对国内房价很难产生实质性的影响,随着国内房地产调控的持续,各地房价大概率是向下调整的趋势。

虽然,各路专家对本月底美联储降息的呼声很高,甚至于观点也趋同一致,但是我们认为,美联储7月底降息的概率并不大:第一,美国经济并没有很糟糕,可能仅是增长不如预期,与欧洲、日本等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算是好的,根本没到像2009年那样一定要降息的程度。第二,美国核心通胀率抬头,美联储顾及到通胀也不可能贸然降息。三、现在美联储应该对国内经济走势展开进一步的观察,然后再决定是否降息和降多少息,盲目降息负作用还是很大的。

退一步讲,就算是美联储在7月底宣布降息,中国的央行也未必会跟风。首先,中国央行建立了一整套金融调控工具,可以对货币政策进行微调、预调,这些金融工具可以将金融体系的流动性控制在更加合理范围内。比如,定向降准、逆回购、SLF、MLF、TMLF等货币工具。即使美联储降息,中国央行最多通过逆回购、MLF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不到万不得已,中国央行是不会降息的。

再者,当前的通胀形势,也不适合中国央行采取降息的政策。进入2019年,受到1月份连续二次降准等货币政策宽松的影响,国内的猪肉、鸡蛋、水果等商品价格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从而推动了CPI的涨幅。目前,CPI维持在2.7%,部分地区的CPI涨幅已经突破了3%。所以,在CPI还没有走出上升通道之前,中国央行不可能轻易的动用降息工具。

最后,国内资产泡沫很大,中国央行降息空间被封堵。现在决策层致力于房地产去杠杆,防风险。在调控房地产上,最高决策层是不会受到外界丝毫影响的。一方面,中国房地产泡沫已经到了非压制不可的程度。资料显示,中国房地产总市值突破450万亿美元,总市值相当于美国、欧盟、日本这三个国家的总和。这说明国内房地产泡沫是非常危险的。所以,现在只好是一点点抽掉房地产杠杆,争取实现房地产软着陆。

另一方面,居民加杠杆也到了极限,中国房价已经无力上涨。从2015年开始,我国就全民加杠杆买房,本来居民负债率不高,但近几年是突飞猛进。今年上半年银行的信贷资金一半流入了房地产业。资料还显示,中国家庭的总资产中,房地产占比高达77%,其他金融资产占比仅23%。试想,中国家庭的总资产中,房产占据近8成,还有多少贷款空间?一旦投机性购房退出,国内房价就要逐步回归自住属性。

如果美联储降息,不管降25或50个基点,都说明美国货币政策方向改变。不过,中国央行降息的概率很小,主要是中国央行调节货币的金融工具有很多,不会轻易使用降息工具。此外,近期通胀和房地产泡沫也有抬头趋势,这也会使我国央行打消降息的想法。现在很多人希望,美联储能够像2009年那样货币政策连续宽松,大量的流动性进入到发展中国家,然后继续推高当地房价,但目前美国经济并没有像当年那样糟糕,即使美联储有一二次降息,也难对国内房地产市场趋势产生任何影响。国内房价要跌还是会跌,去杠杆、去泡沫进程不可逆转。

如果突然降息房价会不会下跌?

别小看政府,这些人都是高智商的人精,他们说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就有一百个办法稳住,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今天房子造多了,已经形成了堰塞湖,你没都没有占到多少便宜,三年后你会发现,你同样一分钱的便宜都没占到。

如果突然降息房价会不会下跌?

感谢邀请回答这个问题,近期随着美联储的降息之后,引发了很多人对于全球主要经济体降息的大讨论,那么什么是降息?降息对于房价有什么影响?借此机会简单谈谈我的观察。

什么是降息?降息的对于我们日常有什么影响?

降息是指降低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并相应调整贴现率。大家要知道,我们将钱存入银行是要收取银行定期给予的利息的,那么这个利率就是存款利率,贷款也是同样。图上所示的我国的存款利率,以一年定期为例,我们的存款利率就是1.5%;

图上所示是我国商业贷款利率,有过购房经验的朋友应该知道,我们5年以上的贷款利率基准就是4.9%,所有的贷款利率上浮其实都是在4.9%基准之上来进行的。比如上浮20%,也就是4.9%*1.2=5.88%;

那么降息就是降低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分别有什么影响?对于房价有何影响?

很简单的道理,如果说降低了存款利率,比如降低0.25%,那么一年的存款利率就变为1.25%(1.5%-0.25%)了,也就意味着我们同样存款10万,一年就少得250元;这样的情况下肯定是人们进行存款的意愿就降低了,因为少得钱了。

降低了贷款利率,比如从5年基准的4.9%,降低为4.65%,那么我们贷款100万,30年,以等额本息为例就从月还款5307.27元变为5156.37元,也就是说我们的贷款一样的情况下,还款少了。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来,降息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增加贷款降低存款。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强社会资金的流动性,一般来说在经济下行压力大的情况下经常会采取这样的措施。那么对于房价有哪些影响?几点愚见:

第一、无论是降准还是降息都是为了增加资金流动性,说白了就是鼓励贷款,房价不上涨就不错了。房价对于资金是很敏感的,如果是资金充裕的情况下房价越是坚挺,因为为了增加贷款自然会适当放松对进入房地产行业的资金的管控,房地产企业只要融资不出现问题,房价是很难出现下降的。

第二、降息后因为还的贷款减少了,势必会增加销售。大家要记得今年上半年因为贷款利率回调就引起了长三角部分城市的房产投资风,如果说降息后还款减少了,肯定会刺激部分购房者甚至是投资房者再次加入购房大军。在购买量增加的情况下,房价坚挺甚至上涨是必然。

综上,我们分析后可以很容易的得出这样一个结果,无论是降准还是降息都会很容易导致房价上涨。在房住不炒的背景下,我国或许采取主动降息的概率不大,毕竟今年已经实行了两次降准,要想使得房价不上涨还得必须加强对于流入房地产资金融资端的调控。各位觉得呢?欢迎关心城市房产和经济的朋友积极留言、点赞、关注、转评哦。

如果突然降息房价会不会下跌?

降息是有利于房价上涨的,不断在很短的时间内可能实际的走势是房价下跌,下面分别来阐述:

1、央行降息是有利于房地产的

房地产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杠杆率非常高,国内头部房企的资产负债率都超过80%,个别企业甚至超过90%,在行业最火热的时候超过90%的房企不在少数。为什么房地产行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

从拿地,到开发建设,到销售环节都是依靠贷款来完成的,在拿地的时候房企就不是完全依靠自有资金来完成的,基本都是通过贷款,而进入到开发环节,一方面通过贷款提供部分资金,一方面是依靠施工方的垫资来完成的,而到了销售环节,大多数的购房者都是通过按揭购房的,一般首付比例只有20%-30%。

所以房地产行业是一个债务驱动的领域,对于一个依靠债务驱动的行业,对资金的价格是极其敏感的,因为利息会渗入每一个环节,央行降息就意味着资金成本的降低,也意味着更容易拿到贷款,所以央行降息是有利于房地产行业的。

那么降息会有利于房价提高。

2、降息在极短时间没可能变现出来的是房价下降

因为降息的时机往往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时候,或者是房地产下行压力较大的时候,比如2008年的降息多次,那是因为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到我们的出口,进而影响经济和房地产,降息之后并没有立马扭转现状,过几个月才逐渐恢复的。

2015年也是如此,数次降息,一则经济下行压力大,二则房地产库存周期长,所以降息了,但是刚降息的时候,因为惯性原因,房价依然是下跌的,不过几个月后趋势就扭转了。

实际情况也会比这复杂,降息一次和连续降息数次又不一样。

如果突然降息房价会不会下跌?

降息了,房价下降可能性是非常小,如果政府不管制,反而上升的可能性比较大。

1.降息是贷款利率下降。这是个双刃剑,购房者要还款的总金额减少了,房地产企业获得融资的成本也降低了。但很有可能,房地产企业反而提价,将让利给购房者的部分给捞到他那边。

2.对于房企来说,降低借款成本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获得更多的房地产资金来源是最关键的。只降息,而不给房产企业更多的资金供给,对于房地产市场价格走势没有任何影响。

3.之前反复提过,房地产市场不是一个纯市场化的市场,而是政府严加管制的市场。所以可能在市场国家,房价会下降,但是在政府管制下,房价同降息的关联很小。

4.历史上多次的研究报告表明,房价和降息没有太大关联。其实房价的上涨和下跌,最关键的几点因素是:

政府的导向是如何的?管控力度是怎样的水平?有可能是帮助降库存哦。

政府对土地的供给规划是如何的?收取的各项费用和地价是如何的?有可能是想多卖点地哦。

房产所属区域的人口变动如何?是人口活跃区域或者是人口持续流入区域吗?

德先生讲金融和理财,由专业变得通俗。觉得好,关注我,再多点点赞。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