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真的能排毒吗?

进入7、8月后,发现身边很多人稍微一动就大汗淋漓,但我就算在暴晒下也不会出汗。听说出汗就是排毒,这是真的吗?那我怎么做才能出汗?

感谢邀请。

这个“毒”到底是指什么还得弄清楚,其实排毒这个概念是被炒作出来的,一些代谢废物在身体中呆久了可能会造成一些危害,例如含氮代谢物,一些肠胃道消化代谢出的食物残渣如果在肠道停留久了可能会自身一些细菌,影响肠道健康,也会造成身体不适,影响内分泌,这些可以被理解为“毒素”,但是主要的排泄部位是肛门尿道,主要代谢部位是肠胃和肾脏,皮肤出汗排出的分量完全就是小儿科,起不到排毒的效果。

汗液中有99%的成分都是水分,其中很有一些尿素、氨、多肽等,不过占的比例极小,根本起不到排毒的效果。所以,出汗并不等于排毒。

另外,出汗过多的话并不等于排毒多,大汗淋漓的状态其实并非好事,第一,运动消耗的热量其实是有限的,例如跑步一小时也就可能消耗400大卡的热量,出汗过多会导致体内离子损失多,例如钠离子、钾离子,钠离子损失较多人体的血液渗透压会变低,身体可能会发力疲劳,因此出汗过多的人总是觉得劳累,这时候需要适当补充一些运动饮料。不过适当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提高体质,俗话说少火生气,意思是适当锻炼,出点微汗有利于增加气血,但过度运动就是消耗气血损耗阳气了。

出汗真的能排毒吗?

感谢邀请。这个问题问的好。

有人喜欢运动后大汗淋漓的感觉,于是选择在健身房挥汗如雨,有的甚至汗如雨下;而那些不愿运动的人也会选择到桑拿房或者汗蒸馆蒸一蒸,泡一泡。据说这样可以排出体内的过剩的毒素和湿气。运动或者桑拿及汗蒸的确能够加速血液循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

一、在大量排汗的过程中,机体的局部代谢产物,如尿素、乳酸、脂肪酸等随汗液排出体外,这也是不争的实事。但是运动产生的益处很多时候来源于运动本身,并不是简单出汗带来的,这个一定要说清楚。汗含有的成分是:98-99%的成分主要是水,氯化钠NaCl约为300mg/100ml,1-2%为少量尿素、乳酸、脂肪酸等。

现阶段有一种过度夸大出汗有益作用的舆论导向。这种说法过度夸大出汗的排毒去湿作用也是不科学的,不全面的。如果这个说法可靠而正确,那么我想那些炼钢工人等等高温条件下作业的人群会最健康,可是事实并非如此。

二、其实,人体最重要的排泄解毒器官还是肾脏和肝脏,通过出汗获得排毒的效果真的是微乎其微的。而且运动和汗蒸都要适量,过量出汗会造成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比如说过度出汗造成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氯血症,有效血容量减低等等都是对健康有害的。这里着重指出的是老年人,切忌不要相信这种不靠谱的说法,选择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大汗淋漓的运动或蒸汗一定要慎之又慎。

出汗和排毒没有关系。“排毒”所指是具有毒性的物质。毒性是指物质对于生物体所具有的损害性的程度。但是,健康人体具有充分保障的常规机制保持体内代谢环境的稳定平衡。就是说,在生理状态下,人体内生理浓度的任何物质都不会对人体具有毒性,也就不是什么毒物。

但是过度夸大出汗的排毒去湿作用也是不科学的,因为人体最重要的排泄解毒器官是肾脏和肝脏,通过出汗获得排毒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而且运动和汗蒸都要适量,过量出汗会造成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对健康有害。

三从西医来说,这里面如果说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的,那就是尿素了。尿素主要通过小便排出人体,汗水里含有的尿素含量实在太少了。否则就不叫尿素,该叫汗素了。

而中医说出汗能排毒,完整的说法是:小便和出汗都是排毒的方式。这是基于“出汗有利于人体新陈代谢,有利于经络平衡和免疫系统的健康”而来。

中医认为:如果老憋着不出汗,时间长了,皮肤就不会呼吸了,最后就会造成很多人体代谢系统的紊乱,并且把这种皮肤的排毒功能都转到了肾和肝上。

其实整体上来说,出汗只是人体的一种自然的生理反应,不管是因为天气炎热,还是心理因素,都会造成出汗。

四、不过需要提醒的是:不要为了出汗而出汗。往小了说,可能会出现出汗过多导致身体水分损失、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往大了说,还可能会因为出汗过多,皮肤一直湿乎乎的,因为环境因素使得感染细菌或真菌。

另外,在做体育锻炼或大运动量劳动而大量出汗后,需要及时补充水分。比较建议在喝的白水里稍微撒一点盐后饮用或喝运动功能型饮料,补充水分的同时也补充流失的电解质。

出汗后,一定要及时补水。不管是运动前、运动中还是运动后补充体液,都应该少量多次,即每次补充100~200毫升,不要暴饮。根据汗液损失情况确定补充的次数。汗液丢失快,补充频率也大。少量多次补液不会加重胃肠负担,有利于迅速吸收,还可以随时纠正体液的不平衡,保证良好的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运动后补液的每次补充量可适当加大,同时减少补充频次。

为啥有人爱出汗有人不爱出汗

无论哪种类型的出汗都是由于人体在一定的刺激下(外界高温、剧烈运动、精神因素或者刺激性食物等)产生的体内温度升高。人体的神经中枢有自我调节功能,通过出汗来迅速调节体温,从而使体温维持恒定,可以说出汗是人体最有效的降温方式,相当于机体自带的空调。

有的人爱出汗,一出汗会脸红扑扑的;有的人却看上去并不热。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每个人的汗腺功能并不相同,散热的途径也不同,这就是有些人爱出汗而有些人不爱出汗的原因。只要出汗量在一个正常范围内就不必担心,但是如果出汗过多或者过少,就要考虑是否患某些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可能性了。至于脸红是人体在散热过程中血液循环加快,面部毛细血管扩张出现的正常现象。有些人面部血管极为丰富,就更容易出现脸红的现象。

出汗真的能排毒吗?

出汗能排毒吗?

运动或者汗蒸时确实能出很多汗,此时你的血液循环会加速、新陈代谢变快,每次跑完出一身汗总觉得自己瘦了五斤。

但!汗里99%以上都是水,剩下的不到1%是尿素、乳酸、氯化钠(盐)等成分,再说了,谁身体里有毒啊?又不是演武侠片。说破天不过是人体中的代谢废物,体内大多数代谢废物都是由血液运输到肝脏或肾脏代谢排出的,并不是汗腺。

相反,大量的出汗会造成身体脱水(电解质紊乱)。

这几种出汗,要小心了!

★ 出“咸汗”,你要喝水了

有木有被汗“辣”过眼睛(汗液流进眼睛有灼热刺痛的感觉)?这是“咸汗”(汗水盐分偏高)所致。

平时喝水较多,且高盐饮食的人,一旦在运动过程中喝水不足,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在运动过程中一定要增加饮水量。

★ 睡觉时咔咔冒汗

睡觉时,在自己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偷偷冒汗(不包括温度过高或被子太厚的原因),可能和很多原因有关。比如绝经期的女性由于身体激素的剧烈变化;服用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退烧药)也会导致大量出汗。只要能找到原因就不用过于担心。

★ 头晕眼花、大汗淋漓,可能是中暑了

如果你在高温下大量出汗,头晕目眩,甚至还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很可能是中暑了。一旦中暑,应马上补水、到凉爽、通风地方休息,如若无法缓解,需紧急送医,严重的中暑有可能危及生命。

★ 这些地方爱出汗,警惕多汗症

正常情况下,手是不爱出汗的,除非在天儿热的时候可能会微微湿润。但如果不管天气是否炎热,手总是潮乎乎的,看那满手机屏上的湿漉漉的指印就知道,这种情况是手汗症。

手汗症是指不受外界温度影响的手部汗腺过度分泌引起出汗,同时可伴有足、腋窝和腹股沟部出汗为主的一组疾病。多汗症患者在汗液流淌的部位更容易患皮肤癣菌病,也会加重已有的皮肤病如皮炎和湿疹等。如果你的出汗量如果已经影响正常生活,不要忽视,及时咨询医生吧。

出汗真的能排毒吗?

说起出汗,不少人都会联想到运动过后,身体大汗淋漓,出一场汗,感觉整个人都十分的舒畅。出汗也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又分为温热性出汗、运动性出汗、精神性出汗和味觉性出汗四种类型。出汗量的多与少因人而异,但出汗能排毒祛湿没有科学根据。

无论是什么方式出汗,跑步瑜伽或是桑拿汗蒸,高温运动还是裹保鲜膜,出的汗里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水,其他成分只占百分之一都不到。 而这丁点的其他成分里,包括钠、钾、钙、氯以及尿素氮等,其中能和毒粘边的大概就只有尿素氮,但是尿素氮主要通过小便排出人体,汗水里的那点量,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很多人误认为出汗是排毒的现象,就常常进行激烈的运动,只为了能大量的出汗,但出汗更多的是人体调节的手段,出汗过多,反而对身体不利,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钾、钠、氯等电解质及尿酸、尿素等,这些电解质的流失将破坏体液平衡,不仅使人感到口渴、乏力,还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心律失常,危及健康。

所以说出汗排毒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但是如果出汗过多或者过少,就要考虑是否患某些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可能性了。

出汗虽然并没有所谓的排毒现象,但运动后出汗一番人也会感到神清气爽,而且出汗是身体免疫调节的手段,如果长期不出汗,也是会对身体有所影响的。

指导专家:苏丽玲,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广州市中医医院肺病科。

擅长:中西结合方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支扩咯血等呼吸系统常见病、急、危重病。擅长治未病,调体质,纠正体质偏颇,调气血。

觉得本文有用,欢迎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并关注【医联媒体】。

出汗真的能排毒吗?

出汗是夏天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即便是对于出汗较少的人,也会因为炎热的天气,出汗较多。还一大部分的人,说出汗就是在排毒。其实,出汗的背后还可能暗示这几大问题。

出汗是身体在排毒吗?

人出汗多跟少,不光跟环境温度有关,还跟体重、进食的量、心理、年龄等等因素有关。至于大家说的出汗排毒,一是机体内没有那么多的毒素,并且还有可以解毒的肝脏。

同时,机体庞大的免疫力系统,可以帮助机体抵抗大多数的病毒。至于癌细胞,是不能简单的从出汗的方式排出去的,而是要用药物跟饮食、生活控制,跟出汗也没有什么关系。

如果要说出汗的汗液究竟是什么物质?其实也没有毒素,从生理结构来看,汗液中绝大多数的成分都是出汗,剩下的一小部分,可能连1%成分都不到的,则是矿物质、或者是尿素氮等等,但也都不是毒性大的物质。

因此,出汗多真的不是身体排毒,多数的情况下不过是机体正常的一种生理现象罢了,而需要我们注意的是以下这几种情况。

1、睡觉的时候出汗多,要小心盗汗:

还有很多人在晚上睡觉的会出汗,正常的情况下,人们会因为晚间睡觉时候室内温度较高,出现出汗的情况,这种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如果你是不明原因的出汗,出汗多的可能会把身上穿的衣服弄湿,或者是把床单弄湿。如果你有这种情况情况,就要提高警惕了。入睡后出汗的异常,很可能是盗汗,病理性的盗汗,就要及时去医院检查下了。

2、一时间出汗较多,要小心感染:

如果你在短时间内出汗较多,同时汗液还不会随着水分流失的话,就好比我们长期用手洗衣服,衣服变得皱还能轻易的撕下皮,就很有可能是细菌或者是真菌的感染。

3、手掌出汗较多,要小心手汗症:

跟别人相比,你的双手总是出汗较多,甚至是都能够把一张纸弄湿。这种现象,在一天中还出汗较多次的话,就可能不是心理、环境温度等因素了,很可能是手汗症。

最后提醒大家,经常出汗的人,尤其是特殊时期的人,如月经期间、怀宝宝期间,都要注意个人的卫生,避免感染细菌等物质,对身体健康十分不利。

出汗真的能排毒吗?

感谢邀请。

很多说法是“出汗就是在排出身体毒素”,那么这个身体的毒素到底是什么?估计很多人都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包括说出汗是在排毒的人。身体的毒素我们经常看做是血液中的代谢物质,它们运输的废物,身体不需要的物质,仅有这些物质可能会是那些所谓的“毒素”,例如血液中过多的胆固醇、甘油三酯、葡萄糖,一时无法保持平衡,可能会威胁健康,如诱发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要说真的是“有毒”那么可能只有尿素,另外还有大量饮酒后来不及处理的乙醛。不过刚才所提到的这些物质都是血管内运输的物质,它们能通过血管运输,脏器(大部分是肝脏肾脏来处理)代谢,通过小便、大便排泄,而主要排出这些的并不是我们的汗腺,汗腺只能辅助排出极少部分,所以说出汗在排毒的说法还有待考量。

一般出汗是因为外界气温较高,或身体大量运动,体温高了,无法达到人体的最适温度,从而我们的汗腺排出汗液,汗液能够带走体表热量,平衡体表温度,我们就能维持身体的合适温度,保证脏器正常运行,酶的活性处于最适工作状态。比如如果我们发烧,其实身体的排汗就出现了问题,身体的温度无法通过排汗维持正常温度,我们就会出现诸多不适,如身体酸痛,食欲下降,头晕脑胀,这时候如果有办法出汗,其实会好受很多。所以出汗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并不是因为身体毒素多而排出,也并不是主动出一身汗就能让身体更舒适,汗液会带出体内较多的矿物质,如磷、钙、镁、钠等,这些成分的流失过度会让身体乏力酸软,长期如此还会造成钙质流失较多,从而引起缺钙、骨质酥松等情况,过度地出汗并非一件好事。

题主提到最近一直在出汗,如果过于频繁地出汗,自汗,这些可能并不是因为身体在排毒,而是身体出现了病变,亚健康,需要及时就医对症下药,及早改善和治疗为好。如甲亢患者出汗比平常人要多,伴随着食量增大但体重并没增加或反倒减少的情况,有眼球突出,易怒暴躁,做事急迫,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又比如出现低血糖的情况出汗量较多,如糖尿病、高血糖患者可能会经常发生,低血糖时身体挥汗如雨,由于肾上腺素大量释放,身体还会有颤抖、坐立不安等情况。

传统医学上,出汗较多可能和人体的“卫气不固”有关,卫气控制着我们体表,如果卫气虚弱的话,自然容易盗汗。卫气和肺气、脾气紧密相连,肺气虚弱我们的脸部很容易出汗,特别是鼻尖,也会有痰咳不止(特别夏季),运动能力低下,心肺功能低的情况。肺脏掌管皮毛,我们体表的控制权肺部也有控制,如果肺气虚弱,则出汗也会增多;脾脏是身体控制水湿的重要器官,脾脏属土,而土能御水,脾脏好则能固阴液,调节水湿,则汗水能受到控制,脾脏虚弱的人很容易在夜晚睡着发生盗汗的情况,极度虚弱的人可能会流湿床单被褥,身体的矿物质大量流失,因此也会出现虚弱体力不支的情况。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