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货币永不增发会发生什么?
怎么叫货币永不增发呢?就是说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有1亿元,每年回收多少钱就重新发行多少新钱。这样市场上拥有的钱币数量就始终是1亿元。
这种情况下,我们假设经济快速增长。就跟我国一样,2014年GDP是64万亿,而2019年达到了99万亿,增长了一半以上。
如果流通中的货币永不增发,肯定货币就会呈增值状态。如果货币不增发,严重时甚至我们的GDP增速都会受到影响。
大家预期钱越来越值钱,大家的做法是怎样的?肯定是疯狂积蓄货币,有银行的存银行,没银行的存现金。这种情况下,流通中的货币会越来越少,货币的购买力会不断升值,最后会出现,我们想买东西,不好意思,没钱了。那么就要回到以物换物的时代。
大家都知道货币的最重要作用就是便捷性的一般等价物功能。当一般等价物功能被破坏时,货币也就失去意义了。
正常的做法应当是,保持货币价格价值的稳定,不断根据GDP增长增发货币。不过我们在发行中往往会适度增发一些,通过通货膨胀的预期加强和引导社会的投资,这就是复杂的社会货币政策。
假设货币永不增发会发生什么?
货币增发与经济增速一致,那么物价会保持稳定,不管是猪肉价格还是房产价格,都会多年基本不变,这就是很理想的状态。
假如货币永不增发,那么就会有如下结果:
1、货币购买力越来越强,物价持续下降
货币总量是有限的,而生产力水平会不断提升,商品越来越多。单位总量的货币对应不断膨胀的商品,货币价值提升,购买力越来越强。
曾经2000元买一平米房子,二三十年不增发货币,也许只要不到1000元就能买一平米了。曾经30元一斤猪肉,一直不增发货币,10元一斤就能买到了。
2、社会流动资金越来越少,资金成本越来越高财富会向少数人手中流动,不管是因为智商,还是因为爹妈,还是因为别的非市场因素。越来越多的资金存入这些人的私人账户,越来越多的现金放入他们的小金库,社会上的现金会越来越少。
物依稀为贵,社会上流动资金减少,贷款需求很大,但是能贷款的金额有限,自然会推升贷款利率。
3、企业大量倒闭,创业失败率持续攀升,失业率增加货币不增发,商品源源不断生产,如果生产规模与消费规模保持一致还好,只要产能过剩,商品价格就会持续下跌。
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如一潭死水,企业产能不敢提升,一旦提升企业的出厂价就会不断降低。规模化生产的企业虽然成本低,但是也会拉低商品价格,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生存维艰,利润越来越少,难以维持运营,降薪裁员。同样的道理,市场有限,创业机会很少,创业失败率极高。
4、需求持续萎缩,经济危机不可避免财富向少数人手中集聚,社会流通资金越来越少,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失业率攀升,消费持续萎缩,全面经济危机呼啸而至。
货币增速超出经济增速,物价持续上涨,这就是通货膨胀,温和的通胀有利于促进消费,经济体可以从中征收铸币税。
货币永不增发,一定引发通货紧缩。货币就如同人体内的血液,身体里的寄生虫会囤积大量血液,实际运转的血液越来越少,人体就会失去活力。
假设货币永不增发会发生什么?
说到货币增发,很多老百姓都觉得是一件比较可怕的事情,因为一旦货币增发了,那么对应的物价的水平也会跟着上涨,如果大家的工资水平涨幅跟不上物价上涨的水平,那么实际大家的财富就是缩水的。
所以对于老百姓来说,大家都不希望货币增发,但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一个国家要保持经济的发展,货币增发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事情,只是看货币增发是一种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而已。
虽然货币增发很容易造成物价的上涨,但这也是刺激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的一个重要途径之一,如果货币不增发了,虽然从表面上来看物价不会上涨的,甚至会下跌,但对于老百姓来说未必见得是一件好事情。
假如未来某一天一个国家的货币不再增发了,那么肯定是因为经济发展缓慢了或者经济出现负增长,一旦货币停止增发将会出现以下几种可能。
第一、短期之内货币的购买力增加。从理论上来说,当一个国家货币的增长速度跟一个国家经济的增长速度同步的时候,就不会出现通货膨胀。比如某一国家一年生产100件商品,市场流通的货币是1000块钱,那么平均每件商品的价格就是10块钱。假如货币投放速度跟经济发展速度同步,比如一年的生产的产品由100件增加到150件,对应的货币的供应量从1000块钱增加到1500块钱,那么平均每件商品的价格仍然维持在10块钱。
但假如一个国家的经济持续增长,而货币停止增发,在短期之内货币的购买力就会增加,大家手里的钱会更加值钱。
比如一个国家的商品生产从100件增加到150件,但货币的供应量却从1000块钱增加到到1200块钱,那么对应的10块钱能买的东西就从1个变成1.25个,相当于货币的购买力提升了25%。在这种背景之下,大家手里的钱就可以买到更多的东西。
但从长期来说,货币购买力增加了未必见得是一件好事,因为无利可图了,那么企业生产的积极性肯定是会减少的。
第二、经济增长放缓。对一个国家来说,货币政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金融工具,通过货币投放可以刺激社会投资,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假如一个国家停止增发货币,那么社会的投资将会减少,而一旦投资减少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就会放缓。
第三、企业融资成本上升货币的供应跟企业的融资成本息息相关,一旦市场的货币供应量比较多,对应的融资成本就会下降,反之假如一个国家停止增发货币,市场的资金出现紧缺的,那么企业的融资成本就会上升。
一旦企业融资成本上升之后,这不仅仅会增加企业的负担,更关键的是会降低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到时候无论是对经济还是财政或者就业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第四、就业机会减少。一个国家的发展,除了为了保持GDP的增速之外,更关键是为了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特别是对那些人口增长比较多的国家来说,持续的保持经济增长,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是稳定社会的重要举措。
假如某一个国家停止货币增发,社会投资减少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上升了,这么做不仅不会增加就业机会,还有可能导致社会出现裁员潮,这样一来,社会可供就业的机会就减少,反过来就会影响大家的收入,最终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所以一个国家停止增发货币,其实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非常多的。因此对很多国家来说,他们都不会完全停止增发货币,而是会根据社会的实际发展情况控制货币的投放量。当经济发展过热的时候减少货币投放,当经济发展所缓慢的时候增加货币投放,以此来调节社会的投资,从而稳定社会经济的发展。
假设货币永不增发会发生什么?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假设货币永不增发,而社会又是在前进中,那就会形成严重的通货紧缩。通货紧缩不是好现象,因为货币已经成了衡数,而人们又需要用货币作为交换的媒介,但货币持有者只要握紧自己的权益,自己的财富便会增长,结果只有两种,要不信用坍塌,货币体系崩溃,要不回到以物易物时代,倒退历史的车轮。
实际上,世界上的货币总是在增发中,适度的温和的通货膨胀,可以促进经济良性循环,虽然现在现金流通在交易中正在被各种记帐方式取代,但“看不见的手”仍然无形中起着促进经济的作用,最明显的有央行收进外币形成外汇,然后按比例释放本币刺激经济,就是货币增发的一种手段。
假设货币永不增发会发生什么?
任何政府,都不会让货币永不增发。在启蒙运动思想家没有发现国家主权属于人民以前,即在国家主权属于皇帝的时代,铸币权比收税方便多了,又没有制约皇帝的力量;这足以导致货币超发。
比如王安石变法,政府给农民的青苗贷款利率25%,这比变法之前的私人贷款利率还低一点。这么高的利率,只能跟高通货膨胀相匹配。那时通货膨胀率肯定很高,但大家不敢说,可能也不让说。那时政府预算决算都没有硬约束,烂发铜钱不可避免。那时多少贯的单位,就是一大串铜钱,含金量很低。我高度怀疑大宋多么高的GDP想象,它需要支付契丹岁贡、边境安防(西夏、大理、吐蕃、辽),后来与金的大规模战争都需要巨大花费。
货币不超发,只能在落实人民主权以后,法治政府、法治联储、法治央行与联邦政府账目,美元实际上已经因此赢得世界信赖。美国为了美元铸币税,没有必要破坏它的美元形象,有节制的法制的获得铸币税世界并没有意见。美元,不可能不要偏得的铸币税;不增发美元绝无可能。其他世界货币欧元、英镑等也没有可能放弃铸币税永不增发。
其他国家哪个政府财政那么宽松呢?如果非要假设,会发生政府倒闭无法提供公共服务。之后再发生什么,那就是无政府状态——混乱。
假设货币永不增发会发生什么?
那货币会成为这个世界上最稀有的东西之一,会通货紧缩,钱能购买的东西越来越多,大部分穷人因为没钱只能以物换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