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五十多岁了,谋划将来进养老院养老,有人理解吗?你怎么看?

我的家在新二线城市,属于独生子女家庭,典型的421家庭结构。 我认为靠居家养老是不现实的,不谈子女有无孝心,有无经济实力,子女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照顾生活自理能力很差或者没有自理能力老人的。有病的时候,子女就左右为难了。为了自己老有所依,为了子女没有后顾之忧,进入养老院都是可行的养老途径。尽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不容易接受的,就是现在,心里还是有些难受。 目前,我还在外面打工,我从1995年就缴纳养老金,如果没有意外,我将缴纳到退休年龄。我有商业医疗保险。我以为退休后只能适当休闲,要留足进入养老院的资金。根据目前的情况,当我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我领取的养老金可能不足以支付养老院的费用。

临近退休就谋划进养老院养老,实在有些早。

进养老院养老,实际上最大的问题是陌生的环境。这种环境,对于适应了亲朋好友来拜访,终日热热闹闹的老人是不可忍受的。大家试想一下,你住进了养老院,逢年过节亲戚朋友怎么去看你?你还要回家过年吗?

对于绝大多数老人来讲,即使是在小区这样的熟悉环境,也会比去养老院受人照看要好得多。尤其是在养老院中,都是暮气沉沉的老年人,也时常会有老人走掉 长期接触下去,对自己的心理也会造成影响。

养老院比较适合失能失智的老人居住。只要生活能自理,特别是夫妻双方之间,互相照看似乎是社会的公理。90%的老年家庭,都是有另一半首先承担养老责任的。多数去养老院住的老人一般都是偏瘫或者长期卧床的老人,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双方同时生活无法自理,或者一方提前去世,只剩一个老人不愿意拖累孩子的情况。

费用问题,也是老人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现在多数企业退休人员每月能领取两三千元的养老金就不错,但是要想在上点档次的养老院住一个单间没有万儿八千是不行的。即使是二人间的床位费和基本生活费每人也能达到三四千元以上。万一发生疾病住院,医疗费用还是需要自己承担。

养老金收入和住养老院的支出是收不抵支的。除非是自己有积蓄或者儿女接济,当然也有的老人是采取的以房养老的模式。通过倒按揭将房子抵押给保险公司,换取每月的养老金。但是,这种养老模式并没有考虑到未来养老院护理费的增加。

所以,去养老院养老对于绝大多数老人都不是最优的选择,多数老人还是希望居家养老的。

我已经五十多岁了,谋划将来进养老院养老,有人理解吗?你怎么看?

谢邀。到养老院养老是社会发展大趋势,随着老龄化时代到来,今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老人到养老院养老。当前养老事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养老机构尚待完善健全,二是人们的养老观念尚待适应成熟。从个人角度来说,首先要有到养老院养老的意愿,才能既来之则安之。其次要落实好养老保障惜施,才能免除后顾之忧。第三要保养好身体,晚年生活才会幸福。

我已经五十多岁了,谋划将来进养老院养老,有人理解吗?你怎么看?

在养老院工作,见识了各式各样的老年人。很多人开始是不想去养老院的,主要是认识上的原因,很多人觉得只有无依无靠的人才去养老院,家里儿孙满堂让老人去了养老院会被人说儿女不孝顺。现实生活中,各家有各家的具体情况,不能说送老人去了养老院就是不孝顺。

有一对老人,女的患类风湿,又摔断过两次腿,不能行走,只能坐轮椅,好几年下不了北屋门台。男的脑梗后遗症,虽然能走动,但脑子记不住事,手机用不了,让他去村里小超市买个馒头,硬是到下午五点都没买回来,儿子三个孩子,媳妇儿又离婚啦,闺女出钱来的养老院。老人说在家真没法过,闺女两年前就让我们来,谁知来到这这么享福呢,我比在家多吃一倍。

还有两位老人,两个人都是脑血栓后遗症,女的还能自理,男的动不了,吃喝拉撒都要人照顾,保姆换了一个又一个,实在找不到了。大儿子也和父亲一样要人照顾,小儿子为了照顾父母连班都不能上,只能送父母来人养老院。

还有一部分是老伴走了,不愿打扰儿女的生活来到养老院,他们一起打牌,一起聊天,一起散步玩得不亦乐乎。

我已经五十多岁了,谋划将来进养老院养老,有人理解吗?你怎么看?

想法不谋而合,现在独生子女家庭生活压力太大了。一是职场竞争激烈,二是四位老人,三是养育孩子,在我力所能及的时候帮助他们,不给孩子增加负担,在不能干时就去养老院,养老院同龄人多有共同语言,生活方式也大同小异,在一起谈天说地,八卦聊天也开心快乐的。

不足之处请见谅,请多多指教!

我已经五十多岁了,谋划将来进养老院养老,有人理解吗?你怎么看?

你做的很对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我属马的,54了。说说我的想法吧。我觉得人在50~70之间是人生的第3个黄金阶段,也是最后的一个可以归自己把握的阶段。50来岁,不管心态多年轻,也可以说一只脚已经踏进老年人的门口了,以前为了生活四处奔波,或者叫拼命的工作,或多或少的身体都积攒下来的一些疾病,50来岁的人了,是应该修补修补自己的健康了,这也是为老年生活打下一个好的基础,你交的有社保医疗,我交得也有社保医疗,虽然到退休之后不一定完全能够满足生活费用,但毕竟算是一个基础保障吧,至少不至于饿死。

我是这样想的,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社交,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属于自己支配的时间,用3~5年的时间调整作息时间,把身体锻炼好。我52岁开始锻炼拉筋下腰开关节,锻炼得有一年多了,将近30年的腰间盘疼痛好了,尿急,尿频尿等待尿不尽尿疼好了,两年多的耳鸣也基本上消失了,脂肪肝也好了,肾囊肿也好了,两只脚大拇指中毒的灰指甲也好了,头疼脖子疼肩膀疼也好了,不能吃凉东西的胃也好了,我感觉我已脱胎换骨。人这一辈子呀,只能是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了。进入老年之后我想用健康挣钱,可谓是一举两得吧。这种想法虽然难度有点大,但我一直在努力,目前感觉方向是对的,效果还挺好。费心不如用心,用心不如静心,心静了,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如果能活90岁,那么我还剩30来年,如果能活80岁,我还剩20来年,如果能活70岁,我还剩十几年,如果能活60岁,那么剩下的也没几年了。面对这些日子,还有什么想不开放不下的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吧。发几张我锻炼时的图片吧。

我也看出来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多数人最终都得进入养老院。我亦如此,但我想尽可能的健康地活着,就必须付诸行动,真的有一天不能自理了,只能说听天由命了。

我现在一直相信,老年人最大的幸福就是健康的活着,突然的死去。希望我能如此。!

我已经五十多岁了,谋划将来进养老院养老,有人理解吗?你怎么看?

上海已经着手居家养老工程了,便利的老年食堂,既可以堂吃,又可以带回家吃,更方便的是可以送餐上门。家务劳动可以申请上门服务,特殊群体政府还有补贴。严格意义上讲,可以自理养老,真正失去了自理能力,又病魔绕身,也是该选择优雅转身的时候了。希望政府把安乐死工程同时做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