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和新人退休,哪个更合适?为什么?

2024年9月以前退休是中人,以后是新人,哪个更合算?

机关事业单位2014年10月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很多人突然接触到了一个新概念叫做“中人”。很多人并不了解“中人”究竟是什么意思,只是觉得中人可能会吃亏。尤其是由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一步一步推进的,中人发放的是临时养老金,很多中人的待遇没有理顺,导致大家一直不明白中人退休是否是合适的。让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中人的定义究竟是什么呢?

中人的定义实际上说起来也比较简单,那就是2014年10月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前参加工作,在2014年10月及以后退休的人员。

中人最大的特点实际上是过渡性养老金。因为,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前中人并没有缴纳保险,并没有形成相应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职业年金,因此发放过渡性养老金也是针对之前缺乏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职业年金的一种补偿。

当然,千万不要产生误解。有的人认为不用缴纳保险就能领取养老金很划算。实际上,我们缴纳的养老保险是分为个人缴纳部分和用人单位缴纳部分两部分的。过去的缴费比例是个人缴纳缴费基数的8%(最早只有3%~4%),用人单位缴纳不超过20%的缴费基数。《社会保险法》明确规定,视同缴费年限期间的社会保险费由国家承担。也就是说视同缴费期间只是个人不缴费而已,用人单位(国家)会全部承担社会保险费的。至今,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基金是分离的。

10年过渡期

国家在出台中人定义的时候,明确制定了10年过渡期。大家不要以为过渡期内退休的就是中人,而过渡期之后退休的是新人。新人实际上只是没有过渡性养老金而已。

国家设置10年过渡期的目的,是想实现新办法和老办法退休待遇的顺利过渡。过渡期内,将实施的是老办法待遇兜底的政策。对于过渡期内退休的中人,首先使用老办法计算退休待遇,然后使用新办法计算养老金待遇,然后两种待遇进行比较。

老办法退休待遇高,就按照老办法发放退休待遇。新办法退休待遇高,为了防止实现新办法之后新办法退休待遇高出很多,因此会在老办法待遇基础上,按比例发放新办法比老办法的高出部分。

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退休的中人,额外发放新办法比老办法高出的10%。2016年1月至12月退休的中人,额外发放新办法比老办法高出的20%。以后每年增加10%的比例,直到2024年1月至9月增加为100%。

2024年10月之后退休的中人,以及更远的未来退休的新人,都不再享受老办法兜底儿的政策,直接新办法算出多少退休待遇就按多少退休待遇领取。由于养老保险累计缴费满15年才可以办理退休手续,所以2024年10月至2029年9月期间不会有新人办理退休手续。

哪种方法更合适?

根据养老金计算公式,老办法退休待遇也是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增涨的,不过相应的工资增长率是由国家统一公布。近年来国家公布的工资增长率一般只有3%~6%,这可远远比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率低得多。

近年来,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率一般在8%~10%之间,而且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也一直在7%~8%之间。如果我们延迟退休,实际上是我们继续工作的,这种情况下国家还会继为我们缴纳养老保险,不仅缴费年限会增长,相应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职业年金都会积累增加。按照养老金退休公式,很明显退休的越晚待遇越高。

其实不管怎样,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在职时的工资待遇,要高于退休时的工资待遇的。

所以,要想养老金高还是建议晚点退休的好。

中人和新人退休,哪个更合适?为什么?

谢谢邀请。

我有个亲戚是中人,2018年1月退休。工龄42年,副高职称。退休前月收入9千多元。退休后每月5000元。这算是预发的。

因为是“中人”,准确的退休金还没有计算,据说是结算以后,多退少补。

2014年10月以前退休的称为“老人”。他们退休时,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我的这位亲戚“中人”与“老人”比起来是吃亏的。

现在问题来了:2019年退休人员涨工资是以2018年的退休金为基数涨的,像我这位亲戚涨了二百来块钱。如果明年还涨退休金,又是以今年的退休金为基数的。退休金没有计算出来的这些年,每年增长的那部分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是不是吃亏了。也就是说,他们的退休金本应领取的比现在高,但涨工资是按现在的退休金涨的。我的这位亲戚就是如此。到时候多退少补,这部分能补回来吗?是不可能补回来的。因为退休金涨多少,每个人都不一样,那笔细账咋算呢。

新人退休时,养老金与缴费比例 ,缴费年限,工龄等相关,到那时办法更规范,更合理。

与中人比起来,新人退休更合适。

中人和新人退休,哪个更合适?为什么?

中人和新人退休,哪个更合适?为什么?这个问题,我略知一二,不妨做一简要回答。先说什么是老人.中人和新人。2014年事业单位工资调整,规定2014年10月1日前退休的为老人;10月1日前参加工作,10月1日后退休的为中人;10月1日后参加工作并退休的为新人。再说中人和新人退休哪个更合适?为什么?当然是新人退休更合适了!就目前我了解的退休人员退休金情况来看,退休时间越早,其退休金数额越少;相反,退休时间相对晚的,退休金则相对高。这种情况很正常,因为在岗的每次长工资肯定比退休的高嘛!至于中人和新人的差距也是如此。中人已经退休,新人从2014年10月1日以后才陆续上岗工作。国家经济形势越来越好,只要涨工资,新人都比退休的中人高,这是一定的!所以,等到他们退休时,他们的工资数额不知要比中人高出多少呢!中人怎么能和他们相比呢?

中人和新人退休,哪个更合适?为什么?

养老政策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他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情况不断地进行调整,现在妄言几十年以后的事情,我觉得总体来说也没有多大意义。

比如现在延迟退休政策已提上日程,这个就是结合客观情况对养老政策的一次调整。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觉得中人比新人更适合。

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一个概念,那就是老人、中人和新人的概念,他们具体是什么意思呢。

01几种人员概念的解答分析

这几种概念都是针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说的,自从2014年10月开始,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实行了养老保险并轨制度,个人开始缴纳养老保险。以这个时间节点为基准,把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划分成了“老人”、“中人”和“新人”。

企业职工是1992年开始进行养老保险改革的,也就是92年企业职工开始自己缴纳养老保险。

老人

老人就是这个时间节点以前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他们的退休金主要跟在职时工资挂钩,存在一个养老金替代率的问题。比如你的养老金替代率为90%,大概意思就是说你的退休工资就是你在职时候工资的90%。

比如你在职时,每个月有4000元工资,那么你退休后大概就是4000*90%=3600元左右,老人退休工资算法比较简单,这里不赘述。

中人

中人就是这个时间节点以前参加工作,之后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为了保证退休政策的稳定过度,国家给予了中人10年过渡期,也就是保证这10年退休的中人待遇不低于老人。

中人的退休金计算比较复杂,它涉及一个视同缴费系数,跟你的级别等因素挂钩,分两段计算。也就是说在2014年10月以前的那段按照视同缴费情况计算,之后的按照个人缴费情况计算。中人过渡期内还有一个社会平均工资的调节系数,就是随着社平工资的增长这个系数也相应增长。

因为社平工资在逐年增长,加之机关事业单位有职业年金作为补助养老资金,两部门综合计算,就会造成中人算下来的退休待遇普遍要比老人要高些。

中人过渡期10年才有这个调节系数,其余的中人,也就是2024年10月以后退休的中人养老金算法又不一样了,趋于跟新人一致。所以中人也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过渡期内的中人,一种是过渡期外的中人,这两种中人的退休金算法也不一样。

新人

新人就是指时间节点以后参加工作的人员,他们的五险一金完全由个人和单位依法缴纳。新人养老金算法跟企业退休职工完全一致了。也就是遵循多交多得、长交多得、不交不得的原则。

新人退休,按照目前情况,就算公务员30年退休,最早也要等到2044年10月以后了。新人到时候退休时的待遇,估计跟企业职工退休就没有什么区别了,也就实现了大众公平。

02我们再来对比一下中人跟新人的情况。

我们上面提到,中人也分两种情况。过渡期内的中人待遇目前很多地方都在执行了,从执行的情况来看,普遍待遇还是比较高的,平均在6000元左右。这个水平基本上还是能够满足日常的生活水平,毕竟有很多年轻人工资都在5000元以下。

新人的退休金待遇主要跟自己的缴费情况有关。如果你一直缴得很高,同样条件下,按照公式计算出来的退休金确实比较高。

当然这个只是目前的情况,再过几十年,我们的经济水平如何,通货膨胀情况如何,都是雾里看花,也不清楚。所以到时候你拿到手的钱可能很高,但是否有现在中人到手的钱性价比高,我觉得要打个大大的文号。

同样,过渡期外的中人跟新人其实计算方法差不多,也会面对同样的问题。我们经济学上说的好,时间是价值变化的最重要因素,随着时间的变动,到最后养老金的价值如何,真的很难确定。

从以上对比来看,我觉得过渡期内的中人是最划算的,肯定是性价比最高的一个群体。

结束语

以上所有的分析也只是基于当前的情况作出的,真的到40年以后客观情况是什么我们都说不准,所以也不用过于杞人忧天。

随着社会发展,任何东西否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国家肯定也会针对客观情况适时地调整。比如我们现在提出的延迟退休政策,明显就是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作出的调整。

当然很多人不愿意延迟退休,作为体制内的,我也不愿意。但是我们的客观情况已经不允许目前的状态,所以这个政策势必会出台。

那对于几十年以后的新人,我觉得总体是不利的,随着我们进入老龄化社会,生育率逐渐降低,等到新人退休的时候,养老金资金池状况如何,也都是未知数。不过我们从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可以看出,他们的老年人基本都在退休以后从事相应的工作,因为他们的养老金不能保证他们的退休生活。因此,对于我们几十年以后的情况,应该能够窥见一斑。

总的来说,过多的忧虑没有任何意义,也许几十年以后我们的各方面发展更好、保障更到位呢。

所以,且行且珍惜,过好当下即可。

@轻轻松松谈体制

中人和新人退休,哪个更合适?为什么?

“中人”和“新人”,这两个词近些年来出现的频率比较高,但是对于一些不了解的人,依然是一头雾水。

目前提到的“中人”一般是指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以前进入体制工作,而在改革以后退休的在编人员。而“新人”则是指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以后进入体制工作的在编人员。

对于“中人”和“新人”,他们退休后的差别主要是在于养老金的计算方式不同。

“中人”的养老金计算分为两个时期,2014年10月到2024年9月为十年过渡期,2024年10月开始意味着过渡期结束。

在十年过渡期,“中人”的养老金计算需要同时考虑老的计算办法和新的计算办法。

老办法的计算公式如下,主要还是按照退休时的工资标准结合工作年限按一定比例计发。

新办法待遇的计发标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职业年金。

过渡期内退休的人员,养老金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低限高。而过渡期结束后退休的人员,养老金就完全按照新办法进行计发。总体上,过渡期内和过渡期结束后退休在待遇上不会有很大的差别。

而“新人”的养老金是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的,然后也是有职业年金的,和过渡期结束后的“中人”相比只是少了一个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是按照参保人员视同缴费年限长短发放的。对于“中人”而言,因为他们在视同缴费期间没有缴纳养老保险,所以个人账户养老金的金额相比“新人”会少很多,过渡性养老金可以有效弥补这一差距。因此,按照国家的规划“中人”和“新人”在退休后的经济收入上不会有明显差别。

但是,目前还没有“新人”达到退休年龄,而几十年后到底是什么情况谁也说不准,因此“新人”的真实待遇还是个未知数。而且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新人”未来肯定是要延迟退休的,那么从这个方面来看,“中人”退休是更划算的!

不过“中人”这个身份,已经让很多的退休人员感到无奈甚至生气,因为养老金新计发办法的迟迟未能确定,导致退休过去好些年了,不少“中人”还是领取着按老办法预发的养老金,这比他们实际应该领到的少了不少。那么从这个方面看,“新人”退休是更合适的!

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用简单的回答让您了解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欢迎关注我,如果有不同意见,请下方评论留言探讨!

中人和新人退休,哪个更合适?为什么?

很显然,到2024年10月1日以后退休的,仍然是中人无疑。因为真正缴纳保费滿15年及以上的新人,必在2029年10月1日以后才会陆续出现。可以说,中人退休从2014年10月1日开始,要到本世纪中叶即2054年左右,才能真正退休完毕。也就是说,到那时中人才会完全彻底的,退出工作与历史舞台的。

必须明白,在中人十年过渡期间,实行新、老计发办法相比较时的新办法,它所指的是中人计发办法,是包含有过渡性养老金所组成的中人计发办法,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新人计发办法。所以,这个应该带引号的新计发办法,是与原来的老人计发办法相比较而言的。在这个重要问题上,网络文章中关于这个新计发办法的认知与解读,可以肯定地讲,有许多是以讹传讹的,必须坚决澄清并切实纠正之。

总而言之,在2024年9月底以前退休的是中人,到2024年10月1日以后退休的依然还是中人,而到2029年10月1日之后,才会有真正的新人逐渐加入进来。因此,在这里必须对中人与新人长期并存,中人计发办法与新人计发办法并行不悖的格局,有充分的认知与清醒的意识,而不能认为中人十年过渡期结束之后,退休的已无中人可言,都会变成清一色的新人了?

至于2024年10月1日以后,是以中人名义,还是新人名义退休,哪个更合适?我认为,今后以什么名义退休,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关健点与着眼点是看你的社保缴费情况,只要参保人员按时足额高基数、长时间缴费,都是最合适无疑的。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越来越完善的今天与明天,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今天与明天,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百年目标的顺利实现,我相信将来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保障水准,一定会越来越高,幸福美滿的退休生活正在向他们招手哩!

感谢阅读、关注并点赞!欢迎广大读者和网友朋友们批评指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