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开始,60年代的人开始大量迈入老年化生活,他们会卖房看病,卖房养老吗?

确实出生年龄最早的60后,马上就要60周岁了。他们从改革开放初期参加工作,当时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他们也确确实实为我们今天的繁荣做出了很大贡献。

他们在社会发展中,也占据了一定优势。比如就业优势,在机关事业单位中,像这样的老人,最起码都干过一定级别的干部了。当然他们可能也经历过下岗时代,下岗之后的生活并不如意。不过也有的人通过下岗再就业,创造了一番自己的事业。有的人说过去的30年是最好的一段创业时期,因为我们那时候全国的基础都是一穷二白的,只要你专心认真,干什么都能发财。

对于所有的60后来讲,他们可能占据的最大优势就是房产了。八九十年代还是福利分房的时代,能够确保每一个人都能够有自己的房子,尽管房子面积比较小,现在算起来就是老破小。不过也有的人是幸运的,经历了拆迁旧房变新房面积大大增加。

在2000年前后房价还没有涨起来的时候,他们或多或少的都有自己的一定积蓄,买房相对简单。尤其是00后还没有出生,90后正在上学没有积蓄,60后可能在为他们的孩子结婚买房。如果有条件,也会置换了自己的房子。当房价维持在高位的今天,或许房子成了60后最大的财富。

当然也有一大部分退休人员有职工养老保险金,国家通过10多年来养老金的普遍调整,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都已经达到了3000多元。2018年底全国职工养老保险领取养老金的离退休人员是11798万人,养老保险总支出是4.4645万亿元,人均月待遇3153元。60后退休,如果能够缴费40年左右才能够拿到这样的水平,如果只有15年养老金可能也就1000元左右。

实际上我们国家6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量高达24949万人,国家至少还有60%以上的老人没有职工养老保险养老金的。虽然国家建立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待遇,但是这部分养老金——根据人社部农村社会保险司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7月的人均待遇只有每月163元,对于养老真的是杯水车薪。

所以,为了让老人们有一份充足的养老金,国家推动了以房养老。通过倒按揭的方式让保险公司向老人支付养老金。当然,如果老人们的子女有能力养老,自然就不需要以房养老了。对于一些寡居老人来说,卖了房没有住的地方,不卖房养老金收入不足,因此以房养老还是非常人性化的。

所以说,随着老人们越来越精明,以房养老的老人会越来越多的,甚至有多套房子的老人会卖房养老。

2020年开始,60年代的人开始大量迈入老年化生活,他们会卖房看病,卖房养老吗?

我也是60后,就一个孩子。还有两位八十多岁的老人,我现在就和老人在一起,天天照顾他们,说心里话不敢倒下 ,害怕倒下。所以天天步行买菜,尽量多运动,饮食清淡 ,少油少盐,还好吧。如果真的有问题了,也会想的开 ,只要还能动弹,全国各地看一看 ,能不去医院就不去医院,更不会卖房看病,生死有命,看好病救不了命,透支钱财续命没必要 ,即便是活着也毫无质量可言 ,这不是我内心需要的生活,强烈呼吁国家支持安乐死,让我们有尊严的活着 ,也让我们有尊严的死去。

2020年开始,60年代的人开始大量迈入老年化生活,他们会卖房看病,卖房养老吗?

路人蚁:聊社保,侃商保,专业答疑

1 对于60后养老的问题,其实关键还是做好基础健康保障,我们现在都已经建立了职工医保为主题,城乡居民医保为辅助,全面覆盖的医保保障制度,就是用来解决家庭疾病和意外带来的巨额开支问题,避免耗费多年积蓄,因病返贫。对于60职工而言,拥有社保医保和养老储备,就解决了未来的退休养老问题,医保的报销服务问题。对于非职业人群和农村,也有普惠的,农村居民医保,财政补贴大部分,只需每年250元,就可解决基本医疗花费问题,然后自己根据情况选择

2当基本的医疗保障解决了,还可以配置百万医疗和意外保险,解决社保外用药问题,配置老人专属防癌险,加入大病互助社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全面的健康保障,也就不存在卖房看病,卖房养老的情况,保险公司推出的以房养老的模式也是遭遇冷遇的。

医疗花费问题解决了,也就可以配置养老保险来解决养老问题,基本的职工社保的养老保险,也可以解决基本的退休养老物质保障,职工养老保险分为3个档次选择,缴费基数和年限越高。还有就是居民医保,有地区基础养老金,财政补贴,个人养老金缴费档次选择,看你对自已养老要求的目标和质量水平,基础社保养老不够用,可以买商业养老保险。

综上:养老规划第一步是解决基本健康保障问题,避免大额开支其中基本的医保一定要积极参与,这样就不会因病返贫。只要有基本保障意识,都不会有卖房养老,卖房治病的问题,最便宜的居民医保,一年250元就可以解决大部分医疗住院报销。

2020年开始,60年代的人开始大量迈入老年化生活,他们会卖房看病,卖房养老吗?

60年代的人开始大量迈入老年化生活,至于会卖房看病养老吗?我认为,至少现在不能,也不现实。

首先,从中国国情来讲,条件不允许。尽管都是物质条件都好了,但收入也不是太高,而房价确实很高,卖完房你去哪住去?我们大部分都是一套养老的房,卖了就是居无定所啊!

第二,观念不允许,大部分人都认为,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老窝,这也是几千年传下来的经验和传统,到哪都不如家好。即使孩子们孝顺,条件好,住在一起,有鸿沟,关键生活习惯不同,互不适应,莫不如各自安好,皆大欢喜。

第三,六十年代的生人,在八十年代初,机遇很好,那时好就业,基本都有工作。既使做小卖买的,也都发达了。工作上有一定的收入,商业经营者也都有一席之地,所以 不至于卖房,养老看病。

第四,国家医疗保险制度已经很完善,兼顾的很全面,工资有保证,正常的医疗都给报销,基本上解决了我们这个年代人的生活保证。除非大病,但国家还是有政策,能基本保障。

第五,我们那个年代,都是实行计划生育,家家都是一个孩子。孩子少负担不重,孩子不牵连,甚至还能帮助,生活压力不大。而且,岁数大了,也不需要花费多少钱,很好对付,为什么卖房卖地?

第六,像我们这个年龄,工作也好,做买卖也罢,都四十多年了,谁家都有一定的储蓄,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正常看个病养个老还是基本够用的。

第七,房子目前过剩,尤其是一些老房子不值钱,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还是留着立命安身吧!

关于养老和看病的问题,确实是我们这代人面临的问题,我想如何缓解或者解决百姓闹心的的这些事情,我认为,

一,保养好身体,多锻炼,生活有规律,要有个好心情,自己调节好,身体好了,不仅给自己省去了许多麻烦 还给孩子们减轻了压力。

二,在参加国家必须的参保的各项保险外,也要选一两项社会保险,重点是医疗方面的保险,这样就解决了后顾之忧。

三,当前六十岁我认为还是年富力强的年龄,要经验有经验,要能力有能力,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既增加一部分收入,也锻炼了身体。

四,即使到养老院,也不至于卖房子,按照中国人的习惯,还是把房子留给孩子吧。因为国家对养老政策越来越好,以前的担忧和问题,会逐步解决的,时间不会太长,会老有所养的。

2020年开始,60年代的人开始大量迈入老年化生活,他们会卖房看病,卖房养老吗?

是这样的,对于60后们,现在也开始陆续退休,那么退休后没有了工资收入,一旦发生医疗支出,要变卖房子吗?这是有些夸张的,也想的过于悲观了。

其实退休人员有社保的话,不仅是每个月可以获得养老金收入,而且还能享受到医保报销待遇,报销比例可以达到80%以上,完全可以避免因病返贫这样的风险,也就是说在目前我国的社保制度下,只要在退休前正常缴纳社保,那么退休后是可以获得较好的待遇的。

当然,如果说没有交过社保,我们仍然是可以在退休时选择一次性补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或者是每年去参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这样花费不多,但是起到的作用却非常大,对于退休人员来说一定要注意配置好,以保障自己退休后的生活。

@社保当家,感谢你的阅读。

2020年开始,60年代的人开始大量迈入老年化生活,他们会卖房看病,卖房养老吗?

他们这一代应该是仅次于80后,人口最多的一代,虽然他们迈入老龄化生活,但身处长寿社会当中,又是独生子女最多的一代,在他们这一代面对疾病,面对50万医疗费用的时候,是很可能卖房就医,卖房养老的,我相信在2025年必将会完成房价回归到居住价值!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