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龄41年,养老金怎样算?

对于退休人员来说,到达退休年龄,很想知道自己的养老金待遇有多少。但实际上养老金待遇计算比较复杂,我们只能够简单推算一下。

养老金待遇计算公式是怎么来的?

我们的养老金计算公式也经历了多次改革,从最初的跟本人退休工资相挂钩,到跟社会平均工资相挂钩,最后到2005年才形成现在的养老金计算公式。

200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年38号文件),文件中明确了现在退休人员使用的养老金待遇计算公式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

养老金如何计算?

(1)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上年度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中的退休三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缴费年限以及具体计算的过程都好理解。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实际上是本人缴费指数的平均值。而缴费指数又等于当年的缴费基数÷当年的社平缴费基数,也就是当年缴费档次。如果说我们始终按照60%最低缴费基数缴费,那么平均缴费指数就是0.6。如果10年60%缴费、10年100%缴费,那么20年平均缴费指数就是0.8。

按照养老金计算公式,如果我们的平均缴费指数是1,缴费年限41年领取基础养老金就是41%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2)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的余额,主要跟缴费基数有关。目前是按照缴费基数的8%记录个人账户,同时每年会计算记账利息,记账利息并不是真实的利息。每年会由国家统一公布记账利率,2019年高达7.61%。

计发月数跟本人退休时的年龄有关,50岁是195个月,55岁是170个月,60岁是139个月。计发月数,跟人均预期寿命养老金的记账利率等因素有关,但是国家并没有完善相应机制,因此10多年来一直未变。

一般来讲,个人账户养老金高低比较好算。如果个人账户余额由7万元,60岁退休每月可以领取5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

(3)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等于退休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建立个人账户前的缴费年限×1.3%×平均缴费指数 (山东省)

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时间主要跟建立个人账户之前的缴费年限相关。毕竟没有个人账户之前的缴费年限缺少个人账户养老金,因此应当予以补偿。

实际上各省市的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是不一样的,不过多数跟社平工资相挂钩。

注意:平均缴费指数,一般指的是实际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很多地区都没有视同缴费指数的。除非是上海等少数地区。另外,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的视同缴费指数,是跟本人退休时的职务职级与薪级因素有关。

如果说我们有15年的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年限,平均缴费指数又是1的话,过渡性养老金可以连续19.5%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照此计算,差不多41年工龄,平均缴费指数是一的话,可以领取60%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再加上几百元的个人账户养老金。社平工资是6000元的话,差不多能领取到4000元的水平。

不过,如果我们的平均缴费指数比较低,相应的养老金待遇就会低很多,低的甚至只有两千五六百元。

不过,上述计算的只是退休时的养老金。退休以后每年都会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对养老金进行调整的。按照目前的养老金调整方式,每年至少也能增加200元左右的养老金吧。所以,我们的养老金会越来越高,基本能保持我们的生活稳定的,希望我们的退休老人能够安享退休后的生活。

工龄41年,养老金怎样算?

有41年工龄,养老金怎么算?

推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无论是企业还是机关事业,所有人都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通过实实在在的缴费年限、缴费基数来累积自己的退休金待遇。

退休时具体能领取多少养老金,完全由以下6个因素来决定: 即缴费年限、缴费基数、缴费金额、个人账户储存额、与退休年龄相关的计发月数、退休时所在地上年度的社平工资。养老保险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长缴多得、多缴多得。缴费时间越长、缴费基数和比例越高,退休时能领取的养老金也就越多。

题主有41年工龄,那就应该是1978年参加工作的。无论是企业职工,还是事业单位人员,你都是属于“中人"。

“中人"的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组成。

计算公式为: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其中: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缴费年限x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内养老金储存额÷计发月数;

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x指数化视同缴费指数x视同缴费年限x1.3%或1.4%。

题主你如果是企业职工的话,那你1978年至1996年这18年可作为视同缴费年限,以后这23年都是实际缴费年限。

你如果是事业单位人员的话,那你1978年至2014年这36年是视同缴费年限,其余5年是实际缴费年限。

从上面的介绍大家巳经了解,退休时能领取多少养老金受6个数据的制约。题主只交代有41年工龄,其他5个数据一片空白。如果要帮你计算养老金就必须把所有数据都补齐,否则是没有办法计算养老金的。

假设,题主是名企业职工,2019年退休时所在地上年度的社平工资为6000元、缴费基数60%、缴费年限41年(其中视同缴费年限18年)、个人账户80000元、退休年龄60周岁。

这样,你的基础养老金=[6000x(1+0.6)]÷2x41x1%=1968元;

你的个人账户养老金=80000÷139=575元;

你的过渡性养老金=6000x0.6x18x1.3%=842元;

你的基本养老金=1968+575+842=3385元。

通过估算,你作为一名有41年工龄的企业职工,2019年退休时每个月大概可以领取的养老金为3385元。

工龄41年,养老金怎样算?

感谢邀请,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您好,工龄41年养老金怎么计算?首先你单单只知道你的工龄是41年,就意味着你的累积养老保险是41年的一个参保年限,当然这个41年的参保年限还区分为,实际的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这样的一个区分。所以说实际缴费年限是可以直接认定的,因为他都是有缴费明细的,那么如果要认定你的视同缴费年限,必须要提供有效的个人档案,通过你个人档案中的查询认定,你在1992年之前的一个视同缴费年限。

那么除了这个累积缴费年限之外,我们还需要得知你41年以来你的一个平均缴费指数是多少?因为不同的平均缴费指数那么计算出来的退休金待遇他是不相同的,所以说平均缴费指数这个数据是很关键的。还有一个就是你退休之前你所在地区上一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是多少,你只要知道这三大基本条件,那么就可以准确的计算出你的个人基础养老金是多少。

但是这些必备的条件你都没有办法提供的话,那么41年的一个工龄,我们可以大致估算一下你领取养老金的一个范围是多少钱,一般情况下拥有41年工龄的个人,他的这个退休金待遇都会在3000块钱以上,但是最高应该不会超过3800元,就是这样一个范围之内。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工龄41年,养老金怎样算?

工龄41年,养老金怎么算?

男性,是1978年参加工作,2019年×月×日,年满60岁退休。依我地1996年参加”职工社保”时间算,(1992年施行社保政策)。

一:1978年度~1996年度社保前,有18年“视同缴费”年限,核算“过渡性养老金”。

二:1996年~2019年,参加职工社保,如不断欠社保费,有23年社保实际缴费年限。(这期间社保缴费指数,考虑下岗等因素,有指数1的年限,灵活就业缴60%的指数年限,计算时求指数均值率。)计算“基础养老金”

三:从96年建立个人社保账户来,每月(年)个人社保缴费,按缴费基数乘以“缴费指数”,得出选择档次的缴费比率,8%记入个人账户,(如单位缴是28%,20%划入统筹基金,灵活就业缴费比率20%,12%划入统筹账户),退休时个人账户余额,(含利息)除以139;得出:个人养老金。

退休人员养老金计算公式如下

参考中西部省份,2018年度,已办理退休手续,工作年限是41年的下岗工人,最终养老金能领到3050元~3150元之间;如未经历过下岗,非大型国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身份;退休养老金要高一些,应在4000元左右/月。

供参考。

工龄41年,养老金怎样算?

测算养老金,要知道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平均缴费指数、退休年龄、个人账户储存额、退休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

现在只给了工龄(我们把它看成是缴费年限),是无法计算养老金的。这里我们假设一些条件,给大家演示一下计算过程。

【不考虑中人,只说新人,所以没有过渡性养老金,本身数据不全,这里的目的就是演算一下过程,让大家看看原理,不要太计较具体数字】

假如是在山东,2019年退休,缴费年限41年,平均缴费指数0.6,60岁退休,个人账户100000(利滚利,养老保险记账利率7%-8%),我们看看计算过程。

【平均缴费指数就是把各年的缴费指数加权求平均值,而缴费指数=缴费基数/上年度社平工资,数值在0.6-3之间】

计算公式见下图:

1、基础养老金

2019年山东上年度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为6260元/月。

基础养老金

=6260*(1+0.6)/2*41*1%=2053元/月

2、个人账户养老金

60岁退休,对应的养老金计发月数就是139,每个岁数对应一个数字。

个人账户养老金=100000/139=719元/月

两项相加得出2053+719=2772元/月。

以上除了缴费年限外, 其他数据都是假设的,因为题主没提供,所以无法计算。这几个数据里,只有平均缴费指数我们不容易获取,除非你一直是按照最低缴费基数或者100%缴费基数缴费,否则自己记不清十几、二三十年的缴费指数。其他数据都能查,比如社平工资、账户储存额、退休年龄对应的计发月数。

从上面计算,可以看出,假如是在同一地区,相同年龄退休,影响养老金的因素就是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

所以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高缴费基数、缴费年限对提高养老金水平都是很有利的。

而且,每年调整养老金时,挂钩调整直接与缴费年限和养老金水平挂钩,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还能每年帮助你提高养老金。最后随便举两个例子看看。

工龄41年,养老金怎样算?

感谢邀请,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工龄41年养老金怎样计算?那么这个养老金的计算方式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统一的,基本上都是根据自身的累计缴费年限,平均缴费指数和社会平均工资这三个主体条件来确定个人基础养老金部分,那么还有一部分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根据自己个人账户当中的余额除以所对应的计发月数。

最终个人基础养老金加上个人账户养老金,两者相加就可以得出自己养老金的总额。所以说养老金的计算方式是完全统一的,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当然累计缴费年限越多的人,那么将来所获得养老金的待遇水平也就会更高一些,所以41年的工龄相对来说是一个非常长的年限的,至少你是从19岁就开始工作,那么60岁退休才能够达到41年左右的工龄。

基本上退休之后,大概都至少能够获得3500元以上的退休金,甚至更高的水平,因为这要根据你的这个所在地区的社会平均工资来计算,而且今后在每一年养老金增长的过程中,那么你所获得的养老金的增长待遇相对来说也是比较高的,因为养老金的增长也是要取决于你的累计参保年限来决定。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