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按月存十五年钱,老了之后,这十五年的存款,够自己花多久,你们有这个打算吗?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十分复杂的。首先要解决的是:
存多少?你一个月能存多少钱呢?首先,应该看你能挣多少。如果你一个月能挣3000元,每月能存1000元就说明你很厉害。如果你一月能挣1万元,每月存3000元,也只能算一般般了。
一般来讲,收入越低,就要首先满足温饱和基本生活需要。这样积攒储蓄的难度就越大。低收入群体一定要以参加社保为主,不要过于考虑自己储蓄养老。
按照目前的养老金计算公式,和现在的购买力水平: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养老金待遇每月都能拿到800~900元,而且会年年增长。如果我们给别人打工30年,未来退休的养老金也能拿到2000元左右。相对于现在3000元的工资,2000元的养老金足够养老了。
假设我们按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和储蓄能力,每月能够存下1000元。
收益有多少?目前来讲,我们存银行长期存款的利率也就是4%~5%之间。个别中小型银行利率会有优惠,能够达到5%~6%。三年期储蓄国债利率4%,五年期是4.27%。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是4%上下。
当然,如果我们对股票进行长期定投,出现牛市及时收回,收益率也是相当可观的。
假设年化利率能够达到5%,根据年金终值计算公式,如果我们存15年,到时候本息余额能达到25.88万元。
按照30岁开始储蓄,到60岁开始花费储蓄养老金,按月积累15年,剩余15年利滚利。按照5%的年利率利滚利计算,到60岁退休,本息余额能够涨到53.88万元。
老年之后的消费水平我们的物价消费水平增速是多少呢?这个确实不好预计。每年的消费者价格指数,都在2%上下浮动,这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但是居民消费类的价格指数普遍浮动很大。
比如2019年上半年,CPI同比增长2.2%,但是鲜果价格同比增长42.7%,猪肉价格同比增长21.1%。很多居民服务类的价格,比如理发、送水是跟社会平均工资增速一样的,能够达到8%~10%。
我们按照物价增长,每年4%计算,30年后的物价大约是现在的3.24倍。52.8万元相当于现在的16.6万元。
如果我们打算将这笔补充养老金用作20年的话,每月可以等额提取3500元,等20年之后就分文不剩了。差不多相当于现在价格每月补充养老金1000元左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物价增长,相应补充水平会逐渐降低。
实际上,如果我们能够储蓄几十万元,很有可能会在自己大病或者儿女结婚的时候花费了,自己仍然会分文不剩。所以,最主要的还是靠社保比较好,只要有条件尽量不要中断社保缴费。
自己按月存十五年钱,老了之后,这十五年的存款,够自己花多久,你们有这个打算吗?
题主自己想按月存钱,用自己的存款供自己养老,这是种未雨绸缪的好方式,但是真的不可取。
首先,通货膨胀问题是最大的问题。就按照题主说的,假设按月存十五年的钱,按15年后马上你就退休算,(这样通货膨胀影响最小),我不列数据了,你只要想想,今年是2019年,往前推15年,2004年,那时候的购买力和现在的购买力,你就知道现在通货膨胀有多可怕了,会无形中将你的资金吞噬。但是养老保险缴纳后领取的退休金是跟着社会平均工资水平涨的。
其次,你问自己一句,你能确定每个月存钱,一定能坚持十五年吗?我想打个问号。这个恐怕绝大多数人是坚持不下来的。我这有一个自己总结的数据,我们支行一些做基金定投的客户,每个月固定的时候从卡上扣取一定金额,做的时候我都会跟客户说一句,一定要坚持。结果,差不多60%-70%的人第一年就坚持不住了,20%-30%的第二年坚持不住了,坚持到第三年的,差不多也就10%。当然,这个数据不一定能代表题主,可能题主有坚定的意念坚持。但是生活中不断有这样,那样的小插曲,你一定能坚持交吗?你一定有能力坚持交吗?你能确定,家里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比如孩子结婚,比如有家人生病住院等,你都不会提前使用这笔钱吗?未来变故太多,绝大多数人是恐怕是不太能够坚持的。
再次,存款是安全的方式,但是利率通常不会太多。往往不能跑赢通货膨胀,而且通货膨胀是复利的。复利效应可是很可怕的。存款的利率可是根本赶不上的。
再次,不知道题主的意思,是不是自己交就不用交养老了。中国的养老可是跟医保挂钩的。这个估计会让你头大。
再次,人的平均寿命越来越长,需要养老金的时间和数额都在增长。别真像小品里说的,人活着,钱没了。
总而言之,人活一阵子,花钱一辈子,养老规划是每个人要做的,而且是要提前做的。如果有单位交社保,一定要交,不要看眼前的利益不交。灵活就业的也最好能坚持交。但是,只交社保,恐怕多数人也是不够退休之后维持现在的生活水平的,可以适当考虑商业养老险,或者自己存款作为补充。
我是李玉娟,一名银行理财经理,如果您同意我说的,请为我点赞。如果方便,请关注我,随时为您解答关于银行和资产规划的一些问题。自己按月存十五年钱,老了之后,这十五年的存款,够自己花多久,你们有这个打算吗?
按月存款而不是选择社保,作为养老储蓄,这是很现实的做法,比较适合没有单位帮助缴纳社保的自由职业者和个体户,这也是本人的选择。
如果有工作单位缴纳四险一金,那么参加社保是必然选择,毕竟公司出大头,自己每个月只扣几百元。如果没有工作单位,一个月就要一千多元,缴满15年后到退休年龄一个月依然拿一千元左右,看起来就没那么有吸引力了。
个人存款相对于社保有如下好处:1、无论何时本金和利息都是自己的,可以随时使用;
2、如果离世较早,比养老金更划算;
3、有好的投资机会时,这笔钱也许会发挥更好的作用;
由于社会人均工资是逐年被上涨的,一部分人涨的比较多,统计数据每年都能水涨船高,相应的社保缴费也持续上涨。
如果从2019年开始缴纳社保,连续15年下来,20万不一定够,这并不是一个小数字,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有较大压力的,毕竟房子、车子、孩子各个方面都要花钱。
既然自己存钱,就要考虑不能比缴纳社保更少,年轻时存得越多将来花钱越从容,存的多自然就能花得久。
当前三年期国债年利率是4%,如果按照这一利率水平,每个月存1000元的话,15年后本息能达到25万元,其中本金18万元。假如15年后正好退休,到时候存款利率跟现在差不多,那么选择按月付息的三年期大额存单,年利率4.18%,每个月能拿到870元利息,跟自由职业者缴纳社保拿到的差不多。
如果每月存1500元,15年后本息合计37.5万元,其中本金27万元,依然按照4.18%的利率,每月能拿到1306元利息。如果利率不变,这个利息可以一直拿下去,本金始终有37.5万元。如果钱不够花可以提前支取部分,生病也可以用。一二线城市之外的居民如果每人能存下这么一笔钱,养老还是相对有保障的。
这种方式的弊端也要清楚:
1、养老金水平会持续上涨,越到后面拿到的越多;
2、社保跟医保挂钩,还要考虑医疗问题,做更多准备;
不管怎么说,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养老方案,因人而异,就要因地制宜,自己好就是真的好。
自己按月存十五年钱,老了之后,这十五年的存款,够自己花多久,你们有这个打算吗?
每个月存钱,用于将来养老,这是未雨绸缪的好方式。
如果是把钱存在银行,早晚有花光的一天。而如果是采取这种方式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则可以一直领取养老金,直至人去世不在了。
对于未来的事进行预测是比较困难的,由于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历史数据的回测,得出一点有益的结论。
假设一位1959年出生的自由职业者,在15年前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每月按照社平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养老保险费,到2019年满60岁退休,他可以拿到多少养老金呢?
1,如果是按照社平工资的12%每月缴费,连续缴费15年,则在2019年满60岁退休可以领到养老金927元,相当于社平工资的16.17%。
2,如果是按照社平工资的16%每月缴费,连续缴费15年,则在2019年满60岁退休可以领到养老金1092元,相当于社平工资的19.06%。
3,如果是按照社平工资的20%每月缴费,连续缴费15年,则在2019年满60岁退休可以领到养老金1258元,相当于社平工资的21.95%。
通过以上历史数据来看,一般是4~7年就可以回本。从平均意义上讲,人活到平均预期寿命,领取的养老金相当于是所缴纳的养老保险费有6~11%的年回报。
如果是把钱存银行或者个人拿去投资理财,会不会保证只赚不赔呢?又能获得多么高的收益率呢?我想,如果个人投资年收益率低于8~10%的水平,根本是无法与社会养老保险相提并论的。
因此,考虑规划养老的正确方式,第一首选是缴纳社会保险,其次是个人投资理财。这是已经被历史证明过的事实,相信未来还将继续被证明是正确无误的预言。
自己按月存十五年钱,老了之后,这十五年的存款,够自己花多久,你们有这个打算吗?
这个打算不可取,最好想想就行了,不要付诸实践。
楼主您之所以这么想,我猜是和养老保险有关吧?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您的意思是不用交了,有钱自己攒着,到老了一样有钱花,这可不一定啊。
养老保险是强制储蓄,如果个人储蓄,不一定能攒这些钱了不是有这样一个笑话吗,第一个人对第二个人说,如果你不是这么经常抽烟,每天一盒烟多少,一个月能攒下多少钱,一年能攒下多少钱,这些年算下来,能买到一台什么样的车了。而第二个人则回复说,你倒是不抽烟,你攒下的车在哪里呢?
养老保险其实也是一个道理。如果不交养老保险,是不会刻意攒下钱的。不交就不交了,不会可能像楼主所想像的那样,每月每年都一分不少地把这些钱攒下来。想想看,既然交养老保险都这么费劲,那想攒下另外的钱也很难啊。
单独积攒的养老费,想要一直不被花掉很难养老保险如果以0.6的档来交的话,一年6000块钱左右,一个月500多,虽然现在打算得很好,但有几个人能做到这笔单独积攒的钱不会被花掉呢?不管家庭多着急用钱,都不会动这笔钱,几十年如一日,可能吗?现在研究不想交养老费,大多因为没有单位,只能自己去交,其实也是不小的经济负担。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一直存着它们,不去花掉,并不现实。比如,儿子结婚,钱不够用,这钱拿出来不?不拿,孩子能理解吗?到时候儿子说,你们交出来吧,你们老了我养活,听了这话也不交出来吗?
通货膨胀的因素一定要考虑没有比较,就不会有伤害。如果不比较,就不会知道现在的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其实挺厉害的。现在跟以前比较一下,就会知道货币贬值得多厉害。记得多年前,单位一位大姐念叨,说是某某小区房价涨价了,涨到1300块一平了,太贵了,我不想买了。要是现在听到这句话,会有什么感觉呢?现在攒下的几千块钱,到了老了那天,肯定不值这些钱了。而养老保险,会不停地调整金额,至少要保证基本生活。个人储蓄则没有这些功能了。到时候,钱够不够花,就不一定了。
我的建议是养老保险,该交还是要交的。有条件,一定交;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交。反过来说,这些年没有交养老保险,不也没攒下钱吗?为了以后自己老年生活无忧,更重要的是不拖累儿女,该交的还是要交,不要犹豫。
本人专注于分享与银行相关、和生活贴近的财经内容,欢迎关注【博文微金融】!
自己按月存十五年钱,老了之后,这十五年的存款,够自己花多久,你们有这个打算吗?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您好,自己按月存15年的钱,老了以后这15年的存款够自己花多久?你们有这个打算吗?我们都知道银行的存款它是抵御不了通货膨胀的风险的,也就是说如果你按照活期存款,那么实际上你的这个存款相对来说它是一个贬值的状态,所以对我们来讲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你从今年开始存款,比如说15年以后你可以存20万,15年以后的这个20万块钱,他的购买力实际上跟今天的20万相比是无法相提并论的,也就是说购买力会大打折扣,所以说15年以后的20万也许只相当于今天的10万块钱。
所以我们把存款当成自己养老的手段,实际上是一种非常不可取的方法。因为很明显养老对于我们个人来讲,是长期的一种收益,并且随着自己退休年限的增加,那么我们每个月应该来说都要得到一笔固定的收入,这样的话对于自己的养老才有一种份最基本的保证。所以说我们尽量还是要通过购买社保,最终享受养老金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养老,而不能够通过存款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养老。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