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应如何规划养老?
年轻人规划养老,应当越早越好。有些人很不理解,为什么呢?
年轻人负担很重。他们首要面临的是结婚生子,就要买房买车。然后又要面临着子女教育、老人养老等等,可以说人这一辈子没有什么闲时候的。
我们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被父母惯坏了。他们没有远大的目标,喜欢通过信用消费、透支消费,来享受自己的生活。据网络调查显示90后月均负债18.5个月的工资收入。按照月工资6000元计算,相当于每人负债11.1万元。但是,这种生活方式是错的。
没有积蓄,只能沦为银行的打工仔。比如我们常说的信用分期,分12期说的总手续费率是8.8%。他实际上是将每期手续费1.47,乘以12,然后再除以200元的本金,得出的这个结果。
实际上,这些公司不会告诉你真正的收益率是15.83%。因为我们在偿还分期的时候,每一个月的本金都在减少,但是手续费是保持不变的。
如果计算第12期,实际上相对于剩余的16.74元本金,当期的手续费率就高达8.78%。由于我们都是每月偿还,也就是说当月的手续费率是8.78%,年化利率高达105%。实际上,只有第1期的手续费率是0.74%,年化利率是8.8%。
所以,年轻人还是尽早积蓄自己的资金,通过资金带来的现金流,逐渐实现财务自由比较好。不要相信所谓的提前消费、及早消费会带给自己多少好处。
另外,一定要参加养老保险15年。确保自己能够在失去劳动能力的情况下可以提前退休或者享受病残津贴待遇。这是一份基本的保障。
年轻人应如何规划养老?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提到养老这个问题,我相信很多人都会觉得,养老金是我们主要的养老手段,当然这个确实是没有错的,养老金不,但是我们主要的养老手段当然还是一种最基本的养老手段,也就是说如果你连一份最基本的养老金都不能保障的话,那么基本上就谈不上养老这个问题了,因为你无从谈起。
我认为养老应该从两方面着手,第一方面就是拥有一份最基本的社保,社保当中所包括的养老保险,那么作为每一个人来讲都是应该主动的去参保的,而且只要是你参加的工作,那么你所到的工作单位都会给你参加相应的养老保险的待遇,这个时候你就能够获得相应的缴费年限。缴费年限的长短直接决定你今后养老金待遇高低。
那么有些好单位会给自己的职工购买企业年金或者职业年金,那么这样的一份待遇就相当于是补充养老金的待遇,所以说在拥有基本养老金待遇的前提下,才能拥有一份补充养老金的待遇,可以解决自己的养老问题,这个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如果有些企业它没有这个企业年金或者职业年金这种时候,我们就应该规划为自己购买一份补充性的商业养老保险以补充自己基本养老保险的不足,这样的一种养老规划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年轻人应如何规划养老?
在2019年的跨年演讲上,罗辑思维的创始人罗振宇打出了一张PPT,上面赫然写着“人人都有机会活过100岁”。这不是罗振宇的个人判断,这是全世界医学界的共识。
人类的死亡是因为器官衰竭导致的,不论是因疾病、意外、还是衰老。随着再生医疗科技的发展,今后人类换个器官就跟汽车换个零部件似的。人类可以保持一个永远健康的身体。
每年春节,家家户户门头都会贴着“五福临门”。五福的第一福,曰长寿。秦始派徐福下东瀛,也不过是为了寻得一副长生不老药。而这个愿望,20年之后就可以实现了!
这当然是好事!
另一方面,长寿也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财务问题!活着,必然需要花钱,那么钱从哪儿来呢?
有人说我有交社保。
不过社保是现收现付制度,也就是收现在年轻人的钱,付给已经退休的人。等我们老的时候,需要从那时候年轻人身上收钱,来付我们的养老金。这个游戏里,需要不停地有人进来,否则转不起来。
但是很遗憾,因为人口政策问题,我们国家人口出现了一个断崖式的下降。2019年社科院发了一份报告说,我们现在的社保结余将于2035年耗尽。虽不至于一分钱都领不到,但如果到2035年,收上来的养老社保抵不了需要支付的养老金的话,社保没有结余能够补贴。
更何况,人越来越长寿。我们现在那你靠近的设计是60岁退休后,领取144个月,只有12年的时间。而人越来越长寿,哪怕退休年龄延长至65岁,平均寿命以85岁为例,每个人领取20年退休金,也要多现行制度多负担8年的养老金。
付钱的人越来越少,领钱的人越来越多,领钱的时候越来越长。
那怎么办?
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一个观点:一个理性的人,应该将自己一生的财富平均到每一天去消费,才能得到幸福的最大值。他讲的其实是平滑消费。
这个世界上能为你养老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你自己。年轻的你,应当负担起养年老的自己的责任。
1、从现在开始,哪怕一天存1块钱,也请开始。
2、有了一定本金后,找一个安全、保本、保息的工具。
3、像乌龟一样跑,哪怕开始慢点,坚持到最后,你会发现自己是只兔子。
4、投资自己。让你的本金积累得快点。
5、剩下的交给时间。
年轻人,如果你没有可以拼的爹,没有过人的资质,想要翻身,概率很小。
所以,请先飞,在别人还满足于当下的时候,先飞起来;持续飞,一直飞,才有可能飞得更高更远。
年轻人应如何规划养老?
年轻人该如何规划养老,本人认为应该分三个方面来分析,一是:农民工群体,二是:高校毕业后的自主创业群体,三是:高校毕业后进入政府体制,企事业单位及教师,医生等这类群体,情况不同,养老计划也不一样,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一是:农民工兄弟,快递及外卖小哥等这部分年轻人,这个群体大都是体力方面的劳动,技术性要求不高,所以工资侍遇也不是很高,而挣的这些钱都是辛苦钱,一定要合理分配,比如一部分留做家庭日常开支,一部分为自已和家人买上足够的保险及社保和商保,以防人生出现无力担负的突发事件,为自已老的那一天做准备,因为我们这一生知识少,能力也有限,顶不起人生的大起大落,所以我认为这个群体的年轻人该为自已的养老备上一分保险。
二是:高校毕业后自由创业的这部分年轻人,他们有知识有梦想,敢创新敢拼搏,这个群体经商意识比较强,事业型人才,初期一定要把钱用在刀刃上,让有限的资金发挥到无限的事业中去,才能实现你当初的事业与梦想。我认为这个群体的年轻人不需要为养老做准备,他们的后半生肯定不会为钱发愁,定能实现财富自由。
三是:高校毕业后进入政府体制,企事业单位,教师,医生等这部分人员的养老规划就比较省心了,国家已为他们考虑很周全了,五险或六险一金基本保证了这个群体退休后的生活了,这个就不多说了,这要感谢党和国家的政策好。
总的来说:年轻人该如何规划养老,要分情况而定,因为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也不同,对人生的认知度也不一样,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啰嗦了这么多,烦着大伙了,谢谢您们!
年轻人应如何规划养老?
按时缴纳社保!
年轻人应如何规划养老?
大家好,我是简保君。
今天一大早,就听到坐在旁边的90后跟我吐槽,说最近长了根白头发。
我默默忍住了吐槽的冲动:白头发算什么?哥已经要秃了。
要比惨,还有人比得过我们80后吗?
- 出生的时候,赶上计划生育;
- 刚刚走入社会,碰上房价飞涨;
- 工作5年,国家通知,要延迟退休;
- 等到结婚生子,明明没钱又买不起房,身边一群七大姑八大姨又催着生二胎...
总结起来四个字,未富先老。
最近还看了一份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养老精算报告,深深的感到,我们这一代人的养老,也只能靠自己了...
你想过好好养老,到底要花多少钱吗?
胖友们,你们在工作、房贷和孩子的三座大山下,有没有曾经想过这个问题:
体面养个老,到底要花多少钱?
我简单算过一笔账:
按照一线城市的开销,一个月的吃穿用度,按节俭模式来,一个月怎么也要至少5、6千。
一年下来就是6-7万。
假设从现在到退休,还有30年,每年的通货膨胀是3%,那30年后,如果想维持同样的生活水平,每年至少需要:
6万*(1+3%)^30=14.56万!
按现在的养老金领钱规定,以及上海白领的平均工资水平,那么毛估估算下来,退休时,每个月大概能领8000块出头(假设工资能每年涨3%)。
听着是不少了,但每个月有至少4000块的缺口。
这还只考虑基本的生活费用,没加上出去旅游、医疗保健等等。
这个钱,肯定是要我们自己提前准备了。
当然,有朋友可能会说了,这是一线城市的数据,像我们小城市,现在爸妈退休,靠养老金绰绰有余了。
这话是没错。
咱们爸妈这代人,养老上,的确能享受不少国家福利。
像简保君的爸妈,都曾经是企事业单位员工,退休后每个月的退休金加一起,在五线小城里生活,生活没问题。
但到了我们这代人,情况就不乐观了。
社科院最新的研究报告已经明确告诉我们,以后国家的养老金,可能不太能指望得上了...
养老靠国家,靠不住了
摘2个报告里,我觉得和我们最相关的信息:
1)老龄化加重,年轻人不够用了
目前咱们国家养老账户主要实行的现收现付制,简单理解就是我们现在交的钱进到账户里,国家可能会用来直接付给现在退休的人,作为养老金。
再考虑到通货膨胀,还有各项成本,这种模式如果要不断持续,需要交钱的人,比领钱的人,越多越好。
根据统计,2019年,退休人数大概占了缴费人数的47%,也就是说,差不多是2个人缴费,供养1个人退休。
看着还算是合理。
但等到2050年,随着我们变老,年轻人都不愿意生孩子,这个数字要飙升到96%,也就是说,那个时候1个人缴费,要供养1个人退休。
以后供我们养老的年轻人,要不够用了...
从这角度,也能理解为啥国家这么提倡二胎,希望大家多生孩子。
简保君看了看账户,同志们还是可以加油努力的...
2)钱不够,比人不够还先到来
根据报告,从2019年开始,到2050年,我们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账户的当期结余,会开始出现一个跳水式的下滑。
简单理解,每年入不敷出,要么吃老本,要么需要依赖财政补贴。
到2028年,也就是80后临近退休的时候,账户的当期结余会变成-1181亿元。
到2050年,账户的结余会掉到-11.28万亿元。
对于一些情况比较好的地区,可能每年还有正结余,加上账户里还有老本,能坚持的久一点。
像一些负担比较重的省份,这几年就已经开始出现兑付问题了。
这也是为啥,现在有些专家呼吁“以富济贫”,把宽裕地区的备用金,先调用到缺钱的地方,用于支付。
但就算这样能解决当下的支付问题,长期来看,全国养老金账户的钱,会面临干涸的一天。
说白了,靠国家,国家也很苦。咱们还是要提前自己做准备。
想要安心退休,我们该怎么办
最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提前规划。
简保君自己研究对比了几个常见的养老准备方式,写出来和大家分享下:
1)养儿防老
感觉不太指望得上了...
现在的人越来越长寿,咱们这代人,基本上面就有8个老人了,将心比心,以后还怎么再指望自己孩子。
2)理财养老
这是我觉得可能最适合大多数普通家庭的选择。
理财的产品可选项还是比较多的。从养老的角度考虑,我们一方面要注意安全性,另一方面,也要兼顾收益,毕竟最少还是要跑赢通货膨胀的。
简保君了解研究下来,会更倾向养老保险和基金定投2种方式,更适合咱们普通家庭。
养老保险一般属于年金保险,这类产品一般是先交上若干年的保费,未来到了年纪之后,可以开始领钱。
它的好处是投资安全性高,不过相比其它一些投资,收益不会特别出挑,目前常见在3%-4%的水平。
以前测评过的支付宝全民保,就属于这一类。
简保君目前也在考虑买一份做养老补充。如果有好的产品,未来也会推荐给大家。
另一个基金定投,也是比较长线的投资。
基金的选择还是蛮需要花时间精力去研究的。简保君自己选了几只大的指数基金定投,已经坚持一年多了。
一个最大的感触是,心态要好。因为最近1年多,市场波动还是比较大的,如果提前没做好功课,很容易慌。
定投这个事情,重要的还是选好方向后,耐得住市场波动,能坚持等着长期回报。
这个话题也比较大啦,有机会下次写文章分享下我的心得~ 感兴趣的小伙伴也可以留言给我哦。
这两个选项呢,一个偏保守,一个偏成长,完全可以结合起来一起做,相当于为养老做多手准备。
3)以房养老
一些银行推过这类养老方式。
简单理解,就是你抵押自己的房子,银行会按照房子的金额折价一个总额,然后折算成按月支付的养老金。
我看过一些介绍,给房子打的折扣比较大,不是很划算。可能未来会有更成熟的模式。
4)延迟退休
这...可能是最经济实用的选项了。
而且说实话,我觉得我们这代人要做好这个心理准备。
看看现在的邻居日本,满大街都是仍在工作的“白头族”。
从国家角度说,延迟退休减缓了养老的给付压力,从个人角度说,如果没有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也是没有选择的选择。
最后,如果你之前还没考虑过养老这件事,我觉得最简单的第一步,先开始存存钱吧。
可以考虑设个专门的养老账户,账户里有了钱之后,你会自然而言地考虑保值和升值问题。
从一根白发开始,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
其实养老的准备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还是需要我们提早打算,长期坚持。
如果觉得我的内容不错,记得给我点赞收藏转发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