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里都是老年人在办大额存单,现在的老年人很有钱吗?

在我们中国最有钱的群体,确实是老年人。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可以从人一生财富的变化来讨论。

出生到长大,我们作为孩子一直是吃父母的用父母的,没有所谓的任何自己的财富。即使现在不少孩子所谓的压岁钱也是父母或者长辈们给的。当然可能有的孩子会继承一部分遗产,这种可能就非常小了。

单身贵族。当我们刚开始工作有收入的时候,这处于单身贵族阶段。这个时候我们刚开始有收入,但是花销更多。主要用于各种交际和人生的尝试,收不抵支是常态。但是,现在的90后可能跟以前的80后并不一样,更多的依赖于信用卡、白条等这种信贷工具,透支未来的钱提前消费。即使是这样,他们的负债也不过从无到有慢慢增加。

家庭初成。当两个人有恋爱走上婚姻的殿堂,就是结婚组成家庭了。由AA制变成合伙制,收入会稳步提高,消费支出会明显降低。很多人为了结婚,可能会被付上几十年的房贷。当然,按照收入的提升,大家也开始积累财富,以前的消费负债将被还上,每月定期还房贷、车贷。

家庭成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出生了,家庭又增加了人口,消费支出也有了新的项目。这时候,很多父母就会把原先自己的消费项目给逐渐减少,并转移到孩子身上。比如给孩子早教,各种培训班、兴趣班,现在的孩子都是宝贝疙瘩。

不过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上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每一个阶段的消费实际上是都不相同的。比如幼儿园兴趣班、小学特长班、初中辅导班、高中考试班,大学是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

虽然会为了收入和支出波波折折,但是家庭的收入这时候达到顶峰,积累的财富也达到了最多。

家庭成熟。孩子长大成人了,也要就业结婚了,很多中国的父母都会开始为儿女的小家庭准备房子、嫁妆。这些都是不小的开支,就有点像我们以前老话说的“分家”。经过这一次开支,将会消耗掉老人绝大部分财富。老人会用最后的工作时间为自己再额外积积攒养老金。

老年时代,主要是退休后的日子了。主要靠养老金和养老积蓄生活。支出会随着身体情况的变差,而不断增加医疗保障支出,这种情况下有一份稳定的社会医疗保险,是非常重要的。有条件的家庭应当配置商业医疗保险。

现在我们中国的很多老年人,毕竟经历过房价的低谷期,当时他们也积攒了一辈子的财富,几乎所有有人都转化成了房子,不管是为了孩子还是为自己。这样再加上他们的养老积蓄,可谓是最有钱的群体。

现在的老年人,操作智能手机并不灵便,而且对于智能手机的信任也一直是怀疑态度。因此,更多的老年人还是相信银行柜台操作。

目前大额存单的利率是比定期存款要优惠不少的,能够达到3.85%~4.26%之间。另外,老年人青睐的产品还有国债,收益率是4%和4.27%。大额存单和国债都有按年或者按月付息的方式。

老年之后,确实应当把自己的积蓄转为最安全的存款和国债这样的理财产品。

因此,也就出现了年轻人经常看到老年人去银行购买大额存单和国债的现象了。如果是相同情况下的中年人或者年轻人,都会直接选择在网上操作的,可是他们的钱一般没有老年人这么多。

老年人拥有这么多钱的另一个原因,实际上还是勤俭持家,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为了一些未来不确定的风险。因此,年轻人可以从中吸取经验,配置一些补充的医疗保险作为保障。

银行里都是老年人在办大额存单,现在的老年人很有钱吗?

最近,有网友询问,他因工作上的原因,经常要跑银行办业务,发现银行里都是老年人在办大额存单。这位网友感到奇怪,现在的老年人真的都很有钱吗?对此,专家解释称,有钱去银行办大额存单的老年人毕竟还是少数。大部分企业退休的老年人,每月收入在2000至3500元左右,70岁以上的老人退休金还更高一些。

在中国,越是60岁以上的老人越喜欢存钱,节俭度日。而像90后这一代年轻人却喜欢超前消费,透支消费。老年人喜欢存大额存单,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第一,中国人向来有储蓄的美德,老年人大都经历过生活物质条件艰苦的年代,那个时候吃不饱饭,现在生活日益改善了,但是传统的美德还保留了下来。相对于年轻人而言,老年人存了大半辈子的钱,办个二十万起步大额存单不足为奇。

第二,老年人都已经到了六七十岁了,随着年龄的增大,赚钱能力就降低了,要给自己留点养老钱、看病钱。同时,也要给自己的子女留一点财产,所以,老年人有钱都要存起来,而老年人这钱都是做备用金的,就经历不起一点点风险,所以,也只能把零散的钱合并起来,去办理大额存单业务。

第三,大额存单相比于定期存款,利息收益率要高一些,拿大额存单3年期理财产品做纵向比较,假如是20万起利率约在3.85%,相当于在原先的基础利率上浮40%;30万元起为4%;50万元起为4.13%;100万元起为4.18%,相当于基准利率上浮52%。显然,大额存单既有安全性,而且收益又不比银行理财产品差多少,所以大家还是更倾向于大额存单。

第四,老年人被一些骗人的线上线下的理财公司骗去不少钱。前些年,线上线下的理财产品种类繁多,并且打着高利率的幌子来向社会融资。为此,一些老年人也加入到理财行列之中,却不幸输掉了很多血汗钱,而痛苦万分。

特别是非法集资,也借着理财为名把黑手伸向了老年人,导致很多老年人受骗上当,损失惨重。近两年,老年人的投资风险意识增强了,再次把银行存款作为主要投资渠道了。自然,大额存单就成了老年人最主要的投资方式。毕竟,大额存单的利率要比一般存款高出不少。

应该说,中国的老年人喜欢存钱这是传统的美德,更有助于提高个体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确实值得年轻的月光族学习。但是,老年人也不要光想着存钱,而应在经济条件许可情况下,该用的钱还是要用掉一些,也没有必要光想着省钱。因为,金钱是为人服务的,是用来提高我们生活质量的,光存钱就很容易被钱所累。老年人适当在晚年用掉点钱,享受一下人生,善待一下自己还是很有必要的。

银行里都是老年人在办大额存单,现在的老年人很有钱吗?

我三十出头,我爸快奔六十,我爷爷刚过完八十大寿。我们祖孙三代曾经在过年的家宴上讨论过理财这个问题,我发现,我们三个人的理财观念截然不同。这与生活的年代不同,职业不同,有很大关系,当然与年龄不同也有很大关系。

  • 我是银行从业者,刚刚结婚。钱基本都用于买房、装修、买车使用了,现在手里还有20万左右。
  • 我爸是警察,现在退居二线,月工资4000元左右,因为在我买房的时候出了大力气,所以手里也没有多少钱。那天问了下,巧了,他也还剩20万左右。
  • 我爷爷原来是乡村教师,本身工资就不高,退休金也才1000元左右。账户里大概也就有个5万块钱左右。

我的钱10万买了银行理财,5万买了保险,还剩5万在股市里。我的观念就是,把钱多放几个地方,东方不亮,西方亮。让自己有保本的钱,还要让自己有获得更高收益的可能。

我爸的20万直接买了我们银行的大额存单。他的理论就是没有理论。安全,利率还不错,就存!他不愿意把精力放到投资这上面。只要别让他的老本有损失,放在家里也行。

我爷爷现在的5万块钱一直存的是一年定期,而且办理的有自动转存。他经常找到我说:“你闲了,给爷爷看看,这市面上有没有什么古董、字画什么的,5万块钱左右的那种!”他想买的原因不是因为喜欢,而是因为他想走了之后给自己的儿孙留个可以传承的念想。

我们祖孙三代的观念也许就能解答题主的疑问了。

上了年纪的人,诸如我爸:工作了一辈子,怎么着也是有点积蓄的。关键是他们还不愿意去做那些比较复杂的理财产品。大额存单,操作简便,利率还很可观,正和他们的胃口。

我爷爷那一辈儿的人,虽然也工作了一辈子,但是他们的年代,生产能力低下,工资什么的都比较低,积蓄也不会太多。再加上,现在岁数越来越大,难免会想一些,西去之后的事情。像我爷爷一样倾向于古玩字画的应该不在少数。

以我为代表的年轻人,生在改革开放后,长在新世纪,接触的资讯比较多,受到的教育也相对较高,更愿意尝试一些新鲜的东西。只要不损失太多钱,所有理财方式我都愿意试一下。大额存单这种固定的理财方式实在不符合跳脱的我们。

总结:

大额存单是一个非常好的存款产品,对于上了岁数的老年人来说,正符合他们的诉求。如果没有大额存单,这些老年人的钱会投到一般定期中,更甚者会投到非法集资的项目中去。我爸作为警察甚至还非常感谢大额存单的出台,让平时存定期的自己,收益变高了,就像国家在给自己涨工资一样。

银行研究僧,你学习,我也跟着学习!

银行里都是老年人在办大额存单,现在的老年人很有钱吗?

我是50年代初的老人,近70了老头70多岁,命不好生两儿子,儿子结婚买房向我们借钱,儿子向老子借钱不是黄鼠狼借鸡有借无还的吗?你借给他们容易要叫他们拿出来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我们长身体時三年自然灾害没饭吃,读书時闹革命没书读,参加工作十几年没加薪,老人不但不帮忙还得养婆婆,公公的钱是自己用的,婆婆生养了儿子就得养她老,所以我们这一代人要养两代人,吃了一辈子的苦哪里舍得乱花钱,退休后又搞什么取消公费医疗,人老了各方面功能都退化了不是这病就那病,不存钱拿什么去医院看病,门诊看病个人账户一年的钱只够看次感冒,其它都得自费,大病住院讲起来可报百分之八十五,实际上这不能报那不能大概只能报到百分之六十五左右,企业退休人员我们这年纪的就二丶三千元,除了曰常开销所剩无几,所谓大额存款都是到年底积攒下的,为了看病和养老所用,现在的年轻人消费观念不同大部分都是超前消费,拿什么给父母养老不啃老就不错了,这就是现在老人必须存钱的原因。

银行里都是老年人在办大额存单,现在的老年人很有钱吗?

银行大额存单的起存金额是20万元,这个条件绝大多数老年人的存款还是达得到的。但并不意味着现在的老年人都很有钱,因为毕竟经过年轻时前几十年的积累,老年人有个几十万的存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那为什么老年人热衷办理大额存单呢?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大额存单办理渠道方便

现在的银行网点遍地都是,而办理大额存单在任一银行网点都可以办理,而且大额存单因为数额较大,所以非常受银行欢迎,银行客户经理的服务态度会非常好,对于存款巨大的存单客户,有些银行还会定期进行客户关系的维系,比如节假日上门送礼之类的。因此,老年人普遍对办理大额存单的银行服务比较满意。

大额存单的流动性较高

很多的大额存单都支持按月付息,也就是每个月有一笔现金流收入,对于老年人来说这笔利息可以作为日常生活开支,如三年期4%年利率的大额存单,存100万每个月利息收入是3333元。老年人日常生活开支不大,这点利息收入足够开销了。

大额存单利息较高

大额存单对比普通的定期存款,利率最高能上浮55%至4.2625%,在保本保息的定期存款中中属于较高的利率水平了。对不懂理财的老年人来说,看到比定期存款高那么多的利率肯定会更心动,因此这也是很多老年人选择大额存单的原因。

总而言之,大额存单确实比较受老年人的青睐,这些存单里面的钱可是老年人年轻辛苦赚来的血汗钱,所以不追求高收益,只追求稳健地保值增值,因此大额存单是非常适合的选择。

点赞关注我,了解更多投资理财知识。

银行里都是老年人在办大额存单,现在的老年人很有钱吗?

老年人,积攒了一辈子,相比于年轻人而言,银行积蓄肯定是要多一点的!再者说,现如今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生活忙碌,哪有空去银行柜台办理业务啊!你没看到,现如今各大银行网点中,取号排队的,都是老年人居多么!

老年人,更懂得节俭持家,更愿意去银行柜台网点存款

忙碌了一辈子,节俭生活几十年的老年人,更愿意去看得见、摸得到的银行网点存款!而除非是子女掏光了父母的养老金;否则一般情况下,一生勤俭的老年人,积蓄当然相对要更多一点的!

举个身边的例子,我爱人老家,今年初一位83岁的老爷爷去世,生前老人身体硬朗的时候,还经常骑着三轮车,到处捡废品,卖垃圾!儿女在整理遗物的时候,发现老年人竟然有十几张银行存单,少则5000元、多则上万,基本上都是三年(或五年)定期存款,总金额近30万,而其中大部分的存单都已经到期了!

一个农村老人,除了子女给的养老钱、以及少量的政府补贴之外,没有额外的收入,,可想而知,老年人平时生活有多节俭!

再者说,年龄越大、越容易生病。住院、吃药、养老,哪一样不得花钱;而老年人攒钱,也有未雨绸缪、减轻子女负担的考虑

一旦患病住院,虽说现如今医保体系很完善,但最多也就报销60%~70%左右的费用,其他还得自费!此时,自己多存一点,将来养老(或万一生病),也足可应对,至少也能减轻一点子女的负担吧!

因此,老年人有点积蓄很正常,而一旦资金超过20万元,选择同样安全、收益更高,且具备一定灵活性的银行大额存单,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没啥好奇怪的!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财经问题就请点击关注【财经者思】,记得多多点赞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