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许多身价百万,千万的人,却连十几万都拿不出来,到底什么原因?
身价和现金完全是两码事。
可能很多人不信,根据前些日子公布的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家庭人均财富值为19.4332万元。城镇家庭人均财富为27.4724万元。
但是,我们的房产净值约占家庭财富的66%,可以说绝大部分财富都被房产占据了。
人们的定期存款、活期存款、现金是人们持有金融资产的主要形式,金融资产占家庭财产比重大约是16.26%,城镇家庭是15.08%,农村家庭是21.53%。
可以说,城镇家庭平均也就4万多一点点的金融资产储蓄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很多感觉很富裕的人,人家拿不出10来万也是很正常的。
根据2018年的胡润财富报告,我们大中华区目前有161万家庭资产过千万。这些人员中,60%是企业主,他们拥有150万的可投资资产,这些人一般拥有几十万上百万现金是很正常的。
20%是金领,他们财富中现金及有价证券约占20%,差不多是200万元左右。
10%是职业股民,股票约占其总财富的30%,大约300万元,相信现金也很充裕。
10%是炒房者,这一批人现金及有价证券约占比为3%,也就30万元。可以说只有这一类人,现金是非常紧张的。
其实这个题目表述的意思,感觉是跟人家借十几万,人家说借不出来,这是委婉拒绝借钱的一种。
在经济社会发达的今天,朋友之间借钱约定利息伤感情,不约定利息伤心情。而且借钱容易,还钱难,大家越来越不愿意互相借钱。
如果自己真正需要钱,可以通过抵押房产等方式获得贷款,走正规的借贷途径,这样就不伤感情了。
为什么有许多身价百万,千万的人,却连十几万都拿不出来,到底什么原因?
现在,有一些网民提出,他们身边有很多身价过千万甚至过亿的朋友,自己虽然事业规模办得很大,但却还时常向亲戚朋友借钱,有时还困难到连十几万流动资金都拿不出来。反而是普通工薪阶层,平时拿着死工资的,家里倒还有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银行存款。难道身价过越高的人,银行里面就越没有存款吗?
其实,身价多少与能否拿得出多少流动资金是没有必然联系。很多大富豪的身价不仅包括流动资金,而且还包括很多方面的投资价值。以马化腾为例,据说他身价有2000亿人民币,也就是说马化腾的个人资产加股票市值达到2000亿元。但如果你让马化腾拿出2000亿现金,这就不现实的,因为他的更多资产都在股权上体现出来,而真正身边的流动资金倒并不一定有很多。
事实上,那些国内身价过千万或亿万的大富翁,很少把钱存银行,或者购买理财产品的,如果突然遇到需要用较大的现金流,的确也有一时拿不出来的尴尬情况。那么,国内大富豪们把钱都投哪儿去了呢?我们归纳大致如下:
首先,房地产领域是富豪们追逐的乐土。现在国内身价上千万或过亿的大富豪,名下都有十几套甚至几十套房产,有的富豪还在国外买下葡萄园和农庄。在富豪们看来,把钱存银行会面临资产贬值风险,而把资产变成房地产,现在多囤积点房子,将来也方便作为遗产留给下一代。
再者,还有千万或亿万富豪,他们把钱都投在了自己公司里面周转的,自己每个月只拿一点工资或者生活费的。这些年办企业,多数银行不愿意放贷给中小企业的。于是,企业家们只好把赚来的钱留在账面上,以应对税务、职工工资、购买原材料等方面的支出。所以,对于办企业的人来说,钱都在公司账面上以应付不时之需,自己身边真的不会留下多少现金了。
最后,我们平时常听媒体所言的马化腾、马云、王健林等等商界大佬们有多少身价,但是他们主要还是通过股权份额按当前的股价换算出来的身价,而不是他们身边真的有上千亿资产。所以,每次我们听到股价一下跌,某某大佬身价蒸发多少个亿,就是这个道理。真正商界大佬身边留用的现金是有限的,基本上都要用于对外投资上去了。一时拿不出大笔的现金是很正常的。
为什么有些人身价几千万甚至上亿却还拿不出十几万?因为工薪阶层喜欢存钱,所以他们拿得出一定量的现金。而国内稍微有点身价的人,他们更懂得钱要不断生钱的道理,所以他们的资产主要是以房地产、企业运转再生产、股权等形式存在。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富豪们一时拿不出几十万,甚至十几万都不奇怪。而对于工薪族能拿出几十万存款的,也不值得什么骄傲。
为什么有许多身价百万,千万的人,却连十几万都拿不出来,到底什么原因?
那些主要是经商或开公司的人士,他们很多人不是拿不出,而是没有利益可图,不愿意拿出来而已。
我几年前正好遇到过这样的人,我当时因急需一笔10万元的资金,打算向我的一个堂叔借,那堂叔有两间工厂、一个商铺、一幢厂房出租,还炒了几套大户型的商品房,目测资产几千万以上,想不到那堂叔以资金周转不过来为由不肯借给我,我说我会写借条,保证两年内还清,但无论我怎么说,他还是坚持说资金周转不过来,我只有作罢,后来,我找到一个跟我经济水平相当的人借到了钱解决了这个难题。但令人气愤的是,大约过了一两个月,村里面要建一个祠堂和铺水泥路,我那堂叔居然捐了二十多万,眼都不眨一下,后来我终于想明白了,主要是两方面原因不肯借钱给我,一是觉得我没有啥利用价值,借了给我,以后我也帮不上他什么忙;二是怕我还不起,又不好意思追钱,弄不好还担心破坏了这层关系。我想明白这两点原因后,我心里面从此再也不埋怨他了。
所以说,那些身价百万、千万的人,却连十几万都拿不出,事实上,并不是他们拿不出,而是不愿意和不值得拿出来,如果他们认为这十几万值得花,或者说是会产生高的回报,别说十几万了,几十万块他们都拿得出,这才是真正的原因,其中,这些人又以经商的人士为主,他们把利益和风险看得比任何东西都重,如果借给你没有高的回报、如果有那么一点风险导致还不上,就会担心弄不好连朋友都没得做,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别说十几万了,就算是一万块,他们都不愿意拿出来的。
而为什么那些看起来并不富裕的打工家庭反而能借给你?因为他们恰恰跟经商的有钱人相反,他们并没有把利益看得那么重,风险意识也没有经商的人那么高,而且,他们办事往往更有人情,讲义气,认为帮了你之后,还指望你以后也能帮到他呢,所以,这些人可能并不富裕,如果觉得你真的需要用钱,他们之中很多人都是愿意伸出友谊之手的。
通过这个问题,可以让大家清醒意识到提到自己的可利用价值是多么的重要,如果对方是个财大气粗的有钱人,而你一没有钱,二没有权,三没有可帮到对方的地方,对于人家来说,是没有任何利用价值的,是不会愿意拿钱出来帮你的,这是很残忍的现实,但我们又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
伙伴们,多想想办法让自己变得有利用价值一点吧!
为什么有许多身价百万,千万的人,却连十几万都拿不出来,到底什么原因?
现在确实是这样一种情况,我有二个朋友都是这种情况,比如我的一个亲戚,开了五家宾馆和酒店,还开了我市里的二家黄金店,规模都很大,生意兴隆一直红火,可是他一年四季都在找我的另外二家朋友借钱,可以说是经常性的叫周转不过来,最近又在计划在市外创办一家沙场,在山区山上采沙,所有事业成功的人,都在不断地扩展生产,他们不断在寻找新的机遇,如果只要有赚钱的机会,他们会全力以赴,借钱抵押贷款是他们的常态,他们手中留不了钱,所以一年四季手中无钱,但是他们的家当在不断发展,反而那些每月几千元收入的人,他们勤勤肯肯,知足常乐,规规矩矩过日子,他们在家里和银行都会几万到几十万的存款,所以有几千万家当的人,可能拉不出十几万元的道理就是这样的,
为什么有许多身价百万,千万的人,却连十几万都拿不出来,到底什么原因?
身价几百万上千万拿不出十几万现金的现在有很多的人,到了这个身价的人,手里的现金流绝不会多,大部分钱要么是在生意上周转,要么是没有回款。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朋友,2010年开始承包工程,这些年做的风生水起,身价也一年比一年高。随着钱越赚越多接触的生意也越赚越多。
2016年投资建厂,本金投了2000多,直到今年厂子才刚刚开始看见盈利。账面上数字很大,但是正让他拿出十几万,他还得现凑。
再有尤其是做现货生意的,尤其是以差价为主的行业现金流更是重中之重,手头留下的也只不过够个日常开销,更多的钱都投在了生意周转让钱生钱。
还有就是一部分的人外表可能身价千万,但是为了生意不得不向银行借贷助理公司或者生意运转。赚钱就是这样的,肯定有赚也会有赔,因借贷维持生意导致公司破产的也大有人在,各有各的苦只能自己消化了。
就幸福指数而言,这类人群还没有普通老百姓指数高,虽然老百姓没有那么多的身价,但是每月都有固定的收入,不用疲于应酬,不用操心回款,不用担惊受怕。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普通人想变富,富人想变普通人。
生活从来不是公平的,但又是公平的,关上了一扇门,但也会打开一扇窗!
为什么有许多身价百万,千万的人,却连十几万都拿不出来,到底什么原因?
身边有几位交好的朋友,并非从事金融、投资行业,而是从事着房地产、工程等行业。前几年,甚至包括现在,他们的情况就是,身家几百万、上千万,但是连十几万、几十万的资金都拿不出来。
之前在饭局里交流过这种情况的存在,我总结了几点:
一、三角债务关系,“身家”都是资产与“单据”,没有现金。一位做工程的朋友,酒足饭饱之后就与大家谈起现在的生意很难坐,豪车是假象,内质很空洞。怎么讲呢?就是,看起来“光鲜亮丽”,但是实则自身的资金没有多少,都是一些设备、资产,并且手里一大堆“单据”。
1、给别人做工程,但是做完工程的工程款,往往是一拖再拖,甚至长达五年的时间,都还没有要上来;
2、三角债务的关系很头疼,一方面给人做工程,另一方面就是进货、进材料,也存在一定的分包。本身甲方没有把资金全部付清,自己的资金受到限制,也只能是拖着其他施工方以及工人等;
3、要债根本就要不上来。要债要狠了,人情没了,或许有个什么生意,人家也想不到你。要是不要债呢?那自己也没有那么多钱去垫。举步维艰;
4、一堆单据,你拿着单据去对账,就算是约好了时间,也总是推脱。单据,仍旧是单据。
5、很多老板,并不是自有的资金进行经营,而是贷款。贷款,存在利息。当时,计算盈亏的时候是以到期结算完工计算。但是,结款一拖再拖,而利息仍旧需要支付,把利润也就拖没了,甚至还倒亏钱。
二、做生意,要讲究“面子”,把钱全都用在了车上面。我们印象中老板的模样就是“西装革履”“豪车”,然后有模有样。这样的打扮,确实能够带来很多的羡慕,也能够促成生意的合作。
但是,豪车、外在的打扮,并不是凭空而来,需要一定的资金维持。很多老板赚来的钱,10%-70%是花在了这些外在上。
一旦有较多的资金,首先想到的不是留有一部分资金,而是“先换车”。做生意确实要有讲究,但过于讲究,并不能妥善合理的发展,特别是将大量的资金用在车上面,现金也就会被压缩。
三、多元化发展,将资金都投资出去了。一旦手中有了资金,就会想到什么呢?就会想到多元化发展,“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有一位房地产老板。大家不要想大了,房地产老板也分为很多规模,有乡镇、县城、各个地级市、省会城市以及全国性房地产老板。饭局之上聊天的是县城房地产老板,规模不大。
房地产的规模不大,不但有有贷款,并且还投资了很多项目。工程、开店、衣服店、装修店、水果店等等,很多很多。
但是,投资这么多,他有没有直接参与呢?并没有,仅仅是投资。
做投资的人都清楚,其实投资100个项目,可能仅仅只有5个是成功的,甚至只有2个是成功的。而这位房地产老板的投资,并没有过多的关注公司如何运作,没有过于关心这些投资。所以,回报率很低很低,很多公司常年就没有分过红,仅仅是维持开业而已。
这种情况也就将大量的现金使用出去,并且回收很困难。
总结:身家几百万、几千万的人,通常连十几万、几十万的现金都拿不出来是因为“三角债务”关系,空有身家而没有实际现金。当然,还有将现金用出去了,并没有那么多的现金以及多元化发展将资金全部投资出去而一时间回收现金有困难。
作者不易,多多点赞,十分感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